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11年5月27日,美国宇航局宣布终止“勇气号”火星车在火星表面的运作。“火星探索车”项目转为单车任务,由仍然活跃在火星表面的“勇气号”的孪生兄弟“初遇号”火星车执行。  相似文献   

2.
刘浏 《科学之友》2004,(1):38-38
美国“勇气”号火星车于北京时间2004年1月4日12时35分左右,在火星表面成功着陆,经过17分钟的跳跃,于12时52分向地球发回第一个信息。美国宇航局随即宣布火星车登陆火星完全成功。火星车将持续观测92天火星车着陆后先进行一星期的设备自检,然后地面人员将操纵它在火星表面考察。收到它拍摄的图像后,如果科学家认为某块岩石有研究价值,会命令它开过去进行进一步探测。据介绍,“勇气”号长1.6米、宽2.3米、高1.5米,质量174千克。它的“大脑”是一台每秒能执行约  相似文献   

3.
火星车近照     
《大自然探索》2011,(5):6-6
2011年3月9日,环绕火星的美国宇航局“高像素成像科学实验仪”搭载的相机拍摄下这幅照片。它显示了正在火星表面的圣玛丽亚陨击坑东南部边缘进行窥探的“机遇号”火星车(箭头所指处)。  相似文献   

4.
《大自然探索》2012,(3):7-7
2011年11月,美国宇航局迄今为止最大型、最复杂的火星探索车——“好奇号”成功发射。如果9个月后成功抵达火星,它将“天空起重机”来登陆火星。“天空起重机”将像直升机把载荷吊下来那样,使用缆绳让“好奇号”缓慢降至火星表面。  相似文献   

5.
《大自然探索》2013,(12):5-5
在这幅最近发布、由美国宇航局“火星勘测者轨道器”在火星表面上空286千米处拍摄的图像中,显示了可能是由激流在10亿年前冲刷出来的一片崎岖山谷。在火星远古洪水之前就己存在的多样地貌,如今正在火星的严酷环境中被侵蚀。  相似文献   

6.
由于火星上的地表十分崎岖不平,在上面运行的火星车行动十分缓慢,偶尔还会出现“交通事故”,比如翻车、陷入坑洞等。为了克服火星车的这些缺陷,美国研究人员开始研制一种最理想的外星交通工具——气球,可操控的气球不但行动很快,还可用来运载探测仪器,让仪器既能接近地表,又不会被撞坏。气球结合了火星车和飞行器的优势美国宇航局发射的“勇气”号和“机遇”号火星车已经在火星表面运行了将近两年的时间,但是它们行动缓慢,各自只探测了方圆几千米的区域。如此小面积的探索往往不能及时追查到有价值的线索。但是,如果有一台时速10千米的火星…  相似文献   

7.
格拉 《科学之友》2005,(4):20-20
在火星上超龄服役10个月的美国宇航局孪生火星车“勇气”号和“机遇”号目前仍然在勤勤恳恳地工作着。然而.由于是通过轮子来行驶的,兄弟俩在火星上活动所受的局限很大。只能在比较平坦的平原地区活动。而最近.美国宇航局己经开发出了能够利用机械腿行走的装置.将应用于未来的行星漫步者上。  相似文献   

8.
吴青 《大自然探索》2012,(11):10-21
2012年8月6日世界协调时间5时14分39秒,美国宇航局的“好奇号”火星车被成功送上火星,此举引起国际媒体和全球航天迷的高度关注。  相似文献   

9.
图片新闻     
《大自然探索》2014,(12):4-7
“好奇号”发现火星陨石 美国宇航局目前发布了“好奇号”火星车近日在火星表面发现的首块陨石。这块重重的闪亮陨石被戏称为“黎巴嫩”,其主要成分是铁,宽度达2米。“好奇号”拍摄的图像还显示出“黎巴嫩”附近的一块较小陨石,后者被称作“黎巴嫩B”。科学家表示,“黎巴嫩”及“黎巴嫩B”附近可能还有一块宽度也是2米的陨石,但这一点尚待证实。  相似文献   

10.
《大自然探索》2010,(8):4-4
2010年5月24日,美国宇航局正式宣布,其“凤凰号”火星登陆器(2008年5月25日登陆火星)在历经火星冬季的严寒冻结后已不再可能复活。美国宇航局的“火星奥德赛轨道器”此前一周曾最后一次发送脉冲试图唤醒“凤凰号”,可惜没有成功。随后,经过对美国宇航局另一艘火星轨道器一“火星勘测者轨道器”拍摄的“凤凰号”照片进行分析,科学家发现火星冰可能已毁坏了“凤凰号”的部件。  相似文献   

11.
正美国宇航局"好奇号"火星车所载导航相机于2014年4月3日拍摄的一幅火星表面照,显示出火星表面的一处神秘闪光。有人声称这可能表明外星人在火星地下使用人造光,还有人说这可能是火星人的汽车头灯。但科学家指出,这种光亮并非人造光。宇宙空间充满辐射,而火星的稀薄大气意味着高能粒子(被称为宇宙射线,来自于太阳或深空)不可  相似文献   

12.
美国宇航局官员近日表示,该局的“勇气号”火星车患上了“健忘症”,不能把探测到的数据储存到闪存里。他们不知道为什么会这样,这个不听话的火星车也未提供任何线索。  相似文献   

13.
《科学之友》2008,(6):133-133
美国宇航局科学家日前宣称,在火星表面上发现一处大冰原地形,它非常类似于地球上的南极洲。火星高纬地区表面上存在着浅碎裂结构,这是由于冻融作用使表面呈现出多边形形状。据悉,这项发现是美国宇航员“火星勘测轨道飞行器”在2.75亿km航程中使用高清晰摄像仪拍摄到的。  相似文献   

14.
《科学24小时》2013,(Z1):27
<正>日前,研究人员在分析火星轨道勘察探测器于2007年拍摄的图像时,发现了前苏联"火星3号"探测器的残骸。美国宇航局的火星探测器还拍摄到了该探测器的减速伞和隔热屏蔽装置。"火星3号"探测器于1971年发射,同年12月成功登陆火星表面,但是马上与地球失去了联系。虽然  相似文献   

15.
2007年10月,科学家们齐聚一堂,商讨美国宇航局(NASA)的下一代火星车“火星科学实验室”(MSL)究竟该在哪儿着陆,经过十几轮的激烈投票之后.名单上的着陆点所剩无几。难怪此次会议的组织者不禁感叹:科学史上还有类似的情况发生过吗?  相似文献   

16.
正十几年前,当美国宇航局(NASA)放弃唤醒"勇气号"火星探测器,转而研制"好奇号"时,我们就应该已经意识到了——火星探测车的昂贵造价,与它的表现不能划上等号。那么,火星探测器是否只有机器人车这一种呢?回顾"机遇号"、"勇气号"和"好奇号"三辆火星探测车先后成功登陆火星的表现,虽说它们都传回了大量火星图片与物质成分数据,使人类对火星表面有了直观的了解,但遗憾的是,三辆火星车在凹凸不平、沙砾遍布的着陆点  相似文献   

17.
《大自然探索》2014,(5):4-4
科学家最近宣布,美国宇航局“机遇号”火星车对火星表面一些最古老矿物质的分析结果显示,大约40亿年前的火星上存在新鲜的液态水,因而当时的火星可能支持生命存在。不过,这些新鲜水的酸性应该与醋一样。如果火星上真的有过生命,它们也可能住在泥浆里。  相似文献   

18.
<正>作为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的一名博士生,杰西卡·沃特金斯(Jessica Watkins)撰写了关于火星上大面积滑坡的论文。她利用的是轨道卫星和美国宇航局(NASA)火星探测器捕捉的图像,这是大多数行星地质学家离火星表面最近的所在。但如今,作为NASA最新加入的宇航员之一,沃  相似文献   

19.
已在火星上探索了近10年的"机遇号"火星车,不久前向地球发回了一幅奇异的火星表面图像:从一个陨击坑表面冒出富含矿物质的微型球——美国宇航局科学家称之为"新蓝莓"。"新蓝莓"的直径仅为3毫米,在这幅图像中它们被放大了,而图像显示的区域宽度只有6厘米。早在8年多以前,"机遇号"就在其登陆地点发现了  相似文献   

20.
火星新探     
<正>2014年9月,火星探索掀起新高潮。9月21日和24日,美国"曼文"探测器和印度"曼加里安"飞行器分别进入环绕火星的轨道。它们为什么会几乎同时到达火星?它们的探测任务又是什么?火星是一颗什么样的星球?人类对火星的了解迄今已达到什么程度?未来人类可能以什么方式登陆火星?2014年9月,火星探索掀起新高潮。9月21日,美国"曼文"探测器进入环绕火星的轨道;24日,印度"曼加里安"(印度语,意为"火星飞船")飞行器也进入环绕火星的轨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