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高寒阴湿地区,该施工地点处于低气温、低气压的施工环境中,要比一般地区施工困难,混凝土在施工中和运营期间会遭到冻融破坏。对于在高寒阴湿地区的项目工程的建设,要控制好建设质量,制定好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2.
高寒阴湿地区路面病害产生是多方面的,病害处治一直困扰着养护工作者.结合近年来参与省道209线养护工作、大中修工程.以K76+000-K104+600为例,提出了高寒阴湿地区路面病害产生的原因及养护对策谈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3.
针对兰州市高寒阴湿地区自然条件差,交通不便,信息闭塞,科学文化教育落后等问题,提出相应的农业发展思路与对策。  相似文献   

4.
王学兰 《甘肃科技》2011,27(18):173-174
根据临夏州高寒阴湿地区的气候、生产现状和生产潜力,讨论了今后该地区的发展出路与对策。  相似文献   

5.
岷县位于甘肃省南部,海拔在2040~3747米之间,在地质构造上属西秦岭地槽褶皱系的北海西褶皱带。境内北秦岭山地横贯全县,构成山丘重叠沟脉纵横的地势,山多川少,山地坡度在15~45度之间,气候高寒阴湿,垂直梯度及水平差异变化较大,大部分地区植物覆被较好。由于海拔高,降水比较充足,水土流失十分严重,亩产量低而不稳。我县的高寒阴湿山区是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要地区,容易受气候和地理条件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叶玉福 《科技信息》2011,(25):I0326-I0326
本文对天祝地区翻浆产生原因进行了详细的调查分析和探讨,对翻浆的处置及预防进行介绍,以供高寒阴湿地区公路养护工作者参考。  相似文献   

7.
针对兰州市高寒阴湿地区自然条件差、交通不便、信息闭塞、科学文化教育落后等问题,提出相应的农业发展思路与对策.  相似文献   

8.
魏天祥 《甘肃科技》2005,21(3):165-166
在海拔近3000的高寒阴湿地区培育大果圆柏苗木,适宜的播种期为5月20日至25日,种子取去清洗混沙层积催芽,覆土厚度2—3cm为大果圆柏育苗前期最优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9.
高寒阴湿山区冬季塑料暖棚饲养育肥猪效果观测安继忠,谢固本(甘肃省定西地区种草养畜服务中心743000)为寻求一条改善高寒阴湿山区猪小气候环境,提高养猪经济效益的途径,笔者于1992年11月1日-1993年3月30日在渭源县会川镇农户中进行了塑料暖棚饲...  相似文献   

10.
本论述结合G212线分水岭、木寨岭油路养护,介绍了针对高寒阴湿阴冷地区阴湿多雨,地下水丰富,地下水位高,气候变化异常,交通量大,路基病害多等诸多情况下的油路养护技术,为二阴地区油路养护在路基翻浆处治、油路修补方面从施工工艺、材料、技术规范等方面提供了行之有效的方法及措施,对二阴地区油路预防性养护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1.
甘肃南部高寒阴湿山区和陇东老区的29个县(市),是全省贫困面分布的主要地区,1985年底以来先后被列入国家和省的重点扶持范围。全文详细计算和分析了该地区畜牧业生产的发展变化。  相似文献   

12.
欧美杨与新疆杨在高寒阴湿的张家川县境内3个不同气候特点区域栽培对比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试验区欧美杨的造林成活率、平均胸径、平均年高生长量、均优于新疆杨,而且具有分杈迟,杆性好的特点,适合高寒阴湿山区的生长环境。  相似文献   

13.
农村公路建设的质量要充分考虑地域特点,因地制宜地进行设计、施工,才能够保证工程质量及节省工程投资。针对甘南农村公路建设中出现的问题,提出了甘南高寒阴湿地区农村公路建设质量控制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4.
对于桥梁工程而言,预应力混凝土的耐久性是结构寿命的重要决定因素。高寒阴湿地区常年气温低、昼夜温差大。近年来,大量的工程实践表明,桥梁混凝土工程在该地区恶劣的自然环境下,梁板受到冻融破坏的影响,混凝土表面会胀缩、风化剥蚀甚至产生裂缝,部分裂缝在不利环境、气候条件和荷载的作用下,不断延伸扩展,削弱梁板的刚度和强度,降低梁板的耐久性,甚至会发生坍塌,影响后期营运安全。文章通过甘肃省甘南某桥梁工程,结合类似工程施工经验,从施工实际出发,研究分析高寒阴湿地区混凝土梁板裂缝产生的原因,提出相应的措施,为相关工作的开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岷县位于甘肃省南部,地处甘南高原、陇中黄土高原及陇南山地接壤区,是典型的高寒阴湿地区。岷山红三叶在岷县已有60余年的栽培历史,是独具地域特色的高产优质地方牧草品种。近几年来,岷县以草原生态立县战略为本,认准岷山红三叶独特的饲用药用价值,大力开发推广,目前已成为我县群众脱贫致富的主要新型产业。  相似文献   

16.
本文计算了黄土高原区两个高寒阴湿县草地农业系统组分间的灰色关联度,确定了其间的主导因子,为实施宏观决策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7.
马铃薯是高寒阴湿区主要秋粮作物,播种面积占粮田的20%以上,既是粮菜兼用作物,又可进行加工增值,是这一地区农民发展商品生产的拳头产品。笔者根据多年试验示范结果,现将其高效栽培技术作一总结。 1 产量指标入构成因素 产量指标:2000~2500公斤/亩; 产量构成:亩保苗4500—5000株,单株生产力为  相似文献   

18.
漳县冬小麦主要病虫害防治技术吴喜德(漳县植保站748300)漳县位于定西地区东南部,属挑眼高寒阴湿区与陇中黄土高原交汇过渡地带,全县辖17个乡(镇),耕地面积47万亩,粮食作物播种面积38万亩,主要为冬小麦、蚕豆、马铃薯3大作物。其中冬小麦播种面积历...  相似文献   

19.
肖广成 《科技信息》2012,(3):575-575,571
本文主要对高寒地区煤矿供暖系统进行分析、研究,提出了高寒地区井工煤矿供暖问题的难点及解决办法,为下一步高寒地区煤矿建设提供了成功经验。  相似文献   

20.
高寒阴湿区地膜覆盖小麦穴播栽培技术要点整地施肥前作收获后及时灭茬耕翻,封冻前耕耱。播前结合耕翻起垄亩施农家肥3000kg,尿素20kg,或硝铵25kg,过磷酸钙60kg;或亩施农家肥3000kg,二铵15kg,尿素15kg(硝铵20kg)。选用品种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