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非织造布的开发及其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非织造布行业是全世界纺织工业中发展最快的行业.非织造布与在他纺织品最大的区别就在于它不是由纤维集束成纱机织而成,而是一种随机排列的纤维集合体形式布.生产这种布工艺流程短、产量高、原料范围广、成本低、功能全,能适合市场多样性变化.通过与其他材料的复合或后整理,可以进一步提高其功能性及附加值,用途极为广泛.产品涉及到建筑、水利、公路、铁路运输、农业、医疗卫生、汽车、滤材、服装、鞋革、家庭装饰、包覆材料及国防、军用等各个方面.尤其在产业领域中,它的前景更为广阔.由此可见,它是一种具有发展前景的高新技术材料.  相似文献   

2.
医用防护服用非织造布的热湿舒适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测试了医用防护服用非织造布的结构特征参数,热湿舒适性方面的透湿透气性,以及KES测试的低负荷下各项力学性能等各项性能。分析了非织造布相较于传统医用服装机织面料在热湿舒适性、触觉舒适性度成型性等方面的特点。通过所设计的实验装置用DL-700C红外热像仪监测了模拟表下微气候的热湿传递特性,以及不同状态时面料表面温度的变化规律。提出了织物表面温度变化率作为表征非织造布的热湿舒适性能的评价指标。  相似文献   

3.
分别选取机织棉织物﹑机织化纤织物及非织造布,从单层到多层测得其刺破直径数据,经分析最终确定叠层织物层数与刺破直径之间的关系为多项式函数关系,并且相关性很高.同时比较了织物紧度及纤维细度对叠层织物抗刺破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以针织物、机织物、非织造布为研究对象,经聚吡咯气相沉积方法制备导电织物,分别探讨了纱线线密度、织物密度、织物组织、织物面密度对织物导电性的影响规律.试验结果表明:在织物组织相同的情况下,针织物的纱线线密度或织物密度越大,其导电性越好;当纱线线密度在一定范围内时,机织物的纱线线密度越大,其导电性越好,但当纱线线密度过大时其导电性反而有所下降;机织物密度越大,其导电性越好;改变机织物组织结构时,绉组织、8/3纬面缎纹、蜂巢组织织物的导电性有所不同;非织造布的面密度越大,其导电性越好.  相似文献   

5.
一、国内外非织造布发展概况 非织造布,又称无纺布。早期较低档的非织造布由于原料成本高,生产工艺复杂,发展大大受到限制,直至七十年代全世界非织造布总产量仅约21万吨左右。随着纺粘法、熔喷法、水刺法等新工艺相继问世,生产技术的不断改进和提高,在世界范围内出现了非织造布迅猛发展的势头,其发展速度大大超过了纺织工业的平均速度。至一九九零年,全世  相似文献   

6.
探讨了粘合剂粒径对非织造布力学性能的影响。实验表明,随着粒径变细,非织造布的拉伸强度和弯曲模量呈非线性增加。分析认为由细旦纤维制成的非织造布可具有较高的拉伸强度和较低的抗弯模量,这些概念也适用于热熔纤维粘合和热轧非织造布。  相似文献   

7.
简要介绍了热轧非织造布工艺流程和卫生用热轧非织造布原料的特点与选择 .通过对 3个试验的描述和对试验结果的分析 ,详细地论证了温度、压力和速度对热轧非织造布性能的影响 .根据市场的现状 ,发表了对卫生用薄型非织造布生产技术发展方向的展望  相似文献   

8.
探讨了粘合衬与粘合工艺对服装透气性、透湿性及透水性影响的规律。得出服装的舒适性虽由面料决定,但辅料(粘合衬)的影响也不可忽视。粘合衬的涂胶种类,粘合衬本身的透气性与透湿性,以及非织造粘合衬底布的单位重量,机织粘合衬底布的覆盖系数等,均对服装舒适性有影响,从而为衬料的选择,以及粘合工艺参数的设定,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9.
应用光技术测量原理研究了非织造布的激光散射强度与面密度的关系,并应用计算机程序控制非织造布激光散射强度测定系统测定和分析了3种加工方法的非织造布试样。结果表明:非织造布面密度与激光散射强度之间存在十分密切的关系,这里所述的方法具有无放射性和易于采用计算机测量的优点,可用于薄型非织造布面密度的测量。  相似文献   

10.
本文分析了热轧法非织造布的粘合结构形成机理及其工艺条件,研究了工艺参数变化对产品强力和粘合结构形态的影响,提出了由复合相构成的非织造布物理结构模型。分析结果对于调整热轧生产工艺和提高非织造布质量具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11.
丙纶非织造布基质人工草坪的开发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对非织布基质草坪化的可行性进行技术分析,首次提出丙纶非织造布基质草坪化的整套制造方案并进行一系列的实验,数据显示,非织造布的强力可完全胜任草坪基质的需要,在外加保水剂的情况下,非织造布成功模拟了土壤环境,草坪能顺利移植。对非织造布草坪基质进行的经济成本分析可知此产品在市场推广中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12.
等离子体处理对非织造布表面润湿性的效应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通过用等离子体处理非织造布的方法来提高其表面润湿性。电晕放电和低压辉光放电都对丙纶非织造布表面的润湿性有改善,低压辉光放电不涤纶非织造布表面的润湿性有改善。电晕放电处理非织造布的表面改性效果及改善维持时间都不如低压辉光放电。用等离子体处理非织造布来改善其表面润湿性的效果不能维持很长时间。等离子体处理可减小丙纶、涤纶非织造布表面与水的接触角,从而提高其表面的再润湿性。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比SMS非织造布的横向机械性能和纵向机械性能,并分析SMS非织造布的热压点尺寸及形状等直观表达非织造布热压点分布状态的数据,找出了非织造布横向及纵向机械性能差别与热压点分布的关系,为SMS非织造布机械性能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可行的评测手段.  相似文献   

14.
木浆纤维经气流成网后,分别与PP/PE(聚丙烯/聚乙烯)纺黏热轧非织造布、PP/PE短纤热轧非织造布、PP/PE短纤热风非织造布和涤纶水刺非织造布纤网叠合形成试样,通过水刺复合,观察水针冲击过程中不同加固纤网结构条件下木浆纤维的流失现象,研究木浆纤维的流失过程和机理,并分析非织造布纤网结构对木浆纤维流失的影响.试验表明:木浆纤维与非织造布纤网中的纤维缠结以摩擦作用为主,当水针冲击力大于纤维之间的摩擦力,纤维互相分离,木浆纤维易脱离纤网而流失;在相同压力的水针冲击条件下,木浆纤维与PP/PE纺黏热轧非织造布、PP/PE短纤热轧非织造布及PP/PE短纤热风非织造布纤网复合时其流失严重,流失率均高于8%,而涤纶水刺非织造布纤网适于与木浆纤维的缠结,木浆纤维的流失率低,仅为2.95%.  相似文献   

15.
综述了高新技术在非织造布领域的应用以及非织造高新技术、新材料开发为特征的技术进步 ,供开发非织造布产品参考。  相似文献   

16.
综述了高新技术在非织造布领域的应用以及非织造高新技术、新材料开发为特征的技术进步,供开发非织造布产品参考.  相似文献   

17.
非织造布技术与产品的新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了高新技术在非织造布领域的应用以及非织造高新技术、新材料开发为特征的技术进步,供开发非织造布产品参考。  相似文献   

18.
针织服装针织面料是由线圈组成,这种组成决定了针织物与机织面料在服用特性上有很大区别。本文研究了针织面料的特性,并根据这些特性对针织服装的结构和设计特点进行介绍。  相似文献   

19.
本文采用了广角X光衍射、差示扫描量热法、扫描电子显微镜技术,对热熔粘合聚丙烯熔喷非织造布的结构和形态进行研究。讨论了粘合温度对非织造布的几何尺寸和机械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球晶是熔喷聚丙烯纤维的主要结构形式。在不同的热粘合条件下,球晶的结晶变体中可以出现α晶,或是拟六方酝晶,以及两者的混合形式。粘合温度对纤维的结晶度和晶粒尺寸,及非织造布的热收缩和厚度具有较大的影响。热粘合温度在软化点出现非织造布强度峰值。  相似文献   

20.
本文对非织造布可模压性的关键问题,即模压品的表面折皱和成型精确性进行了探讨。提出了评价非织造布模压性能的3个指标:表面折皱、径向压缩率和吻合性。通过试验,发现胶乳粘合剂粘合非织造布模压的主要问题是制品的表面折皱,热熔粘合非织造布是成型不吻合性。热熔粘合时,模压品的热收缩较大,纤维取向对织物的变形均匀性有很大影响。在各向同性好的情况下,热熔粘合非织造布的模压性能优于乳胶粘合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