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石油天然气在人们生产和生活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明显,对经济发展和社会建设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我国将"加强油气管道建设,形成管道建设网"的发展战略列入国家"十二五"发展规划。在石油天然气的长距离管道输送中,油气站场的站址、总平面及竖向是否合理布局对工程投资及输油管道工程的安全性和经济性有着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正>在中阿"1+2+3"合作格局中,"1"指的是以能源合作为主轴。阿拉伯国家蕴藏着丰富的石油和天然气资源,截至2018年底,阿拉伯国家石油储量占全球石油总储量的43%,天然气储量占全球天然气总储量的26.2%。而同年,阿拉伯国家石油产量却仅占全球石油总产量的32%,天然气产量仅占全球天然气总产量的16%。产量在全球占比明显低于储量占比也表明阿  相似文献   

3.
姚靖  杨敏  刘雷 《科技信息》2012,(7):663-663
我国是能源资源严重短缺的国家。石油、天然气人均剩余可采储量仅有世界平均水平的7.7%和7.1%,储量比较丰富的煤炭也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58.6%。改革开放30年间,我国的节能减排工作取得了巨大成效:80年代初国家制定了"开发与节约并重,近期把节约放在首要位置"的能源发展方针;20世纪80年代中期,政府提出以效益为核心的能源开发利用战略和以电力为中心的能源消费结构调整战略;90年代政府进一步将各项能源方针具体化,如进一步强调了能源发展的总方针,即开发与节约并举,把节约放在首位;2000年以后,我国节能减排工作大范围展开,《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使节约资源成为我国基本国策,节能减排工作已成为全社会参与的国事、大事。国家将节能降耗提高到立法的高度,足见节能降耗的紧迫性及重要性。本文通过对水轮机冷却塔取代风机冷却塔的技术原理、改造可行性等方面探讨节能改造的经济意义。  相似文献   

4.
希腊位于巴尔干半岛南端,东、西、南三面环海,能源资源十分有限,仅有石油和褐煤储藏近年来,希腊通过发起创建东南欧能源共同体、构建石油、天然气和输电网络的框架计划、放开能源市场鼓励竞争、制定法律促进替代能源发展等措施,枳极促进本国能源多元化发展.使其成为名副其实的欧洲东南部能源中心的核心国家.  相似文献   

5.
梁雪梅 《广东科技》2016,(13):92-95
正环境和能源是近一个世纪人类最关心的两个问题。煤炭和石油所带来的污染问题日益严重,而作为三大能源之一的天然气,因其无毒、热值高、几乎不含硫和粉尘、燃烧产生CO2相对少、且易散发、不易聚成爆炸性气体,具有绿色环保、经济实惠、安全可靠等优点,已越来越得到人们的重视。天然气就成了人类首选的高质量能源,它在越来越多国家的能源消费中占居着越来越多的份额,到21世纪,它将逐渐取代石油  相似文献   

6.
绿色石油     
石油资源日趋短缺,加重了许多国家对能源前景的忧虑。美国一些报刊根据调查提出:美国国内已探明的石油储量和天然气,只能维持到本世纪末。国际能源专家纷纷把研究课题转向生物界:能不能从郁郁葱葱的30多万  相似文献   

7.
以超长期趋势预测为基础,通过对2030—2050年我国石油天然气供需形势的系统分析,提出有效应对能源安全挑战的战略措施和建议。研究结果表明,我国石油需求将长期处于增长态势,而石油产量将保持基本稳定,供需缺口不断加大,为此应在努力控制需求的同时积极稳妥地发展石油替代,力争石油对外依存度不超过60 %;天然气作为清洁、优质的化石能源,对改善我国能源结构、推动低碳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应进一步采取积极有效措施,加快国内天然气资源的勘探开发,加大国外天然气资源的引进利用,力争2030—2050年天然气在我国一次能源结构中的比例升至10 %以上。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我国油气中长期发展战略与技术路线以及6项战略措施建议。  相似文献   

8.
能源是一个国家强盛的动力和安全的基石。世界能源发展正处在由煤炭、油气向新能源第三次转换的新阶段,形成石油33%、天然气24%、煤炭28%、新能源15%"四分天下"新格局。中国正处在以煤炭为主的能源时代,"富煤但油气不足"的资源禀赋造就煤炭59%、石油19%、天然气8%、新能源14%的"一大三小"结构,需开展能源结构转型革命,迈向煤炭40%、油气31%、新能源29%"三足鼎立"新局面。中国石油工业正在由常规油气向非常规油气发展,形成"常-非并举"格局,开展从单体圈闭"油气藏"到大面积"甜点区"的理论革命、从直井天然能量到水平缝网"人工油气藏"的技术革命、从人工作业到信息智能化低成本开发的管理革命、从能源政治到重塑能源新版图的战略革命。中国能源转型道路选择"减煤稳油增气、大力发展新能源"两大方向,面临煤炭清洁化利用、油气对外依存度攀升、新能源未来支柱产业不明朗"三大挑战",需布局煤炭、油气、新能源"三大战略领域",开展能源供给侧、能源消费侧、能源技术侧、能源体制侧"四大革命",把握现行国家政策、"一带一路"战略、新一轮油价回暖、天然气规模发展、新能源技术革命方向"五大机遇",完成中国能源转型的历史使命。社会文明发展和科学技术进步是驱动能源转型的两大动力,社会文明发展是内在动力,科学技术进步是根本动力,从传统化石能源向非化石新能源转型是能源发展的必然趋势和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9.
油气资源和粮食、水资源是影响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三大战略资源。石油天然气行业发展方式的转变,既关系到石油天然气行业本身的健康发展和国家能源安全,也是实现国家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保障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居民生活具有重要的意义。为了应对未来的能源挑战,必须加快完善相关的体制机制,采取多种政策措施,促进该行业依靠自主创新实现超常规发展、节约型发展和国际化发展。  相似文献   

10.
胡小龙 《科技信息》2011,(12):I0195-I0195
内蒙古是国家最大的能源基地,煤炭储量、稀土储量及其他各种有色和黑色矿藏在国家能源储备中均占很大比重。在自治区"十五"和"十一五"发展规划中,能源、冶金被确定为自治区重点发展的优势特色产业,是内蒙古推进工业化进程的重要支柱产业。在内蒙古经济大力发展的背景之下,高职教育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高等职业教育为内蒙古经济发展输送大批理论扎实、实践操作能力强的实用型人才。在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大背景下,内蒙古高职教育应该以内蒙古优越的产业背景为前提,大力发展能源冶金等具有鲜明地区特色的专业。  相似文献   

11.
1.石油天然气输送管道用螺旋缝埋弧焊钢管的制造 石油天然气输送管道用螺旋缝埋弧焊钢管的制造是广州市石油化工总厂建筑安装工程公司承担的新产品开发项目。 管道输送已为当今五大运输工具之一。由于石油与天然气是易燃易爆物质,输送危险性高。另外一般其输送距离较长、输送量大、输送压力高达5~10MPa。况且管线多在野外敷设,现场环境恶劣,因  相似文献   

12.
2005年,中国从撒哈拉以南非洲进口的石油和天然气占总进口量的28%。非洲地区石油总资源量为233.8亿吨,天然气总资源量为21.2万亿立方米,到2010年,非洲国家石油产量在世界石油总产量中的比重有望上升到20%。非洲已经是中国最大的海外份额油来源地。预计未来三至五年内,我国从海外获得的份额油总量将达到每年5000万吨,相当于现在大庆油田的产量,其中加蓬、苏丹等国将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非洲西部和中部石油资源最密集、产量最多,尤其是几内亚湾国家尼日利亚、喀麦隆、赤道几内亚、加蓬、刚果(布)、安哥拉六国,石油探明储量达500亿桶(约合75亿…  相似文献   

13.
1对能源结构的选择我国一次能源丰富,在世界上占有重要地位,在能源消费结构中,煤炭所占比重为67%,石油为23郾6%,天然气为2郾5%,水电为6郾9%。但煤炭作为我国最主要的能源资源,已探明的储量约1×104亿t,储采比仅为114a;石油我国储量不多,目前每年进口量占1/3;天然气在最近10年发展很快,预计2005年产量可达到500亿m3,“西气东输”已送至河南、安徽、江苏、浙江、上海等地区;电能在2000年装机容量已突破3亿kW,发电量13556亿kW·h,长期困扰经济发展和人民正常生活的严重缺电局面已基本缓解。但是随着我国能源供求不足矛盾的缓解,其结构性矛盾已…  相似文献   

14.
为获取经济高速增长所需的能源,印度外交越来越向石油和天然气领域倾斜,全力发展与有可能成为其能源供应地或能源通道国家的关系,并着力构建周边油气供应网络。  相似文献   

15.
光伏产业将超过核电 据了解,目前人类生产、生活所消耗的能源有70%来自煤炭、石油、天然气等化石能源.但是,化石能源一方面存在总量极限,根据世界上通行的能源预测,全球石油将在40年时间内枯竭,天然气将在60年内用光,煤炭将在220年内结束,人类发展时间受到严峻的挑战;另一方面,在世界现有的科技条件下,化石能源的大量开采和使用又给地球的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危害,  相似文献   

16.
 据统计2010年世界探明化石能源储量天然气占21.1%,煤炭占54.78%,石油占24.12%,而同年的化石能源消费结构为天然气占27.37%,煤炭占34.05%,石油占35.58%(2011年世界能源统计报告).可见煤炭的储采比远大于石油,将成为未来化石能源的主力.而我国化石能源探明储量比例约为煤96.14%,石油1.78%,天然气2.08%,而从消费角度看,近年来虽然石油对外依存度已超过一半,而煤炭仍能占国内一次能源的70%左右.煤炭作为中国的主导化石能源是难以改变的.  相似文献   

17.
西气东输项目的日益发展在我国的石油战略和国家能源发展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长输油、气管道加速朝着大口径、高压力输送的方向发展。与其配套的焊接技术的掌控已成为西气东输油气管道工程施工成败的关键,它直接关系到工程质量、  相似文献   

18.
能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任何国家要发展工业、农业、国防、科学技术和提高社会生活水平,都离不开能源的支撑。随着人类文明的推进,能源的种类越来越多。近代被人类广泛应用并在生产、生活中起支配作用的能源,主要有煤炭、石油、天然气、水能和核电等。  相似文献   

19.
李广玉 《科技信息》2011,(17):65-65
能源是经济发展极为重要的推动力,国际能源机构的研究表明:到2025年石油日均需求将增长42%,天然气年需求量将增加60%。与此同时,日益严重的生态问题、恐怖主义、气候变化、资源枯竭等都在加剧,能源安全引起各国高度重视。近10年来.我国石油需求从每天340万桶猛增至800万桶。  相似文献   

20.
在70年代后发生的石油危机之前,世界能源是充分和廉价的。如今的工业发达国家正是获取了大量廉价能源发展了经济,从而得以从二次大战的创伤中恢复过来并且达到了空前的繁荣。如今不仅廉价能源时代一去不复返了,而且由于核电站事故的威胁和环境污染问题日益突出,使得全世界都在关心世界能源是取之不尽还是用之将竭?这首先要看看——世界能源消费的现状和未来根据世界能源会议的调查统计,1985年的世界商品能源消费量为74亿吨油当量(各种能源按其发热量折算为每公斤10000千卡的石油,称为油当量),其中煤炭消费占30%,石油占38%,天然气占20%,水电占7%,核能占5%。在世界能源总消费中,仅占世界人口约1/4的工业化国家能源消费占3/4以上,而占世界人口3/4的广大第三世界国家对商品能源的消费还不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