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1 毫秒
1.
电影是一个国家文化的载体,宣传其文化和人文精神。以超级英雄为核心的好莱坞漫画电影传播着美国文化,宣扬着美国式的个人英雄主义。本文在剖析个人英雄主义产生背景和发展演变基础上,以电影《蝙蝠侠前传3:黑暗骑士崛起》为视角,从正义、勇气和个人主义三个层面解读美国式个人英雄主义。  相似文献   

2.
<正>反法西斯战争改变了原有的国际格局,建立了新的国际格局。在这个格局中,中国赢得了大国地位,中国也参与构建了这个格局。中国的大国地位不是哪一个国家赐予的,而是中国经过艰苦卓绝的长期抗战、付出了巨大的民族牺牲换来的,是中国理应得到的。战争证明了中国是一个大国第一,中国战场持续时间最长,并且始终牵制着日本陆军的主力。从1931年起,中国坚持了14年抗击日本  相似文献   

3.
伊拉克战争是一个重要的标识和信号,表明德国已经重新步入国际政治强国行列、成为一个世界政治大国。然而,这一地位确立所付出的代价是德美关系陷入了自二战以后最为深重的危机,现有欧美关系以及欧洲国家内部之间相互关系的格局也受到一定冲击。德美争执聚焦在美国对伊动武问题上,涉及的却是世界新秩序塑造的根本原则问题。在这方面,德国奉行的是一种具有“文明国家”内核的、现实主义的“贸易国家”外交政策,同美国布什政府目前实施的现实主义的“权力国家”外交政策是针锋相对的。传统意义上的“权力国家”外交政策在二战以后成立的…  相似文献   

4.
科毅 《创新科技》2001,(4):51-51
21世纪的战争会是怎样的战争?军事专家估计,除了大部分在贫穷国家之间的战事会跟近数十年前的没有太大分别外,用激光武器、高科技以及传媒打击敌方士气等,都将成为大国未来的战略新趋势。  相似文献   

5.
公共领域一词是德国著名学者哈贝马斯首先提出来的,其形成与传播媒介的发展密不可分,传媒公共领域是市民参与民主生活的主渠道之一。对于还没有完全发育成熟的我国传媒公共领域不可避免地会出现有碍媒体传播安全的问题,为了保证我国传媒领域的健康发展,构建传媒公共领域传播安全机制,警惕“文化霸权”,已经提到国家文化安全的高度。  相似文献   

6.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我国的国家文化安全面临多种威胁,传媒作为文化传播的工具责任重大。传媒在参与国际竞争的过程中,必须强化维护国家文化安全的意识;传媒在谋求自身发展的过程中,必须有一个超越局部和个体利益的更高目标,那就是传媒的社会责任,特别是维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责任。  相似文献   

7.
本文透过哈罗德·伊尼斯的《传播的偏向》一书,对西方文化的传播发展进行分析。以传媒的角度看西方文化,特别是美国大众文化如何对其他文化产生影响。通过《传播的偏向》这本书,我们也能看到伊尼斯并不完全是"媒介决定论"的始端,他的理论更有些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味道。  相似文献   

8.
现代传媒正日益成为一个“超级文化问题”,其影响力几乎已经波及到社会生活的每一个领域,文学也不例外。文学与诗学事实上的传播学转向,使“主体论文艺学”渐次式微,也使“诗学重构”必然成为媒介时代的诗学策略。随着文化研究的崛起与“泛文学时代”的来临,现代传媒的操纵作用愈益彰显,文学的媒介性也得到了进一步肯定,“工具论文艺学”必然会拥有自己的话语权。“走向媒介诗学”,是当代诗学突围困境的一种有价值的尝试与拓展。  相似文献   

9.
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直播战争传媒以第一时间如此迅速如此全面地介入此次伊拉克战争,尤其是卫星电视的高度发展使全世界几乎可以在同一时间看到战场上那惊心动魄的场景。因此,有人说这场战争是人类第一次几乎全面地在镜头之下进行的战争。通过镜头人们似乎感到战争近在咫尺。然而,在这场盛大的战时直播中,媒体传达给受众的往往是混乱、自相矛盾和错误的信息。不仅普通老百姓迷惑了,就连军事专家都难以看透真实情况。难怪中央电视台一位著名军事评论家感慨:我们看到的都是美国人愿意提供给世人的,而美国人不想让人知道的,我们什么都不知…  相似文献   

10.
谢琼 《皖西学院学报》2004,20(2):109-110,113
判定后冷战时代所处的世界格局是制订中国国家战略的前提。本文从探讨均势开始,分析霸权的困惑,提出美国的强大力量一方面是承继了冷战的遗产,另一方面抓住了信息革命的先机,认为当今世界处于一个均势弱化、霸权强化的格局。虽然霸权必然是衰落的,但由于美国的霸权具有动态的特点,在可预测的时期内世界仍然处于均势弱化的趋势中,中国应抓住二十年战略机遇期,有所作为,做一个具有全球影响力的新兴政治大国。  相似文献   

11.
1812年的英美战争即第二次独立战争是美国历史上一次有重大历史意义的战争,它从1812年起至1815年《根特和约》的缔结以美国的胜利而结束。它改变了美国自殖民地时期形成的重商主义传统,开始了国家的工业化进程;它进一步凝聚了美国的民心,使国家更为团结;战争的结果也推动了国家军事实力的增长,为美国的西部扩展与在南美的影响的扩大提供了实力保证;它改变了与英国关系紧绷的状态,从而避免了美国与英国可能的正面冲突,为美国的崛起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  相似文献   

12.
日美安保体制是冷战时代的产物,日美安全保障体制从50年代确立、60年代调整、90年代再度确认,到今年2月,美日在华盛顿举行美日安全磋商会议,日本利用日美这一战略同盟关系,从一个被控制的国家变成了一个在亚太地区谋求主导权,妄图控制亚太事务的政治大国。从日美关系发展变化的过程,可以看到日本的大国战略。  相似文献   

13.
当代美国,如今唯一的超级大国;中国唐朝,中世纪屈指可数的世界性强国。它们的强大必然有着内在的文化动因,文章探索了相差千年、相距万里的两个强国之间共同享有的文化价值观。  相似文献   

14.
有关冷战后美国对外战略的讨论非常激烈,各种名称五花八门、应有尽有。文章通过科索沃战争中美国的动机、实力地位和当今国际关系格局以及美国对自身实力地位的认识的分析,最终得出结论:无论冷战后美国的对外战略有何种表现形式,但是思维模式仍然是“冷战思维”。分析了“冷战思维”阴魂不散的原因。  相似文献   

15.
南昌起义所孕育的八一精神在革命战争年代是我党我军克敌制胜的强有力武器,如今是南昌进行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建设的宝贵财富和政治优势。当文化软实力成为一个地区经济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和持久驱动力之时,未来南昌要实现在中部地区率先崛起的目标,大力弘扬八一精神,发挥红色文化的功能并打造好红色文化品牌在必行。  相似文献   

16.
抗战时期,重庆成为政治、文化中心,为文学的繁荣提供了有利的经济条件。重庆抗战诗歌的繁荣与重庆众多文学期刊的创办、复刊有着一种共生关系,这种关系的形成促成了期刊媒介场域的生成。而期刊媒介场域内部也发生着某种"权力"争斗,从而推动着重庆抗战诗歌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基因武器作为一种超大规模的杀伤性武器,在现代战争中可以发挥“奇效”。但基因武器在军事中的存在与应用,将使平民豁免面临困境、使战争手段更不人道、使战争后果难以控制、以及诱发严重的生态灾难等,因而面临诸多的战争伦理困境。有鉴于此,在当前时代背景下,人类作为战争的主体,应守住基因武器禁用于战争的伦理底线,厘清基因技术研发的善恶界限,恪守科学和平主义的价值追求,才能遏制基因武器的研发与运用,进而对现代战争形成有效的伦理约束。  相似文献   

18.
城市文化和城市形象是城市发展的内外推动力,有效利用媒介传播,提升城市整体文化形象,是推动城市发展、构建城市软实力的重要举措。在文化强省战略指导下,河南整体文化形象已取得了较大提升,但是与河南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相比,文化产业的开发利用仍存在一些有待改进的地方。河南作为中原经济区建设的核心力量,要打造"大中原"背景下的文化品牌系列,有必要培育一个以河南为区域文化中心的中部文化产业核心区,实施区域文化联动战略,而这个联动平台有必要依靠充分、合理的媒介传播策略来搭建。  相似文献   

19.
英阿马岛战争对美国的外交政策产生了一定的冲击。美国同交战双方的关系都非同寻常,一个是传统的存在特殊关系的盟国,一个是阻止苏联在拉美扩张的重要支持力量。但从其全球战略利益出发,美国在马岛战争中站在了英国一边。战后,美国调整同拉美国家的关系,美英特殊关系得到进一步的巩固和加强。  相似文献   

20.
韩国的传媒生态十分独特.与英、美等成熟的传媒生态进行比较,韩国传媒业带有显著的过渡性特征.经过几十年演进发展,韩国媒体的民主理念和基本制度框架得到初步建立,但还没形成稳定的结构.韩国传媒与政治权力关系既不是简单的附属关系,也不是直接的对手关系,而是既合作又批评的关系.要理解韩国传媒的发展逻辑,考察政治权力与媒体的关系是一个关键的分析变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