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科学大观园》2013,(10):74
美国得克萨斯州大学的科学家发明了一种能够让物体对微波隐形的超薄材料。这种新材料的问世让隐身斗篷的梦想进一步接近现实。一直以来,科学家在研制隐身斗篷时使用非常笨重的超材料。对于致力于复制哈利-波特型神奇织物的人来说,这是一个明显缺陷。现在,美国科学家研制出的这种隐形斗篷的材料只有几微米厚,可以让三维物体在它们的自然环境下对微波隐形,不管观察者处在哪个方向和位置。科学家在研究过程中采用的新  相似文献   

2.
<正>"超材料"是一类具有特殊性质、自然界中并不存在的人造材料。为此,物理学家和材料科学家都正在对这种超材料的奇异特性进行研究,发掘它们在生活应用中的各种可能性。尽管目前人们已经看到了许多关于这些材料的构思、设计和初步应用,包括弹性陶瓷、无感斗篷和可编程橡胶海绵等,但科学家们还是希望能改变这种材料的力学特性,并来操纵材料的外观和其他性质,使得这些新材料  相似文献   

3.
《科学大观园》2013,(14):61-61
根据澳大利亚科学家进行的一项新研究,揭开蝾螈断肢再生能力的秘密将最终帮助人类实现肢体再生梦想。研究发现这种两栖动物的免疫系统是再生能力的关键,允许它们重新长出肢体、脊髓、脑组织,甚至于心脏部位。澳大利亚莫纳什大学的科学家表示,一种被称之为"巨噬细胞"的免疫细胞对蝾螈的再生能力至关重要,如果这种巨噬细胞被系统性剔除,蝾螈便会失去肢体再生能力,形成疤痕组织。因而它能够帮助科学家控制这种过程,甚至能够将其应用于人类。莫纳什大学的詹姆斯·古德温博士表示这一研究发现让科学家在了解再生所需满足条件方面又往前迈进一步。  相似文献   

4.
李龙 《科学大观园》2011,(12):76-76
可能所有人都希望擦除脑海中痛苦的记忆,如今科学家或许可以实现这种美好的愿望。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科学家宣称,他们已经找到一种可能从脑海中删除创伤的方法,这种方法让忘记痛苦回忆成为一种可能。被科学家们已经找到的这种被称为PKM的蛋白质与烦恼回忆之间的联系,这对于战争老兵、暴力犯罪受害者等人来说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正英国布里斯托大学科学家利用核废料制造出一种人造钻石电池,这种放射性钻石电池的使用寿命长达五千年以上。研究人员说,这种电池将可用于那些需要长期供电的仪器和设备,比如心脏起搏器、无人机、卫星、太空船等。这一突破性发明同时还可以解决核废料处理问题、电池寿命问题以及清洁电能问题等。与其他大多数发电技术不同,人造钻石只需要足够接近一种放射源就可以产生电荷。英国布里斯托大学交互分析中心材料  相似文献   

6.
由科学技术部基础研究管理中心主办,《科技导报》、《中国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院刊》和《中国基础科学》4家杂志承办的2010年度"中国科学十大进展"评选结果于2011年1月18日揭晓。"拓扑绝缘体研究取得重要进展"、"相对论重离子对撞机上发现首个反超核粒子——反超氚核"、"揭示三氧化二砷和全反式维甲酸联合治疗急性早幼粒白血病的分子机制"、"中国发现10万年前的早期现代人化石"、"全基因组关联研究发现银屑病、白癜风和麻风易感基因"、"揭示水稻理想株型形成的分子调控机制"、"大地电磁测量揭示青藏高原东部有两条地壳物质流"、"揭示蛋白质赖氨酸乙酰化在细胞代谢中的调控作用"、"基于超材料实现微波段三维隐身和电磁黑洞"和"实验实现最远距离自由空间量子隐形传态"等10项由我国科学家完成或为主完成的重要研究进展入选2010年度中国科学十大进展。  相似文献   

7.
<正>爱因斯坦曾预言过引力波是时空产生的涟漪,而如今的科学家也许探测到了一种新型引力波。科学家于2016年首次探测到这种引力波,此前未观察到过的这种引力波是由两颗中子星相撞产生。若果真如此,这将标志着物理学家首次得以在可见光下直接观测引力波,而且这项发现还为我们提供了一种研究宇宙、解开暗能量等未解之谜的新  相似文献   

8.
美国科学家研发了一种能够漂浮在水面上的全新金属材料,这种新轻型材料被称之为“金属基复合材料”,由美军和科学家共同研发的该材料,可用于制造能在遭受结构损伤情况下仍不会沉没的战舰.此外,由于兼具重量轻和耐热这两大特性,新材料还能降低汽车燃耗.虽然复合泡沫塑料从问世到现在已经有很多年历史,但科学家研发金属基复合泡沫塑料还是第一次.纽约大学工程学院的机械与航空航天工程学系教授、研究论文合著者尼克希尔·古普塔表示:“这种新研发的轻型金属基复合材料能够让钟摆朝着有利于金属材料的方向摆动.”  相似文献   

9.
婷婷 《科学大观园》2009,(10):56-56
2003年,考古学家在印尼弗罗勒斯岛发现了一种古人类化石。这一化石很像人类,但是比人类要矮小很多,身高不足1米。随后,被暂时命名为"弗罗勒斯人"。同时,科学家们还给它起了一个外号:"霍比特人"。  相似文献   

10.
汪忆 《科学大观园》2013,(16):70-71
科学家在再生医学领域又取得了开创性进步。他们的重大突破为打印耳朵和鼻子等人体的各个器官)铺平了道路。专家说要培育出整个功能性器官还需一段时间,但生物工程师现在已经可以培育出新血管,然后将其用在患者身上。当前的人耳替代品是用具有类似于泡沫聚苯乙烯兼容性的材料制造出来的。外科医生有时还会用患者肋骨培育耳朵来作为被选的一种。但这种方法既有挑战性,又令患者痛苦不堪。另外,用这种方法制造的耳朵很少看起来自然,而且它们的功能也不完善。而今,在世界各地的实验室里,科学家正为制造人和猪的心脏、肺、肝脏和肾的框架寻找方法,他们的最终目标是为患者提供量身定做的器官替代  相似文献   

11.
二类超晶格材料是近年来飞速发展的一种红外光电材料。本文首先阐述了二类超晶格光电材料的特性,重点从中波、长波、和甚长波3个方面描述了二类超晶格光电材料的研究进展;最后全面展望了基于二类超晶格材料所制备的制冷型红外光电器件在军事、遥感、环境、安全和工业领域的应用。  相似文献   

12.
科学家们新研制一种"短暂隐形斗篷",能够从视觉上隐藏整个事件活动过程。科学家们在实验演示中,通过加速和减速光束的不同部分,能够对40皮秒时间范围内的事件进行隐形。之后光束的不同部分再将光线合并在一起,任何观测者都无法看到"隐藏时间段"内所发生的一切,期间的事件活动信息无法被读取或者重新构建。  相似文献   

13.
晨风 《科学大观园》2013,(17):34-35
据美国《华盛顿邮报》报道,符号Au的金,化学元素周期表中的第79号元素是地球上最广受欢迎的贵金属。科学家们认为,这种美丽金属的起源可能是一种罕见而剧烈的爆炸事件。长期以来,科学家们都认为元素周期表上的重元素,如金,铂、铅和铀等,都起源于宇宙中超新星的爆发。地球  相似文献   

14.
曹燕 《科学大观园》2011,(18):75-76
科学家发明出了一种遥控养殖笼,借助波能等可再生能源驱动,用于进行深海鱼类养殖。也许在将来巨大的高度自动化渔场会在茫茫大海中发出诱使鱼儿上钩的声音,并能像野生鱼群一样在海中游弋,甚至让它们变成"自由放养"动物,待其成熟后捕捞。  相似文献   

15.
<正>在南极洲工作的科学家们监听到神秘的"歌声",这种被称之为"南极BW29"的声音可能出自一种此前未知的新种鲸鱼之口。科学家们对其进行了分析,发现这种叫声并非来自于已知的突吻鲸种群。这一分析结果让科学家意识到神秘的"歌声"可能由一种新种突吻鲸所唱。尽管利用"歌声"导航的突吻鲸是第二大鲸类家族,但科学家对它们却知之甚少,主要原因在  相似文献   

16.
孝文 《科学大观园》2013,(24):80-80
俄罗斯科学家认为,他们已经识别出一种更致命的新型HIV变种。这种名为02AG/A的亚型艾滋病毒变种正在西伯利亚迅速扩散,据悉,目前有超过50%的新HIV感染是由它引起的。西伯利亚国家病毒和生物技术研究中心的科学家们2006年首次在新西伯利亚市看到这种病毒,  相似文献   

17.
孝文 《科学大观园》2013,(14):50-51
在西伯利亚北部岛屿,俄罗斯科学家首次发现保存完好的猛犸象血液(这还是第一次发现猛犸血液),让复活这种已灭绝的巨兽成为一种可能。目前,这具重量在1公吨左右的猛犸象样本已被送到萨哈共和国首府雅库茨克进行研究。萨哈也被称之为"雅库特",是俄罗斯联邦最大的行政区。据《西伯利亚时报》报道,韩国科学家黄禹锡的私人生物工程学实验室可以利用血液和其他组织样本提取DNA并进行古兽复活尝试。据悉,这个实验室一直在研究其他猛犸象DNA样本,试图让已经灭绝的西伯利亚猛犸象重回地球。  相似文献   

18.
简论思想实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思想实验不是实际进行的实验,而是一种理性思维活动,这种思维活动按照实验的格式展开,所以也被称为“实验”。史特芬、伽利略、马赫、爱因斯坦等大科学家都很善于使用这种科学方法。把思想实验当成一种科学方法加以研究,也已有近百年历史。马赫的《论思  相似文献   

19.
"科学家”职业的演变过程及其社会责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认为科学家从一种有闲人的“业余爱好”变成一种专门的社会职业,是一种历史的过程。科学家的职业化伴随科学的体制化演进,科学家在社会中担当了重要的社会责任。本文从科学社会学的角度,论述了“科学家”一词的来历、含义,科学家社会职业的历史演变,科学家在英、法、德、美等国发展的不同特点,以及当代科学家肩负的社会责任,特别是新的科技革命对科学家提出的道德责任要求。  相似文献   

20.
科学家近日确认了一个生活在越南的新种蜥蜴,其头部呈亮丽的蓝色。在之前的研究中,该物种被误认为是另一物种。这种蜥蜴学名为Calotes bachae,长期以来一直被认为是另一种生活于缅甸和泰国的蓝蜥蜴。通过遗传分析方法,以及对体型和鳞片特征的重新鉴定,最终科学家确认这是一个新的物种。研究论文的第一作者蒂莫·哈特曼说,若是第一次见到这种蜥蜴,你很容易把它和另一种头部呈蓝色的蜥蜴混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