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华为公司品牌知名度指数:国际化战略指数:市场国际化指数:核心竞争力指数:发展潜力指数:华为公司对于很多人来说,华为始终披着神秘的面纱,甚至很多人根本不知道华为是做什么的。然而,华为和思科的一场跨国官司,就像一出专门为华为量身定做的活广告,让之前默默无闻的华为以此为跳板,纵身跃至全球瞩目的视野之内,从而获得了其在国际市场上的合法驰骋身份。这是一次超级豪华的“商业秀”,华为及任正非由此成为国内外媒体争相报道的热点。华为的研发、生产、销售在全球悄悄布下的据点已达到50多个办事处,80多个运营商,海外市场员工3000多人,…  相似文献   

2.
对于很多人来说,华为始终披着神秘的面纱,甚至很多人根本不知道华为是做什么的。然而,华为和思科的一场跨国官司,就像一出专门为华为量身定做的活广告,让之前默默无闻的华为以此为跳板,纵身跃至全球瞩目的视野之内,从而获得了其在国际市场上的合法驰骋身份。这是一次超级豪华的“商业秀”,华为及任正非由此成为国内外媒体争相报道的热点。  相似文献   

3.
翻开华为的历史,呈现在我们眼前的是这样一组数据:华为在全球建立8个地区部、85个代表处及技术服务中心,各类产品进入英国、法国、德国、西班牙、美国、日本、俄罗斯、泰国等100多个国家和地区。截至2006年1月, 华为在国际市场上覆盖100多个国家和地区,服务300多家运营商,在“世界电信运营商50强”中,已有28家使用华为的产品和服务。这只1996年已经走出国门的“土狼”现在已经成长为一头年国际销售额超过20亿美元的“雄狮”, 而且它更将国际化变革方向指向了企业的管理高层。本文向大家展示了这样一个被誉为“中国第一企业”的公司如何实现了它的国际化之道。  相似文献   

4.
祁丹萌 《科技信息》2007,(27):7-7,56
由于其强大的技术创新能力和丰富的产品线,华为公司在通信设备市场有着相当的优势。世界通信市场的继续发展和中国3G时代的来临,都给华为带来了巨大的商机。华为也正顺应环境的变化,利用自身优势和市场机遇,积极在国际市场扩张。通过对华为国际化战略过程中面临的内外部环境进行分析,利用SWOT分析的结果,验证了华为实施国际化战略的必要性,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发展,企业经营国际化,资本市场全球化,国际贸易自由化以及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将构成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特征。各国经济不仅在商品市场上的对外依赖性增强,而且在资金、技术、劳务等方面的联系更加紧密,参与国际分工成为各国经济迅速发展的重要因素。十多年来的改革开放政策为中国经济的发展注入了活力,综合国力得到增强,但面对激烈竞争的国际市场,中国的企业,特别是大型企业和企业集团能否参与国际化生产和经营体  相似文献   

6.
陈华 《华东科技》2005,(9):16-17
中远、华为和正泰的成功告诉我们,中国企业要想有大发展,就必须“走出去”。专家指出,在目前阶段,对大部分中国企业来说,扩大销售网络,争抢进入国际市场的渠道,仍然是海外扩张的首要目标。企业在迈出国门的同时一定要注意对自己的正确定位。  相似文献   

7.
中国企业发展过程中现有金融国际化的理论与策略尚不能充分的解释为什么中国企业在国际市场中竞争力不强的原因,因此,有效地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对完善中国金融国际化的理论和策略。促进中国企业在国际市场中增强竞争力有事半功倍之效用,本对二战后日本经济腾飞的原因以及不同时期的经济特点进行了详尽的分析,比较了中、日两国不同时期相同的经济发展状况,提出了对中国金融国际化发展的前瞻性建议及思考,尤其是在中国进入世贸组织以后的发展和对策。  相似文献   

8.
正知识产权运营是企业综合运用《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等赢取市场竞争的有效手段。现阶段经营比较成功的优秀企业如联想、海尔、华为、科大讯飞等,其发展的历程中融入了大量的知识产权运营智慧,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知识产权运营的市场价值。当前,国际、国内贸易环境日趋复杂,行业洗牌加速、新的产业格局和新的平衡尚未形成,知识产权在商业竞争  相似文献   

9.
当前广东发明专利的特征分析及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伍文浩 《广东科技》2008,(15):80-83
发明专利是技术发明活动产出的一种重要形式,相对于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专利更具有技术含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某国或地区的科技实力和技术创新能力。当前,世界主要发达国家越来越重视通过领先的技术来竞相抢占国际市场制高点。广东作为国内发明专利领域的排头兵,近年来在国际上异军突起,国际PCT专利连续几年保持着高速增长,尤其是华为、中兴等这些技术引领型企业在积极拓展国际市场的同时,  相似文献   

10.
论文化营销与品牌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济全球化已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主流与趋势,各国经济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形成一个既高度依赖又充满竞争的有机整体。经济全球化使得竞争无国界,各国企业都将面临全球化的市场,都将在这个大市场上利用国际国内两种资源进行生产和营销活动,在国际和国内两个市场展开竞争,而这种竞争更多的是文化营销战略的竞争。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深入、国际市场竞争的加剧和我国市场的进一步开放,文化营销必将成为我国发展经济和企业决胜国内、国际市场的一大法宝。  相似文献   

11.
刘敬敏 《科技资讯》2008,(35):248-249
随着经济全球化,世界贸易壁垒的减少,大型零售企业纷纷向国际市场进军,以海外市场为目标的国际化经营已经成为未来零售企业向更高层次发展的重要途径。本文通过零售业海外扩张目标市场环境和企业内部环境分析,从而进行零售商海外市场选择的目标市场综合评价,给出零售企业海外市场选择的标准。  相似文献   

12.
中国企业如何“走出去”,是一个战略选择,更是一个需要去学的策略。※中远、华为和正泰的成功告诉我们,中国企业要想有大发展,就必须“走出去”。※专家指出,在目前阶段,对大部分中国企业来说,扩大销售网络,争抢进入国际市场的渠道,仍然是海外扩张的首要目标。※企业在迈出国门的同时一定要注意对自己的正确定位。  相似文献   

13.
关越 《科技咨询导报》2011,(24):199-200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国际工程项目近几年的发展突飞猛进。但由于国际工程项目具有的长期性、复杂性、难度高等特点,以及在现今较为复杂的国际经济形势下,使得国际工程项目不确定性因素不断增加,具有较大的管理风险。对大多数缺乏国际经营管理经验的企业来说,要想在国际市场取得平稳而长远的发展,就必须把提高风险管理意识,增强风险识别能力,采取有效地风险应对措施作为走向国际市场的必修课和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14.
面对世界经济、科技一体化趋势,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的结合更为紧密。怎样把我国企业培养成为充满活力的微观经济主体,全面参予国际分工与竞争,进入世界经济循环,这是名牌战略与企业集团化所面临的共同历史使命。那么,如何将二者结合起来,取长补短,促进我国从整体上搞活国有经济和搞好整个国民经济,这是本文试图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随着改革开放政策的推进,促使我国许多企业投入到了国际贸易中去,这给许多企业带来了更多发展的机会以及扩大了领域范围,但是同样也带来了许多国际贸易的风险。所以,该文主要以我国企业在与国际市场接轨时候出现的风险与危机进行分析,最大限度地找出防止风险发生的措施,为了进一步提高我国的综合实力、推动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献计献策。目的就是促进我国经济能够实现稳定可持续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传统观点认为,严格的环境保护政策必然会增加厂商的私人成本从而降低其竞争力,对一国的经济发展带来负面影响;而波特假说认为,严格而恰当的环保政策能够引发创新,抵消成本,使厂商在国际市场上更具竞争优势。对我国东部地区1999—2007年有关面板数据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环境规制强度和企业技术创新之间具有显著的正相关性和因果性,从而在相当程度上证实了"波特假说"。根据这一结论,以低碳经济为出发点提出消除技术进步非对称性、促进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行业协会作为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自行组织建立的社会自我管理组织,行业自律组织,是现代经济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组织,它起着单个企业和政府部门不可替代的作用。提高行业竞争力,开拓国际市场:保护企业权益,扩大国际市场占有率;规范行业服务,当好企业代言人是行业协会的重要职责。行业的国际竞争力是发展中国家在国际市场竞争中的特殊任务。在新—轮激烈国际市场竞争中,行业协会首先要掌握本行业内国际市场信息、需求、资源、市场份额“分配”、技术水平、当地民族文化等等,组织国内本行业与国际同行业进行对照,找出差距,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才能更深入、更广泛地进入国际市场。作为企业自行组织建立的社会自我管理组织,行业协会为企业服务的内容很多,关键是要为企业多办实事,解决难事,当好代言人,理直气壮地维护企业的正当权益。当前中国已经成为国际上滥用反倾销手段进行贸易保护的最大受害者,国外反倾销已成为我国对外贸易发展的主要障碍之一。如何组织企业应诉,保护企业的合法权益,不但是促进企业不断开拓国际市场的重大课题,还是行业协会打造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18.
在经济全球化时代,竞争力和扩张力强的企业,无不积极参与国际资本市场,利用国际资本,走向全球市场.将其证券在世界主要资本市场上交易,乃是国际公司实力、信誉和品位的重要标志.进入国际主要资本市场还往往会成为企业在经营管理水平上的一个分水岭,它迫使企业改变传统的运作习惯,与世界接轨.  相似文献   

19.
单纯以技术推动市场的时代已经过去,IT企业原有品牌已不足以覆盖企业现有的业务及未来的战略延伸。华为换标了——5月8日,一朵饱满绽放的花儿取代了华为使用了18载之久的太阳图案。华为称,新标识表达了华为更为国际化、职业化的特点。无独有偶,自从年初开始,以英特尔、AT&T、腾讯为首的IT业老大掀起了一场“换标”热潮。而且更多的人开始相信,随着技术的发展和市场竞争的加剧,这股换标风还将继续下去。这些新标识的推出,折射出全行业正面临一场战略转型,也暗示着这些企业正在利用“标识战”彰显个性,为未来市场进行重新布局。集体变脸,各…  相似文献   

20.
企业并购早已成为90年代末期市场经济中最为引入注目的经济行为。它的产生和快速发展对整个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经济结构的调整、中国企业在国际市场中的竞争实力的增强产生极为深远的影响。通过企业并购行为实现公司的扩张、调整所有权和控制权的转移、进而达到规模经济。企业并购促进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企业制度的变迁,带来了企业资本运动的增值,增强了企业的竞争实力,是企业发展的根本动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