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浅谈如何强化SBR工艺脱氮除磷的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SBR工艺的特征及氮、磷去除的机理,介绍了提高SBR工艺脱氮除磷效能的改进运行方式,并对该工艺运行中排水及排泥等的合理控制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国内外SBR除磷工艺的研究进展,对SBR在控制参数、检测方法、基质的影响、工艺的改进、硝酸盐的影响、共同脱氮除磷,以及与其他工艺相结合等方面的研究情况进行了详细介绍,并展望了SBR除磷技术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3.
两级SBR生物除磷脱氮工艺效果实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SBR的工艺特点,通过合理控制泥龄,将聚磷菌与硝化菌分别控制在2个SBR反应器中优势生长,以解决聚磷菌与硝化菌等混合生长系统在除磷和脱氮过程中的矛盾。实验证明两级SBR工艺系统生物除磷脱氮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4.
本文介绍了SBR在脱氮除磷工艺的优势,并分别论述了SBR生物脱氮工艺、SBR生物除磷工艺和SBR脱氮除磷工艺的类型、特点及实际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5.
本文主要介绍了SBR工艺用于脱氮除磷的研究,介绍了传统SBR工艺脱氮除磷面临的问题及影响同步脱氮除磷的主要因素,并着重介绍了研究开发的新型SBR工艺情况。  相似文献   

6.
在分析单级活性污泥法在除磷脱氮中存在不足的基础上 ,提出了两种双级序批式活性污泥反应器串联运行的除磷脱氮工艺模式。通过合理地控制操作过程 ,采用该工艺可使功能不同的微生物在各自有利的条件下生长 ,提高系统除磷脱氮的效果和稳定性。模式 1工艺适用于处理BOD5 /TP值较高的污水 ;模式 2工艺对进水的BOD5 /TP值没有特殊的限制  相似文献   

7.
三级SBR除磷脱氮工艺处理生活污水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根据生物除磷和反硝化脱氮的机理,污水的脱氮除磷存在基质竞争和泥龄方面的矛盾.为解决该矛盾开发了一种新的污水生物处理反应工艺--三级序批式活性污泥法(三级SBR法),并运用该方法处理了生活污水.该工艺将具有硝化、聚磷和去碳功能的细菌种群分别控制在三级反应器中优势生长并结合反硝化除磷技术.实验表明,处理效果稳定,COD 、TN 、TP去除率平均为87%、80%、86%,并可以减少能耗,节约碳源.该工艺能取得较好的同时脱氮除磷效果,且操作简便,运行费用低,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8.
A2SBR 反硝化除磷系统的启动和脱氮除磷性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厌氧-缺氧SBR(A2SBR)系统,研究了反硝化除磷单污泥系统的启动条件,并考查了该工艺的脱氮除磷效能。结果表明,以城市生活污水处理厂活性污泥为种泥,在厌氧相进水COD浓度250mg·L-1,缺氧相进水NO-3-N浓度30mg·L-1左右时,通过"厌氧-沉淀排水-缺氧-沉淀排水"的周期性运行,可在29d内成功启动A2SBR反硝化除磷系统;运行方式改为"厌氧-缺氧-沉淀排水"后,A2SBR系统很快达到了稳定,在厌氧相和缺氧相HRT分别为3h和4.5h的条件下,其脱氮和除磷效率可分别达到90%和95%,COD去除率大于88%,最终出水的COD,NO-3-N和PO3-4-P浓度可分别降至28,3.35,0.57mg·L-1,表现出良好的反硝化脱氮和除磷性能。  相似文献   

9.
中小城镇污水处理厂生物除磷脱氮工艺的具体机理.并列举了氧化沟,SBR工艺技术特点及生物除磷脱氮的适用条件.为中小城镇污水处理厂生物除磷脱氮工艺的选择提供借鉴经验。  相似文献   

10.
结合近年来国内外最新研究成果,对SBR系统反硝化除磷的机理、主要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总结,主要讨论了负荷、O2浓度、C/N比等因素对反硝化除磷的影响,以期为传统脱氮除磷工艺的研究、改进提供参考和依据。  相似文献   

11.
碳源浓度对SBR法同步脱氮除磷的影响试验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研究碳源浓度变化对同步反硝化聚磷的影响。方法采用厌氧/缺氧/好氧方式运行的SBR反应器。结果相对于不同C/P与C/N值,分别得到相关释/聚磷和反硝化速率;在C/P值大于23,C/N值大于5的条件下,SBR系统对磷、氮及碳的去除率在90%以上,其中通过反硝化聚磷去除磷的比重高达60%~70%。结论在进一步提高C/P,C/N值条件下,碳源浓度的变化对释磷、聚磷速率的影响不显著,但对反硝化速率的影响相对明显。  相似文献   

12.
将包埋固定化技术应用到间歇式生物处理工艺中,形成包埋固定化SBR反应器(间歇式反应器),通过与普通活性污泥法SBR反应器处理生活污水效果的对比试验,研究了该工艺实际应用的优越性。试验结果表明,前者达到最大COD去除率的反应时间比后者缩短了2h,抗进水COD冲击负荷能力提高约50%,稳定运行时对LAS的去除效果高出约30%,并有很强的抗LAS毒害的能力。  相似文献   

13.
SBR的工艺特点分析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阐述了SBR法的基本流程、工艺特点及工艺的独特优势。SBR的主体工艺设备,只有一个按一定时间顺序间歇操作运行的反应器,工艺简单,投资和运行费用低。污泥活性强,质量浓度高,对水量、水质变化的适应性强,有机物去除率高,沉淀效果好,不易出现污泥膨胀,脱氮除磷效果好。SBR法已广泛用于许多行业多种废水的处理,并开发出一些改进工艺.介绍了几种SBR法的衍生工艺.  相似文献   

14.
采用批式实验,以人工配水培养的好氧颗粒污泥为接种污泥,考察了DO浓度、碳氮比、污泥龄对序批式颗粒污泥系统同步脱氮除磷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DO通过渗透作用造成颗粒内部缺氧区大小变化进而从整体上表现出对系统同步脱氮除磷性能的影响,较低的DO浓度更有利于系统的稳定运行,当DO浓度控制在1mg/L左右时,颗粒污泥系统对COD、氨氮、总氮及磷酸盐的去除率均在90%以上;进水碳氮比减小,导致厌氧段胞内储存物质(PHB)的合成不足,造成好氧聚磷和反硝化聚磷对PHB的竞争,系统同步脱氮除磷性能下降;而序批式颗粒污泥系统泥龄的控制应从平衡排泥除磷以及保持足够颗粒污泥数量维持系统正常运行综合考虑进行操作。  相似文献   

15.
针对焦化废水难处理这一难题,引入 SBR工艺(反应期缺氧/好氧相结合)来处理焦化废水,试验结果表明,利用 SBR工艺处理焦化废水是可行的.在试验中还考察了 SBR工艺的运行方式、曝气时间、污泥负荷等对 COD、氨氮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进水 COD为 650~ 1 900 mg/L,氨氮为 150~ 330 mg/L时 ,去除率分别达到 80%和 70%以上.经技术经济分析,每吨水处理费用约为 1.3元.  相似文献   

16.
SBR工艺中DO和C/N对同步硝化反硝化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采用SBR工艺处理氨氮废水,研究不同的DO和C/N对同步硝化反硝化的影响,探索硝化反硝化一体化工艺的规律和特性.发现当DO=1.60~1.80mg/L、CODCr/CNH+4-N=6.5或BOD5/NH+4-N=4时,TN的去除率分别达到最大.  相似文献   

17.
采用多孔高分子材料作为生物膜载体,探讨了生物膜SBR(BSBR)工艺的性能,并将其与传统活性污泥SBR进行了比较研究.BSBR工艺COD平均去除率为91.8%,SBR工艺COD平均去除率为89.6%.BSBR工艺系统对较低进水NH4 -N浓度有良好的适应性,且沉降性能优于SBR工艺,处理效果好.这些优势对提高间歇式操作模式的处理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