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901年启动的清末教育改革,始终将教育普及作为发展新式教育的重要目标.清政府将教育普及提升到政治高度看待,颁布了一系列关于教育普及的文件,规定了学制年限、规范了课程设置.并且,清政府在学堂创办、师资培养、新教授法的推行、女子教育和文盲教育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探索,迈出了教育普及的第一步,推进了中国教育现代化的进程.  相似文献   

2.
民国浙江的女学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浙江为中国大陆首开女子学校教育的省份.民国以后,女子教育的全面解禁,法律意义上女子教育平等权利的规定,以及女子教育系统的逐步完善,促进了全国女子教育的发展.浙江的女子学校教育在民国时期进步显著,成为民国浙江教育事业的一个分支,同时也留下了值得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刘红英 《科技信息》2006,(3):227-228
大学是道德教育的重要阵地,高校在公民道德教育中担负着重要的责任。其责任主要体现在高校是社会主义道德教育的重要基础,高校是引领道德教育的重要力量,大学教育是社会主义公民道德教育的重要枢纽。加强大学教育的道德责任意识,对新形势下人才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护理管理工作重要任务之一,是经常不断对护理人员进行护理道德教育,并以道德原则规范去调整护理人员的思想和行为.  相似文献   

5.
目前在大学道德教育中存在着道德理论教育与大学生日常行为脱节的问题,大学生的行为规范缺乏,解决这一问题的出路在于增加大学道德教育的可操作性,把道德教育落实到大学生行为规范上,特别是礼仪规范上。  相似文献   

6.
女子教育一直是近、理代小说关注的重要问题之一.中国近.现代小说不仅蕴含有丰富的女子教育思想,还记录了近代中国女子教育的变革过程,其变革路径在小说中清晰可见.清末民初,小说家配合教育救国的时代呼唤,主张兴女学,积极为女子争取教育权利,强调培养“贤妻良母”的重要性;20世纪二三十年代,经历“五四”个性解放,小说家把重点逐渐从提倡女子教育转移到男女教育平权的实现方面.随着妇女解放运动的深入,女子开始走向社会,培养“社会人”成为新的教育目标.  相似文献   

7.
董仲舒的道德教育思想是建立在其对人的全面认识基础之上.他继承先秦儒家思想,将人的社会性中的道德特征规定为人的本质,道德被赋予了新的内涵即是符合封建伦理的道德;主要阐述中民之性的人性论是道德教育的理论基础;道德教育是实现人的本质,成就理想人格的桥梁.  相似文献   

8.
道德教育是素质教育的灵魂,诚信作为道德教育的重要内容,对学生的道德塑造有长远的深刻的意义.开展诚信教育,教育者自身的教育行为是关键.必须在思想上提高,制度上要求,实践中落实,通过教师诚信建设,提高德育实效.  相似文献   

9.
在道德建设中 ,高校的道德教育承担着重要任务 ,是全社会道德建设的重要方面。但是高校道德教育只有进行变革 ,走出传统的教育模式 ,才能适应新时期高校道德建设的需要。这些变革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 :道德教育观念的变革、道德教育方法的变革和道德教育内容的变革  相似文献   

10.
道德教育一直是基础教育关心的重要内容.尽管语文学科具有丰富的道德教育资源,但在语文教学中实施道德教育方面仍存在很多不足.对此,该文概括了当今学校道德教育的内容和要求,分析了道德教育对中学语文教师素养的要求,进而提出了中学语文学科进行道德教育的基本途径.  相似文献   

11.
“普遍伦理”作为全球化条件下具有广泛影响力的道德价值体系和思想运动,是当前我国开展道德教育活动的重要背景,其核心精神及其规范也成为道德教育的重要内容,并对我国传统道德教育的基本观念产生了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12.
“普遍伦理”作为全球化条件下具有广泛影响力的道德价值体系和思想运动,是当前我国开展道德教育活动的重要背景,其核心精神及其规范也成为道德教育的重要內容,并对我国传统道德教育的基本观念产生了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13.
道德教育在教育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新兴学科--道德认知神经科学研究发现了大脑中与道德相关的神经网络,对理性在道德功能中的地位进行了重新审视,特别强调情绪和直觉在道德功能中的重要作用,提出了独特的道德发展观和整合的道德教育体系.该学科认为道德为大脑的功能之一,良好的道德需要健全的大脑、理性的思辨、健康的情感反应和敏锐的直觉判断,这些发现对如何进行有效的道德教育有着重要的启示和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14.
儿童道德教育是将社会道德转化为儿童品德的活动过程,它致力于对儿童品德及人格素质的培养。家庭场域在儿童由自然人转变为道德人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孝亲教育、礼让教育、诚信教育、勤俭教育是我国儿童家庭道德教育的应有之义,充分发挥儿童家庭道德教育的功能,促进儿童道德认知、道德行为、道德品格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朱玉萍  郑清瑞  张丽 《科技咨询导报》2007,(31):121-121,123
康有为是中国近代维新变法的重要代表,他十分关注女子问题,尤其是女子教育问题。他主张男女平等,提出了女子受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强烈批判了以往历史中存在的束缚女子发展的清规戒律,证明女子具有接受教育的能力,并身体力行与一批有志之士倡导并创设女学,在中国教育史上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16.
教育的繁荣是汉代成为盛世的重要原因。伴随着男子经学教育的兴盛,汉代女子教育也呈现出一定的特点,如女子受教育的社会环境较宽松;女子教材有重大突破;重视女子胎教等。这些特点对后世的女子教育产生了很大影响。  相似文献   

17.
灌输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坚持灌输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原则;在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和谐社会的今天,坚持灌输理论在大学生道德教育中的应用显得尤为重要和更加必要;我们必须更新灌输观念、整合灌输内容、拓展灌输载体、改进灌输方法,在大学生道德教育中更好地坚持和发展灌输理论.  相似文献   

18.
曾凡敏 《科技信息》2009,(20):I0025-I0026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学校道德教育两者是互为条件、相得益彰的有机统一体。有健康的道德教育才有健康的心理教育,道德教育是心理健康教育实施的重要途径,正确的道德教育观与正确道德教育实施方式可以极大促进心理健康教育。同时学生健康的心理也是滋生学生美德最肥沃的土壤。我们从心理健康教育的视角来看传统道德教育主要存在几个问题,传统道德教育是一种忽视学生主体性、忽视学生发展性需要的满足的教育,对学生内心世界的关注不够的教育。由道德教育带来的道德焦虑与道德冲突,是导致学生心理不健康的重要原因。我们倡导一种有利于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新的德育模式。  相似文献   

19.
大学生是我国学术共同体的潜在力量,目前大学生学术道德缺失现象严重。学术道德缺失产生的教育根源在于缺乏明确的学术规范,学术道德教育不受重视,教师的教育作用不到位和监督惩戒不力等。因此,必须制定明确的学术规范,开展全方位的学术道德教育,健全监管机制,加大惩戒力度,并努力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20.
教育的最高境界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要达到这一目的,除了常规的专业教育,还有政治教育、道德教育和人文教育.然而,目前高校在人文教育、政治教育和道德教育方面仍然存在许多问题.文章对这些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改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