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股指期货仿真交易与现货相互引导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沪深300股指期货仿真交易数据及沪深300指数为研究样本,在结合定性分析的同时,运用E-G协整检验、G ranger因果分析法对两个市场之间的长期均衡关系进行了研究,并通过使用向量自回归(VAR)模型、向量误差修正(VEC)模型、脉冲响应分析和方差分解等方法,进一步对变量间的相互引导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仿真交易合约与HS300指数之间互为因果引导关系,且期货市场调整到均衡状态的速度要远快于现货市场。同时研究也发现,股指期货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对现货市场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在定价中也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但是在价格发现方面总体来说受到现货市场的影响还是占相对主导地位,即我国仿真交易中的股指期货还没有达到成熟期货市场的价格发现水平。  相似文献   

2.
我国棉花期货与现货市场的价格发现与波动溢出效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研究我国棉花期货和现货市场的动态关系为目的, 基于 VEC 模型、Granger 因果检验、脉冲响应分析和 BEKK 模型, 对我国棉花期货和现货市场的价格发现功能和波动溢出效应进行实证分析. 研究结果表明: 期货价格和现货价格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和双向Granger 引导关系. 但期货市场对现货市场的引导作用更强, 并且较现货市场具有更强的信息效应. 此外, 两个市场均存在很强的自身波动滞后效应, 相互间的波动溢出效应也非常显著, 但期货市场对现货市场的波动溢出效应明显大于后者对前者的波动溢出效应.  相似文献   

3.
我国农产品期货与现货市场之间的信息传递效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构建误差修正项模型和基于t分布的双变量EC-EGARCH(1,1)模型,选取玉米和白糖期货作为研究样本对我国农产品期货市场和现货市场之间的的信息传递效应进行了实证研究。结论表明:农产品期、现货市场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相互引导关系和相互波动溢出效应,并且期货市场对现货市场的波动溢出效应大于现货市场对期货市场的波动溢出效应;检验了期货市场交易量和持仓量的信息传递效应,发现只有交易量对现货市场有显著的正反馈信息传递效应。  相似文献   

4.
实证分析了2015年中国股票市场异常波动前后,沪深300股指期货与指数现货市场的动态关系.利用1min高频数据和日数据,构建向量误差修正模型.结果表明,在正常的市场状态中,期货市场对偏离长期均衡关系的反应和调整速度比现货市场反应速度快;但是在2015年股票市场异常波动中,现货价格对偏离长期均衡关系的反应速度更快.此外,利用脉冲响应函数研究变量受到冲击时对系统的动态影响,发现在异常波动市场中,现货价格受自身冲击的影响大于受期货市场冲击的影响.可见,2015年股票市场现货价格的剧烈波动并不是由股指期货交易引起的,本轮市场异常波动的原因不应该归咎于股指期货.  相似文献   

5.
中国钢材交易市场拥有三种类型:现货、期货和电子交易市场.它们的价格信号对基本面信息的反映能力如何,市场价格发现功能呈现何种动态演化趋势,是产业链成员与政策制定者关注热点.依据向量误差修正原理和条件异方差模型,分析过去的市场信息对多个市场动态条件协方差阵的影响,建立时变信息份额模型,研究中国钢材市场长区间价格发现功能的动态演化.研究显示:热卷板期货上市前,电子交易市场价格发现功能优于现货市场;期货上市后,电子交易市场、期货市场和现货市场都对价格发现过程有所贡献.现货市场价格发现功能呈现较好动态演化趋势,多数时期对价格发现过程的贡献大于其它两类市场.尽管电子交易市场在价格发现过程中的角色由主导者演化为从属者,但其功能发挥较稳定,亦不时具有最先反映基本面信息的能力.在中国钢材市场,保证金水平高低、交易量多寡,以及流动性强弱,都未显示出与价格发现功能有方向性关联.  相似文献   

6.
相对于我国期房市场的巨大规模, 理论界对期房和现房价格相互关系的研究还不够深入. 借鉴金融期货和现货市场关系的研究方法, 同时考虑我国房价数据较短的限制因素, 采用商品住宅期房和现房价格省级面板数据建立VECM模型, 运用协整分析、Granger因果检验以及方差分解等方法考察我国期房和现房市场的价格引领关系. 实证结果表明, 我国期房和现房市场与期货和现货市场类似, 存在长期均衡关系和双向价格引领, 并且期房市场的价格发现作用大于现房市场.  相似文献   

7.
中国ETF基金的价格发现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中国ETF基金市场的五只ETF基金产品为研究对象,对中国ETF基金的价格发现问题进行了实证研究.基于Johansen协整检验方法及VEC模型,研究表明ETF基金二级市场价格、基金净值、跟踪指数之间存在协整关系.当以ETF基金对数价格变化作为被解释变量时,五只ETF基金VEC模型误差修正项的系数估值存在差异.当ETF基金价格的短期波动偏离长期均衡时,从非均衡状态回归到均衡状态的调整速度存在差别.基于信息份额I-S模型和永久短暂P-T模型,发现五只ETF基金的二级市场价格、基金净值、跟踪指数在价格发现过程中的信息份额贡献比例并没有表现出一致性,ETF基金净值在价格发现过程中信息份额贡献相对较大,ETF基金净值在中国ETF基金价格发现过程中具有较强的主导作用.中国ETF基金全部为指数基金,紧密跟踪指数是五只ETF基金的最基本投资策略,实证研究发现除上证红利ETF基金SH510880、中小板ETF基金SZ159902外,其余三只ETF基金并未表现出跟踪指数为先行指标的特征,其跟踪指数在价格发现过程中信息份额贡献并非最大,因此中国ETF基金市场的价格发现过程存在着信息效率(信息有效性)不足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股指与股指期货价格发现过程研究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使用脉冲响应和一般因子分解模型检验了标准普尔500指数、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香港恒生指数、日经指数和金融时报100指数现货市场和期货市场之间的价格发现过程.结果发现,期货市场在价格发现过程中占主导地位,并且随着期货市场的发展,期货市场在价格形成过程中的作用越来越大,起到了信息(定价)中心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中国房地产市场与金融市场的Granger因果关系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在中国1997到2003年间房地产市场与金融市场的月度数据基础上,建立了两个市场之间相互作用的误差修正模型(ECM模型).通过基于ECM模型的线性Granger因果检验,发现中国房地产市场的发展与金融市场的发展在长期和短期都存在着双向线性因果关系,它们具有一定程度的共生性.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了2010-04-16~2016-04-30期间,沪深300股指期货与沪深300指数日频度下的价格序列相关性和溢出关系.通过区分不同市场阶段下股指期货对现货的影响,从股指期货的价格发现能力以及期货与现货市场的波动溢出两个方面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现货市场与期货市场存在双向影响关系,而现货市场的波动冲击对现货和期货市场的影响更为显著;同时,期货与现货市场的波动率主要被现货市场波动所解释,现货市场波动对期货市场存在溢出效应.在不同市场环境特征条件下,现货市场与期货市场仅在市场剧烈波动下跌阶段存在相互影响关系,此条件下,期货市场的波动对期现市场的波动解释能力以及冲击影响力要大于平稳波动时期.  相似文献   

11.
本文采用牛熊市的视角,根据市场的历史周期的判断结果,分别提取我国沪深300牛市和熊市样本窗口,使用了BVGJR-GARCH-BEKK模型和LM跳跃检验法,从价格发现、波动溢出和跳跃风险三个方面对股指期货和现货市场间的信息传导关系的异化现象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牛市时股指期货市场发挥主要的长期价格发现作用,熊市时两个市场存在双向的价格发现,过分自信效应可以解释这一异化现象.两个市场在牛熊市都存在双向的波动溢出,但非对称性的方向相反.熊市时两个市场上都检验出了更多的跳跃行为,熊市下股指期货市场的跳跃风险来自于未预期到的信息.  相似文献   

12.
国内外钢材市场价格发现功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钢材产业是我国的支柱产业.与国外钢材市场不同, 国内出现了三类市场形态: 电子交易市场、期货市场、现货市场.钢材电子交易市场是我国独有的一种钢材交易市场.该市场的价格发现功能一直被理论界和 实业界所关注.研究国内外钢材交易市场的价格发现功能对于引导国内各钢材市场的健康发展和形成钢材定价中心尤为重要. 本文运用共同因子度量模型的两种经典方法, 测算并分析了国内三类钢材交易市场和国外两大钢材期货市场的价格发现.结果表明: 电子交易市场的价格发现功能明显优于期货、现货市场; 与伦敦金属交易所和印度国家商品及衍生品交易所相比, 国内钢材电子交易市场的价格发现功能更强; 且国内外钢材期货价格尚不能真实反映价格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13.
In most cases, futures prices are not unbiased estimates of future spot prices. The price discovery function of futures markets should be defined as the lead-lag relationship between current futures prices and current spot prices, not the unbiased estimation of future spot prices. The pricing efficiency and information efficiency of futures markets are different. Three empirical models appropriate to investigat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futures prices and spot prices were discussed. As an application, these models were used to test the pricing efficiency, the lead-lag relationship, and the information efficiency of the S&P 500 index spot and futures markets from 21 September 1990 to 20 December 2007.  相似文献   

14.
伦敦金属交易所与上海期货交易所铜价格发现过程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具有相同标的资产铜期货合约的伦敦金属交易所(LME)与上海期货交易所(SHFE)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对比分析了这两个市场在铜价格发现过程中的贡献度。结果表明,价格发现主要由LME决定,随着SHFE期铜市场的发展和完善,它在价格发现过程中的地位也得到了逐步提高。  相似文献   

15.
考虑市场间非线性、非正态性假设下的交叉相关性特征,引入更符合市场实际的去趋势交叉相关性分析、多重分形去趋势交叉相关性分析及基于时间延迟的去趋势交叉相关性分析等方法对沪深300股指期现市场间的相依测度进行定量研究.结果表明期现市场间具有明显的交叉相关性特征,且该交叉相关性具有多重分形特征;期现市场具有不同趋势时,市场间的交叉相关性存在非对称性特征,且两市场具有下降趋势时,交叉序列的长程相关性更显著;期现市场间交叉相关性的传导方向是双向的,且两市场对短时间内的信息较为敏感、反应较为迅速.当时滞小于5天时,期货市场对现货市场的影响作用更大.上述研究结果为深入研究多市场间非线性依赖关系和复杂特性机理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6.
以研究农产品期货基差动态调整过程为目的,根据在预期理论框架下期货价格等于未来现货价格无偏估计值的理论前提,基差与现货价格的关系可以由状态空间模型来识别.结合农产品价格的季节性和均值复归性的两大特性,首先建立现货价格的状态转移方程,然后基于预期理论框架推导出基差的状态量测方程,构造状态空间模型,从现货价格提供的信息来推断基差动态调整过程,最后以郑州强麦为例进行了实证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