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通过对湖北浠水三角山300余份标本的初步鉴定,三角山共有苔鲜植物137种(含2变种和1亚种),隶属于34科82属,其共系成分以东亚,北温带和世界广布成分为主,分别占该地区总种数的25.6%、24.8%和18.2%,分析了该地区苔藓植物的区系特征,并阐述了三角山与国内其它6个山体苔藓植物的亲缘关系。  相似文献   

2.
在野外调查和标本鉴定基础上,报道了江苏省苏州市区苔藓植物33科,71属,154种,其中苔类8科,10属,13种;藓类25科,61属,141种.区系分析表明:该地区苔藓植物东亚成分、北温带成分和热带成分分别占36.59%,34.15%和12.20%,具有明显的东亚特色和一定的温带成分,与相邻的上海市、无锡市苔藓植物组成比较,三市的属种相似性系数较高,区系成分的R/T值分析显示了相似的温带性质。  相似文献   

3.
继2003年钟海秀对历山自然保护区苔藓植物作研究之后,本文再次对该区苔藓植物进行了采集鉴定,结果表明历山自然保护区有苔藓植物共计21科35属45种.与钟海秀的研究有10科24属42种不同,其中1科2属2种为山西省新纪录.区系成分以北温带成分为主,占总数的62.16%,温带亚洲成分次之,占16.22%.热带亚洲、旧世界热带等成分的少量存在,又反映了本区苔藓植物区系的热带残遗性和古老性,说明历山自然保护区苔藓植物区系成分具有由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的明显特点.  相似文献   

4.
浙江省金华山苔藓植物区系初报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0  
首次报道了浙江省金华山38科、77属140种苔藓植物,其中,苔类14科16属20种,藓类24科61属地20种;浙江省新记录种30种,新记录属7个,该地区的苔藓植物以东亚、北温带和世界广布成分为主,分别占总种数的40.42%、19.86%和16.31%,热带成分的比例为9.22%,藓类植物中,主要的科为丛藓科(Pottiaceae)、羽藓科(Thuidiaceae)、青藓科(Brachytheciaceae)、真藓科(Bryaceae)和凤尾藓科(Fissidentaceae),真藓属(Bryum)、青藓属(Brachythecium)、凤尾藓属(Fissidens)、羽藓属(Thuidium)和走灯藓属(Plagiomnium)为5个主要属,比较了金华山与中国其它8个山地藓类区系的相似性。  相似文献   

5.
现知山东苔藓植物有56科155属433种(包括变种和亚种),约占全国苔藓植物科的47.86%,属的28.34%,种的13.57%。从区系成分上看,山东苔藓植物区系具有两大特点:一是温带成分比例高;二是东亚成分多;就地理分布而言,沿海地区种类多于内陆地区,山区多于平原的分布特点。可以说,山东苔藓植物区系与山东种子植物区系相类同,是相对简单的北温带类型的苔藓植物区系。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宁夏六盘山地区的200余份标本进行了整理、分类鉴定,共鉴定出苔藓植物24科,51属,100种。其中苔类植物3科3属3种,藓类植物21科,49属,97种,其中有宁夏省新纪录科3个,新纪录属22个,新记录种75个。并初步分析了六盘山地区苔藓植物的特点。  相似文献   

7.
在对额尔古纳国家自然保护区进行苔藓区系的调查研究中,发现苔藓植物共42科83属181种(包括种以下单位,下同),包括苔纲植物17科18属26种,藓纲植物25科65属155种,其中东北新纪录种6种.以5种及以上为优势科,当地苔藓植物优势科共11科.该地区系成分以北温带成分为主,占到73.2%,其次为东亚成分和东亚-北美洲成分,分别占到8.9%和5.1%.额尔古纳国家自然保护区苔藓区系成分情况与其地理位置相符.  相似文献   

8.
贵州韭菜坪苔藓植物区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根据野外采自贵州韭菜坪苔藓植物标本 2 0 5号 ,首次报道了该地区苔藓植物 32科 80属 184种 (包括变种、变型和亚种 ) ,其区系成分含 13种地理成分 ,其中以北温带成分、东亚成分和中国特有成分占优势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采自遵义市两城区凤凰山、三阁公园、湘江河道及丁字口等区域的苔藓植物标本共150号进行鉴定,得到遵义市区共有苔藓植物19科41属70种(含亚、变种,下同),其中藓类植物15科37属66种,苔类植物4科4属4种。丛藓科Pottiaceae、真藓科Bryaceae、灰藓科Hypnaceae和青藓科Brachytheciaceae为该地区的优势科,构成该区苔藓植物的主体,对该区苔藓植物进行区系分析,北温带和东亚成分均占该区苔藓植物总数(不含世界分布)的31.34%,其次是中国特有成分,占该区域苔藓植物总数的13.43%,说明该区域苔藓植物总体是温带性质的。  相似文献   

10.
通过鉴定采集于1993-2019年的951余份标本和文献查询,对吉木萨尔县国家森林公园苔藓植物多样性进行了研究,分析了该区域苔藓植物区系地理成分及特点.结果表明:1)吉木萨尔县国家森林公园共有苔藓植物43科、89属、230种,包括苔类植物门17科、23属、46种和藓类植物门26科、66属、184种,其中重新确定了曾有文献记载但缺少图文描述的宽齿显孔藓(Lewinskya vladikavkana)和摩拉维采木灵藓(Orthotrichum moravicum)两个种.2)优势科有8科,含40属133种,占总科数的18.60%和总种数的57.83%;优势属共5属,包含60种,占该区苔藓植物总种数的26.09%;单种科14个,占总科数的32.56%;单种属46个,占总属的51.69%.3)该地区苔藓植物区系成分主要以北温带分布成分为主,占总种数的64.60%.4)本区苔藓植物植被带可分为山地草原带(1 100~1 655 m)、山地森林带(1 655~2 700 m)、亚高山草原带(2 700~2 900 m)、高山草原带(2 900~3 200 m)和高山垫状植被带(3 200~3 90...  相似文献   

11.
杭州和普陀岛陆生贝类调查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杭州和普陀岛的陆生贝类共计2亚纲10科17属31种,包括杭州20种,普陀岛16种,而两地兼有仅5种,说明岛屿与大陆的陆生贝类区系组成有差异.杭州的石灰岩区域比非石灰岩区域,陆生贝类种类多,每平方米生物量或密度也较高.蛛形环肋螺 Plectotropis araneatela(Heude)(巴蜗牛科)是浙江新记录种.  相似文献   

12.
在野外调查、标本检视和资料整理基础上,报道杭州西溪湿地种子植物(含栽培种)136科457属739种,其中,裸子植物6科14属17种(栽培);野生被子植物中,有双子叶植物78科212属338种、单子叶植物18科76属110种.被子植物各科含属数差异显著,含1属的科占优势,共54个,占总科数的56.25%.禾本科、菊科、豆...  相似文献   

13.
对青城山部分水体及潮湿环境中的藻类植物的种类及生态分布情况进行了调查研究,该地区的藻类植物共有21科26属45种.绿藻门植物种类最多,共18种(46.67%),分别属于12科,10属;硅藻门12种(31.11%),分别属于6科6属;蓝藻门14种(24.44%),分别属于4科7属;金藻门1种(2.22%).  相似文献   

14.
首次系统调查了猫儿山自然保护区的叶附生苔类植物区系.通过野外考察和文献考证, 发现猫儿山现有叶附生苔类植物3科8属19种, 其中16种为猫儿山首次发现, 15 种属于典型的叶附生苔类植物.细角管叶苔(Colura tenuicornis)和叶生角鳞苔(Drepanolejeunea foliicola)为广西苔类植物新记录.叶附生的管叶苔属(Colura)为广西新记录属.猫儿山的叶附生苔类植物区系的主要成分为东亚成分(占36.84%), 这反映了猫儿山的叶附生苔类植物区系具有显著的东亚特点.异胞扁萼苔为Radula gedena Gottsche ex Steph.的新拟名.  相似文献   

15.
调查统计得出杭州西湖风景区共有野生珍稀植物17种,隶属于12科17属.简要论述了西湖风景区野生珍稀植物生长的自然条件和分布现状.对西湖风景区野生珍稀植物进行了区系分析,发现西湖风景区野生珍稀植物东亚和中国特有分布特征明显.  相似文献   

16.
在对浙江省杭州市苔藓植物广泛调查采集和标本鉴定的基础上,发现并报道中国新记录种1个,小细罗藓(Leskeella pusilla (Mitt.) Nog.);浙江省新记录属1个,赤藓属(Syntrichia);新记录种4个,高山赤藓Syntrichia sinensis (C.Müll.) Ochyra,狭叶立碗藓(Physcomitrium coorgense Broth.),东亚细枝藓(Lindbergia japonica Card.)和东亚小羽藓(Haplocladium strictulum (Card.) Reim.).对它们的主要特征、生境和地理分布进行了初步讨论,并提供了小细罗藓及东亚细枝藓的形态特征图.  相似文献   

17.
横断山区与台湾苔藓植物的热带亲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系首次探讨横断山区和台湾苔藓植物的热带亲缘关系。除较习见的一些热带苔类和藓类的科在两地区均分布外 ,近年来 ,又发现多达 14科、17属和 18种苔藓植物在中国仅见于台湾和横断山区 ,其中 13种为典型亚洲热带分布类型。分析表明这种现象的呈现有多种情况 ,而可能系原分布于两地区间的一些热带苔藓植物消失所致。同时表明 ,虽台湾海峡在第三纪后下沉已使台湾与亚洲大陆分离 ,但由于过去长期相互连接 ,台湾岛上的苔藓植物尚未产生根本性变异 ,上述热带亲缘关系也正证实了这点 ,台湾仍然是一个大陆型岛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