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盾构法隧道施工在我国地铁建设中应用为广泛,其中盾构机穿越河流的情况比较常见。在实施盾构法隧道施工安全工作中施工人员应熟悉和掌握施工安全监控重点及相应对策,从而为业主提供优质的工程产品。  相似文献   

2.
本文介绍了地铁隧道盾构法施工引起地表沉降的原因,通过加强对施工过程的严格控制,根据不同的地质情况采取有针对性的掘进方法,确保盾构法地铁隧道的施工质量,为进行城市地铁隧道施工的企业提供有效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
全雪勇 《科技资讯》2010,(15):121-123
随着技术的进步,盾构技术的出现使得掘进效率更高,且盾构技术的适用范围较广,在国内得到了广泛地应用。本文首先简要介绍了盾构技术,并对我国地铁隧道施工所采取的矿山法、盖挖法、明挖法、暗挖法和盾构法五种方法进行了对比分析,针对土压平衡式盾构机介绍了盾构法施工的主要技术参数,并以已建成的深圳地铁5号线盾构法穿越铁路区间隧道为例详细介绍了盾构法施工在地铁中的应用。本文为盾构法在地铁中的应用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
开展西安饱和软黄土地层地铁隧道施工地表沉降特性研究具有重要理论意义与工程应用价值,以西安地铁三号线通化门-胡家庙区间隧道右线为工程背景,采用现场实测的手段研究了饱和软黄土地层矿山法地铁隧道施工诱发的的地表沉降规律,并与该地层下采用矿山法与盾构法施工和饱和软黄土地层与普通黄土地层下的地表沉降值进行了对比。实测数据表明饱和软黄土地层矿山法施工诱发的地表沉降最大值位于隧道中心处,其值为48.98 mm,影响范围约为2倍的隧道洞径,最终的沉降槽宽度为2D;纵向地表沉降变形历时曲线可分为3个阶段,其中第二阶段占总沉降量的3/4,为主要沉降阶段。饱和软黄土地层采用盾构法施工时地表沉降最大值为35.5 mm,而采用矿山法施工时地表中心沉降最小值为41.2 mm;与普通黄土地层相比,在普通黄土地层采用矿山法施工时地表中心最大沉降值为28.1 mm.结果表明:饱和软黄土地层地铁隧道施工诱发的地表沉降远大于普通黄土,当隧道存在饱和软黄土地层时必须引起重视应优先采用盾构法施工,如采用矿山法施工必须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为适应城市发展需要和满足城市居民日益增长的出行需求,地铁建设不断加快了建设步伐.盾构法隧道施工在地铁建设中应用最为广泛.笔者通过不断摸索与总结积累了一些实际工作经验,本文就土压平衡式盾构为例,对隧道掘进施工中质量控制要点及如果问题采取的对策谈一些体会以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6.
盾构法具有机械化程度高、安全、进度快等特点,已成为城市地铁隧道施工方法的首选.但周边建筑的存在,使得在施工过程中对周边建筑物的影响要严格控制.本文针对盾构法隧道开挖过程中对施工区域周边建筑物沉降的影响,利用三维数值模拟手段,对某在建工程实例进行了分析.仿真分析结果表明:盾构法对周边建筑物的影响与距离和建筑物自重有关.文中分析盾构法隧道施工对周边建筑物的影响规律,对地铁施工建设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7.
浅谈盾构法施工地铁区间隧道的施工工艺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富康峰  张信其 《甘肃科技》2009,25(10):105-108
针对近年来我国广泛采用盾构机施工地铁隧道的现象,结合深圳地铁2号线某在建标段工程项目施工的实际情况,介绍采用盾构法施工地铁区间隧道的主要施工工艺和技术要点,并提供相应的参考施工方案和技术操作要点。  相似文献   

8.
盾构法隧道施工多媒体监控与仿真技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对目前国内盾构法隧道施工技术水平的研究与分析,指出了现有施工监控与管理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本项研究通过采用数据,图像与声音采集及传输技术,建立了一套盾构法隧道施工的多媒体监迭系统,根据已有的盾构法隧道施工引起地层移动理论,采用了基于数据体视化算法的计算机仿真技术,研制了盾构法隧道施工实时预测与控制的仿真软件,多媒体监控与计算机仿真系统已在上海地铁二号线区间隧道工程中得到了具体的应用,实践证明,该系统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
地铁盾构技术是当前城市地铁施工中应用比较广泛且是一种重要的施工技术,它是使用盾构机在地面以下掘进暗挖隧道的施工方法,地铁盾构法具有自动化程度高、施工速度快、省时省力、成洞较快以及不受外界气候影响等特点,在隧道洞线比较长且埋深比较大的情况下,它是一种更为经济合理的施工方法。而一般使用的复合式土压平衡盾构机对于长度超过100m,且岩石单轴抗压强度超过100MPa的地层,直接采用盾构法施工存在较大难度,常采取矿山法初支+盾构空推的形式。本文通过对地铁盾构空推过暗挖隧道施工过程中的注意问题进行分析,对地铁盾构空推过暗挖隧道施工关键技术进行探究。  相似文献   

10.
盾构法隧道施工在地铁建设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推进压力作为影响盾构施工对地表沉降影响的因素之一,需要进行合理控制。使用MIDAS/GIS软件对合肥某盾构隧道区间施工进行了数值模拟,通过控制施工过程中推进力的变化,分析在不同推进力的条件下周围地表的沉降。由此得出结论:推进压力的大小在合理范围内对地表沉降的影响有一定的规律,在一定范围内推进压力越大,地表沉降越小。运用此规律可以为后续盾构施工工程减小地表沉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随着地铁轨道交通建设的发展,盾构法施工技术应用已十分普遍,而标志隧道质量水平的管片质量得到关注。为稳定管片质量,对管片质量通病进行研究并采取必要措施很有必要。  相似文献   

12.
盾构法已成为我国城市地铁施工中一种重要的施工方法,由施工引起的地面沉降对其周围环境的影响是盾构隧道设计和施工中非常重要的问题。本文根据某地铁盾构隧道穿越桥桩工程,应用三维有限差分软件FLAC-3D进行了数值模拟,并对计算结果和实测结果进行了对比和分析,研究了隧道开挖中产生的位移对既有桥桩的影响,得出桩基变形的规律,并提出相应的工程建议。  相似文献   

13.
奚正兵 《科技信息》2012,(36):384-386,382
郑州地铁郑州火车站站-二七广场站区间隧道采用盾构法施工,下穿郑州火车站,本段关键控制环节为如何确保既有陇海铁路郑州火车站的结构安全稳定。为确保郑州地铁本段施工安全质量,采用数值模拟等辅助手段研究、编制施工方案。施工方案数值模拟成果表明,采用盾构法下穿既有陇海线郑州火车站,能够满足郑州火车站的结构安全稳定要求。实践证明,该方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并在郑州地铁施工过程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相似文献   

14.
凌志平 《广东科技》2006,(8):115-116
结合广州地铁二号线盾构区间平面联系测量的实践,介绍一井定向、两井定向、陀螺定向在地铁盾构法施工隧道平面联系测量中的运用,及三者的精度分析。  相似文献   

15.
利用三维数值模拟手段,对某机场飞行区扩建工程T4航站区地基处理施工对盾构法隧道运营地铁的影响规律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表明:盾构法隧道的结构应力增量集中出现在管片拱部和腰部;隧道沿线两侧各30 m范围须加强地铁结构的变形监控量测。提出了控制搅拌桩、旋喷桩以及重型施工器械施工过程中与地铁的距离及滞留时间等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伴随盾构地铁隧道工程的大量开工建设,盾构法施工技术已经趋于成熟和完善。现结合本工程实际,就盾构隧道同步注浆的工作原理、主要技术参数、工艺流程等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7.
盾构法隧道施工引起的地面沉降机理与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小林  王涛 《科技资讯》2012,(17):71-72
本文首先分析了盾构法隧道引起的地面沉降规律和沉降影响范围,总结了盾构隧道地面沉降的主要影响因素;指明地面沉降主要源于开挖面的应力释放和附加应力等引起的地层变形,并对地铁施工中的地面沉降安全判断标准和控制原则进行了探讨,为城市地铁工程建设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8.
以武汉地铁3号线过汉江区间隧道为例,本文通过阐述区间工法选型的思路,探讨了盾构法与矿山法组合施工方法在软硬不均地层的适用性,并对导台的精度控制、分界面端头墙的施工、盾构机空推过程的姿态控制、管片拼装质量、管片壁后回填及注浆、管片的纵向压紧等关键施工技术进行了总结,为盾构法与矿山法组合施工技术在类似工程中的推广和应用提供了经验指导。  相似文献   

19.
陈岩 《科技资讯》2013,(32):38-38
近几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地铁建设规模也在不断扩大,地铁建设质量直接关系到人们使用安全。尤其是地铁隧道施工中,应根据施工地质特点,采取科学合理的施工方法。本文通过以某地铁隧道工程为例探讨浅埋暗挖技术的应用,以望对后期的地铁工程提供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20.
邹超 《甘肃科技》2016,(2):87-90
为了改良土压平衡盾构法隧道施工中渣土性能指标,根据多个城市地铁土压平衡盾构法隧道施工的实践经验,结合设计和施工规范,对渣土性能指标的改良进行了试验。结果表明,渣土性能改良后,土体流塑性得到了改善,摩擦性显著降低,刀盘扭矩显著减小,盾构刀具磨损减少,支掌面稳定性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