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转基因食品恐惧原因分析及其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自1994年世界上第一种转基因食品西红柿投放美国市场以来,转基因食品就引起了人们的关注。作为基因技术应用的产物,转基因食品在给我们带来巨大喜悦和希望的同时,也给人们带来恐慌和疑虑。如何消除对转基因食品不必要的恐惧,以更快地发展转基因食品,是目前很多国家和地区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拟从技术恐惧角度分析转基因食品恐惧现象,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2.
上帝与自然     
本文评述了当代基督教自然的神学对上帝与自然的关系的看法。这一观点对克服生态危机具有实践意义。只有自然的神学才能使神学摆脱牛顿关于自然的机械描述。皮考克的自然的神学主要讨论20世纪神学自然观及上帝与自然的关系模式。上帝主要是信息的传输者。逻各斯的概念尤其适合于表达神圣的内在性。本文旨在表明,神学观念吸取科学概念表达方式。20世纪上帝观更多同自然联系在一起,而不是同自然对立。神学不可避免地受到新科学观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中国科技成果》2007,(7):57-57
1984年,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实验室培育出第一批具有快速生长特性的转基因鱼,随后,以提供优质食品蛋白来源为目的,世界范围内,迄今已成功研制了30多种转基因鱼,这些转基因鱼包含了当今世界水产养殖的许多重要品种。但是,尚无一例转基因鱼释放到自然水体中进行商品化养殖,遗传生态安全及其控制技术已成为转基因鱼研究亟待解决的问题,是转基因鱼实现产业化的前提。  相似文献   

4.
人类对自然的研究如何导致对自然的理解越来越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作为人类认识自然主要途径的自然科学获得了如此迅猛的发展,对自然的理解真的越来越少吗?本文通过对从古希腊到20世纪的自然哲学史和自然科学史的考察,首先确证了这一现象。  相似文献   

5.
透视转基因食品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按照我们对世界贸易组织的相关承诺,自2002年3月20日后,国外的转基因食品会不断地出现在中国消费者的面前。然而,国内很多人对转基因食品的潜在危害性知之甚少。转基因食品真的是像某些人所称的那样绝对有利而无害吗?本文试图从转基因食品的食用安全危害、生态环境危害、生物多样性危害以及经济贸易危害等四大方面分析其潜在危害性,并针对现有的相关对策进行思考,以期引起大家对转基因食品的警觉,慎重对待转基因食品。  相似文献   

6.
本文对美国学者H.罗尔斯顿的自然价值论思想做了简要介绍和分析,认为该理论在西方环境伦理学阵营中独树一帜,从价值论角度出发,论证了自然界内在的客观价值。我们认为,他所提出的自然“内在价值”概念是对价值概念的泛化,错误地把价值的客观性等同于价值本身,把存在命题与价值命题混为一谈。本文指出,对价值概念的准确定义是正确认识自然价值,即真正实现自然价值概念提升的前提和关键,马克思主义关于价值的理论能够担负起这一任务。据此,本文将“自然价值”定义为自然对于整体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所具有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本文概括地介绍了传统价值哲学对价值的讨论。从自然界的外在价值到自然界的内在价值,全面论述了自然价值的内涵,进而揭示出自然价值的伦理精神。  相似文献   

8.
转基因食品的商业化至今已有近20个年头,其安全性问题始终受到社会的关注。转基因食品安全的不确定性使相关伦理问题具有特殊性。本文在对转基因食品安全不确定性的根源进行阐释的基础上,分析了应如何结合这一特点使用生命伦理的原则对转基因食品的伦理问题进行评判,并对应如何以责任伦理的观念对转基因食品的研发、生产销售和监管等相关主体进行伦理规约进行了探析。  相似文献   

9.
理工科研究生对转基因食品认知态度的再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进一步研究理工科研究生对转基因食品的认知态度和购买意愿的变化,继2010年12月调查之后,2013年6月随机调查了490名理工科研究生,结果表现出新特征:除了对转基因生物和转基因食品仍旧保持较高程度的认知,共有78.02%的人持"谨慎支持"或"中立"态度,持绝对"支持"或"反对"的比例较小;在价格相当时优先购买传统食品的比例由99.30%下降到77.29%;降价对消费倾向影响较大,当转基因食品便宜40%时总计会有61.12%的人购买该类食品,但仍有11.84%的人表示价格再低也绝不购买转基因食品。分析结果表明:理工科研究生对转基因食品的认识较为理性;专业知识的学习对于转基因生物认知态度有重要影响;多数人对转基因生物持支持或谨慎支持态度;价格因素是影响消费倾向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10.
本研究关注转基因技术和食品添加剂的使用等科学争议性议题,系统实证地描摹了我国网民对科学争议议题的态度,并探讨其如何受到社会文化因素影响。通过1843份网络调查问卷,本文发现:公众对转基因技术的支持度较为中立,呈负面倾向。对转基因药品的接受度高于转基因食品。公众对食品添加剂的使用总体呈正面态度。研究发现,社会文化因素中的宿命论观念和生物进化论的支持度对科学争议的态度影响最显著,在两个议题中均呈现正相关;而具有广阔文化传统土壤的中医文化对科学争议态度的影响只在转基因技术的议题中显著相关。其次具有较大影响的是家庭结构因素,即家庭成员数量与对科学争议的态度显著相关,家庭中孩子的数量与对转基因技术的态度负相关。另外,人口统计学特征的解释力较弱,只有地域分布对科学争议的态度具有显著影响。东北地区的人们更不支持转基因技术,中部地区的人们更不支持食品添加剂的使用。  相似文献   

11.
慎重对待人的自然--从人的自然属性看科技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从人的自然属性(包括人的自然体、夫妻之间及其与孩子之间的关系、人的自然体与大自然的关系等)考察了当代科技的发展趋势和问题,认为科技应该非常慎重地对待人的自然属性,因为真正属于人的自然是人之整体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和前提。  相似文献   

12.
从1983年转基因烟草的问世,到1996年转基因作物全球的商业化种植,基因工程为多个领域尤其是食品领域带来了深刻的技术革命。转基因生物是利用现代分子生物技术,将某些生物的基因转移到其他物种中去,改造生物的遗传物质,使其在形状、营养品质、消费品质等方面向人们所需要的目标转变。以转基因生物为直接食品或为原料加工生产的食品就是"转基因食品",包括转基因植物食品、转基因动物食品和转基因微生物食品。转基因技术可用来改变植物的某些遗传特性,培育高产、优质、抗病毒、抗虫、抗寒、抗旱、抗涝、抗盐碱、抗除草剂等的作物新品种;  相似文献   

13.
正编者按:自17世纪以来,近代科学建立的自然世界图景深刻地影响了人类文明的发展形态。深入理解新科学诞生之初奠立的自然观念,对思考当下日益尖锐的人与自然之间关系问题有着积极意义。随着科学思想史研究的推进,新自然观得以形成之思想条件的丰富性与复杂性得到了更充分地揭示。  相似文献   

14.
"能高度逻辑地思维"是智慧与非智慧的唯一区别与分水岭,而人类能逻辑地思维是长期进化自然形成的。人类一旦学会逻辑地思维,其认知的获取与传承也根据逻辑而进行,人类认知的逻辑传承就成为自然而必然。由此,不仅存在人类认识自然的相同逻辑范式,而且一切自然皆逻辑,自然是逻辑的标准。  相似文献   

15.
“征服自然”是人类实践的一项重要活动。“征服”既是一种勇敢的行为,也是坚强意志的表现。从征服自然的柔性或弱性含义看,征服自然广泛地存在于探索自然和改造自然的活动中,没有探索和征服自然就不可能有改造自然,更不可能利用、控制、支配和驾驭自然;从征服自然的剐性或强性含义看,征服自然是指对自然灾害和人类疾病的战胜和攻克。我们既要反对和纠正对自然的野蛮和掠夺性的征服,也要提倡和鼓励合理的、正当的、有节制的征服自然的活动,把征服自然和保护自然结合起来,这样才有自然、社会、自然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6.
自然与自然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将自然等同于自然界,这是现代人的现代意识,这种意识导致了人对自然的掠夺和破坏。批判现代性和保护自然环境,应该把自然和自然界区别开来。可是在目前的生态伦理学研究中,由于未能区分自然和自然界,错误地将“人是自然一部分”等命题作为生态伦理何以存在的哲学根据。人只能归属于自然,而不能归属于自然界,人与自然界合二为一,人就沦落为自然存在物。人是自然存在物并不能够合乎逻辑地推论出人是道德存在物。  相似文献   

17.
转基因作物及食品的发展涉及众多利益相关者。以"利益相关者"理论为基本框架,将主要利益相关者分为核心利益相关者、直接利益相关者、间接利益相关者、重要利益相关者等几类。根据问卷调查对转基因食品主要利益相关者的不同利益诉求进行了归纳、总结和分析,并对不同利益相关者对转基因食品决策的影响力和角色重要性等特性进行了分析。借鉴利益相关者理论及其共同治理理念,提出转基因作物及食品的管理要建立起包括政府、转基因作物及食品管理者及其他利益相关者的职责、权利和义务的制度,构建一套完备有效的共同治理的内部与外部结构及超越结构的管理机制。  相似文献   

18.
长期以来,关于转基因食品是否会威胁人类健康的争论一直不断。英国《独立报》披露了转基因食品巨头“孟山都”公司的一份秘密报告。报告显示,吃了转基因玉米的老鼠,血液和肾脏都会出现异常。虽然“孟山都”公司表示,出现在那些老鼠身上的异常情况纯属偶然,但是,出现异常的老鼠仍然引发了人们对转基因食品安全性的担忧。而恰恰在这时,包括英国在内的欧洲国家准备投票表决是否应该在市场上公开销售转基因食品……  相似文献   

19.
自20世纪30年代转向马克思主义之后,恩斯特·布洛赫在马克思意义上,把自然理解为一种"感性的自然界",提出了"能生的自然"概念和"自然主体"概念.根据能生的自然概念,自然不仅是无意识的最初阶段,也是人类事业的"前室".自然主体不仅仅是一个假定,而是一个存在论的根据.自然主体概念涉及一种"超自然化的地理学",意味着人与自然的物质代谢和交互作用,从而自然主体造成一种具体的乌托邦统觉的效应条件,即造成革命意识.  相似文献   

20.
近些年,大量使用化肥和农药所带来的土壤、水体的复合污染越来越严重地影响着农业生产的持续和稳定发展,威胁着人类的健康。“自然农法”是探求避免使用化肥和农药,力求充分利用耕地内资源生产营养丰富的健康食品的一种综合生产体系。日本自然农法国际研究开发中心目的是希望提高作物品质的高营养价值和安全性以及劳动生产性和土地生产性,以增强地力为基本要素。通过生态的调解能力,平衡和培育土壤,以形成正常的生物循环或者重新找回原有的生活史。本项目和日本自然农法国际研究开发中心开展合作,引进日本“自然农法”技术体系,在我区蔬菜生产中进行适应性应用研究,属于宁夏回族自治区国际科技合作计划项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