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坚持以人为本。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把人民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满足人们的多方面需求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这是科学发展  相似文献   

2.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观的实际体现.以人为本,要求我们的一切发展必须以满足人的发展作为重点和首要任务.显然,科学普及在人的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不仅是推进先进生产力,发展先进文化,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的有效手段,更是提高人的整体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3.
科学发展观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表现。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内涵是以人为本,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它充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基本观点。以人为本,就是要满足人的发展需要。随着社会全面进步和经济持续协调健康发展,防震减灾工作已越发凸显它的重  相似文献   

4.
蔡志贤 《广东科技》2008,(2):157-158
以人为本是中国传统政治和伦理思维中具有生命力的原则,坚持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以人为本,就是“要把人民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满足人们的多方面需求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近代西方自文艺复兴以来,即以人本主义作为新兴市民阶级和社会力量的根本思想诉求,任何一个声称关注民生的政府都必须以人为本,这也是现代政治和治理的根本出发点。  相似文献   

5.
中国共产党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的科学发展观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核心,把人作为社会主体和中心,在社会发展中以满足人的需要、提升人的素质、实现人的发展为终极目标.科学发展观要求大学生成为知识丰富、能力全面、协调发展,担负国家未来发展的人才.  相似文献   

6.
文章探讨了"以人为本"思想发展的历史渊源,论证了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思想,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价值取向.科学发展观中的以人为本包含着丰富的内涵.以人为本关注现实的人们的各种生活,把人的发展作为整个社会经济发展的目的和目标.  相似文献   

7.
中国共产党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这是科学发展观最权威的论述。科学发展观是新时代的主题,是人们追求完美,少走  相似文献   

8.
刘兰青 《科技信息》2009,(20):57-57
党的十七大把“科学发展观”作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这是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总结我国发展实践,借鉴国外发展经验,适应新的发展要求提出来的。科学发展观是一种新型发展观念,对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也具有极其重要的指导意义。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走继续教育工作和谐发展之路,是新形势下高职院校的必然选择。实现高职院校继续教育的和谐发展应采取以下措施:坚持以人为本,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因此,从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点出发,分析其对学校德育的重要价值论意义,将推动高职院校价值观念的更新,进一步促进学校德育的改革和发展。努力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高等人才。  相似文献   

9.
科学发展观就是"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基础教育是教育事业的基石,我们更要坚持科学发展  相似文献   

10.
实现人的全面、和谐发展,是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内容,也是学校发展的根本目的。高校落实科学发展观,就必须为促进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而不懈努力,因此,要切实把促进和实现培养目标(人)的全面发展放在首要位置,同时高度重视培养人的人(教职工)的全面发展。此外,还要进一步更新观念,创新思维,把对学校发展终极目标的追求内化为全校上下的共同行为,并且在“服务社会作贡献”过程中,提升促进实现学校发展终极目标的层次和水平。  相似文献   

11.
以人为本,就是把人民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不断满足人们多方面的需要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坚持以人为本的价值诉求,就是坚持人是目的和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坚持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体和群众观点,坚持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的观点。  相似文献   

12.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共产主义社会的最终目标和原则,也是社会主义社会的本质要求。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的科学发展观,它是新世纪新阶段指导我国发展的科学发展战略,不仅能促进我国经济文化的发展,对人的全面发展也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科学发展观是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的重要指导思想,即“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在新世纪新的发展阶段,要把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到经济社会的各个方面,贯彻落实到现代化建设的全过程。  相似文献   

14.
古今中外,在大学的形成与发展过程中人才培养是其最本质的职能之一。马克思从人的本质寻找教育问题的症结,把人的自由个性的实现作为教育应予期待的价值目标,这对探究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提供了科学的方法论。当前,用"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审视大学的发展,反思大学人才培养中的一些问题,具有极为重要的指导意义,也升华了马克思教育思想的当代内涵。  相似文献   

15.
郑永生 《甘肃科技》2011,27(4):98-99
坚持科学发展观,归根到底是为了满足广大干部职工的物质文化需要,保证人的全面发展.国有企业要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以人为本"是必须坚持的核心管理理念.在新形势下,促进企业的发展,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能力,是各级干部必须面对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16.
胡锦涛同志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按照"五个统筹"的要求推进改革和发展的科学发展观,是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指导思想的新发展.  相似文献   

17.
吕桂芬 《科技信息》2012,(33):280-280,308
科学发展观所要求的以人为本,其核心内容是尊重人的特性和本质,把人作为手段和目的的统一体,其最终目标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图书馆“以人为本”中的“人”包括两个方面,即作为服务主体的图书馆员与作为服务客体的读者。  相似文献   

18.
王清 《科技资讯》2007,(30):198-199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在"以人为本"中强调的是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以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最终落实到满足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需求上,发展的成果要惠及全体人民.本文通过论证,进一步理解和阐释了科学发展的含义.  相似文献   

19.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灵魂和核心,是加强高职院校学生德育工作的指导思想。坚持以人为本就是始终把培养人才作为学校的根本任务,坚持以学生为中心、以教师为主体,牢固确立"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一切"的思想,大力推进素质教育,把教会学生做人、做事,帮助学生成长、成才作为高职院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相似文献   

20.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共产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的深化。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不但有利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促进小康社会的全面建设,而且有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促进人的全面、自由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