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良师益友     
正书陪伴我长大,是我的好朋友;书教我知识,是我的好老师。书是我的好朋友,我觉得和它待在一起可有意思啦!我读了《淘气包马小跳》,捧腹大笑;读了《宠物的历史》,了解了更多可爱的动物……可是,妈妈似乎没能充分感受书的魅力。有一天晚上,我写完作业后拿起课外书读,一直读到很晚。突然,妈妈进来,看我还没睡,问我:"你把作业写完了吗?"我说:"写完了。"她说:"那你赶紧睡觉!"我只好钻进被  相似文献   

2.
正"田田,今天去哪里玩?"小山远远地跑过来,问,"你又带了书?""当然,边玩边读嘛。今天我们去小池塘玩吧。"田田拉上小山,说,"林子里的小池塘可好玩了。""池塘?"小山摇摇头,"池塘是青蛙玩的地方,又不能跳下去游泳……""看我带了这个网兜。"田田掏出一只细网兜,说,"咱们一定能打捞点什么上来。""难道……"小山叫起来,"你有什么掉进池塘了?让我陪你去打捞?"  相似文献   

3.
正"老张,你这么大声喊啥呢,让别人听见多不好,这爬电线杆的活我不是没干过,我在上面稳当得很,你不要担心。"电工班长李小兵一边猴样蹭蹭往电线杆上爬,一边扭过头对班员张润昌说。李小兵和张润昌同在煤矿机电队电工班,一个是班长,一个是巡检工,也是一对好兄弟。近段时间,两人作业内容是巡检矿区供电线路,为即将进行的年末集中停产检修做准备。12月13日,他们巡查到垭口时,发现电线杆绝缘子上悬挂着一块塑料布,估计昨晚上起风从附近蔬菜大棚上刮上去的。  相似文献   

4.
未来的书     
<正>2053年,我,一位学识渊博、德高望重的科学家,发明了一种名为"happier"的新书籍。为什么叫"happier"(意为"更快乐、更幸福"),当然是因为读书是一件快乐而又幸福的事!这种"happier"书的外装没有什么特别之处,与普通的书一样,不  相似文献   

5.
跨过书窗     
正暑假里的一天,我正在津津有味地看书。忽然,书页破了一个洞,这个洞不断扩大,后来竟然变成了一扇窗户。我吃惊地看着黑黢黢的窗口,不敢靠近。窗户却笑着说:"小朋友,你不要怕,我是一扇书窗。你跨过我,就可以进入书的世界。"我壮着胆子把头探过书窗看了看,只感觉一阵凉丝丝的微风吹过,什么也没看到。书窗后面到底有什么呢?我很好奇,于是伸直腿跨了过去。  相似文献   

6.
正记得某年四月一日"愚人节"那天,我早早地背着书包走进教室。可是,教室里出奇地安静,几位比我先到的同学,她们两眼一眨也不眨,全神贯注地盯住书桌上立着的语文课本,我以为老师来过了,连忙拿出语文书读起来。前后桌突然惊天动地般喊了一声:"四月傻瓜!"原来,大家不是在早读,他们的语文书里,都夹着一本漫画书。  相似文献   

7.
刘铭瑶 《青年科学》2008,(10):52-52
"少读坏书绝不会嫌太少,多读好书决不会嫌太多。"因此,书时时刻刻都在身旁陪伴着我,我每天都在书的海洋里快乐地遨游。  相似文献   

8.
"小山,发什么呆呀?"田田看到小山对着一个土坡发了半天呆了。"看蚂蚁呀,蚂蚁多像一个个文字呀!"小山感叹。"哈哈!"田田说,"原来你在读蚂蚁书啊。说真的,今天我在看书的时候,真的觉得每一个汉字都是一只蚂蚁,这些黑蚂蚁抱着小秘密,趴在纸上,让我们猜……""真的?"小山认真想了想,"我们读的每篇文章都是一堆蚂  相似文献   

9.
我是书迷     
正高尔基说":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我家有一位小书迷,那就是我!很久以前,姐姐送给我一本书——《安徒生童话》。那时,我还不识字,于是缠着妈妈给我读里面的故事,每次我都听得入了迷。后来,我学了拼音,就闹着让妈妈给我买注音版的书。自己独立看完一本书是一件非常有成就感的事情,我爱上了看书,爱上了书中一个又一个新奇的故事。  相似文献   

10.
<正>最近一段时间,全国各地电脑市场陆续出现一种名叫"蹭网卡"的设备——专门"蹭"私人无线路由器网络。使用该设备,只要在其工作范围内,私人无线网络的密码都可以被破解,使用者便可以免费共  相似文献   

11.
运气桥     
<正>唉,我怎么这么倒霉,做什么都不成功!一个年轻人低着头沮丧地边走边踢石子,一不小心撞到了人,那是一位长者。长者停住,看了看年轻人,说:"我看出来了,你遇到难事了。"年轻人不想搭理长者,只简单说了一句:"运气不好。""运气,运气,主要靠‘气’。你看你,一点年轻人的神气都没有!"长者不客气地数落。  相似文献   

12.
开心五味果     
报案的理由有一个小男孩急匆匆的跑到警察局,对着警察说:"不好了不好了,我爸爸和邻居打起来了!快去吧!要不会出人命的!"警察问:"什么时间开始的?""都快半个小时了。""那你怎么早不来报告?""刚才一直是我爸爸占上风的,可现在我看他要吃亏!"  相似文献   

13.
妙计借书     
正"侦探迷"河马先生买回一本《侦探故事大全》,如痴如醉地读了起来。河马先生嗜书如命,轻易不借书给别人。我有办法,让他把书借给咱们。袋鼠和长颈鹿也喜欢看侦探故事,他俩想去借河马先生的《侦探故事大全》。  相似文献   

14.
<正>从一年级到六年级,友谊就像拉链,将我与她紧紧地连在了一起。她,在课堂上积极举手发言,在运动会赛场上奋力拼搏,不论何时都对书如痴如醉。她就是我的好朋友—金倩。她那戒不掉的"书瘾",一直"困扰"着我。不信?咱们往下看。周末下午,泡一杯茶,再准备一点零食,捧一本好书仔细地读,还有比这更让人惬意的事吗?"咚、咚、咚……"耳边响起一阵急促的敲门声,我匆匆丢下手中的  相似文献   

15.
读书六忌     
关于读书,先人有“善读医愚”之说。那么如何“善读”呢?我以为读书应六忌。忌赶时髦真正的好书往往并不时髦,如果市面上兴什么我们就读什么,只怕会是“麻雀跟着蝙蝠飞,又劳神来又受罪。”古会中外,被人为地炒作成经典的时髦书有几本?乌鸦再吹也吹不成凤凰。有  相似文献   

16.
《世界知识》2010,(19):21-23
在9月14日的外交部新闻发布会上,针对"你提到钓鱼岛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能否具体说明是从什么时间开始?这一主张的依据是什么?"的提问,外交部发言人姜瑜答道:如果你查阅历史资料,不难得出这个问题的答案。中国是最早发现钓鱼岛并对其行使有效管辖的。我建议你读一下日本京都大学教授井上清所写的《关于钓鱼岛等岛屿的历史和归属问题》一书,相信你从这本书里会得到一定的启发。  相似文献   

17.
徐青 《世界知识》2014,(4):71-71
<正>每个人都是一本书,读懂并不容易。一旦用心,就会发现,读一个人,也会经历由厚到薄的一个过程。刚开始的时候,这个人的一举一动都吸引你去探究,什么都是新的感悟,什么都需要再观察佐证。越读就发现、了解越多,能讲一讲的也就越多,不知不觉间这个人物的形象逐渐变得厚重丰满。不断地读下去,则可以归纳为简单明了的几点,丰满之人变成了大写意线条。再后来,竟然因为太了解了反而不知从何说起了——你读的人已经和你的心念基本上搅和在一起了。在这个过程中,你对你所读的人有了"懂得"与"感情",乃至"老朋友"做什么你大多都不奇怪。  相似文献   

18.
正她叫马露莎,是一名资深"马路杀手"——并非因为她曾在一周内创下8张罚单的记录,或是在大雨滂沱中开出"水上漂"的感觉,或是把转向灯误按成刮雨器,而是由于匪夷所思的停车技术,常把自己和别人的车蹭得伤痕累累……"呜呜,这都怪停车场太窄、把车侧身停人车位太难!如果有《机械公敌》里威尔·史密斯驾驶的跑车,4个轮子都是"球",我还会蹭来蹭去,天天往保险公司跑吗?"马露莎捡起刚刚不小心刮掉的后视镜,带着哭腔说道。  相似文献   

19.
我要先讲一个故事。古代有一个波斯王,在他即位的时候,就叫国内学者给他编纂人类史。学者们耗费了二十年岁月,得五百卷巨书,用十二只骆驼载献于王。王说:“书太多了,我读不完。”又二十年,学者们把书缩短,只用三只骆驼载去。王说:“我年老了,书还是多。”又十年,学者们再把书缩短,只用一只骆驼载去。王还是嫌书过多。又五年,学者们把书缩写到只剩一卷,书到,王已病得奄奄一息,只好望书兴叹,一字也没有读便死去了。  相似文献   

20.
正我敢与"鬼"比高低,这可是件新鲜事儿,你不妨听听。首先,要对付的是难缠的"胆小鬼",它时常会突然出现。记得有一次,我"独守空房",四周静悄悄的。我开始胡思乱想:强盗会不会持刀抢劫——"咣"的一声响,吓得我连大气都不敢出。过了好一会儿,没听到动静了,我才长长地舒了一口气。我耐不住寂寞,便找了一本书读起来。书中精彩的情节惹得我哈哈大笑,让我把刚才的恐惧忘得一干二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