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利用同时蒸馏萃取法提取中成药荣昌肛泰挥发性成份,用毛细管GC/MS/DS法从荣昌肛泰挥发性成份中分离鉴定了16种化合总峰面积的93%,和标样保留指数法进一步确证了其中9种化合物,占总峰面积的68%。  相似文献   

2.
利用同时蒸馏萃取法提取了有治疗恶疮,霍乱效果的牛粪挥发性成分。用毛细管GC-MS联用法分离并初步鉴定了50种组合,占总峰面积的70.92%,进一步步用程序升温保留指数和标准样品联合确证了其中的24种化合物,占总峰面积的34.68%,与Sadtler保留指数库文献数据对照又确证了另外8种化合物,占总峰面积的6.09%。  相似文献   

3.
杨树花挥发性成分的GC/MS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首次采用同时蒸馏萃取法提取加拿大杨树花的挥发性成分,以GC/MS/DS联用技术分离鉴定了35种组分,占总峰面积的95%,其中含量较高的是1-乙氧基丙烷(14.44%),乙酸乙酯(12.94%),1,1-二乙氧基乙烷(11.63%),苯甲醇(5.75%),2-甲氧基-4-乙烯基苯酚(5.59%)等。  相似文献   

4.
桉树密和荔枝蜜的气味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用循环气提-树脂吸附法捕集蜜和荔枝蜜的头香,用GC/MS/DS从桉树蜜头得中分离并初步鉴定了24种化合物,占蜂蜜天然头香的76.43%,用保留指数和标样确证了其中20种化合物,占峰面积的72.46%,含量较高的组分是甲氧基乙醛(19.51%)和苯甲醛(19.49%)。从荔枝蜜中分离并初步鉴定了17种化合物,占蜂蜜天然头香的峰面积的95.76%,在荔枝蜜头香中用保留指数和标准确证其中14种化合物  相似文献   

5.
桉树蜜和荔枝蜜的气味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用循环气提-树脂吸附法捕集桉树蜜和荔枝蜜的头香,用GC/MS/DS从按树蜜头香中分离并初步鉴定了24种化合物,占蜂蜜天然头香的76.43%,用保留指数和标样确证了其中20种化合物,占峰面积的72.46%,含量较高的组分是甲氧基乙醛(19.51%)和苯甲醛(19.49%)。从荔枝蜜中分离并初步鉴定了17种化合物,占蜂蜜天然头香的峰面积的95.76%。在荔枝蜜头香中用保留指数和标样确证其中14种化合物,占峰面积的95.29%,含量较高的组分是芳樟醇氧化物(53.78%,25.34%)。  相似文献   

6.
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了陕西产白玉兰花蕾的挥发油,挥发油收率1.44%.通过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其化学成分进行了分析,分离出69个色谱峰,鉴定出40个化合物,主要成分是桉叶油素、松油醇、苯乙醇、桧烯、樟脑等,占总峰面积的90.9%.  相似文献   

7.
紫藤花油化学成分的气相色谱/质谱法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常规水蒸汽蒸馏法提取出紫藤花油,经气相色谱-质谱联机分析,分离出30多个峰,鉴定出28种化合物,主要是龙涎香精内酯,里哪醇,α-松油醇,7,8-二羟基香豆素,2-3二氢-苯并呋喃,吲哚等,占总峰面积的95%。  相似文献   

8.
白沙蒿挥发油成分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白沙蒿全草切碎,经水汽蒸馏,石油醚萃取,提取挥发油,得油率W=1.43%,用CGC/MS/DS分析技术分离,鉴定出64种成分,鉴定组分峰面积占全部峰面积的92.91%。  相似文献   

9.
本作对辽宁千山地区狼尾珍珠菜花中挥发油进行提取,分析和鉴定,测得此花挥发油含量为3.7%,用GC/MS法从其挥发油中分离确定了14种化合物,用峰面积归一法通过G170BA化学工作站数据处理系统得出其化学成分在挥发油中的百分含量为67.45%。  相似文献   

10.
本文作者对辽宁千山地区狼尾珍珠菜花中挥发油进行提取,分析和鉴定。测得此花挥发油含量为 3.7%。用 GC/MS法从其挥发油中分离确定了 14种化合物。用峰面积归一法通过G1701BA化学工作站数据处理系统得出其化学成分在挥发油中的百分含量为67.45%。  相似文献   

11.
鸡屎藤鲜品挥发油化学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鸡屎藤鲜品的挥发油,所得到的挥发油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法分离并分析鉴定其成分及相对含量,共鉴定出27个化合物,所鉴定的组分占挥发性成分总冷面积的99.98%,鸡屎藤鲜品挥发油的主要化学成分是乙酸(31.14%)、2—甲基—2—丁烯—1—醇(3.32%)、糠醛(7.49%)、3—吱喃甲醇(6.10%)、3—甲硫基丙醛(0.61%)、氧化芳樟醇(8.54%)、反式氧化芳樟醇(10.37%)、芳樟醇(3.93%)、异佛尔酮(1.90%)、5—甲基—6,7—二氢—5(H)—环戊并吡嗪(0.72%)、环氧里哪醇(1.00%)、异冰片(6.35%)、β—葑醇(7.30%)等.  相似文献   

12.
以同时蒸馏萃取法(SDE)提取荷叶精油。用毛细管GC/MS/DS联用法分离鉴定了91种组分,战总峰面积的95.64%。再用双柱GC标样程升保留指数确证了其中38种组分。已确证的组分占总峰面积的64.20%。主要成分及含量是顺-3-己烯醇(27.49%)、反-2-戊烯醇(11.07%)、1-戊烯-3-醇(9.01%),反-2-己烯醛(5.36%)。  相似文献   

13.
川木香挥发油化学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相似文献   

14.
广西产白花前胡挥发油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用毛细管气相色谱、气相色谱/质谱/计算机、气相色谱/红外光谱等现代仪器分析技术,对广西产白花前胡挥发油的化学成分进行分析研究,用毛细管色谱分离出80多个峰,确认了其中32个组分,占色谱总馏出峰的95%以上,经分析鉴定其主要化学成分为蒎烯等化合物.  相似文献   

15.
深山含笑叶挥发油的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深山含笑为我国的珍贵稀有树种.深山含笑鲜叶经过用水蒸汽蒸馏得到一种淡黄色精油,得率为1.00%~1.13%.本文用经典方法测定了该挥发油的理化性质,并用毛细管气相色谱、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波谱和色谱-质谱-计算机联用技术等对该挥发油进行了系统的成分分析.在分出的62个色谱峰中,共鉴定出49个化合物,占精油总量的99.31%.其主要化学成分是α-(艹守)烯(17.03%),3,6.6-三甲基-2-降蒎烯(43.80%),6,6-二甲基-3-亚甲基降蒎烷(17.18%),α-龙脑烯(9.35%),芳樟醇(1.30%),β-石竹烯(2.87%)等.本研究为合理开发这一资源提供了科学评价和依据.  相似文献   

16.
铁杆蒿精油的化学成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应用 G C/ M S/ D S 鉴定了铁杆蒿( Artemisia gmelinii) 精油化学成分主要为桉叶油素(4398 % ) 、龙脑(1682 % ) 、樟脑(1156 % ) ,这3 个化合物占总精油的质量分数为7236 % ,高于艾蒿( 桉叶油素3957 % ,樟脑552 % ,龙脑846 % ) 的含量。实验结果为主产区的铁杆蒿开发利用或者作“艾”代用品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7.
云南丽江地区产药物岩天麻根中的精油用Finnigan—4510型毛细管气相色谱/质谱/计算机联用方法进行了化学成份的分析,共分离检出63个成分,鉴定了23个,占总精油量的(75.13%),主要成分是月桂烯(48.82%)。荠苧烯(16.14%),柠檬烯(3.64%),β-蒎烯(2.69%)  相似文献   

18.
留兰香挥发油化学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利用气相色谱 质谱对留兰香的挥发油成分进行了研究 ,共鉴定出了 6 6种组分 .其中主要组分为 :香芹酮、柠檬烯、二氢香芹酮、桉油素、β -蒎烯、香芹乙酸酯、α -蒎烯、反 -石竹烯、顺式香芹酮、β -水芹烯、香芹醇、β -波旁烯、α -萜品醇等。其中香芹酮的含量最高 ,占挥发油总量的 5 9.5 8% ,柠檬烯含量为 13.31% ,二氢香芹酮含量为 8.85 %。三种成分占总挥发成分的 81.74 %。检出成分占挥发油总量的 95 .4 8%。  相似文献   

19.
采用混合溶剂萃取法从新鲜尾巨桉木材中提取低分子量成分,并用气相色谱/质谱法联机分析技术,用色谱峰面积归一化法计算各组分的相对含量。共分离出42个峰,并从中鉴定出30个化合物,占总峰面积的87.88%。主要成分为1,2-邻苯二甲酸二异辛酯(17.53%)、1,2-邻苯二甲酸双(2-甲丙基)酯(cas)(8.48%)、二丁基酞酸盐(8.12%)、丁二酸-甲基-双(1-甲丙基)酯(7.02%)、乙二酸双(2-甲丙基)酯(cas)(6.89%)、2,6,10,15,19,23-六甲基-鲨烯(4.53%)、十六酸乙酯(cas)(3.77%)、2-异丙基-1-甲烷基萘(2.97%)、二十六烷(2.63%)、己二酸双(2-乙己基)酯(1.98%)、二十八烷(1.93%)、鹿尾草碱(1.90%)等。  相似文献   

20.
木香薷 (ElsholtziastauntoniiBenth)中提取的精油不仅有芳香气味 ,而且具有抗菌和杀菌作用 ,可以治疗痢疾、肠胃炎、感冒等病症 ,在香精香料工业和医药方面有极大的应用价值 .利用超临界流体CO2 萃取法及毛细管气相色谱仪和色谱 质谱 计算机联用分析仪 ,从木香薷精油中鉴定出 4 7个化合物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