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大自然探索》2009,(5):5-5
科学家最新研究发现,导致狼的皮毛变黑的基因竟然不是来自狼本身,而是来自狼的近亲——狗。在北美灰狼中,特定族群里的黑狼通常占到10%~60%。在全球其他地方,迄今已知存在黑狼的唯一地点是意大利。科学家推测,上万年前,一些狼跟狗(很可能是当时北美居民的宠物或伴侣)进行了交配,其杂交后代将狗的黑皮毛基因传承了下来。但仍有一些更大的奥秘待解,例如黑狼为什么都倾向于在森林里栖息。  相似文献   

2.
《大自然探索》2005,(6):5-5
科学家最近发现,狼正在帮助清道夫动物适应全球气候变暖。通过分析过去50年中美国黄石国家公园里的冬季气候状况,科学家发现,近年来随着气温的不断上升,公园里的雪量一直在减少,冬季结束得越来越早。对公园里的清道夫动物来说,气候变暖无疑是一场灾难,但是,从1995年开始,这种灾难已不复存在,因为就在这一年,狼被重新引入黄石公园,而在此之前这座公园里已经一连25年不见狼的踪影。在狼回归之前,公园里的大乌鸦、熊、厦  相似文献   

3.
追求永生     
吃得越少活得越久早在1935年,人们就已认识到: 假如将动物的食物摄入量(以热量计算)降到很低,同时又不影响动物摄入的维生素及其他必须的营养, 那么动物的最长寿命和平均寿命都能大大延长。20世纪60年代,科学家进一步发现,如果让实验鼠的热量摄入量减少一半,实验鼠的寿命就能比通常增加一倍,与此同时,实验鼠  相似文献   

4.
节食与长寿     
人们总想知道长寿的秘密,也希望自己长寿。假如有人劝说你每顿饭少吃一点,你会听吗?不过现在你得考虑一下这样的劝告,因为科学家有大量的证据表明,你吃得少,可能就活得更长。 科学家研究发现,如果将食物中的热量适当地减少,但不减少机体所必需的营养成分,就可以延长老鼠、蜘蛛和虹 (一种鱼)的寿命。科学家将这种情况称之为低营养状态,注意这绝对不是营养不良的病理情况。下面,我们将要谈到科学家们所做的一些实验,讲一讲那些喂养在实验室里的节食动物,科学家们只让这些节食动物得到其他动物所得到的2/3的热量。 虽然用节食的方法来延长寿命目前还没有在人群里系统地验证过,但科学家有充分的理由认为低营养状态可以延长人的平均和最大寿命。每日削减30%热量的摄入可以使老鼠的平均寿命延长30%。除此之外,这些老鼠到非常老时不会得一些与器官老化有关的疾病,如心血管疾病、糖尿病和癌症等。其实,科学家早在70多年前就发现了这一现象,但是许多科学家当时对此并没有多大兴趣,认为这些不过是实验室中类似“小儿科”的事情,不屑一顾。直到1970年,一些科学家才意识到,他们一直苦苦寻找的永驻青春的秘方其实非常简单,就是减少热量的摄入。 1987年,美国国家健康...  相似文献   

5.
人们常与动物打交道,但由于各种原因。也常常会发生误会。 提起黄鼠狼,有句歇后语:黄鼠狼给鸡拜年——没安好心。在农家.人们发现鸡被动物吃了。就以为是黄鼠狼干的,于是黄鼠狼落得个“偷鸡贼”的骂名。  相似文献   

6.
从花纹鹅到产卵的鲑鱼,动物世界拥有许多著名的航海家。然而,科学家最近发现了它们中最优秀的成员其实是龙虾。一种多刺的龙虾生活在加勒比海,它们的自我导航能力是惊人的。从它们身上科学家发现了新的线索——动物利用地球引力移动和迁徙。  相似文献   

7.
科学家最近发现,从古新世到始新世曾经出现全球升温,促使最早的灵长类动物开始了长途迁徙。动物们只花了不到两万年时间就从亚洲来到北美,几乎扩散到整个北半球。  相似文献   

8.
不久前,一名英国妇女在苏格兰亚伯丁海滩散步时,偶然发现了下图中这具近20米长的奇怪骨架,科学家尚未确定它究竟属于什么动物。一些人声称这就是传说中的海怪,但科学家认为它很可能是一头年迈的巨头鲸。考虑到不断有未知大型海洋动物被发现,科学家相信未来还会发现新种的鲨鱼、鳐鱼和鲸鱼等。  相似文献   

9.
, 《大自然探索》2012,(12):6-6
尽管在100多年前就已被发现,吸血乌贼却一直是最神秘的海洋动物之一。不过,科学家最近取得了一个相当惊人的发现——虽然这种乌贼通常被称为“来自地狱的吸血鬼”,但它实际上根本就不杀生.  相似文献   

10.
鱼龙吃什么     
《大自然探索》2006,(2):5-5
软骨鱼龙是一种生活在水中的史前动物。长久以来,科学家一直以为软骨鱼龙只吃鱼。软骨鱼龙具有像蛇一样的长颈、紧凑的身体和海龟那样的鳍状肢, 其长颈被认为是适应捕食鱼类及其他快速移动的水生动物的结果。  相似文献   

11.
识数的动物     
徐娜  肖夏 《科学之友》2008,(2):51-51
院子里有两堆麦子,一堆多一堆少,喜欢吃麦子的鸡会奔向麦子多的麦堆吗?有两盆肉骨头,一盆多一盆少,喜欢肉骨头的狗会选择骨头多的食盆吗?科学家发现,动物显然对食物的多少是有概念的,但是它们知道具体的数目吗?科学家进一步研究获知,不少动物有识别具体数目的能力,一些动物甚至能进行复杂的计算。动物的算术能力有的是天生的,有的是经过人类培训获得的。  相似文献   

12.
一项新研究发现,造成40000年前澳大利亚塔斯马尼亚巨型袋鼠和其他巨型有袋动物灭绝的罪魁祸首不是气候改变,而是人类。巨型袋鼠是一种长颈食树叶动物,最新考古测年技术检测发现,直到41000年前,这种动物仍然存活于塔斯马尼亚,这一时间比科学家先前的估计晚了许多,而且是在首批人类定居者抵达塔斯马尼亚两千年之后。  相似文献   

13.
在过去成千上万年中,多刺的非洲洋槐一直在为攻击性蚂蚁提供食物和庇护;与此同时,蚂蚁攻击企图吃洋槐叶子的动物,从而也保护了洋槐。这是一种典型的互利联盟。随着非洲野生动物数量的下降,科学家开始考虑这个问题:假如动物不再吃洋槐叶子,会发生什么呢?为了迅速得到答案,他们用篱笆把一些野生洋槐围起来,这样一来,大象、长颈鹿及其他动物就无法吃到洋槐叶。  相似文献   

14.
祖先的生活     
《大自然探索》2008,(5):23-31
科学家在史前人类遗址中发现了羚羊、斑马和其他体型比较大的动物的碎骨化石,还发现了用石器切割和敲碎的骨头。这就是说,随着后期人类的进化,人类开始猎杀地球上最大的动物了,包括猛犸象。  相似文献   

15.
科学家最新研究发现,生活在6500万年前~1亿年前的—种翼龙竟然能站在地上捕猎小恐龙及其他类似大小的动物。这种翼龙的翼展超过10米,站起来的身高达5米。此前,它们一直被认为是像海鸥或鹈鹕那样,在飞过水面时抓食水中的鱼。但通过研究这种翼龙的化石和陋息地,科学家才发现它们原来很适应陆地生活,  相似文献   

16.
正paleontology古生物2016年7月,一名北美金矿工人在挖掘冻土时发现了一匹狼的遗骸。通过放射性碳测年、DNA取样等研究手段证实,这匹狼的死亡时间是5.7万年前,死亡时它只有7周大。科学家曾以为,北美古狼主要吃野牛和麝牛,但X光成像显示,这匹狼主要以水生生物为食。科学家推测,这匹狼是在洞穴坍塌时被压死的,遗骸之所以保存得如此完好,  相似文献   

17.
当我们谈到动物的社会性时,你可能会想到狼、猴子,甚至蚂蚁,但你大概不会想到蛇。确实,孤独的,具攻击性的,危险的——这就是大多数人对蛇这种致命爬行类动物的认识。但是,现在科学家正在揭示蛇的社会性一面。  相似文献   

18.
科学家马克.梵.鲁斯马伦在巴西的森林里不懈地探寻着世人未知的新物种——尤其是灵长类动物和其他大型动物。他发现的新物种就像他的传奇经历一样.令人难以置信——  相似文献   

19.
一项新研究发现,大多数被捕捉来进行人工饲养的食肉动物,一旦回到其自然栖息环境就容易死亡。例如,老虎和狼的放野存活率只有33%。科学家观察了老虎、狼、山猫、猎豹、灰熊和水獭等45种食肉动物的放野情况,结果发现,被人工饲养后的动物常常缺乏野外生存所需的自然行为,其中缺乏猎食技巧和缺乏对人类应有的害怕最为致命。在放野后死亡的案例中,  相似文献   

20.
老鼠喜欢奶酪、鲨鱼从不睡觉、猫有9条命、大象害怕老鼠……关于动物有很多传统说法,但科学家研究发现,很多说法并不正确,甚至纯粹是无稽之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