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语文是非常重要的学科,学生渴望获得文化科学知识和不断探求真理,在教学中,教师只有充分认识到学生的好奇性,并合理利用各种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真正发挥兴趣的动力作用、定型作用、补偿作用,促进学生自身素质的迅速提高。在语文教学中,应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培养学生的兴趣。  相似文献   

2.
陈绵 《科技信息》2007,(27):198-198
在语文教学中只有以人为本采用运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才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学生语文素质的全面提高。  相似文献   

3.
语文是非常重要的学科,学生渴望获得文化科学知识和不断探求真理,在教学中,教师只有充分认识到学生的好奇性,并合理利用各种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真正发挥兴趣的动力作用、定型作用、补偿作用,促进学生自身素质的迅速提高.  相似文献   

4.
小学阶段的孩子,唯一促使他们学习的动力就是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只有对计算机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才能主动探索计算机知识,掌握操作本领,提高计算机的使用水平.因此,在计算机教学中,必须激发学生探求计算机知识的兴趣,才能使学生爱动、爱学,从而达到教学的目的.那么,怎样才能培养学生的兴趣呢?  相似文献   

5.
小学阶段的孩子,唯一促使他们学习的动力就是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只有对计算机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才能主动探索计算机知识,掌握操作本领,提高计算机的使用水平。因此,在计算机教学中,必须激发学生探求计算机知识的兴趣,才能使学生爱动、爱学,从而达到教学的目的。那么,怎样才能培养学生的兴趣呢?  相似文献   

6.
于滋淞 《科技资讯》2012,(14):205-205
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老师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应该注意发现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只有学生对学习、对英语产生了兴趣,学习英语才会有动力,才会积极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去,老师的教学才会有意义,教学才会有效果,我们的教学才会成功。  相似文献   

7.
兴趣是事业成功的前导,也是激发学习热情,产生内在动力的关键。兴趣是学习的最好老师,也就是说,教师只有善于激发学生对所学知识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才能达到获取知识,培养数学思维能力,发展智力的目标。基于以上认识,我在教学中注重把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渗透到每一个教学环节,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有力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他们自然而然地投入到学习中去。以下结合“认识钟表”一节谈谈自己的具体做法。  相似文献   

8.
吴康琴 《科技信息》2009,(25):237-237
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非常重要。文章从悬念生趣、情境激趣、观察乐趣、鼓励提趣四个方面探讨了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问题。以期为提高学生语文能力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手绘POP广告是一种较新的广告形式,在教学中针对学生的情况,采用什么方法来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是我们老师所关注的问题。只有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动机和求知的兴趣,促使学生独立思考、探究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因势利导,采用灵活多样的方法,调动学生的学习动力,课堂才会焕发出新的生命力,教学效果才能大大提高。  相似文献   

10.
兴趣是人们积极认识、探究事物、从事活动的心理倾向,是人们行动的向导,会产生巨大的动力.高尔基就称"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语文教学中,怎样才能激发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呢?  相似文献   

11.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的求知欲源于兴趣,有了兴趣才会产生探索新知的欲望,才会激发学习数学的热情,数学教学就是要点燃学生对数学学习热情的火把,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学生有了兴趣,才能产生学习的动力,才能积极地畅游数学知识的海洋,才能品味学习数学的情趣和价值,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就显得更为重要了。如何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呢?该文浅谈自己的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12.
语文阅读教学水平的提高与其他学科的学习是息息相关的,只有阅读理解能力提高了,才能更好的学习其他学科。然而,当前的语文阅读教学中仍旧存在不少问题,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就要积极采取有效的方法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和能力,从而全面的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13.
荣蕾 《科技咨询导报》2014,(24):255-256
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对学生而言,兴趣直接影响学习效果。在教学中,只有采用适当的教学方法,并对学生加以正确引导,才能使学生产生学习兴趣,并由此产生学习欲望。因此,为了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应注重英语课堂教学方法及技巧的运用。并且,应在自身的文化修养、业务素质等方面加以完善和提高。  相似文献   

14.
兴趣是人们积极认识、探究事物、从事活动的心理倾向,是人们行动的向导,会产生巨大的动力。高尔基就称“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语文教学中,怎样才能激发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呢?[第一段]  相似文献   

15.
兴趣是学生学习动力的源泉,兴趣是影响教学活动的重要因素。在数学教学中,要让学生获得持久不衰的学习动力,教师必须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作为有效教学的手段和着力点。把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作为优化教学的目的和要求。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当注意运用多种手段和方法,通过多种渠道,培养和激发学习兴趣,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这样,才能使学生带着浓厚的兴趣学好数学,才能大面积提高数学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6.
蔡翰晶 《科技信息》2009,(26):304-304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语文课堂成为生动活泼的课堂,让语文真正发挥其传承文化、塑造人格的功效。  相似文献   

17.
有趣、活动、成功、反馈和交往是培养农村初中学生学习生物兴趣的有效途径.有趣并不等于兴趣,有趣产生学习兴趣,需教师在教学中努力培养形成学生学习需要,才能使学生学习生物兴趣得以产生和升华.学习活动是培养农村初中学生学习生物兴趣的基础;成功是培养中学生学习生物兴趣的动力;反馈是培养中学生学习生物兴趣的保障;交往是培养中学生学习生物兴趣的枢纽.培养了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就可使他们学得生动活泼、兴味不衰.当然培养兴趣关键在于教师联系实际,勇于实践,敢于创新.在遵循教学规律把握学生学习心理的基础上,充分发挥教学机智和教学艺术,才能使生物教学达到知识性和趣味性的和谐统一.  相似文献   

18.
张艳艳 《科技信息》2012,(35):369-369
本文主要阐述了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只有增强学生的好奇心,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真正的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相似文献   

19.
在语文教学中运用修辞格对学生进行创造性思维的训练,是教育过程中培养学生创造性素质的一条重要途径,不仅能培养学生的创造素质,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而且意味着重现语言的光彩。  相似文献   

20.
几年来,我积极参加JIP实验,在教学改革实践中努力创造良好的教学环境,激发和调动学生的自主意识、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不仅使学生“学会”数学,而且使学生“会学”数学、“想学”数学,在掌握数学知识的同时,培养提高数学思维能力。一、激发动力、培养兴趣,创造乐学的心理环境兴趣是学习的内部动力,只有当学生对学习数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才能使学生从‘”要我学”转化为“我要学”,教学质量才可能有根本性的提高。使学生“认真学习”的方法很多:有的是由教师采用“高压政策”学生惧怕老师而“认真”学习;有的是家长的棍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