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方舟子“达尔文、孟德尔以及科学发展的方式”一文对拙文“从科学普及的角度看‘孟德尔之谜’”的修正有多处误解,而对拙文的引用也很随意,因而其“修正”也就具有太多的“独白”意味。就历史意义和方法学意义而言,孟德尔定律对现代生物学(今天生命科学)规范的影响远远大于达尔文的进化论。后现代科学只是一种科学方式而不是一种具体的科学形态。而修辞学转向则是一种广泛的哲学视角,科学在此视角中可以看作是一项修辞学的事业。  相似文献   

2.
本文对颜青山《从科学普及的角度看“孟德尔之谜”》一文提出了修正,指出了其中的一些科学和历史错误。达尔文进化论对现代生物学的影响,大于孟德尔的遗传学说。在孟德尔时代,在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已是生物学家们公布自己研究成果的最主要的手段。理论生物学以专著总结学术成果并产生重大影响的传统,自达尔文以来也从来没有断裂过。将孟德尔的成果被忽视的原因归咎孟德尔以论文而不是以专著的形式发表成果,和声称孟德尔开创了新的论文发表方式,都是不能成立的。  相似文献   

3.
G·孟德尔——现代遗传学的奠基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科学史上,象牛顿、达尔文这样的科学家因其重大的科学发现和卓越的科学成就,在他们生前就赢得了世界性的声誉。但是也有一些科学家作出了重大的科学发现,却由于种种原因,并没有引起科学界的注意和重视,甚至被忘却、埋没。甚至很多年后,随着科学的发展,这些被埋没的天才人物才重新为人们所认识,并由此获得了他们本来所应有的荣誉。科学史上这种事例俯拾皆是。奥地利神父、现代遗传学奠基人孟德尔就是最典型的一个。在苦难中磨炼格里戈·约翰·孟德尔(Gregor Johann Mendel)祖籍德国人。1822年7月22日——这天正是圣玛格德伦诞辰日——他出生于奥地利西里西亚地区的海钦道夫(现属捷克  相似文献   

4.
100年前,孟德尔定律被重新发现,100年以来,孟德尔定律被忽视的原因问题(“孟德尔之谜”)一直为科学史家所热烈探讨,本文将这些探讨的原因区分为社会学、方法论与思想史三个方面,并点评了它们的短长,最后,我们从科普的角度提出了我们的观点;孟德尔之所以被忽视的关键原因在于它没有写出一本象《物种起源》一样的具有普久色彩的著作。  相似文献   

5.
半个世纪以来,达尔文革命一直是西方科学史和科学哲学学者关注的重要主题之一.通过分析关于达尔文革命研究的三部风格迥异、结论相左的专著及其评论,描绘出不同版本的达尔文革命画面.这将有助于人们认识达尔文进化论的产生、发展和被接受的艰难历程,以及非达尔文思想在达尔文革命过程中的作用,深刻理解达尔文思想的革命性以及达尔文革命的曲折过程.同时,还从一个侧面揭示了西方达尔文革命史研究的基本趋向,即,从重视达尔文个人的思想发展及其影响,到考察达尔文时代英国科学共同体的影响和贡献,再到关注非达尔文思想在迭尔文革命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华莱士时常与达尔文一同出现在科学史叙事中。他独立发现自然选择原理,促成《物种起源》问世,在“达尔文革命”中坚定捍卫达尔文主义,被同行誉为达尔文“真正的骑士”。然而他在思想上并没有唯达尔文马首是瞻,而是发展出一套奇特的“灵学进化论”,努力将钱伯斯一达尔文的自然进化学说与进步主义者的乌托邦理想协调起来。他曾成为当时一名出色的公众意见领袖,而后却随着维多利亚时代的光芒一道消隐了。  相似文献   

7.
基因学说是影响整个遗传学发展的基础理论。基因研究的发展过程,大体上可以分为两个不同的历史阶段。在本世纪五十年代以前,主要从细胞染色体水平进行研究,属于基因的染色体遗传学阶段;五十年代以后则主要从DNA大分子水平上进行研究,属于基因的分子遗传学阶段。从孟德尔遗传定律的提出到沃森-克里克DNA双螺旋结构的发现的有关历程,  相似文献   

8.
《科学大观园》2009,(5):72-73
2009年2月12日.是达尔文诞辰二百周年。这二百年,是世界天翻地覆的二百年,也是中国天翻地覆的二百年。但达尔文在中国的传布,却不是因为其关于生物进化的科学,而是因为其作品中的“物种灭绝”和“物种竞争”理论。在中国过去一百多年的历史中,存在着一条清晰的对达尔文的“误读之线”。一百年误读,二百年孤独,这是达尔文在中国的命运。  相似文献   

9.
本文讨论维多利亚时代杰出的物理学家丁铎尔在塑造自我形象时所使用的各种策略。它追溯了丁铎尔的转变历程。最初他是一名保守主义者,到他成为一名测量员时他反抗自己保守的教养,在皇家学院任职以后他掩盖自己激进的立场,而他的"科学父亲"法拉第逝世以后他又重回反叛之路。通过对丁铎尔形象的重新描述,笔者试图解释他作为赫胥黎和其他科学自然主义者的亲密朋友,为何没有参加19世纪60年代关于达尔文《物种起源》一书的辩论。  相似文献   

10.
本文讨论维多利亚时代杰出的物理学家丁铎尔在塑造自我形象时所使用的各种策略.它追溯了丁铎尔的转变历程.最初他是一名保守主义者,到他成为一名测量员时他反抗自己保守的教养,在皇家学院任职以后他掩盖自己激进的立场,而他的“科学父亲”法拉第逝世以后他又重回反叛之路.通过对丁铎尔形象的重新描述,笔者试图解释他作为赫胥黎和其他科学自然主义者的亲密朋友,为何没有参加19世纪60年代关于达尔文《物种起源》一书的辩论.  相似文献   

11.
“米丘林学说”在中国(1949—1956):苏联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众所周知,近代遗传学的诞生是以孟德尔定律的重新发现为标志的。孟德尔定律的思想核心是遗传物质因子的颗粒性假设,近代遗传学的发展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正是这一颗粒性概念的确立过程,颗粒性概念随着遗传学发展水平的提高不断地得到修正和完善。在长达半个多世纪中,孟德尔、摩尔根学说曾遭到各种各样的怀疑和反对,这一点并不令人感到奇怪。尽管这些怀疑和反对在某一时期或某一范围都不同程度地限制了它的传播,但同时又相应地促进了它的发展,不同学术观点之间的争论往往正是遗传学不断发展的内在动力。  相似文献   

12.
本世纪初,摩尔根的染色体理论在崛起的过程中,遭到了英国著名生物学家贝特森的激烈反对。今天,当我们回首遗传学的这段历史,并对贝特森其人的故事有所了解之后,便会发生这个疑问:象他这样一个当时享有国际盛誉的“伟大的遗传学先驱”,“于1900—1910年间对促进孟德尔理论的被接受曾做了那么多工作”,“为进一步了解遗传学开拓广阔道路  相似文献   

13.
恩格斯不仅在社会科学上有巨大的贡献,就在自然科学方面,也有很大的功绩。他在生物科学上输进了不少的革命思想,使生物科学得到了新的生命。他和马克思首先对达尔文的发展观点给了很高的评价,但同时也对达尔文引用马尔萨斯的“人口法则”到生物界,以生存竞争、自然选择来解释进化表示不满。他说:“在达尔文的学说中,我同意发  相似文献   

14.
达尔文进化论的诞生意义重大,其影响广泛且深远,特别是对人类发展观念的影响:达尔文进化论彻底动摇了"神创"世界的观念,在有机界确立起了发展的观念;达尔文进化论为人类的发展观念提供了科学支撑,坚定了人类对发展观念的信念,纠正了进步发展观念的主观主义倾向;与达尔文同时代的进化论学者斯宾塞将达尔文进化论的自然选择理论简单化为: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优胜劣败、强者为王等观念,即所谓弱肉强食的"丛林法则",并将其机械地照搬到人类社会领域,用其来说明人类社会的发展,其学说对人类的发展产生巨大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5.
达尔文进化论的诞生意义重大,其影响广泛且深远,特别是对人类发展观念的影响:达尔文进化论彻底动摇了"神创"世界的观念,在有机界确立起了发展的观念;达尔文进化论为人类的发展观念提供了科学支撑,坚定了人类对发展观念的信念,纠正了进步发展观念的主观主义倾向;与达尔文同时代的进化论学者斯宾塞将达尔文进化论的自然选择理论简单化为: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优胜劣败、强者为王等观念,即所谓弱肉强食的"丛林法则",并将其机械地照搬到人类社会领域,用其来说明人类社会的发展,其学说对人类的发展产生巨大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6.
<正>有幸在达尔文曾经就读的剑桥大学基督学院上了一门有关达尔文的课,这让我有机会走进这位英国著名生物学家的独特世界。出乎意料的是,达尔文年轻时在基督学院修读神学,后来他却提出了震惊世界的进化论。我们在课上讨论达尔文的著作《物种起源》,读达尔文孙女写的回忆录,参观了达尔文在伦敦郊外的故居,拜谒了达尔文后代在剑桥的墓地。达尔文的故居位于伦敦东南郊外的唐恩村,是一座白色石砌  相似文献   

17.
达尔文在他的进化论中确实引用了马尔萨斯的《人口论》。由于这个原因,长期以来,许多人一味责怪达尔文。有的认为,达尔文把马尔萨斯《人口论》纳入了他的自然选择学说,马尔萨斯学说是为剥削阶级服务的,这便是达尔文的“错误”;有的认为,生存斗争是生物界的客观规律,达尔文盲目地接受了马尔萨斯的《人口论》,并以它为理论指导,解释  相似文献   

18.
由于社会、经济和历史等方面的原因,达尔文进化论在美国生物学家、教师、公众以及联邦最高法院中近150年的经历,无庸置疑地证明,其作为生物发展规律的学说的传播并不是一项一蹴而就的事业,但是,随着科学技术和文化的进一步发展,接受进化论的人肯定会越来越多。  相似文献   

19.
《人类和动物的情感表达》(1872)是达尔文唯一的一部心理学著作,开创了表情学。达尔文提出了表情的三原理和六种研究方法。其中问卷调查这一方法将这本书和中国联系在一起。达尔文在1867年委托英国驻台湾地区第一任领事史温侯(Swinhoe)观察中国人的表情。史温侯用两封信回答了达尔文提出的问题。作为中国较早的心理学和人类学调查,史温侯的答案被整理出来,和达尔文的引用情况进行对比。发现达尔文在书中只引用了部分内容,忽略了种族间的生理和文化差异对表情的影响,史温侯也回信提出了质疑。达尔文应用问卷调查是为了论证人类不同种族表情的统一性,这一预先设定的假说可能影响了达尔文对问卷答案的筛选和引用。  相似文献   

20.
从现代进化学诞生之日起,为何人类生来就是裸体一直是个充满争议的话题。达尔文在《人类的起源》中写到:“没有人认为皮肤上没有毛发对人类来说是个优势,人类身体脱去毛发不可能是自然选择的结果。”如果不是自然选择的结果,那是什么原因导致人类脱去毛发呢?尽管书名是《人类的起源》,但是达尔文在这本书中并没有对人类的起源作出什么论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