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黑洞是什么?有人称,黑洞是“用神秘包裹起来的谜中谜”。其实,黑洞就是天体爆炸后的残留物,如此命名是因为即使光也无法逃脱其引力。现在,天文学家已经知道黑洞遍布整个宇宙,而且还在包括我们所处的银河系在内的各星系中心发现了最大的黑洞——超大质量黑洞。这些“超级黑洞”的质量超过太阳质量10亿倍甚至更多。  相似文献   

2.
黑洞大餐     
长期以来,天文学家一直猜测银河的中心潜伏着一头巨大的怪物──黑洞。这是一个规模非常巨大的黑洞,恰好位于我们的轮状星系──银河系的正中。天文学家认为;既然其他星系中存在黑洞,因此银河系中也可能有黑洞。 但要找到黑洞,却并非易事。我们所熟知的可见光不能逃离黑洞,因此银河系中央是否真的有一头怪物;一直是个谜。 许多年来,观测者们一直在窥探银河系的中心。恒星和气体围绕银河系的中心快速移动,这暗示那里确实隐藏着某种庞然大物。但它是什么呢?如果它真的是黑洞,无线电望远镜应该能探测到一种信号,那就是超高热气体旋…  相似文献   

3.
<正>我们暂且将霍金口中的"灰洞"称为黑洞吧!黑洞是宇宙中的异类,即使是光都无法逃脱其引力的控制。但除此之外,我们对黑洞还有多少认知呢?近日,英国科学家对名为NGC 1365的黑洞进行了速度测验,测验结果相当惊人:这个黑洞正以84%的光速进行旋转,这已经达到了黑洞旋转的速度上限。在黑洞形成之前,前身星来自星云演  相似文献   

4.
沈葹 《世界科学》1999,(10):2-5
黑洞,一种看不见的特殊天体,却蒙上了一圈又一圈的神秘“光环”,令人捉摸不透、莫测其高深。公众谈论黑洞,不免带有几分猎奇的心理;科学家搜索黑洞,着眼于检验理论预言的正确性。我们则认为,黑洞探讨之所以成为热门课题,是因为它显露了广义相对论这块“美玉”之微瑕;为促使时空理论的新世纪发展,冀望由此而找到合适的突破口。诚然,瑕不掩瑜,广义相对论历来被赞誉成“理论物理中最典雅的艺术杰作”。既存在黑洞、又存在白洞,是根据广义相对论(1916年)而作出的猜测;不过,“黑洞”、“白洞”等简明术语,晚至六、七十年代才采…  相似文献   

5.
《科学24小时》2009,(9):53-53
据美国杂志网站报道,迄今为止,天文学家仅发现两种质量各异的黑洞,一种是质量较小的黑洞,另一种则是超大质量的黑洞。长期以来科学家一直猜测介于两者之间的中等质量黑洞一定存在,但是极为罕见,因此直到现在他们才发现一个这种黑洞。  相似文献   

6.
大多数人或许只听说过黑洞,但却很少有人知道白洞。听到"白洞"这个词,很容易将它与黑洞联系起来。现实生活中,我们认为"白"与"黑"互为反义词,那么,天文学中的黑洞与白洞也是相对的吗?答案当然是肯定的。我们都知道,黑洞是一个具有巨大胃口的宇宙"怪物",在它的史瓦西半径面上连光都无法逃脱,一旦物质掉落其中,就将永远消失在宇宙之中。正因为它的史瓦西半径内连光都无法逃脱,因此在任何地方看黑洞它始终都是黑色的,但是我们可以通过它产生的强大引力以及周围恒星的运动来判断是否存在黑洞,当然,利用"引力透镜"也能发现大型黑洞的存在。那么是否存在一个与黑洞性质相反的天体——白洞呢?  相似文献   

7.
科学之窗     
科学之窗黑洞的形成美国弗吉尼亚大学的罗杰·谢韦莱(RogerChevalier)认为,黑洞的存在可能比我们的预料要多。他已经发现了一条新的产生黑洞的途径.按照传统的观念,只有当一颗比太阳质量大40倍以上的星体萎缩并消亡后才有可能形成黑洞.由于这样的星...  相似文献   

8.
最小的黑洞     
《世界科学》2008,(6):47
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天文学家发现了直径大约只有15英里的黑洞,是目前发现的最小的黑洞。天文学家认为,恒星要形成黑洞的质量下限约为1.7~2.7个太阳质量之间。之前发现的最小黑洞大约是6.3个太阳质量,高于理论下限。而此次发现的黑洞只有3.8个太阳质量,这为更小黑洞的猜想找到了证据。  相似文献   

9.
美国宇航局观测到一个超大质量黑洞吞噬一颗红巨星的情景。这个超大质量黑洞潜伏在一个距地球27亿光年的星系中央。由于距离黑洞过近,不幸的红巨星被黑洞的巨大引力撕裂,最后走向死亡。这是科学家第一次观测到红巨星正在被黑洞吞噬的情景。  相似文献   

10.
李淼 《科学24小时》2014,(10):44-48
<正>从人们意识到黑洞的存在至今,黑洞一直是天文学家及物理学家最关注的领域之一。可就在大半年前,霍金突然说,黑洞并不存在,它其实应该是灰洞。不过,从黑洞到灰洞的道路似乎并不通畅,甚至也许根本不存在这样的路。可是就我看来,霍金的理论并没有任何计算支持,通篇文章只是文字,所以非常值得怀疑。我们在这篇文章中主要谈黑洞,最后提及灰洞,因为灰洞是还没有被验证的理论概念。照这么说,黑洞被验证了?是的,黑洞被间接验证了。为什么说间接?因为根据定义,黑洞是"黑"的,不会发光,也不能被望远镜直接看到,所以只能间接验证。黑洞并不绝对"黑":第一,黑洞周围被其吸进去  相似文献   

11.
2019年4月10日,一张仅有十个像素大小的照片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拍摄到的黑洞照片,它不仅直接帮助我们确认了黑洞的存在,而且也再一次验证了爱因斯坦相对论的正确性. 在这张照片问世之前,各式各样的黑洞图片充斥在我们的生活中,实际上,它们是人们对黑洞的遐想与艺术加工.而电影《星际穿越》中的黑洞,除了必要的影视艺术加工外,最大程度上模拟还原了真实的黑洞.导演诺兰特别邀请了物理学家基普·索恩担任科学顾问.作为黑洞和广义相对论领域最杰出的物理学家之一,基普·索恩曾在2017年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  相似文献   

12.
沈志强 《自然杂志》2006,28(1):57-57
黑洞概念的科学提出是在约一个世纪以前,如何从观测上证明黑洞的真实存在是现代天体物理学中最具挑战性的课题之一。近几年的空间天卫星和地面大型天仪器的观测已经发现了很多可能的黑洞,其中1974年2月发现的位于我们银河系中心的致密射电发射源人马座A^*(Sgr A^*),因其距离我们最近,约26000光年。而被公认为是研究黑洞物理的最佳目标。  相似文献   

13.
《科学通报》2021,66(11):1307-1314
迄今为止,银河系内发现的约20颗恒星级黑洞都是通过黑洞吸积伴星物质所发出的X射线来识别.若黑洞的X射线辐射低于望远镜探测极限,人们仍可以通过监测伴星的视向运动来发现黑洞.我们利用LAMOST望远镜对银河系的一颗B型恒星进行速度测量,发现它在围绕一颗不可见天体——大质量恒星级黑洞做周期性运动.这是国际上利用视向速度监测发现黑洞的一次成功实践.尽管引力波探测实验已经发现相似质量的恒星级黑洞,但在富金属环境中形成如此大质量的黑洞对目前的恒星演化理论形成了巨大的挑战.本文介绍了恒星级黑洞的几种探测方法,并对近些年国内外搜寻黑洞所做的努力进行了回顾,最后对未来利用视向速度监测方法和天体测量方法寻找黑洞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4.
《科学24小时》2011,(6):51-51
科学家认为有一些黑洞存在着复杂的内部结构,光子、粒子和行星得以围绕黑洞中心的奇点运行。奇点是黑洞中时空趋子无限的区域,可以看成是时空的边界。  相似文献   

15.
动态点击     
银河围绕着两个黑洞旋转最近,巴黎天体物理学研究所的科学家指出,银河在围绕着两个黑洞旋转,而不是先前认为的围绕着一个黑洞旋转。法国科学家发现,位于我们银河中心的黑洞附近还存在着另一个小黑洞。人们早已知道人马座А黑洞,它几乎比太阳大400万倍。而以让·皮埃尔·梅伊阿尔博士为首的研究人员发现的这个新黑洞则要小得多,仅比太阳大1300倍,两个黑洞之间的距离约为1.5光年。我们能找到外星人吗如果宇宙的其他地方确实存在生命,那么我们——甚至我们的后代——在有生之年找到外星人的可能性有多大?搜寻外星人——不论是否属于智慧生命—…  相似文献   

16.
黑洞是一个超密天体,当大质量恒星耗尽其全部热核燃料后,便坍缩成黑洞.天文学家还认为,类星体的中心存在着几十亿个太阳质量的巨大黑洞,类星体是位于可观测宇宙的边界上的极亮天体.在星系(如我们银河系)的中心也同样存在着黑洞.理论物理工作者曾计算得:一个黑洞的特性可由质量、电荷和自  相似文献   

17.
科学之窗     
中等质量黑洞被发现据美国《纽约时报》报道,美国天文学家发现了一种新类型的黑洞。科学家认为,新发现的这个体积中等的黑洞将能够最终为揭开宇宙中黑洞的形成之谜提供新的线索。 黑洞是一种密度极高的宇宙天体,每个星系里都有它的身影。天文学家之所以对黑洞感兴趣,是因为对黑洞的了解有助于揭开星系形成之谜。科学家早已经在大多数星系的中心发现了不少黑洞,其中一些属于庞大无比的重量级,其他的则属于不大起眼的轻量级,可是却没有中等大小的黑洞。一些天文学家怀疑,这其中一定还有一个环节没有被发现。最近,美国天文学家终于在…  相似文献   

18.
流浪黑洞     
在科幻大片《星际穿越》中,男女主角前往黑洞附近的某颗行星,并在那里待了 1小时,而在一个距离黑洞遥远的世界上此时已经过了十多年.黑洞会让时间变慢是有科学依据的.科学家惊奇地发现,有时,当黑洞互相靠近并彼此碰撞时,竟然会创生能够在太空中游走的黑洞——"流浪黑洞".黑洞碰撞看似稀奇,但我们所处的银河系将与室女星系在40亿年...  相似文献   

19.
黑洞吸积     
谢懿 《世界科学》2005,(7):28-30
黑洞通常是因为聚拢周围的气体产生辐射而被发现的,这一过程被称为吸积。当吸积气体接近中央黑洞时,它们产生的辐射对黑洞的自转以及视界的存在极为敏感。对吸积黑洞光度和光谱的分析为旋转黑洞和视界的存在提供了强有力的证据。数值模拟显示:吸积黑洞经常出现的相对论喷流部分是由黑洞的自转所驱动的。  相似文献   

20.
最新的研究显示,黑洞也能成为明亮的辐射源——在吸积周围物质的过程中,当吸积盘中的气体盘旋着掉入黑洞时会释放出大量的引力能,这些辐射为我们认识黑洞边缘的秘密提供了一条途径。 黑洞的辐射主要来自吸积盘的热辐射。其中的幂律硬X射线是来自吸积盘的光子和吸积盘冕中热电子互相作用的结果。这一光谱已经在恒星质量黑洞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