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植物根际促生菌及其应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植物根际促生菌(plant growth—promoting rhizobacteria,PGPR)是一类能够高密度定殖在植物根际的微生物,兼有抑制植物病原菌、根际有害微生物,以及促进植物生长并增加作物产量的作用,通过对植物根际促生菌的定义、种类、作用机制、研究手段以及应用的分析,表明了PGPR的应用研究对资源的综合利用和环境保护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为研究好氧-沉淀-厌氧(OSA)污泥减量工艺微生物群落结构和多样性,以及运行条件对微生物群落的影响,使用16S rDNA的PCR-DG-DGGE图谱分析方法结合条带割胶回收DNA序列比对,对OSA工艺微生物群落特征进行分析。DG-DGGE图谱聚类分析和多样性指数分析表明,OSA工艺微生物群落多样性比传统活性污泥工艺更加丰富。增加Ns和提高废水水质的复杂性,都能使Shannon指数略有提高,微生物多样性增加,但优势微生物种群基本不受影响。DG-DGGE图谱中优势条带序列分析表明,OSA工艺中的回收到的11个优势菌与α-proteobacte-ria,β-proteobacteria,CFB-group bacteria种属的微生物有很近的亲缘关系,β-proteobacteria约占63.6%。其中6个优势菌与强化生物除磷系统、反硝化系统中出现的微生物同源性非常高,证实了在OSA系统中存在的慢速生长微生物-反硝化菌和聚磷菌。  相似文献   

3.
植物根际微生物组是植物的第二基因组,但由于自然或人为干扰,使得根际微生物(特别是植物促生菌)面临着生物/非生物的多重胁迫,在此过程中,细菌的群体感应信号调控机制影响自身代谢活性和植物抗逆性,成为根际微生物 植物间互作的重要调控系统为此,该文论述了植物促生菌的群体感应系统及促生机制,着重探讨了土壤根际环境中缺氧、盐碱、酸铝、重金属/有机污染及施加生物炭等非生物胁迫、病原菌侵染等生物胁迫下植物促进菌群体感应系统的响应及调控行为,旨在推动发展以植物促生菌群体感应系统为基础的微生物 植物联合修复中轻度土壤重金属/有机污染土壤的原位修复技术  相似文献   

4.
<正> 某些植物的根和茎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如甜菜的肉质直根,是黑龙江省制糖工业的唯一原料。萝卜、甘薯都是重要的蔬菜作物和粮食作物。龙胆的根茎和整个根系,其中主要是从根茎发出的不定限为入药的部分。这些植物根的加粗生长状况,直接关系到其有经济价值部分产量的高低,因此,从解剖学角度研究其加粗生长,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出生产实践上,对提高这些植物的产量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通过石蜡切片光镜下的观察甜菜和龙胆的加粗生长状况,并结合前人在萝卜、甘薯的研究,认为根的加粗生长,除了形成层产生的次生结构外,还靠异常形成层(或颁外形成  相似文献   

5.
从美国扁柏中分离内生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由内生菌生产天然源药物或杀虫剂对人类或畜类大多无毒或低毒,而且不会造成环境污染.目前国内外已有大量的微生物研究工作集中在植物内生菌上.美国扁柏具有抗腐蚀、抗白蚁等特性,从美国扁柏中分离到80余种内生菌,经过初筛,确定有抑菌作用的内生菌24株,希望通过进一步实验,筛选到具有抗菌或抗白蚁作用的高效内生菌.  相似文献   

6.
大庆盐碱土壤中微生物的分离纯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高氏一号培养基、马铃薯培养基、查氏培养基4种培养基对大庆富强地区盐碱土壤中微生物进行分离纯化,从4种培养基中分离出8种相对优势菌.经形态学及生理生化鉴定,发现8种菌分属于细菌、放线菌、真菌,而且盐碱土壤微生物组成与植物分布有关.  相似文献   

7.
<正>医疗废水主要是从医院的诊疗室、化验室、病房、洗衣房、放射科室、手术室等部门排放的污水,其成分十分复杂。医疗废水中含有大量的致病微生物和有害化学物质,直接排放会对环境和人类生活造成很大的威胁。医疗废水的处理已引起了人们的普遍关注,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和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于2005年7月发布了《医疗机构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466–2005),该标准于2006年1月1日起实施。该标  相似文献   

8.
许娟  张霄 《河南科技》2011,(5):72-73
<正>废水中含有大量的有机物,有机物在水体中被微生物降解时需要消耗溶解氧,在水环境监测分析中,通常利用有机物在一定条件下所消耗氧的量,来间接表示水体中有机物的含量。生  相似文献   

9.
利用宏基因组测序技术对大熊猫粪便微生物进行了多样性分析,发现大熊猫粪便样品中含有大量可以降解纤维素的厌氧微生物种类,如梭菌科、瘤胃菌科和毛螺菌科等,因此,将熊猫粪便样品作为降解纤维素微生物菌种分离的来源具有可行性。采用刚果红染色法从大熊猫粪便样品中筛选具有降解纤维素产氢能力的菌株,分离获得1株纤维素降解产氢菌株Cel10,根据菌株的形态和生理生化特征并结合分子生物学,鉴定菌株Cel10属于缓纤维梭菌(Clostridium lentocellum),其16S rDNA序列的同源性为98%。菌株Cel10在pH 4.0~8.0、温度25~50℃范围内可以利用纤维素进行生长,其最适pH 7.0,最适生长温度37℃。本文丰富了大熊猫肠道纤维素降解菌的种类,为木质纤维素类农产品加工废弃物的开发和综合利用提供了良好的菌种资源和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
<正> 棉花蕾期,是指现蕾到开花这段时间。蕾期是棉花一生中的重要转折期,由营养生长转向营养和生殖生长并进,但营养生长仍占主导地位。掌握蕾期特点,加强管理,是搭好丰产架子,取得优质高产的关键。 一、麦套春棉蕾期特点 1.棉株的生育特点。①需肥水较多期。随着气温的升高、棉株根茎枝叶的生长和蕾的增多,蕾期是棉株生育需肥水较多期。此期棉株吸收氮磷钾量,分别占一生吸收总量的6.36%、5.19%、9.62%。  相似文献   

11.
以生态恢复工程中的覆绿植物黄栌(Cotinus coggygria)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岩壁所种植物的成活率、地上生长量以及根系形态结构的调查,探究高陡岩质边坡生态恢复物种的环境适应特征。结果表明:黄栌的成活率达到了100%,其树高、基径、冠幅的年均生长量分别为6.64,0.37,6.10 cm/a,虽然不同植物的生长指标增量明显不同,但黄栌各生长指标增长速度及地上生长量均最大;岩壁内黄栌平均根长、平均根茎比以及平均根密度分别为58 cm,0.66,2.7 cm/cm~3,根系形态的改变表征了黄栌对胁迫环境的抵御和适应能力。黄栌在高陡岩质边坡上良性生长,在器官水平上实现了对环境胁迫的感知并形成耐受性,说明其适应在胁迫环境下的生存,可为其他覆绿技术的物种选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以一种新型矿质型植物生长促进剂作为叶面肥料,研究用其喷施大白菜后对大白菜产量、品质、安全性以及对土壤环境的影响.结果表明:与空白对照相比,使用植物生长促进剂稀释液喷施大白菜培养42 d后,大白菜的株高增幅为194.7%~226.5%、单棵产量增幅为314.2%~489.2%、可溶性糖和维生素C含量较对照增幅在95.1%~184.6%和23.3%~55.1%,而硝酸盐和亚硝酸盐含量降幅分别为6.2%~17.2%和24.1%~46.9%.同时该植物生长促进剂可提高植物对土壤中氯素的利用率,增加土壤中微生物的总量,提高土壤缓冲能力,使土壤的酸碱度更适合植物的生长.综合考虑植物生长促进剂的最佳处理浓度为3 000倍(0.53 mg·L~(-1))的植物生长促进剂稀释液.  相似文献   

13.
植物学教材的根茎2章存在大量的相关概念,而且这2章在内容上存在一定的连贯性和相似性.在教学过程中采用比较法进行相关概念及根茎异同点的分析是十分必要的,有助于学生更好地区分和理解这些相关概念及在整体上掌握根茎的初生结构和次生结构的特点.  相似文献   

14.
<正> 解决农药对环境的污染一直是人们所关注的问题。近年来,科研人员探讨了一些新的途径来防除杂草。目前某些研究虽然还处于初始阶段,但已显示出在无害除草中的潜在优势。利用土壤微生物除草剂是目前的热门课题。人们发现,土壤中某些微生物具有产生除草剂类化合物的作用。研究人员从几十种土壤样品中分离出几百种微生物,其中10—20%的微生物能强烈阻止杂草幼苗的生长。研究中发现,一种特殊的分离菌的提取物施  相似文献   

15.
植物吸收铁营养元素的分子机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铁是植物生长必需的矿质元素,高等植物通过铁素吸收的机制I、机制II和可能的机制III--吞噬系统来适应缺铁胁迫.本文对植物吸收铁营养元素的分子机制及其相关基因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6.
废水中含有大量的有机物,有机物在水体中被微生物降解时需要消耗溶解氧,在水环境临测分析中,通常利用有机物在一定条件下所消耗氧的量,来间接表示水体中有机物的含量.  相似文献   

17.
<正> 学者已经证明,植物干重的一半是由碳素构成的,其中四分之三以上的碳是由叶子吸收的,而四分之一的碳是由根从土壤中吸收的。无论何种植物的叶子总面积都大大超过它所占据的土壤面积。例如,马铃薯的叶面积比其所占的土壤面积大3倍,糖萝卜是其所占土壤面积的4—6倍,红三叶草为25倍,更有甚者,紫苜蓿为85倍。植物凭借庞大的叶面可以大量地吸收CO_2、K、N。季米列耶夫曾明确地指出,“植物扩展自己的叶子,目的在于不浪费一点太阳光”。  相似文献   

18.
<正>皮毛加工主要以动物皮为原料,经过化学和机械加工而成。在加工过程中,大量的蛋白质、脂肪转移到废水中,并且生产过程中加入大量的酸、碱、盐、铬鞣剂、加脂剂、染料等化学物质,这些物质大部分进入废水中,其污染程度高,危害严重。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西北地区某机务段含油废水采用地表漫流处理系统模拟实验和现场中试结果的分析表明,地表漫流处理含油废水是有效可行的;系统对含油废水的处理机理是一个综合复杂的物理、化学及生物反应过程;废水中油的最终去除途径主要是微生物降解,蒸腾和挥发亦能去除部分油。从长远观点看,选择适当的废水投配率和投配周期不会产生系统土壤中油的积累。  相似文献   

20.
从助剂厂废水和生活污水流经的污泥中分离出F2和H2菌株,经鉴定F2为荚膜红假单胞菌,H2为泥生绿硫菌。讨论了F2和H2菌株特征及功能,初步认为它们对助剂厂废水具有高效降解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