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在加勒比海古巴共和国的东面有一个海地岛,岛东部是多米尼加共和国,西部就是海地共和国。海地共和国是拉丁美洲最小国家之一,面积只有二万七千七百五十平方公里。“海地” (Haiti)一詞的原义即多山之意。山区約占全国面积的五分之四,平原分布在山間及沿海。气候属于热带海洋性,但由于受湿潤的东北貿易風的影响,气候温和。常年气温平均为摄氏24—26度。海地人口有四百二十多万,是拉丁美洲人口密度最大的国家。黑人占人口的95%,其余多为黑白混血种人。只有10%的人口集中在城市,大部分散居住在乡村和山区。国語是法語,但广大居民讲的  相似文献   

2.
随着拉丁美洲各国反美斗争日益高涨,几年来,海地人民掀起了汹涌澎湃的摆脱美国奴役及推翻本国傀儡独裁政权的巨大浪潮。三百三十多万人口海海地,是拉丁美洲许多共和国中最小的一个。它富有反对外来侵略的光荣斗争传统,早在1790年,就在卓越的黑人战士杜桑的领导下,开始英勇地进行过争取独立的战斗。十八世纪末叶的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推动了海地岛的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1804年海地人民展开了更大规模的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斩断了法国殖民者的魔掌,推翻了法国的殖民统治。两年后宣布成立共和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黑人共和国。但是,在二十世纪初,海地又重遭外国的殖民统治,美国侵略军队于1915年7月3日,借口所谓“保护美国侨民”非法武装占领海地。继承了法国殖民者  相似文献   

3.
在美国境內有黑人、印第安人、波多黎各人、墨西哥人等少数民族,他們都遭到各种各样的歧視和迫害。黑人是人数最多的少数民族(美国現有黑人二千二百万人)。长期以来,他們披荆斬棘、胼手胝足,为美国資本家創造了大量財富,但他們的遭遇又如何呢? 世世代代被剥削被奴役在十五世耙,欧洲殖民者侵入非洲大陆以后,不少西方国家的殖民者都干过从非洲海岸把黑人作为奴隶阪卖到新大陆去的勾当。一六一九年,第一批黑人被运  相似文献   

4.
九月十三日,南非境内一个名曰文达的黑人保留地“独立”了。这是南非白人种族主义政权在实行“班图斯坦计划”的名义下,继炮制特兰斯凯和博普塔茨瓦纳两个“黑人独立国”之后,导演的又一幕“独立”丑剧。南非少数白人长期以来骑在黑色民族的头上,作威作福。为什么到了七十年代,南非白人当局要加紧推行什么“班图斯坦计划”,让黑人“独立”呢?回顾一下南非的历史就可知道,被它吹得天花乱坠的“班图斯坦计划”,恰恰是白人殖民者几个世  相似文献   

5.
王力 《世界知识》2010,(4):13-13
<正>海地,印第安语中意为"多山",但却是一个多灾多难的国家。眼下,这个国家被震后废墟所覆盖,被悲惨命运之山压得喘不过气来。海地在世界历史进程中享有诸多"第一",却总是得不到真正的救赎。作为哥伦布"地理大发  相似文献   

6.
南非是一个多种族的国家,居民分为黑人、白人、有色人和亚洲人四个种族集团。南非早期居民是科伊桑人。10多个世纪以来他们渐渐被从林波波河以北南迁的讲班图语的黑人所同化。经过长期演变,目前的黑人可分成四个语言集团:恩古尼(包括科萨、祖鲁、斯威士和恩德贝莱)、索托—茨瓦纳(包括南索托、北索托和茨瓦纳)、香加纳—聪加和文达。恩古尼语系的黑人占南非全部黑人的2/3,主要分布在从莫桑比克向南通过纳塔尔直到东伦敦的地  相似文献   

7.
巧取豪夺近三个半世纪以来,英国殖民者和白人移民霸占了南非黑人的大片沃野,黑人为保卫世代安身立命的故土多次奋起抗争。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每次黑人与白人之间的战争,都是为了土地。南非白人政府上台后采取了“划地为牢”的土著保留地政策。1913年6月19日颁布的《土著土地法》规定划出898万公顷土地作为黑人保留地(占全国土地7.3%),黑人在划定地之外不得购买、租佃土地,只许在白人地区以劳换佃(即每年为白人劳动3—9个月,换得住宅地、小块农田和一些牧地)或受雇做工。到1916年,约55%的黑人被纳入保留地。但是狭小的保留地无论如何也不可能把所有黑人都圈进去。1936年白人政府又通过了《开发托管和  相似文献   

8.
拥有世界性的光荣随着2月29日反政府武装开进首都太子港和总统阿里斯蒂德流亡国外,海地持续了近一个月的政治危机也告了一个段落。海地,200年前的1804年1月1日就已宣布独立。海地拥有几项世界性的光荣:在加勒比地区,它是第一个现代意义上的国家;在拉丁美洲,它是第一个获得独立的国家;在世界上,它是第一个黑人共和国。当美洲种植园中的奴隶们还在皮鞭下挣扎的时候,这里已有了一位黑人总统。而另一方面,海地又是世界上最腐败的国家之一,更是美洲惟一最不发达国家,贫穷和内乱似乎成了它的代名词。那么,这一切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含有巫术成…  相似文献   

9.
今年3月6日,一个自十五世纪以来受尽殖民主义重重奴役的非洲国家——加纳(黄金海岸)将获得独立。这是英属西非黑人民族独立运动的第一个伟大成果,也是亚非人民反殖民主义斗争的一个巨大的胜利。加纳位在非洲西部、撒哈拉大沙漠的南面,几内亚湾的北岸。它盛产黄金和可可,所以被殖民主义者称为“黄金海岸”。它包括三个部分:黄金海岸殖民地,阿散蒂和北部领土。独立后的加纳,还包括多哥英托管区。面积总共约二十四万平方公里,人口约四百六十一万(1955年)。它的首都叫阿克拉。加纳的居民包括阿散蒂族、凡提族、埃沃族、特威族以及其他少数民族,他们说着许多不同的语言,主要的是凡提语。英语为官方语言,在绝大部分地区使用。居民中的60%不信仰宗教,30%为基督教徒,10%为穆斯林。  相似文献   

10.
《黑暗的心》是英国现代作家约瑟夫·康拉德的不朽力作.作者以尖锐的笔锋深入地批判了欧洲殖民者的行为,并对非洲人非人的、苦不堪言的生活遭遇表达了同情.殖民者对非洲人民从经济到文化上进行掠夺,在此过程之中,同根同族的土著黑人分化成了几类人.文章以形象学视角来审视处于后殖民主义奴役下的各色黑人形象变化.  相似文献   

11.
法新社最近发表了一条消息,谈到埃塞俄比亚外交部要求“立即遣返”在以色列策动下出走到以色列的犹太黑人——法拉沙人。消息还报道说,犹太黑人在以色列被强迫充当“炮灰”,引起了埃塞俄比业的愤慨。法拉沙人是世界上唯一的黑皮肤的犹太人,约有5万,居住在埃塞俄比亚贡达尔省的北部山区。他们的来历是神秘的,他们的村庄所在的锡缅山也因其名与耶路撒冷的犹太教圣地锡安山相似而引人思索。锡缅山周围是连绵不绝的高山峻岭,横亘其间的是深达数千米的峡谷,谷底的河流这几年都干涸了,裸露出卵石累累的河床。从这里步行到最近的公路也要两三天。由于交通不便,直到十八世纪六十年代,西方探险家才发现了此地一批被称为比塔以色列人(Beta Israel),或法拉沙人(Falasha)的居民,这种称呼在当地语中是“外来户”的意思。经过人种学者和  相似文献   

12.
陶短房 《世界博览》2014,(24):36-41
如果说蒙古是“马背上的国家”,澳大利亚是“羊背上的国家”,那么美国就是“枪管上的国家”。 美国最初的居民是印第安人等原住民部落。16世纪后半叶起,英国等欧洲殖民者先后在美国建立起弗吉尼亚、马萨诸塞等殖民地,这些殖民地上的欧洲移民不仅要和原住民争夺土地、资源和财富,彼此之间还要互相算计、提防和争斗,当日寸算是“新式武器”的枪支,就成了这些既是兵、又是民的欧洲移民赖以生存的宝贝——既是抢夺、狩猎,维持生计和自我发展的工具,又是保卫自己和家人、消灭敌人的武器。  相似文献   

13.
西南非洲     
西南非洲的人民,近年来也像其他过去在联合国托管制度下的一些非洲国家和地区的人民一样,已经起来进行摆脱托管制度和托管国变相的殖民统冶、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南非的第五个州”西南非洲同非洲许多国家一样,早就为西方殖民国家所觊觎。从十五世纪到十八世纪,葡萄牙、西班牙和英国都先后入侵过。1883年一个名叫卢得立装(F.A.E.Lüderitz)的德国商人和冒险家在西南非洲沿海地区建立了第一个殖民据点,并逐步扩大地盘。1884年德国铁血宰相俾斯麦公然宣布西南非洲沿海地带为德国所有。此后,德国殖民者更使用了灭绝种族的暴行,继续向内陆推进,于1890年占领了西南非洲全境,并把它变成德国的殖民地。  相似文献   

14.
华尔街     
在书报杂志上一些介绍美国情况的文章中,我们常常碰到“华尔街”这个名词。它的由来如何?含意是什么? 华尔街是美国纽约市的一条街道。华尔是英文Wall的音译,原意为“墙”。荷兰殖民者统治北美时期,纽约被称作新阿姆斯特丹(阿姆斯特丹为荷兰首都),设有总督府。荷兰殖民主义者为了防止印第安人的袭击和其它国家殖民者的进攻,从百老汇至东河码头,筑起了一道围墙。后来,英国殖民者打败荷兰人,把新阿姆斯特丹改称纽约,拆除围墙,建成了一条宽三十六英尺的街道。由于先前这里是一道墙,故称为华尔街。  相似文献   

15.
王玉玲 《科技信息》2011,(6):139-139
本论文试图以后殖民主义女权主义理论来分析《芒果街上的小屋》和《条纹大披肩》这两部作品。此论文融合了后殖民主义和女权主义的理论,女性作为"被殖民者"、"客体",相对于男性"殖民者"和"主体"。由于对第一世界或白人至上意识形态的不满,处于第三世界边缘文化的女权主义者为少数族裔妇女提倡妇女主义,这一倡导受到了少数族裔尤其是黑人、奇卡娜以及亚裔等女性的青睐。这篇论文试图重塑失语者的声音以及力求为改变现存世界的对女性的不公平待遇有所贡献。  相似文献   

16.
今年9月21日,在一阵风笛吹奏声和礼炮轰鸣声中,英国国旗在它的中美洲殖民地伯利兹徐徐降落,伯利兹红白蓝三色旗随即飘扬在旗杆顶端。伯利兹终于挣脱了长达一百多年的英国殖民统治,跨入世界主权国家的行列。“灯塔之国”伯利兹(1973年前称“英属洪都拉斯”),位于加勒比海的中美洲岸边,北部、东北部与墨西哥接壤,西部、南部与危地马拉毗连,面积22,965平方公里。人口16万。玛雅人是伯利兹的最早居民。现代民族构成有了很大变化,黑白混血种人占一半以上,其余主要为印第安人、黑人和白人。居民多信奉天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以RalphFasold的“语言态度”分析为理论为根据,回顾了美国黑人英语的起源,较系统地阐述了美国各阶层人士及黑人自己对“黑人英语”所持态度,并指出“黑人英语”地位的提高取决于黑人在政治、经济、文化诸方面的提高。  相似文献   

18.
桑贝内·乌斯曼是塞内加尔著名的小说家。他的小说《黑人码头工》、《祖国,我可爱的人民》、《神的儿女》、《沙拉》等都享有世界声誉。他的《神的儿女》是以1947年达喀尔——尼日尔铁路的非洲工人罢工为素材的长篇小说,它被誉为“一部杰出的著作”。同时,它也是乌斯曼的代表作。被称为“西非洲的大动脉”的达喀尔——尼日尔铁路,横贯塞内加尔直达马里的首府巴马科以东的库利科罗。这个地区的人民从1659年法国殖民者侵入后,三百多年来,受尽了奴役和剥削。殖民者掠夺当地的农产品和工业原料,进行野蛮的奴隶贩卖,还把这一带变成单一的花生种植区。为了掠夺这些花生,他们在1923年建成了这条全长一千五  相似文献   

19.
西斯凯惨案     
种族隔离制度的产物——“黑人家园”已成为民主化进程的一个障碍。惨案的发生决非偶然。局势的发展需要双方尽快坐下来重开制宪谈判。在南非多党制宪谈判陷入僵局的微妙时刻,南非政局十分复杂。白人政权与黑人组织之间,黑人各组织相互间的冲突此起彼伏。继6月17日发生“博伊帕通惨案”之后,又一起黑人之间的大惨案震惊世界。西斯凯枪声大作9月7日,约10万名黑人群众在非国大总书记拉马弗萨率领下向西斯凯黑人“独立家园”进发。此时,西斯凯已经戒备森严,治安部队手持自动步枪早在“边界”设置好了铁丝网。空气中充满火药味……西斯凯是南非政府宣  相似文献   

20.
双重属性带来的麻烦苏丹地处北非和黑非洲的交汇地带,是非洲大陆上面积最大的国家,又是一个多民族、多种族、多教派的国家。苏丹的北方是全国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居民多系阿拉伯人,信奉伊斯兰教;南方拥有广阔的热带丛林和沼泽地,土地肥沃,矿产丰富,人种属非洲黑人,大都信奉拜物教,讲部族土语。多年来苏丹所具有的这种既是非洲国家又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