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洞庭湖多年平均泥沙淤积量达13×107t,长期的泥沙淤积,塑造了特殊的湖泊生态环境.在这一特定环境条件和人类活动扰动下,其结果是:助长泥沙淤积,逐渐扰乱湖泊生态系统的平衡状况,形成了次生和衍生灾害的孕灾环境.孕灾环境的异变,则放大了泥沙淤积的致灾能量,进而触发了多条泥沙灾害链的形成与群发,诸条泥沙灾害链的成链和发展过程均起源于长期的泥沙淤积,都属于渐近累积式灾害,且在时空上,成因上具有明显的关联性.  相似文献   

2.
以甘肃中南部地区为例,分析讨论了触发响应机制与区域滑坡泥石流活动关系,总结了有关研究进展.进一步论述了触发响应机制控制的区域滑坡泥石流活动特征.基于触发响应机制与致灾机制关系,划分了甘肃中南部滑坡泥石流触发响应类型区,最后提出相应灾害防治启示.  相似文献   

3.
对建立灾害应对预警救助机制的意义、内涵、属性、作用和特点进行了深入探讨,指出了机制是成功进行灾害救助的重要保障,同时指出了我国在灾害预警救助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尤其是灾害应急救助制度不健全,应急体系不完善。强调了建设灾害预警救助机制的必要性,并建议以公信力、公仆意识、有效监督作为体系机制,构建灾害预警应急救助系统。  相似文献   

4.
洪涝灾害是孕灾环境、灾害性洪水和承灾体相互作用的结果.在阐述流域孕灾环境的基础上,用近数十年的水情、灾情资料,分析了湘水流域的灾害性洪水及洪涝灾情,以揭示洪涝灾害形成与发展的机制,为流域洪涝灾预测预报及防洪减灾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
《甘肃科学学报》2005,17(4):102-102
甘肃省科学院地质自然灾害研究所副研究员赵洪涛等承担的“甘肃省滑坡泥石流灾害多发区灾害防治与可持续发展研究”课题基于调查统计第四纪、500年与50年以来滑坡泥石流活动与环境因子数据,分析了甘肃省中南部地区滑坡泥石流发育过程与环境变化关系,探讨了陆地系统脆弱性对区域滑坡泥石流活动的控制机制。  相似文献   

6.
《漳州师院学报》2022,(1):120-124
习近平传统文化观蕴含着丰富的育人价值,将习近平传统文化观融入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构筑家庭、学校、社会协同育人的文化浸润机制。立足实证数据,采用AHP层次分析法分析当前中学生心理问题及其原因。以习近平传统文化观为引领,发挥家风、家教、家训为核心的家庭育人;以校风、班风、教风为中心的学校育人;以文化环境、社会教化、社会规范与服务为总旨的社会育人;学会自我调整,防范化解中学生心理情绪与障碍的内驱力量。构建激励、多元、动态的中学生心理情感化解能力的提升机制。  相似文献   

7.
大荔县位于渭河盆地东北角,所处区域地质环境复杂,断裂构造纵横发育,加之人类活动频繁,给地裂缝的生长和发育提供了良好的地质环境背景。经过详细的野外地质调查和室内资料整理,累计发现地裂缝127条,且发育较为集中。同时,借助钻探、槽探、物探等手段,归纳了大荔县地裂缝的分布与发育特征。研究结果表明:(1)该地区的地裂缝集中分布在断裂带附近的地貌分界处,总体上呈现北多南少,黄土台塬内仅有零星分布;(2)地裂缝在平面形态上主要表现为直线型、折线形和弧线型;(3)在剖面上,构造型地裂缝表现出正断层发育特征,湿陷型地裂缝表现为一条被填充的直线;(4)地裂缝活动与断裂活动具有相关性,并与地面沉降呈现伴生关系。研究可为大荔县地裂缝灾害发育地区的防灾减灾、土地资源合理利用等提供理论依据,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8.
永登5.8级地震的震害与环境工程地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论述了永登5.8级地震灾害与滑坡的主要特征,以及自然环境,地质构造、岩土性质等对灾害的影响和控制。提出了环境工程地质是震害预测预报的基础;地震滞后滑坡将是震中区今后长期内的主要灾害。  相似文献   

9.
【目的】以河南省为例对其暴雨洪涝灾害风险进行了定量评估,旨在为河南省暴雨洪涝灾害风险管控提供参考。【方法】从暴雨洪涝灾害的致灾因子危险性、孕灾环境敏感性、承灾体脆弱性和防灾减灾能力4个方面,选取19个评价指标构建了暴雨洪涝灾害风险评估体系。在基于层次分析法(AHP)与熵权法(EWM)得到指标权重的基础上,利用模糊数学分析法对暴雨洪涝灾害风险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暴雨洪涝灾害风险评估指标中,致灾因子危险性权重最大,为0.360 4,防灾减灾能力的权重最小,为0.138 7;河南省暴雨洪涝灾害风险值为72.72。【结论】洪涝灾害风险受致灾因子危险性的作用最大,防灾减灾能力的影响最小;河南省洪涝灾害风险等级为中风险。  相似文献   

10.
基于GIS技术,从致灾因子和孕灾环境两方面进行分析,选取降水、地形、水系(河流、湖泊和水库)3个因素,并利用自然灾害指数法和百分位数法对海南岛暴雨灾害进行了危险性评价.结果表明:海南岛暴雨灾害危险性受地形的影响较大,其危险程度从四周沿海向中部山区递减,且北部比南部危险性高,东部比西部危险性高;高危险地区主要分布在四周沿海地区,中部地区多为低危险区和次低危险区.  相似文献   

11.
管道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是管道安全运营、灾害防治的重要决策依据。目前的评价方法中,并未充分考虑灾害与管体间的互馈关系。为此,根据系统的耦合-协同理论及组合赋权思想,建立危险性评价的耦合-协同模型,对某长输天然气管道沿线发育的4处典型单沟泥石流灾害进行危险性评价,并与常规的指标评分法进行对比、验证,最终的评价结果与实际调查情况相吻合。研究结果表明:耦合-协同理论在管道泥石流灾害危险性评价中具有适用性和可推广性,可为今后管道地质灾害的相关定量化评价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2.
针对天线物理特性会对MIMO信道空域相关性产生影响的问题,分析耦合和极化效应的产生及影响机理,构建非均匀散射环境下综合天线物理特性的单极化MIMO信道模型,据此导出MIMO信号的空域相关性理论表达式,并针对3GPP SCM标准信道场景参数进行仿真.仿真结果表明,耦合效应随天线间距变小而更显著,极化因子则与不同极化天线组合有关,两者在一定程度上可降低MIMO信道的空域相关性,但均不能有效提高系统容量性能.  相似文献   

13.
通过讨论利用VRML创建便于网络上传输三维产品模型,网络中的虚拟场景与客户之间的交互方式,提出使用VRML建立网络上定制平台,该平台利用Java语言和EAI技术实现网络上定制中的交互机制,并通过实例阐述其在产品的颜色、尺寸、形体定制中的具体应用。  相似文献   

14.
为解决环境及人类活动因素影响下的城市安全宜居问题,以深圳市福田区10个街道的实际数据为基础,结合Repast仿真平台和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GIS)建立基于多智能体的城市安全宜居度仿真模型;从街道视角模拟福田区未来20 a(年)城市安全发展的演变过程,用情景实例论证分...  相似文献   

15.
动物体的颜色变化对动物的生存有一定的意义.环境因素对动物的变色有一定的影响.本文就影响动物体颜色变化的环境因素、色素细胞中色素变化的机理及动物变色的意义作以阐述.  相似文献   

16.
论区域产学研联盟的育人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分析我国高校发展面临的共性问题和区域产学研联盟的运行机制及其优势的基础上,论述了区域产学研联盟的育人机制,即区域协调,资源共享,联盟优化育人配置平台;以人为本,学科互补,联盟强化师资队伍建设;拓展视野,注重个性,联盟提高人才培养质量;集聚优势,协调发展,培育联盟高效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7.
从Internet对高校图书馆的影响,新一代的图书馆集成化系统以及网络化图书馆对图书馆工作人员的影响三个方面,阐述了网络时代高校图书馆改变原有观念及工作模式,进行数字化资源建设,充分利用网络信息开拓图书情报服务的必要性,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加强图书馆间协调,利用网络技术实现资源互补和资源共享的观点。  相似文献   

18.
湖南1998特大洪涝灾害成因与减灾战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湖南省1998年特大洪涝灾害的分析表明:水灾是人与自然相互作用的结果,人类与山林,河湖争地加剧了灾害损失,强调在防洪减灾领域中既要协调好人与自然的关系,又要实现减灾科学决策化。  相似文献   

19.
2000年至今,甘肃省已完成10多个县(市)地质灾害调查与区划工作,并取得了较好的防灾减灾效果,但是对防灾减灾效益的评估保持在定性分析的水平,并在野外调查实践的基础上,结合北道区的社会环境与地质环境条件,应用费用效益分析评价原理,对天水市北道区地质灾害防灾减灾效益做了定量分析评估,从而为优选防灾方案及决策防灾费用投入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