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正交试验优化唐古特大黄种子活性化处理方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正交设计研究低频电流和赤霉素相结合对唐古特大黄种子萌发及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影响种子萌发及活力的主要因素是电流强度和作用时间,赤霉素浓度和浸种时间是次要因素。在促进种子萌发和提高种子活力上,正交试验结果得出的优化组合分别为:电流强度1.0 A,作用时间90 min,赤霉素浓度70 mg/kg,浸种处理15 h;电流强度1.0 A,作用时间90min,赤霉素浓度30 mg/kg,浸种处理21 h。低频电流和赤霉素处理可以促进种子萌发及活力。  相似文献   

2.
超声波处理抱茎獐牙菜种子萌发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促进抱茎獐牙菜种子萌发。采用超声波、超声波和赤霉素相结合处理种子,研究其对抱茎獐牙菜种子萌发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超声波处理20~50 min,对种子的萌发均有促进作用,其中以超声波处理35 min效果较好,种子的发芽势和发芽率比对照相对提高59.3%和17.8%,处理种子比对照提前2~3 d发芽;超声波和赤霉素共同作用种子,产生了相长的效果,其中以超声波作用35 min、赤霉素浓度1 200 mg/kg、浸种18 h效果较好,种子的发芽势和发芽率比对照相对提高54.5%和16.5%。超声波、超声波和赤霉素相结合处理能够明显促进抱茎獐牙菜种子萌发。  相似文献   

3.
为促进藏茵陈种子萌发,采用超声波、赤霉素、超声波和赤霉素相结合处理种子,研究3种处理对两种藏茵陈种子萌发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赤霉素浓度在1 000~2 000 mg/kg时,对种子萌发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其中以浓度1 500 mg/kg处理效果较好;超声波处理20~40min,对种子的萌发均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其中以超声波35 min效果较好,种子发芽提前1~2d;超声波和赤霉素共同处理对种子发芽具有协同效应,其中以超声35 min、赤霉素浓度1 200 mg/kg效果较为明显。超声波、赤霉素、超声波和赤霉素相结合处理能够明显促进藏茵陈种子萌发。  相似文献   

4.
利用不同浓度的赤霉素(GA_3)和根太阳药剂分别对披碱草和木豆种子进行处理,研究浸种对边坡生态修复植物种子萌发、幼苗生长及抗旱性的调控作用.结果表明:适宜浓度的赤霉素(GA_3)对提前披碱草种子的萌发时间、提高种子萌发率有明显作用,可显著增加茎长、缩短根长,明显使披碱草幼苗的抗旱性降低.适宜浓度的根太阳药剂提高了木豆种子的发芽势和发芽指数,对降低木豆幼苗的株高提高根系长度、增加分根数有明显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为探究唐古特大黄种子萌发的特性,探索提高种子萌发率的方法.[方法]采用单因素控制变量法,研究0、10、20、30、40、50 min不同超声时间,0、20、30、40、50、60℃不同浸种温度以及15、20、25、30、35、40℃不同气温对唐古特大黄种子萌发的影响情况,分别测定三种因素处理条件下种子的发芽势、发芽率及简化活力指数.[结果]在超声处理30min、浸种温度20℃及气温为25℃的处理条件下,唐古特大黄种子的萌发率有显著提升.[结论]采用适当方法处理种子可显著提高种子的萌发率,该方法能有效提高唐古特大黄种子萌发率及成苗率,为唐古特大黄的种苗培育和人工栽培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不同温度及赤霉素处理对盐步秋茄种子萌发与出苗的影响。结果表明,适宜其种子的萌发和出苗的温度范围为24~30℃,种子萌发的临界温度为16.67℃,有效积温范围在11~63日度,出苗的临界温度为17.13℃,有效积温的范围在13~112日度;赤霉素处理浓度在100~200 mg·L-1对种子发芽势、发芽率和出苗率均有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7.
本文研究了不同质量浓度的赤霉素及不同浸种时间对雷山杜鹃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雷山杜鹃经不同浓度赤霉素及不同时间处理后,可以不同程度的提高雷山杜鹃种子的发芽率和发芽势,其中,赤霉素浓度为400mg/L,处理24h的发芽率高于其它处理,为66.00%;其次为400mg/L处理36h,发芽率为65.33%;赤霉素浓度为400mg/L下,处理36h和48h发芽势较高,均为61.00%。因此,适宜促进雷山杜鹃种子萌发的条件是赤霉素浓度400mg/L浸种36h。  相似文献   

8.
为揭示唐古特白刺种子萌发、幼苗更新过程中对盐渍环境的耐受性及生态适应性,以不同浓度(0,2,4,6,12,18,28,36g·L-1)的盐溶液(NaCl,MgSO4,盐渍土壤)处理河西走廊中部荒漠地带唐古特白刺(Nitraria tangutorum)种子,研究不同盐对种子吸水、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唐古特白刺种子萌发期对不同盐的耐受性不同,随NaCl、MgSO4浓度的升高,种子萌发率呈现不同程度的降低,盐渍土壤溶液对萌发率影响较小.唐古特白刺幼苗的伤害度随NaCl和MgSO4浓度的升高而加大,6g·L-1 NaCl,2g·L-1和6g·L-1 MgSO4的胁迫下伤害度达到最大,三种盐对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抑制、伤害效应依次是NaClMgSO4盐渍土壤.种子萌发可耐受的NaCl和MgSO4胁迫临界阈值分别为6g·L-1和28g·L-1,幼苗可耐受的NaCl和MgSO4胁迫临界阈值分别为6g·L-1和12g·L-1.在轻度盐渍化的生境,唐古特白刺种子能正常萌发,重度盐渍化土壤不利于种子萌发和幼苗建植.破除种子的休眠、土壤保墒和低盐渍化土地种植,是保证唐古特白刺种子萌发、幼苗存活和建植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重楼种子萌发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研究探索影响重楼(Paris polyphylla)种子萌发的因素,为重楼快速育苗提供理论基础。实验利用不同浓度植物激素和变温层积方式对重楼种子进行处理,统计种子的萌发时间及萌发率。结果显示,不同浓度赤霉素(GA3)处理对种子萌发率无显著差异,而种子来源不同对种子萌发率有极显著的影响;3种变温层积方式下重楼种子均有萌发,变温层积对华重楼和滇重楼种子萌发时间和萌发率的影响并不显著,而种子来源对萌发时间和萌发率的影响极显著。因此,外加GA3、不同的层积方式和变温处理均不能明显改善其萌发特性,种子的萌发时间和萌发率高低与种子来源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10.
在室温26℃条件下,研究了不同浓度赤霉素(0 mg/L、100 mg/L、200 mg/L、300 mg/L、400mg/L)浸种对刺蒺藜种子的发芽率,发芽速率,发芽势、发芽指数、叶长和根长等萌发特性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浓度赤霉素浸种对刺蒺藜种子的发芽率、发芽速率、发芽势和活力指数均有促进作用,浓度为300 mg/L的赤霉素能显著增加发芽率、发芽速率和活力指数,浓度为400 mg/L时能显著增加发芽势,同时,浓度在200~400 mg/L之间,能增加刺蒺藜幼苗根重量、茎长度和茎重量,经300 mg/L浓度赤霉素浸种后,幼苗根冠重量比显著增大。表明赤霉素能显著提高刺蒺藜种子的活力和抗逆性,增强种子的萌发能力。  相似文献   

11.
青钱柳种子综合处理过程中内源激素的动态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青钱柳种子属于深休眠类型,在自然条件下,需要经过隔年甚至2年才能萌发,笔者对综合处理的青钱柳种子萌发过程中各种激素的变化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随着层积时间的增长,其脱落酸(ABA)的含量逐渐减少,而赤霉素(GA)、生长素(IAA)、细胞分裂素(CTK)的含量则逐渐增加。赤霉素与脱落酸、生长素与脱落酸和细胞分裂素与脱落酸含量的比值也呈现出基本增加的趋势。进一步证实了赤霉素(GA)是种子萌发的促进物质。同时,生长素(IAA)、细胞分裂素(CTK)在解除种子休眠过程中也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2.
蓝福生  Jean-Yves Peron 《广西科学》1997,4(4):276-277,281
用0.025%,0.050%,0.075%和0.100%浓度的赤霉溶液按12h,18h,24h和30h浸泡海甘蓝(CrambemaritimaL.)种子,以风干种子和自来水浸泡24h为对照,结果表明,多数处理对海甘蓝种子发芽和幼苗生长有明显的促进作用,但规律性不明显,0.025%浓度溶液浸种18h的处理对种子发芽和幼苗生长的促进作用最明显。  相似文献   

13.
桂花种子对赤霉素处理的生理生化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赤霉素处理并经低温层积后测定‘紫柄籽银桂’种子萌发过程中胚和胚乳内各种激素和营养物质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随着层积时间的延长,1 000 mg/L赤霉素处理下种子其胚和胚乳中的脱落酸(ABA)含量逐渐减少,至45 d时比对照减少51.6%,赤霉素(GA)、生长素(IAA)、细胞分裂素(ZR)的含量逐渐增加,至45 d时分别比对照增加76.66%、88.34%、80.9%;GA/ABA、IAA/ABA、ZR/ABA,以及(GA+IAA)/ABA比值也呈先增后减的趋势。进一步证实了ABA抑制种子的萌发,而GA促进萌发;同时,IAA、ZR在解除种子休眠过程中也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层积期间,种子可溶性糖和淀粉含量逐渐降低,可溶性蛋白质则呈现先升后降再升又降的趋势。  相似文献   

14.
纵向模态、扭转模态和弯曲模态超声导波在锚固锚杆结构中衰减的差异性巨大,研究这3种模态超声导波的传播规律对无损检测中测试波的选择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应用全局矩阵法的理论计算方法和数值模拟方法分别对这3种模态导波的频散规律和传播规律进行研究,两种方法的研究结果吻合较好.研究结果表明,纵向模态在高频范围内存在衰减为20~44 dB/m的超声导波;扭转模态的所有导波衰减都大于180 dB/m;弯曲模态的导波衰减也大于50 dB/m.因此,纵向模态高频范围的超声导波由于衰减小、易激发等优点可以作为无损检测中的首选测试波.   相似文献   

15.
超声波提取沙田柚花粉管可溶性蛋白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9,自引:3,他引:6  
探讨了利用超声波破碎法提取花粉管可溶性蛋白.通过不同的功率、工作强度的组合,选出破碎效果较好的一组参数进行超声波法提取,经SDS—PAGE检测提取蛋白,结果表明:与常规研磨法相比,超声波提取法结果稳定、可靠性强、操作简便,大大缩短提取时间.  相似文献   

16.
超声波对纤维素酶活力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通过外加超声场对纤维素酶活力影响的实验研究发现:较低功率的超声波能使孢子的酶活力有一定提高;在无底物时纤维素酶活力下降,而底物存在时可使纤维素酶的活力有一定提高;超声功率与超声振荡时间对纤维素酶活力影响显著.  相似文献   

17.
为探索大功率超声波对种子萌发的影响,采用超声波水浴对大豆种子进行200W,500W,800 W的不同时间处理,进行种子发芽试验.实验结果表明,处理时间对种子萌发影响无明显规律,不同功率超声波处理对大豆萌发有显著差异.大豆发芽率和萌发指数都有明显差异.其中超声波200W处理3小时萌发率最高,800W处理3小时萌发率最低.500W处理一小时产生抑制作用,而后无显著影响,从三个处理对比看500W处理是一个阈值.  相似文献   

18.
基于合成孔径聚焦的超声SH导波成像检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超声水平剪切(shear horizontal,SH)导波成像检测旨在解决平板检测中检测距离增加时分辨力降低的问题。该文运用合成孔径聚焦原理,构建了16通道超声SH导波成像检测实验系统,通过分析阵列信号时频域特征揭示了声波与缺陷间相互作用的规律,对SH导波合成孔径聚焦成像算法进行了讨论,阐明了导波阵列信号时空域信息合成在聚焦成像中的应用。研究结果表明:合成孔径聚焦可用于超声SH导波成像检测,所成图像能够表征钢板中检测距离2 m以上、尺寸当量大于5 mm的缺陷信息,为深入开展工业在役大尺度结构板材的缺陷成像检测和结构健康监测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19.
通过水模型实验研究了利用超声波在线检测液态金属中夹杂物的可能性。首先考察和比较了不同性质的夹杂物对超声波传播规律的影响,发现当溶液中存在夹杂物时超声波声压减小,超声波的波形也发生明显变化,而且不同性质的夹杂物对超声波的影响也存在较大差异。进一步考察夹杂物浓度和粒径对超声波传播的影响,发现随着夹杂物浓度的增加和粒径的增大,超声波声压逐渐减小,而且声压对上述因素的微小变化反应灵敏。研究表明,利用超声波在线检测液态金属洁净度是可能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