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大蒜脱臭方法及其系列保健产品开发和利用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大蒜(Allium Sativum L.)采用加热、添加剂处理及加入矮味剂等方法进行了脱臭实验,利用定硫法测定了大蒜脱臭前后的蒜素含量,比较了不同脱臭方法的效果,并对大蒜脱臭系列保健产品的开发应用进行了初步研究.  相似文献   

2.
本研究对大蒜脱臭具有较好的效果。采用正交设计方法确定了脱臭大蒜汁的最佳制备条件。脱臭蒜汁经与中药汁复合,制得风味独特的大蒜保健饮料。  相似文献   

3.
分析了大蒜的营养成分及食用药用价值,阐述了大蒜臭味产生的分子机理及脱臭方法,介绍了脱臭蒜素复合饮料等系列产品的加工技术。  相似文献   

4.
大蒜的食疗价值及其深加工制品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大蒜的营养成分及食用药用价值,阐述了大蒜臭味产生的分子机理及脱臭方法,介绍了脱臭蒜素复合饮料等系列产品的加工技术.  相似文献   

5.
任长江  孙毅 《河南科学》2002,20(5):517-519
大蒜中的有效成份是大蒜素 ,它具有强烈的刺激性臭味。但鲜蒜中大蒜素是以稳定无臭的大蒜氨酸的形式存在。当大蒜受到冲击 (切片或捣碎 ) ,大蒜酶接触到空气后活化 ,大蒜氨酸转化大蒜素。根据大蒜素的理化性质 ,采用不同的反应条件进行脱臭实验。开发研制出脱臭蒜素原液、脱臭蒜素保健饮料、脱臭蒜素原汁酒等系列产品  相似文献   

6.
论述了大蒜综合应用技术产品的开发,包括用大蒜油制防霉防腐剂、脱臭大蒜饲料添加剂,大蒜添加剂饲料以及鱼饵添加剂开发的研究进展和产生的效益。  相似文献   

7.
本文研究大蒜的脱臭机理及无臭蒜素系列产品的加工工艺。该项研究于1987年6月16日通过了由省教委主持的技术鉴定。  相似文献   

8.
大蒜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和抗菌作用,若将经脱臭并加入保护剂的大蒜加工成一种高档保健营养型调味品,此产品便具有突出的主体香型,且无蒜臭,口感细腻,可用于调拌各种凉菜。 1 原料 大蒜,奶粉,酸奶,环糊精,色拉油,香辛料等。  相似文献   

9.
余群力 《甘肃科技》1996,12(4):11-11
蒜蜜保健饮料的研制余群力(甘肃农业大学730070)大蒜属免疫激发型食源性药物,在我省广为种植,年产量超过100万吨。本研究主要针对大蒜加工中褐变和脱臭难点,采用新工艺,研制出了蒜蜜保健饮料。1配方设计:大蒜9%蜂蜜11%蔗糖10%花生1%苹果酸0....  相似文献   

10.
根据大蒜臭味产生的原因 ,采用超临界 CO2 使蒜酶失活 ,得到蒜油和大蒜脱臭的较佳条件 :6 0℃ ,2 1 MPa,浸提 4 5min,萃取 2 5min,并以萃余物为原料制得浓郁蒜香的调味品  相似文献   

11.
研究了Cd污染胁迫对大蒜和大豆生长状况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中高浓度Cd对两种农作物根系长度影响差异并不显著且根系长度与土壤中Cd处理浓度均呈明显的负对数相关性,表明大蒜和大豆对Cd均具有较高的抗性.从两种农作物的生长高度和根系的干重生物量对Cd胁迫反应来看,大蒜对Cd污染胁迫的反应比大豆要敏感.大蒜叶片干重及大豆根系鲜重对Cd处理浓度的反应进一步证实了这一结论,这可能与两种植物对Cd的抗性机制有所差异有关.  相似文献   

12.
采用两种提取方法从大蒜的不同浓度乙醇溶液中提取大蒜辣素 ,实验证明超声波提取法比浸泡萃取法提出效果好 ,提出率也较高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秋大葱不成株成因及其对产量影响的研究,发现遗传和栽培因素同时影响大葱不成株的产生.强遗传势区位人工辅助授粉可减少后代不成株率;葱株分级栽培及调整种植密度(尤其是株距)是目前生产上降低大葱不成株率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14.
报道了大蒜(Allium Sativum L.)根尖生分组织细胞核仁纤维中心(FC.)的亚微结构,为在扫描电镜下研究植物细胞核及核仁的形态结构提供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15.
大蒜根尖细胞有丝分裂高峰期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报道了一昼夜周期中大蒜根尖细胞在自然温度(17~21℃)和恒温(25℃)条件下的有丝分裂高峰期和温度对大蒜根尖细胞有丝分裂高峰期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北京及河北植物新记录(Ⅲ)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报道了北京植物新记录共计14种,它们是西伯利亚滨藜(Atriplex sibirica)、球序卷耳(Cerastium glomeratum)、细叶地榆(Sanguisorba tenuifolia)、大地锦(Euphorbia nutans)、宽苞水柏枝(Myricaria bracteata)、蒙山附地菜(Trygonotis tenera)、刺萼龙葵(Solanum rostratum)、墨苜蓿(Richardia scabra)、盖裂果(Mitracarpus villosus)、伞房花耳草(Hedyotis corymbosa)、钻形紫菀(Aster sublatus)、野塘蒿(Coniza bonariensis)、龙爪茅(Datyloctenium aegypticum)和虮子草(Leptochloa panicea),其中水柏枝属(Myricaria)、墨苜蓿属(Richardia)和盖裂果属(Mitracarpus)为北京新纪录属,除西伯利亚滨藜、宽苞水柏枝外有12种也为河北植物区系新记录.  相似文献   

17.
报道了苔草属Carex L.在内蒙古的地理分布新纪录12种植物。它们是Carexaugustinowiczii Meinsh.短鳞苔草、C.moorcroftii Falc.青藏苔草、C.pumila Thunb.栓皮苔草、C.maculata Boott斑点苔草、C.eleusinoides Turcz.蟋蟀苔草、C.songoricaKar.et Kir. 准格尔苔草、C.pseudo-cyperus L.假莎草苔草、C.platysperma Y.L.Chang et.Y.L. Yang双辽苔草、C.dichroa Freyn二色苔草、C.heterostachya Bunge.异穗苔草、C.siderosticata Hance宽叶苔草、C.loliacea L.间穗苔草。  相似文献   

18.
以水稻(Oryza sativaL.)等5种植物和油菜菌核病(Sclerotinia sclerotiovum(Lib)de Bary)等4种植物病原病菌为受试材料,通过生物测定的方法研究了青葙(Celosia argenteas Linn.)根水提物化感活性及抑菌活性。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在250-4000μg/mL浓度范围内,提取物对稗草(Echinochloa crusgalli(L.)Beauv.)和醴肠(Eclipta prostrateL.)种子的萌发,水稻和稗草幼苗苗高,烟草(Nicotiana tabacum L.)和醴肠幼苗的单株鲜重不产生显著影响,而在相同的浓度范围内,对千金子(Leptochloa chinensis(Linn)Nees)幼苗的根长和单株鲜重产生显著抑制作用。对5种植物相对应的其它生长特性方面,只有在高于250μg/mL浓度时才能受到显著抑制。在25-400μg/mL的浓度范围内,提取物对油菜菌核病、小麦赤霉病(Fusorium graminearum Schw.)和杨树溃疡病(Dothiorella gregaria Sacc.)病菌的生长产生显著抑制作用,当浓度达到50μg/mL时,提取物也显著抑制烟草灰霉病(Botrytis cinerea Pers.)病菌的生长,400μg/mL时,对4种植物病原真菌的抑制率分别为45.90%、46.49%、45.64%和41.66%。上述表明,青葙根水提物具有开发为生物源农药的潜力。  相似文献   

19.
以水稻(Oryza sativa L.)等5种植物和油菜菌核病(Sclerotinia sclerotiovum(Lib)de Bary)等4种植物病原病菌为受试材料,通过生物测定的方法研究了青葙(Celosia argenteas Linn.)根水提物化感活性及抑菌活性。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在250~4 000μg/mL浓度范围内,提取物对稗草(Echinochloa crusgalli(L.)Beauv.)和醴肠(Eclipta prostrate L.)种子的萌发,水稻和稗草幼苗苗高,烟草(Nicotiana tabacum L.)和醴肠幼苗的单株鲜重不产生显著影响,而在相同的浓度范围内,对千金子(Leptochloa chinensis(Linn.)Nees)幼苗的根长和单株鲜重产生显著抑制作用。对5种植物相对应的其它生长特性方面,只有在高于250μg/mL浓度时才能受到显著抑制。在25~400μg/mL的浓度范围内,提取物对油菜菌核病、小麦赤霉病(Fusarium graminearum Schw.)和杨树溃疡病(Dothiorella gregaria Sacc.)病菌的生长产生显著抑制作用,当浓度达到50μg/mL时,提取物也显著抑制烟草灰霉病(Botrytis cinerea Pers.)病菌的生长,400μg/mL时,对4种植物病原真菌的抑制率分别为45.90%、46.49%、45.64%和41.66%。上述表明,青葙根水提物具有开发为生物源农药的潜力。  相似文献   

20.
十字花科6种植物花粉的超微结构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十字花科6个种(油菜、芥菜、甘蓝、萝卜、诸葛菜和桂竹香)的花粉微观结构。用醋酸酐分解法处理花粉粒,用光学显微镜测定大小,并以扫描电镜观察比较它们的外壁纹饰及孔沟开头等发现,它们之间具有密切相关性,为这些种之间的亲缘关系提供了孢粉形态方面的分类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