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提出"氧化学说",开创了近代化学的法国化学家拉瓦锡曾认为,除了少量二氧化碳、水分和杂质之外,空气中氧气含量大约占1/5,氮气含量约占4/5。而英国科学家卡文迪许则对此提出怀疑——他设计了一个实验,将容器中的空气进行处理,让氧气与氮气化合成二氧化氮,再把它  相似文献   

2.
稀有气体在自然界中的含量很少,并且不容易和其他物质作用,因此发现它们是一件很困难的事。稀有气体的发现前后共经历了一个多世纪,整个过程既曲折又有趣。发现氩在地球上,人类首先发现的稀有气体是氩。早在1785年之前就已经发现了氢的英国化学家卡文迪许在空气中通入过量的氧气,用放电法使空气中的氮气和氧气反应生成一氧化氮,然后用碱溶液吸收它,剩余的氧再用红热的铜除去。但即使把所有的氮气和氧气都除去了,仍然存在着少量的残余气体。  相似文献   

3.
正马克思说:"在科学上没有平坦的大道,只有不畏劳苦沿着陡峭山路攀登的人,才有希望达到光辉的顶点。"一些科学家在攀登顶点的征途上不畏艰险,他们久久为功的坚持获得了重要科学发现。拉姆塞坚持不懈"捕捉"惰性元素1892年英国物理学家瑞利在测定氮的密度时发现,从大气中除去氧、碳酸气和水蒸气所得的氮气的密度为1.257 2克/升,而由亚硝酸氨制得的氮的密度却是1.250 8克/升,  相似文献   

4.
一个稍稍受过现代科学知识熏陶的人都知道,我们的地球被一层厚厚的大气层包裹,它可谓是地球的保护伞.地球大气主要由78%的氮气和21%的氧气构成,此外就是一些氩、二氧化碳及水蒸气这样的微量气体,在这篇文章中,我们的主角不是我们赖以呼吸的氧气或其他熟悉的气体而是二氧化碳,它虽然在大气中的含量微乎其微,但对于人类的生存同样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5.
历史     
正8.13早在1785年,物理学家亨利·卡文迪什就制备出了氩,不过他没发现这是一种新的元素。直到19世纪末期,英国物理学家瑞利勋爵发现从空气样本中去除氧、二氧化碳、水汽等后得到的氮气和从氨分解出的氮气密度大约有千分之一的差别。于是,他在很有名望的《自然》杂志上发表了他的发现,并请大家帮忙分析其中的原因。伦敦大学的化学教授莱姆塞推断空气中的氮气里可能含有一种较  相似文献   

6.
亨利·卡文迪许(1731年10月~1810年2月)是英国杰出的物理学家和化学家。他兴趣广泛,富于创见。他的研究成果具有深远的影响。他的贡献主要有五个方面:化学方面的研究、发现水的成份、电的研究、气象及动力学方面的研究。他的扭秤实验和证明水和空气的组成,尤为著名。  相似文献   

7.
动态点击     
<正>日本利用温泉提取氢燃料日本研究人员最近利用温泉水提取氢燃料。提取氢燃料的过程中不产生二氧化碳,有助于控制温室气体排放。这项实验由东北大学于2017年底开展。为了使天然温泉水与金属铝发生化学反应,研究人员让约50摄氏度的强酸性温泉水以每分钟6升的流量通过一个含铝容器,约3小时的实验中一共收集约20升氢气。  相似文献   

8.
正在科学史上,一些科学工作者因诚信而导致了重大的科学发现。他们诚实地报告自己的实验结果,这些结果有的看似微不足道,有的出人意料、使人失望,有的则令人厌烦,然而,恰恰是这些实验结果为科学实现重大的突破提供了契机。小数点后第三位数字的误差与惰性元素的发现英国卡文迪许实验室物理学家瑞利(Lord Rayleigh),从1882年开始研究大气中各种气体的密度。当时大多数人都深信,大气的主要成分是氧和氮,还有少量的碳酸气和水蒸  相似文献   

9.
对混合气体进行分离,使之恢复原状,并循环使用,在许多工业生产中和实验研究上都非常重要。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化学与生物化学系的研究人员安德森发明了一种具有高度选择性的聚合膜系统,通过它可以有效地分离许多难以处理的气体对,如氢气与氮气,,氧气与氮气、二氧化碳和甲烷等。这种聚合膜以传导性的聚笨胺聚合物(一种用于电子工业的  相似文献   

10.
正养牛被认为对环境不友好,因为饲养动物需要大量的土地、饲料、能源和水,而且牛会产生大量的甲烷。甲烷是一种温室气体,在大气中捕获热量的能力是二氧化碳的23倍。牛依赖消化道中的微生物来消化食物,这些微生物在消化食物的过程中就会产生甲烷,而牛会通过打嗝、放屁和排便的方式将甲烷排放到空气中。一头体重550千克的奶牛每天会排放800~1000升的甲烷。  相似文献   

11.
"就以夏威夷的火山为例,"我说,"科学家收集到的气体成分是:水分(H2O)占体积的79.31%;二氧化碳(CO2)占体积的11.61%;二氧化硫(SO2)占体积的6.48%;氮气(N2)占体积的1.29%;其他气体占体积的0.73%.由此可以看出,火山活动喷发出了大量的水蒸气.科学家猜测说,火山喷发出来的水蒸气,冷却以后,凝结成乌云,大量地降雨,汇集成了河流,湖泊和大海;大部分氢气,因为比重小而上升,有一些挣脱了地球的引力,散向了太空;二氧化碳则与地球表面的其他矿物发生化学作用,变成了含碳矿物和岩石."  相似文献   

12.
本文根据常见气体的热力学性质(包括标准摩尔生成焓、标准摩尔熵、摩尔定压热容),利用R软件对氧气、氮气、二氧化碳等常见的10种气体进行了系统聚类分析和动态聚类分析,其中系统聚类法使用了最长距离法、类平均法、重心法和ward法.计算结果表明,相似的结构是物质被分为一类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3.
刘志勇 《科学之友》2009,(11):17-18
本文根据常见气体的热力学}生质(包括标准摩尔生成焓、标准摩尔熵、摩尔定压热容),利用R软件对氧气、氮气、二氧化碳等常见的10种气体进行了系统聚类分析和动态聚类分析,其中系统聚类法使用了最长距离法、类平均法、重心法和ward法。计算结果表明,相似的结构是物质被分为一类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4.
加拿大一研究人员宣称,他已通过测定证实:由于“温室效应”和大气中二氧化碳气体及其它气体含量的增加所导致地球绝缘层的缘故,地球正逐渐变暖。他说,目前地球所能容纳的辐射量比他在1975年开始进行测量时增加了0.1%。他的发现具有重要的影响,因为这些结论来自于对射入和逸回地球大气层辐射量的直接测定。至此为止,所有意欲表明温室效应  相似文献   

15.
我们人类居住的地球,是个极其巨大的球体。那么,第一个测出地球质量的人是谁?他就是英国科学家亨利·卡文迪许(1731—1810),被人们誉为“第一个称地球的人”。  相似文献   

16.
正毛细凝聚是指在限域毛细通道内的气体,不必达到过饱和状态即可发生凝聚从而转变成液体的现象.水蒸气为什么会凝聚呢?我们可以简单认为,空气只能承载一定量的水蒸气,当空气中的水蒸气多到超过一个临界点,多余的那部分会从空气中跑出来,凝聚成水.对小的通道,情况又有不同:受表面张力和弯曲界面的影响,水在小通道内会更容易凝聚:没达到饱和蒸气压的时候,水就凝聚了.  相似文献   

17.
生活在太空     
自从40年前苏联宇航员加加林第一个飞上太空后, 人类在太空生活就已不是梦想。最近美国富翁蒂托的太空旅游,更激起了众多太空爱好者对太空生活的向往。许多人都想步蒂托后尘,登上国际空间站,在舱与舱之间飘浮,俯瞰地球。 然而,在国际空间站(题图)生活并非想象的那样惬意。 自己造氧气 在空间站首先遇到的是在离地面300多公里的高空中,几乎没有空气的难题。 在地球上,空气的成分里有78%的氮,21%的氧,1%的其他气体。在空间站,宇航员要正常生活和工作,也必须有这样的空气。其中的氮气用航天飞机运来,而氧气则在空…  相似文献   

18.
绿色的植物覆盖着大地,提供着人类生活所必须的有机物和氧气,美化着人类生活的环境。绿色植物的叶片中含有大量的叶绿体,叶绿体中含有绿色色素,这就是叶绿素。在阳光的作用下,叶绿素能将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水合成为有机物,同时释放出氧气,这就是光合作用。自1771年发现光合作用以来,探  相似文献   

19.
<正>气候科学家发现,自21世纪初以来,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增加导致了全球光合作用速度加快。植物通过光合作用产生能量,从大气或水中吸收二氧化碳,这个过程被称为“初级生产”。随着二氧化碳气体浓度增加,这一过程的速度会加快。这种现象被称为“二氧化碳施肥效应”。近日,美国的一个研究团队量化了全球陆地植物的二氧化碳施肥效应。该团队从全世界68个地点——包括农田、草地和森林收集了数据,测量了2001年至2014年间植物正上方空气中二氧化碳浓度的变化,  相似文献   

20.
科学家最近发现 ,在冰冷的太空生成的小气泡表明 ,生命或生命的种子可能起源于宇宙。科学家在一项模拟太空的恶劣环境———寒冷、无空气、大量辐射的试验中设法培养人造细胞膜。加利福尼亚大学专门从事细胞膜研究的生物学家戴维·迪默 (DavidDeamer)认为 :“这些类似于肥皂沫的细胞膜可充当原始的细胞壁。这种细胞壁为半渗透性 ,因此像水和氧气这样的东西进出非常容易。这就是生命所需要的———一个不与外侧完全隔离的内侧。”发表在美国《全国科学院学报》上的这份研究报告称 ,来自太空的有机物可能是地球生命的起源 ,这些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