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2 毫秒
1.
师范生实践教学能力的培养是高等师范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对师范生的职后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从教学论知识、微格教学、自我反思等几个方面研究其对师范生实践能力发展的作用表明,教学论知识在师范生实践教学能力形成的初期作用显著,而微格教学的有效实施、师范生的自我反思能力对其教学能力的发展影响显著,其次,教育专题研习也间接影响着师范生实践教学能力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定向探索策略是教师指向下师范生对教育问题进行分析研究的一整套教学操作方案.具体包括呈现问题、小组讨论、小组代表报告、教师反馈评价等步骤,具有教学呈现开放状态、培养师范生的交往能力、表达能力、表现能力、共事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利于教育态度形成等特点.  相似文献   

3.
师范生作为未来的教师,其教学反思能力的培养理应得到关注.为了解师范生的教学反思状况,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对师范生在教育实习中的教学反思的意识、水平、方式及师范生对教学反思的认识进行了研究.调查研究表明:在教育实习中,师范生在自己的教学过程中普遍伴随着教学反思活动,只是教学反思的自觉性较低,目的性不强,水平不高.反思主要有“想一想”、“与同伴和教师口头交流”、“写反思日记”,大部分的师范生都能认识到在教育实习中教学反思活动对自己教学能力的提高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4.
为了提高新课程背景下数学师范生的教师专业化水平,培养出优秀的职前教师,通过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探究发展数学师范生PCK的必要性、制约因素及实施方案.研究发现,PCK是新时代教师专业发展的核心要素,是师范生专业成长的有效途径;各知识要素发展不均衡,教学实践不足,只注重知识技能的考核是阻碍数学师范生PCK发展的主要因素.针对上述问题,依据PCK理论,提出构建"数学知识、教学理论、课程知识相融合"的教学体系、"理论学习、实践应用、反思迁移相递进"的教学模式和"理论知识、专业技能、文化素养多元化"的教育评价方式等策略,以期为数学师范生的教育发展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5.
师范生的核心能力即教学能力,以"MOOC"环境下先进的建设理念为指导,结合"翻转课堂"的教学经验,以《教育部关于实施卓越教师培养计划的意见》为依据,构建了基于"翻转课堂"教学微技能创新培训平台,该平台包含MOOC模块、课堂教学模块、实践创新模块。三个模块形成闭合循环螺旋上升的运行机制。实践证明,该平台调动了师范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强化了师范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有利于新时期师范生教学能力的提升,为探索新型师范专业教师的培养之路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6.
高等师范院校"现代教育技术"课程对于培养师范生的现代教育技术素养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课程目标决定了课程设计、开发、实施与评价的方式.目前为止,由于各高校及教师自身情况的不同,"现代教育技术"课程目标大致呈现为3种取向:专业取向、技术取向和教育取向.以教育取向作为未来"现代教育技术"课程改革的方向是最为适宜的,"现代教育技术"课程应在学科教学设计的基础上,重点关注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设计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7.
围绕"三维教学目标和谐达成的教学设计"和"本土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两个中心展开教育实习改革,把训练师范生的教育教学能力与创新能力紧密结合起来.本文重点展示五个教育实习创新教学法的案例.  相似文献   

8.
文章分析了高等师范<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教学的现状和问题,提出了以"切实提高师范生的教育技术应用能力"为目标,对高师<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提出了一些创新性建议.  相似文献   

9.
高校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的培养,对深化基础教学改革、提高基础教育教学质量至关重要.阐述了移动学习环境下高校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分析了许昌学院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的培养现状,详细阐述了移动学习环境下高师生信息化教学能力培养的如下策略:改善培养模式,提高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能力;培养师范生的创新意识,提高教学设计能力.  相似文献   

10.
整合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能力的高低对师范生未来的教学成果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教师的信息技术整合能力一直是国内外教育研究者关注的问题.通过改编,形成了师范生整合技术的学科教学知识(TPACK)的问卷,对国内几所不同地区不同层次的师范院校数学教育方向的师范生进行了整合技术的学科教学知识(TPACK)现状调查.结果显示:在TPACK构成上,数学师范生复合元素知识缺乏,处于较低水平;在TPACK各维度知识的关系上,复合元素知识和单一维度知识成正相关;在单一维度知识——技术知识(TK)上表现出性别上的差异,其它维度的知识均无性别上的差异;数学师范生TPACK水平在不同院校存在着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1.
徐跃 《科技咨询导报》2014,(35):141-142
半导体物理由于对先修课程的知识要求高、基本概念多、理论推导繁琐,致使大多数学生对该课程的学习兴趣不高。针对在教学中出现的这种情况,我们实施了一种融入研究性学习思想的半导体物理教学改革。将科研过程中涉及半导体物理知识的一些研究问题与解决方法渗入到半导体物理的教学中,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加强理论知识与科研实践的有效结合。该教学方法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主动性,增强了学生的创新意识,收到了良好的教学实践效果。  相似文献   

12.
结合新的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和我国目前高校教育教学现状及社会对数学类人才的要求,提出了师范类数学专业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实践环节教学改革建议。认为,要以培养思想品德优良、基础理论扎实、个性充分发展,能在中等学校、高职院校和其他各类学校进行数学教学和相关教育研究,同时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高素质优秀高级专门人才为培养目标。要将"通识教育、专业教育、综合教育"的思想融入教学内容,按照"先基础、后专业、再特色"的原则安排教学内容,把"传授知识、培养能力、提高素质"融为一体,形成"成人教育、成才教育、成长教育"的教育合力。要加强实践环节教学,培养学生的教学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13.
杨振宁教育思想对基础物理教育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振宁教授在长期的读书、教学实践中形成的独特的教育思想,对21世纪的基础物理教育有重要的启示。从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培养的视角,从扩大中学生知识面、加强基础、培养能力及培养学生的教师力等方面,对杨振宁教育思想与中学物理教育的关系进行了全面的探讨,得到了对中学物理教育改革的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14.
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工作目前属于我国教育研究热点领域,由于长期以来以同质化为特点的精英教育传统,使我们的高等职业教育受到理论型、学术化的影响。必须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使高职教育向能力本位回归,其突破口应当是能力培养与养成。  相似文献   

15.
物理教学论是教育科学中课程与教学论的分支学科之一,是物理教育理论与实践之间的桥梁。教师教育的发展、课程定位、学生特点、高层次思维能力培养均要求物理教学论突出其实践性,我们应该在课程体系、教学方法、考核评价、教学研究等方面增强实践性,同时将突出实践性作为其学科发展的立足点。  相似文献   

16.
自主发展是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目标对教师提出的客观要求.教师教育要着力培养教师自主发展的意识与能力,通过把教育科研融入到教师的教育生活之中,使教育科研成为教师的一种生活方式,从而生成一种终生学习,终生教研的能力.使其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能主动参与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主动发展自己的专业能力,教育科研是促进中小学教师自主发展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7.
立足于实验教学条件近些年的发展,面向国家产业和行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在多年教学实践过程中,将原有专注于经典理论验证的孤立性教学实验,逐步改革发展为注重经典理论验证和增强研究型和工程化特点实验相结合的教学实验体系,探索出一套面向工程能力培养的专业实验教学模式,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介绍了教学组在高分子物理实验教学改革与探索的实践过程中,分别在教学观念、教学内容的组织与整合等方面的一些做法和体会。  相似文献   

18.
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下物理教师素质要求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取代了原来的普通高中物理教学大纲,在中学物理学的培养目标、课程结构、课程实施、教学教材改革、课程资源开发、课程评价等方面带来了新的变化,这些新变化对物理教师素质在教育教学科研、课程资源开发利用、课堂教学设计、现代教育技术和教学评价等方面提出了全新的要求。  相似文献   

19.
在教育国际化的背景下,具有国际化教育教学能力的师资是高校教育国际化的关键,教师教学与科研能力的协调发展也成为高校共同面对的问题。通过分析高校教师在教学与科研能力的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论述了高校教师应该具备的教学能力和科研能力,同时兼顾二者的协调发展是高校教育国际化的重中之重。建议在推进教育国际化进程中,高校管理要为教师提供良好的国际化教学科研环境,并能够做到科学规范管理,为教师教学科研的协调发展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20.
高等农林院校大学物理实验教学改革与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物理实验课对学生科学素质的培养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现行的大学物理实验教学方法效率较低。为了提高物理实验教学质量,培养具有独立科研能力和创新思维的人才,应树立起教育服务理念,更新实验教学评价标准,通过对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学生管理和考核办法等方面的改革实践来适应学生价值观的变化,以促进教与学的相互提高,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等综合素质得到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