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49年前上海地理学的发展与贡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上海在中国近代地理学的发展过程中。曾作出了重要的贡献。中国最早的用中文所写的近代地学文献《地理全志》和最早的地理教科书《初等地理教科书》与《中等本国地理教科书》,以及中国第一本自然地理学著作《地文学》均在上海出版。30年代,上海地理学曾一度出现繁荣发展的形势,中华地学会和《地学季刊》积极开展学术活动。1929年和1931年,大夏大学和暨南大学先后设立史地系。抗战后,还先后出现了建国地学社、中华地理教育研究会以及《地理之友》等学术组织和刊物。1949年前,上海还出版了大量地学书籍和地图,为地理学知识和思想的传播作出了重要的贡献。本文系统地,总结了上海1949年前100余年的地理学发展概况。  相似文献   

2.
《海国图志》译介了大量西方近代地理学术语,这些术语的译名在音节、构词法和文化蕴含等方面呈现出典型的民族化倾向。就西方地理学术语汉译的命名而言,《海国图志》的译名倾向于沿用传统地理学术语,或以词缀法新造术语。作为近代地理知识的载体,这些民族化的术语有利于西方近代地理学知识在中国社会的接受和普及,也促进了中国传统地理学的近代化转型。  相似文献   

3.
近代中国地理学科高等教育的萌芽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代中国地理学科高等教育的起源可追溯到1876年京师同文馆开设的地理课程,在其后经历了京师大学堂的历史地理类、高等师范学校时期的历史地理部、东南大学地学系等不同阶段,到20世纪20年代后期,基本形成了相对固定的科系名称和课程设置,至1949年近代中国地理学科高等教育体系基本上完成了近代化的进程。文章将近代中国地理学科高等教育的发展分为三个阶段1876-1911、1912-1927、1928-1949,并从相关的地理学科高等教育法规、地理学科系名称和课程设置、师资队伍的变化等角度对中国地理学科高等教育发展的各阶段主要特点进行了概括和分析。  相似文献   

4.
本世纪上半叶中国近代区域地理学的特色及地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本世纪上半叶,中国近代地理学有了飞跃性的发展。被当时地理学者誉为“地理学之极峰”、“地理学的最终目的”的区域地理学更为突出。该文通过中国学者在区域地理学的理论探讨、方法研究,以及专区研究等方面的工作,分析了中国近代区域地理学 双及在世界区域地理研究中的地位。  相似文献   

5.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中国地理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分析魏晋南北朝时期(公元220—589年)中国地理学发展特点的基础上,探讨了影响当时地理学发展的原因。指出,当时中国地理学.的发展具有以下四方面的突出特点:(1)大地认识论的活跃;(2)区域地理认识的进一步深入;(3)传统地图编制理论的创立;(4)地理志(地记)的繁荣。影响其发展的原因则表现在:(1)传统文化思想的继承,奠定了地理学发展的基础;(2)汉族政治中心的转移,加速了对新区域的地理认识;(3)多种宗教哲学思想的传播,促进了有关地理认识的进步。  相似文献   

6.
论文针对地理哲学存在的主要问题讨论了地理哲学的基本概念和研究课题,包括地理实地及地理系统的属性,地理学的时间和空间,地理伦理等大学理论问题,区分了地理学的主观基础和客观基础,从而构成了一个地理哲学的研究框架。主要特点是突出了地理学的客观基础的分析,文中在客观本质的意义上提出了地理系统的简单结构和合理结构的概念,以及区域共同体是哲学意义上的高层地理系统的思想。  相似文献   

7.
2008年11月24-26日,正值河南省科学院地理研究所成立50周年纪念,海峡两岸地理学名词研讨会在郑州召开。北京大学蔡运龙教授,中国地理学会秘书长张国友研究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地理学科主任宋长青研究员等11位专家出席会议。会议对海峡两岸地理名词中两岸不同叫法的2000余条名词进行了认真细致地研讨。为了保证审定工作质量,  相似文献   

8.
中国近代对“地理与文化关系”的讨论及其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世纪初期随着西方近代学的传入,中国学者对许多科学理论进行了深入的探讨,有些问题还引起了广泛的争论,在众多的理论问题之中,以“地理与文化关系”的讨论涉及范围广泛,影响深远。本文分析了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以及对中国近代地理学研究方向的影响,并试图通过这一研究,分析中国近代地学发展与社会文化背景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郝景盛在西北考查团中的植物考察和采集,是中国学者在新中国成立之前在青海地区有限的几次之一。当时西方人在青藏高原的考察已经很多。都景盛后来在德国完成的博士论文《青海植物地理》,以他自己的这次考察为基础,充分利用了西方已有的研究成果,对青海东北部作了植物地理学研究,在建国后的一段时间内产生了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10.
从《地理哲学》看白眉初的地理观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白眉初是我国从古代地理常识向新时代的科学地理学过渡阶段,大力传播地理学知识,承前启后的启蒙者之一。《地理哲学》是代表其地理思想的重要著作。从该著作中可以看到,白眉初坚持地理学的自然科学学科属性,并认为地理学具有"理体文用"的特点;同时,他认为地理学是一门具有宏观性、变化性、时效性和很强教育功能的学科,主张从人地关系视角进行地理学研究。白眉初《地理哲学》中的许多思想均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格拉夫的地理哲学思想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辩证人地观与二元方法论;地理学研究对象具有综合性,地理学为自然科学与文化科学的桥梁;一般地理学与区域地理学并举。格拉夫的地理哲学阐释了新康德主义地理学的思想基础,是典型的二元论思想,对后来地理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他的一些论述至今仍具有较大的借鉴和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2.
测绘工作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性工作。建国以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我国测绘行政管理体制逐步完善,测绘法律法规体系初步建立,依法行政能力逐步提高,数字中国地理空间框架初具规模,地理信息产业蓬勃发展,科技水平位居世界先进行列,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保障作用显著增强。我国测绘现代化建设在全面实现了向数字化测绘技术体系的跨越后,  相似文献   

13.
“陕西省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建设”是“数字陕西”基础地理信息框架建设的核心任务,2001年2月27日陕西省政府办公厅签发了由陕西省计委、陕西测绘局提出的《关于陕西省“十五”基础测绘工作实施意见》的文件(陕政办发[2001]20号),同意正式启动“数字陕西”空间基础地理信息框架工程建设。2001年12月14日陕西省政府审议通过了《数字陕西地理空间基础框架工程建设总体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14.
《地理学名词》(第二版)反映了地理学内容的广泛性和研究的新进展,还反映了中国地理现象和中国地理学研究的特色,并对所有选定的地理学名词进行了科学定义,规范和更新了地理学领域里的概念,对地理学观点、理论、方法和应用的传承和创新都会产生重要影响。但仍存在一些可商榷和待修补之处,留待进一步改善。  相似文献   

15.
针对当前基础测绘生产和管理过程中所面临的历史数据管理难问题,研究并实现了基础地理信息动态数据库管理技术;建立了具有通用时空建模能力、无历史数据冗余的“版本一差量”式时空数据模型,自主研发了时空数据库管理平台(STDBInfo)和时空数据编辑处理系统(STDBMaker);以基础地理信息更新过程中产生的动态数据和其它历史数据作为数据源,建立一体化时空数据库,  相似文献   

16.
20世纪20-40年代,中国学者对地理学的内容、研究方法和学科体系展开了讨论。学者们希望通过讨论明地理学的发展方向,找出中国传统地理学的问题所在。尽管这种理论探讨在许多方面未达成共识,却有利于学科建设向着健全的方向发展。更为重要的是,它影响了几代中国学者的研究方向和方法。  相似文献   

17.
历史学家公认,近代世界始于地理大发现。哥伦布(1492年)、达·伽马(1497年)、麦哲伦(1519年)完成的“地理大发现”,翻开了人类史新的一页,正是从这个时期开始,才有了全球史,而只有在有了全球史的情况下,才可能有全球战略。  相似文献   

18.
中国古人一直秉承“天圆地方”的地理观,到明末清初才有所改变。当时西方的地理学说已经传入我国,“地圆说”开始见诸汉语文献。反映到语言上,最值得注意的则是“地理”一词含义的变化。文章试图讨论“地理”和“地理学”含义的演变,从词语的角度揭示西方地理观在中国的传播过程。  相似文献   

19.
<正>竺可桢,浙江绍兴人。当代著名地理学家、气象学家和教育家,中国近代地理学的奠基人,曾任浙江大学校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担任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中国气象学会理事长、名誉理事长,中国地理学会理事长等职。成就:中国近代气象事业的奠基人,我国自然资源综合研究的倡导者和奠基人  相似文献   

20.
商业交通的发达和宗教传播的兴盛,使魏晋南北朝时期的边疆外地理知识得到较大的发展。在东亚方面,正史中第一篇记叙日本列岛地理的文献--《三国志.魏志.东夷传.倭传》问世;在南部边疆和域外方面,多部记载南海地区的地理书完成,南海的地理情况首次见于记载,《梁书.诸夷列传.海南诸国传》已比较系统地概述了南中国家的史地情况,记载扶南国和师子国的地理篇章先后问问;在西域与中亚方面,以法显为代表的僧侣在西域各地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