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在综合和分析现有中温、低温磷化剂各种工艺技术的基础上,研究了室温磷化剂所需的促进剂,获得了较满意的促进剂FH—5,实现了常温低渣快速磷化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主要讨论了磷化过程中加速剂、配住剂、缓冲剂等对磷化膜形成的影响以及反应机理,并结合实际提出必要的磷化工艺条件。  相似文献   

3.
Q235钢黑膜磷化及其影响因素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满足国内外市场对钢铁黑膜磷化的需求,采用预发黑处理、再磷化技术,研究了常温下Q235钢的黑膜磷化规律,重点讨论了黑膜磷化的几种主要影响因素,如主盐性质、磷化液pH值、磷化次数、辅助成膜剂等因素对Q235钢黑膜磷化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主盐性质不同磷化膜黑度不同,pH=3时得到的黑色磷化膜最好,另外,先黑化后磷化工艺可以得到满意的黑色磷化膜,辅助成膜剂如十二烷基苯磺酸钠(NaDBS)、平平加(AES)等不利于Q235钢的黑膜磷化.  相似文献   

4.
ZL型锌系磷化处理剂由脱脂剂、表面调整剂、磷化剂和促进剂组成,可用于金属表面处理。  相似文献   

5.
周鹏 《昌河科技》2003,(1):25-30
本文通过对常温磷化加速剂的实验分析研究,根据理论分析,克服常用加速剂的不足之处,起到了节能降耗、环境保护、操作方便等作用。  相似文献   

6.
本文研究一种涂漆前预处理的磷化剂,它可作为钢铁制件涂漆前的防锈保护膜。并从磷化反应历程分析了影响磷化膜性能的因素,以便更好地掌握磷化成膜条件。  相似文献   

7.
简述了锌系磷化膜的形成机理,针对锌系中温磷化技术的缺点,采用测量φt曲线的方法研究磷化液中促进剂对磷化膜生长速率的影响。应用XRD对膜的形貌及晶体结构进行了表征,研制出一种低温锌系磷化加速剂。实验结果表明,将亚硝酸盐与氯酸盐混合制成复合促进剂,可以缩短成膜时间,降低磷化温度,加快磷化成膜速度,在磷化温度为25℃~35℃,磷化时间为10min的条件下,可以获得性能良好的磷化膜。  相似文献   

8.
通过锌系磷化处理剂中的三种不同柠檬酸添加浓度,对形成磷化膜的微观结构、组成晶体成分、抗腐蚀性能和磷化过程产生的沉渣量进行了系统的试验研究,并进行了柠檬酸对磷化膜性能影响的机理分析.  相似文献   

9.
研究在锌系磷化液中加入特效添加剂磷酸脂和多聚磷酸盐混合物,配以氧化剂型加速剂,常温下可提高磷化速度4~5倍,并可获得高质量磷化膜.  相似文献   

10.
金属制品的锈蚀和防护是国内外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近年来在国内对磷化剂的研制逐渐开展,为获得性能优良,质量稳定,符合工业要求的产品,最近辽师大化学系高级工程师王雪英等同志进行刷涂型化锈磷化剂的研制工作,已见成效。定名为LC—I型化锈磷化剂。这是一种钢铁制件刷涂型高效化锈成膜的表面处理剂。其特性是使钢铁制件去除锈蚀,同时在其表面转化成一层具有良好防腐性能,且致密的磷化膜,可代替现行吹砂、酸冼和磷化工序,广泛适用于机械、交通运输、家用电器、化工等产品的钢铁制件。 (一)理化性能:1.外观:乳白色液体;2.比重:1.2—1.35;3.pH值1左右;4.游离酸度(点):500—600;5.总酸度(点):1000—1250。  相似文献   

11.
昌河1986年开始批量生产汽车,磷化表面处理从一元锌系磷化到三元锌、镍、锰系的转变。由于新磷化药剂的使用,使磷化膜P比提高到0.9以上,提高了磷化膜的耐碱性。使电泳臻膜的耐盐雾性增强,减少了漆膜裂纹处发生的腐蚀。本文就昌铃涂装生产线现有的生产条件下阐述如何提高磷化膜的质量。分别从涂装工艺及前处理设备等方面对影响磷化膜的因素进行分析和讨论,并提出提高磷化膜质量的方法。在汽车涂装生产中,为了延长漆膜的耐盐雾性,普遍采用磷化处理作为油漆前的表面处理,磷化膜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涂装质量。  相似文献   

12.
钢铁表面磷化过程的光声光谱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应用光声光谱方法研究了钢铁表面的磷化过程,根据在不同配方下,磷化不同时间后钢铁表面生成的磷化膜的光声光谱,分析了磷化膜形成过程中的结构变化。表明光声光谱技术是研究表面现象的一种有用的工具。  相似文献   

13.
由于一般的“四合一”处理工艺的废液排放污染环境,常温下除油效果差等原因,因此,研制常温“四合一”磷化新工艺有着极其重要的经济价值和科学性.从理论上探讨了常温磷化工艺的设计,其关键是PH值的控制,选择性的加入促进剂和成膜助剂等.以磷酸、复合磷酸盐为基本原料,用不污染环境的促进剂,除油剂、钝化剂及成膜助剂成功地研制开发了一种效果较好的常温“四合一”磷化液.同时从理论上对磷化成膜机理进行了初步探讨.磷酸与钢铁表面作用,致使磷化液系统内磷酸盐、磷酸氢盐达到饱和状态,发生电化学反应,使得金属离子沉积于钢铁表面形成磷化膜.常温“四合一”磷化液的主要创新在于克服了单一OP乳化剂作为“四合一”磷化液除油剂的传统工艺的缺点,消除了传统工艺中铬酸盐对环境的污染,使用方便,改善了劳动条件.  相似文献   

14.
通过先常温发黑后中温磷化的方法研制出了1种有效的黑膜磷化工艺.重点讨论了黑化液和磷化液的主要成分以及后处理工艺对Q235钢黑膜磷化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发黑剂A对钢铁的发黑起着关键性的作用,三氯化铁、钼酸铵、酒石酸对黑化膜的形成也各有不同的作用,最佳发黑时间为3.5~5min;在磷化液中磷酸二氢锌浓度不宜超过9.09%,硝酸钙、促进剂、络合剂和硼酸与黑色磷化膜的质量也有一定的关系;经皂化、油封等后处理后,黑色磷化膜的耐硫酸铜点滴时间可高达35min以上.  相似文献   

15.
镁合金表面的锌系磷化及阴极电泳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在磷化液中添加Ce(NO3)3及腐蚀抑制剂的方法,在镁合金表面制备了均匀致密的锌系磷化膜,在磷化膜上进行阴极电泳处理制备的涂层具有良好的附着力和耐蚀性.在磷化液中加入稀土添加剂可使锌系磷化膜致密无裂纹,磷化膜在阴极电泳和烘烤固化过程中的失重率较低.当磷化液中Ce(NO3)3的质量浓度为1.5g/L时,磷化膜的组织最致密,电泳漆膜的附着力和耐蚀性也最好.在镁合金的锌系磷化膜上沉积20μm阴极电泳涂层,耐盐雾腐蚀时间可达720h以上,沉积35μm阴极电泳涂层时,耐盐雾腐蚀时间可达1000h以上.试验结果表明,“稀土锌系磷化+低温阴极电泳”工艺适合于镁舍金的表面防腐处理。  相似文献   

16.
对高温磷化工艺及磷化成膜机理进行了理论分析。在大量实验的基础上,探讨了铁路货车轴承零件在高温磷化过程中,磷化组份和磷化工艺条件对磷化速度及磷化膜耐蚀性的影响。分析讨论了锰系高温磷化应用于铁路货车轴承防锈时的最佳工艺参数以及促进剂NiNO3的添加量的最佳控制范围。  相似文献   

17.
磷酸盐是无机化学中应用最广泛、发展速度最快、涉及面最大的高新功能材料 研究常温四合一型磷化剂并用先进的合成技术,制备一系列的磷酸锆盐 磷酸锆盐是一类效果很明显的离子交换剂,对其合成方法及应用有必要加以阐述  相似文献   

18.
为研制环境温度磷化钝化液,据低温磷化原理,降低磷化温度关键是选择适当的氧化性促进剂,在讨论了各种因素对成膜影响的基础上,确定磷化液的成分,主要含有Zn2+、Mn2+、NO3-、PO43-,适量的Ni2+、Ti3+,以及表面活性剂、缓蚀剂、复合钝化剂等。在温度5~30℃下,磷化钝化一步完成,方式采用浸渍式,时间5~20min。经两年多生产实践,该磷化液适用黑色金属漆前预处理。  相似文献   

19.
焙烧条件对新型磷化钨催化剂加氢活性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磷酸氢二铵和偏钨酸铵为原料,采用不同条件焙烧处理高纯氢气程序升温还原磷钨酸盐的方法制备了一系列负载型和非负载型磷化钨催化剂, 并对合成的催化剂进行了BET和XRD表征, 通过高压微反装置,以噻吩、吡啶、环己烷混合溶液为模型化合物,同时对磷化钨催化剂的噻吩加氢脱硫 (HDS)和吡啶加氢脱氮(HDN)活性进行了评定,着重考察了磷化钨催化剂前体的焙烧温度和焙烧时间等制备条件对催化剂结构和加氢精制催化活性的影响,为新型磷化钨催化剂的进一步研究开发及工业化发展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20.
钢铁常温磷化前处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钢铁常温磷化前处理-除油,除新工艺。指出获得结晶细小致密的磷化膜,应尽可能降低前处理过程中除油液的碱性和除锈 的酸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