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上海信息化》2005,(12):8-9
近期,上海市信息化委员会,韩国信息通信部信息通信政策局在上海召开了“中韩中小企业信息化(上海)论坛”。本次论坛就中小企业信息化现状及发展趋势、实现模式和政府在中小企业信息化过程中的推进策略,以及中小企业信息化公共服务平台建设,ASP业务的市场发展策略等热点问题展开探讨交流。  相似文献   

2.
唐晓  李旻 《世界知识》2023,(12):25-27
<正>执政一年多以来,“价值观”几乎成为韩国对外政策的标签。尹锡悦政府将“普遍价值”作为口头禅,强调与“志同道合”的国家合作,使韩国外交的务实性和均衡性大打折扣。失衡的“四强外交”在后冷战时代的韩国外交中,所谓“四强”(中、美、  相似文献   

3.
球星、歌星、“技星”近来,越来越多的国人对韩国产生了浓厚兴趣。韩国足球队进入世界足球四强,韩国的偶像歌星、影星也在我们一些年轻人中间赢得追星族的喜爱,有人甚至惊呼“韩流全面登陆!”然而,韩国还有一个“壮举”似乎不大引起注意,这就是韩国在2001年国际技能奥林匹克上实现了“五连冠”。国际技能奥林匹克是轮替在世界各国举行的、在包括车工、铣工、焊接、精密机械组装、利用计算机的“CAD制图”等生产技能领域开展竞赛的国际竞技场。2001年9月在韩国举行的国际技能奥林匹克大会上,已实现综合成绩“四连冠”的韩…  相似文献   

4.
据韩国《朝鲜日报》报道,韩国电算院于日前发表的《2001年国家信息化白皮书》显示,2000年韩国的信息化指数,在同等发达水平的50个国家中排在第17位。韩国的排名虽从1998年(第21位)开始每年向前提2个台阶,但仍落后于中国香港(第11位)、中国台湾(第12位)、日本(第16位)等亚洲主要竞争国家和地区。在各领域信息化指数中,最引人瞩目的是因特网的快速普及。1998年仅为美国网民人数36%的韩国网民,在去年已逼近美国的81%,进入了因特网用户世界前5名的行列。 韩国信息化指数排名世界第17位  相似文献   

5.
自金融危机席卷全球以来,一场由总统李明博亲自主导的自上而下的“绿色国民运动”,就在韩国波澜壮阔地展开,至今仍方兴未茂。今天,如果你翻开韩国报纸、打开电视,诸如“绿色增长”、“低碳素发展”、“绿色新政”、“绿色就业”、“绿色家庭”等的“绿色”词汇,就会映入眼帘、比比皆是。无疑,以信息技术推动的“绿色增长”,将成为韩国经济发展的下一个竞 争点。  相似文献   

6.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促进工业由大变强”的战略部署。是新时期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新的战略任务。韩国自20世纪80年代起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工业领域的应用,取得明显效果。2008年,韩国又提出IT与产业融合战略,并通过一系列强有力的措施加以推动。分析韩国在推进IT与产业的融合中的做法,对我国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7.
20世纪90年代以来,韩国电影异军突起,以其鲜明的民族特色,冷峻的问题意识,专业的娱乐元素和俊美的影星而受到许多国家观众的喜爱。韩国电影的健康发展得益于韩国政府提供的宽松的生产制作和放映环境以及多样化的融资渠道,得益于韩国电影人面对好莱坞商业巨片的强大冲击而保持的清醒认识。韩国电影锐不可当,然而阵阵“韩流”会给处在重重困境中的国产电影带来怎样的思考呢?为此,我们这期开设了关于韩国电影研究的专栏。 本刊还将陆续开设“日本电影研究”专栏、“伊朗电影研究”专栏、“印度电影研究”专栏、“香港电影研究”专栏、“台湾电影研究”专栏。竭诚欢迎海内外专家学者就此问题展开学术争鸣与批评。[编者按]  相似文献   

8.
韩国新总统:外交将转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政府成立后,韩国将采取灵活的实用主义外交政策。在多元化的国际关系中将韩国的利益与“人类共同的价值观”相结合,把韩国建设成“世界强国”。在外交政簟上则主张“有原则的实用外交”。  相似文献   

9.
“教育先行”──韩国经济开发战略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韩国的正规教育始于韩国的三国时代(新罗、高 句丽、百济,公元前57年~公元686年)。公元372年,高句丽建立了国家办的高等教育机构,叫做太学。 19世纪以后,西方文化和工业化革命的浪潮开始冲击韩国,高宗皇帝于1882年发布敕令,规定教育是国家的“支柱”之一,公立学校大门开始向各阶层的公民敞开。韩国第一所现代意义的学校“育英公院”于1886年建立;同年,韩国第一所女子学校“梨花学堂”创办。 由于看到了教育的重要性,在20世纪的头一个十年间,韩国的私立中学如雨后春笋般地涌现。1910年~1945年…  相似文献   

10.
韩国基础教育中的化学教育内容,包括小学的“自然”,初中的“科学”,高中的“普通科学”以及“化学”,以体现在韩国化学教育内容中的若干明显的特点作了分析。  相似文献   

11.
孔刚 《世界知识》2013,(9):34-35
4月11日,北约秘书长拉斯穆森对韩国展开历史性访问,引起了世人关注。这是北约秘书长首次到访韩国,并“恰逢”最近朝鲜半岛局势日益紧张之际。在与韩国政要会谈期间,拉斯穆森呼吁朝鲜“中断威胁性的言论和行为”,并承诺将在朝鲜问题上与韩国合作。  相似文献   

12.
韩国基础教育中的化学教育内容,包括小学的“自然”、初中的“科学”、高中的“普通科学”以及“化学”.对体现在韩国化学教育内容中的若干明显的特点作了分析.  相似文献   

13.
图说天下     
言为心声“我恨不得拧断他的脖子”,“全家只有狗才理克林顿”。———美国前“第一夫人”希拉里在其新作《活着的历史》中谈及克林顿的性丑闻时如是说。“过去,我们只害怕一个人:萨达姆·侯赛因,但现在出现了1000个萨达姆!”———伊拉克商人塔布拉似乎说出伊拉克目前的现状:匪徒成群,毫无安全。“此次访日将被作为一次‘白痴外交’而载入韩国史册。”韩国最大反对党大国家党高官、国会议员李相培如此评价总统卢武铉对日本的国事访问!也是,卢武铉出访的6月6日恰逢韩国纪念为国捐躯者的“显忠日”,而卢当天晚上又以韩国总统…  相似文献   

14.
在最近召开的中国企业经济峰会论坛上,高层人士指出,中国已进入“信息化学习”时代。实施信息化提升新型工业化战略,倡导企业“信息化学习”显得非常迫切。专家提醒企业界,必须充分认识“信息化学习”的必要性,加快构建企业“信息化学习”载体,改造企业“信息化学习”方式,培育“信息化学习”型企业文化,以此推进信息化提升新型工业化。  相似文献   

15.
《辽宁科技参考》2005,(7):41-42
韩国在经济腾飞初期,是以教育立国、科技兴邦的国策来培养人才,并支撑科技产业发展的。70年代初,韩国制定了“教育立国、科技兴邦”的发展战略,推行“巩固初等义务教育、普及中等教育、提高高等教育、加强职业技术教育”的方针。为普及和推广企业教育,1970年韩国成立了工业职业培训局,隶属教育部,下设数十所培训学校和中心,  相似文献   

16.
1.建设信息化政府的背景当前,在全球信息化浪潮推动下,人类社会正由工业社会开始迈向信息社会,信息化已成为世界各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选择,信息化水平已是衡量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现代化水平和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人们越来越感受到,信息化的推进不仅直接关系到国民经济增长总量和质量的提高,而且将极大地改变人类社会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美国政府1993年提出建设“国家信息基础设施”即“信息高速公路”的举措,触动了世界各国;欧共体、日本、韩国、新加坡以及我国的台湾地区等都相继推出了结合本土情况的信息化建设工程,以增强国家的综合国力.1997年,美国政府又提出了“数字化地球”这一全新的理念,将人类与地球相关  相似文献   

17.
刚刚过去的2010年,半岛局势风起云涌,“天安”号事件和延坪岛炮击事件使朝鲜半岛南北对立情绪升级。在韩国12月30日发布的《2010年国防白皮书》中,韩国重新将朝鲜描述为韩国的敌人。这份新版《国防白皮书》称:“朝鲜不断开发和增强大规模常规武器以及核武器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并通过‘天安’号事件和延坪岛事件接连发起武力挑衅,对韩国的国家安全构成了严重威胁。只要这样的威胁一直存在,作为威胁的实施主体——朝鲜政权和朝鲜军队就是韩国的敌人。”韩国政府的最新表述虽然不及“朝鲜是主要敌人”的措词严厉,但已经有分析人士认为它意味着韩国对朝“阳光政策”的彻底终结。  相似文献   

18.
图片新闻     
《科技潮》2010,(7):9-9
6月1O日,在韩国发射升空的“罗老”号运载火箭脱离了预定轨道并坠毁。继去年首次发射失败后,韩国再次将该国运载火箭“罗老”号发射升空。但在火箭升空后不久,就失去了与地面的联系。据韩国YTN电视台的电视画面显示,升空的“罗老”号在空中70公里处脱离了预定轨道并坠毁。  相似文献   

19.
城市信息化是上海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要战略,根据规划,2007年上海将初步构筑“数字城市”的基本框架。与政府信息化、企业信息化一样,家庭信息化是城市信息化的重要内容,上海市鼓励广大市民、志愿者以及有关培训机构和企业参与“百万家庭网上行”活动,帮助市民享受“数字化生活”,缩小城市内部的“数字差距”。  相似文献   

20.
南宁市信息化建设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建设“数字南宁”为总目标,以“标准统一、互联互通、资源共享”为宗旨,坚持“政府主导、市场运作,全面规划、重点突破,联合共建、整合发展”的原则,持续稳步地推进南宁市信息化建设,提升南宁市信息化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