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基于不同预测技术的供应链牛鞭效应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H.L.Lee提出的消费需求AR(1)自相关模型为基础,在假定采用订货点库存策略的前提下,分别推导出了零售商采用移动平均法、一次指数平滑法预测及均方误差优化预测市场需求时,生产商所面对的需求波动,建立三种需求预测技术对一个两级供应链牛鞭效应影响的量化模型及仿真模型并进行了验证,分析了不同预测技术对供应链牛鞭效应的影响及适用范围.  相似文献   

2.
在供应链中,市场需求往往受到多个因素的影响,单一变量的预测方法已经无法达到预测期望。为了提高预测精度,削弱牛鞭效应,根据Agent理论构建供应链模型,提出一种基于多因素的支持向量机需求预测方法;通过选取主要影响因素,建立多变量SVM预测模型,并利用遗传算法对SVM模型的参数进行优化选择,最后利用算例进行仿真分析。实验结果表明,与单变量支持向量机相比,多变量支持向量机充分考虑影响市场需求的相关因素,最大程度挖掘了数据中的有效信息,提高了供应链需求预测的准确性,从而缓解了供应链中的牛鞭效应。  相似文献   

3.
在老年人需求随机变动且存在扰动因素的情况下,以服务供应商、集成商和老年人组成的多级供应链为研究对象,运用系统动力学的方法构建社区养老服务供应链基准模型和信息共享模型,并进行对比仿真分析。结果显示:(1)社区养老服务供应链中各节点信息不完全和不对称的现象会导致严重的牛鞭效应出现;(2)信息共享机制能够增强集成商、尤其是老年人的双元性,提高信息传递的敏捷性和准确性,起到降低社区养老服务供应链牛鞭效应的作用,且供应商牛鞭效应降低程度为集成商的1.5倍;(3)牛鞭效应与资源补充速率之间存在负反馈关系,当通过信息共享降低牛鞭效应后,资源补充速率准确性提高,进而降低供应商和集成商的资源量大小和波动,提高供应链的稳定性和老年人需求满足率。  相似文献   

4.
供应链时滞系统模型及其牛鞭效应的H∞控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在供应链管理时滞连续系统模型基础上,建立了一个供应链管理多层时滞离散系统模型,采用供应链上游库存、订货、销售、生产波动方差之和与下游客户层需求量波动方差之和的比例描述牛鞭效应,分析了多层时滞系统牛鞭效应.提出顾客末端需求波动最差条件下的H∞控制方法,以抑制牛鞭效应.这一方法本质就是供应链末端需求波动最差情况下制定供应链管理的最优决策,并且以一个供应链多层时滞系统为对象进行了供应链牛鞭效应的H∞控制仿真实验.  相似文献   

5.
讨论两级多产品供应链中需求相关时的牛鞭效应.下游零售商从能力无限制的上游供应商处订货来满足相关的市场需求.当零售商面临的需求平稳时,若零售商采用简单移动平均法预测需求,证明了供应链中的牛鞭效应的存在性,并给出了其量化表达式.进一步提出了在一定条件下可有效消除牛鞭效应的需求预测方法.  相似文献   

6.
在时变需求条件下,多级库存问题中需求变异放大的现象给供应链上下游企业的供需匹配带来了极大的挑战.本文考虑一个单条供应链在信息共享条件下采用订至点补货策略的情形,在随机需求下,研究了一个四级供应链系统中的牛鞭效应及其抑制方法.基于反馈控制理论构建了一个四级库存系统的动态控制模型,并通过拉普拉斯变换推导出了系统的传递函数.在四级库存反馈控制模型的基础上,设计了一个牛鞭效应自补偿机制,使供应链进销存系统的需求变异维持在原有水平.数值试验及仿真进一步对牛鞭效应自补偿算法的效果进行了验证.试验结果表明,加入自补偿算法后供应链各级结点企业的订货量波动明显减弱;剩余库存量的波动大幅下降;供应链整体牛鞭效应约为信息共享条件下的三分之一,仅约为信息不共享条件下的四分之一.  相似文献   

7.
闭环供应链牛鞭效应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运用控制理论,通过建立闭环供应链多级库存系统的z域模型,构造了牛鞭效应的传递函数.分析表明:最佳回收策略是全部回收;生产提前期和回收延迟时间对牛鞭效应有影响,且存在最优值.  相似文献   

8.
基于模糊Petri网的供应链牛鞭效应的成因与控制建模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从信息流角度,建立了基于模糊Petri网的牛鞭效应成因与控制模型,给出了相应的模糊推理算法,通过仿真分析,验证了一些重要结果。该模型描述了供应链中信息对决策的影响及供应链成员同步运作的现象,将供应链中牛鞭效应成因与控制可视化,为牛鞭效应问题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一个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9.
最优需求预测下预测与处理过程中的牛鞭效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林琳  薛恒新  桂良军  陈鹏 《系统工程学报》2006,21(3):266-272,312
研究了在AR(1)市场需求模式下,生产商与零售商所组成的供应链系统中,当零售商采取不同预测技术时,在信息预测,处理及传递过程中产生的牛鞭效应问题.证明当存在订货提前期时,零售商采用移动平均法及一次指数平滑法预测会导致在需求预测,信息处理及传递过程中产生牛鞭效应;而采用最优预测仅在需求相关性很强时存在有限值的牛鞭效应.并对二级供应链进行拓展,证明在信息传递过程中,非最优预测将导致上游需求模式复杂化,牛鞭效应逐级递增,而最优预测可使上游需求模式简化,遏制误差的传递.  相似文献   

10.
决策行为影响牛鞭效应的仿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锋  魏莹 《系统管理学报》2011,20(5):533-538
牛鞭效应是供应链系统运作绩效降低的一个主要原因.以多级供应链系统为例,研究供应链中成员企业的决策者的决策行为对整个供应链系统牛鞭效应现象的影响程度.由于成员企业的决策者对于缺货和存货有着不同的风险偏好,因此,在传统牛鞭效应的量化指标的基础上,提出了2个分别衡量缺货和存货水平的指标:相对平均库存水平指标和相对平均缺货水平...  相似文献   

11.
基于元胞自动机的组织内H1N1传播仿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体组织内H1N1传播的防控对于整个社会的H1N1防控有重要的作用,研究一个组织内H1N1的传播防控对于防控类似的疾病传播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文中根据组织内人群之间的关联特性,构造互传播群,基于元胞自动机的基本原理,设定了元胞自动机的演化规则,实现了组织内H1N1传播的元胞自动机仿真。通过实验收集了H1N1仿真传播的数据,描述了H1N1传播的数据特性。研究结果表明,H1N1的传播强度和组织内的人员活动以及及时施措关系密切。
Abstract:
Th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n H1N1 spread within an organization is important for the whole society.And the study on th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n H1N1 spread acted an important role on the reference about th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n the similar disease.The inter-transmission-group was structured,according to the relationship within an organization.The cellular automata evolution rules was set based on the basic cellular automata principle,and then,the cellular automata simulation was implemented within an organization.The data on the H1N1 spread simulation was collected through experiments,and then the characteristics data on H1N1 spread was described.The H1N1 spread intensity is related with personnel activities within an organization,and timely measures with it.  相似文献   

12.
在GM(1,1)模型预测中,缓冲算子能有效处理含有冲击扰动因素的原始数据,改善模型的预测效果. 本文在系统分析缓冲算子对GM(1,1)预测作用过程的基础上,提出了GM(1,1)模型的预测效应以及缓冲算子适用性的评价准则. 选用典型的6种弱化缓冲算子对河南粮食产量数据分长序列、宽间距序列和短序列三种情况进行了模拟计算分析. 确立了不同算子对GM(1,1)模型预测产生的效应及其适用范围,并选用具有类似特征的其他数据序列验证了研究结果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3.
根据矩阵理论推导非等间距GM(1,1)模型参数的矩阵形式,研究了压缩变换和初始点变化下非等间距GM(1,1)模型参数性质及其对模型精度的影响;在相对误差平方和最小的准则下,分别对初始条件和初始点进行优化,给出参数优化公式,发现两种优化方法是等价的;基于新信息优先原理,通过引入加权系数λ,综合考虑新旧信息变化规律,以加权求和的1-AGO序列作为初始条件,提出了全信息初始条件优化的非等间距GM(1,1)模型.最后,通过实例分析表明,本文提出的优化模型在拟合精度和预测精度上均有明显改善,表明优化的初始条件能充分提取新旧数据的有效信息,进一步提升建模效果.  相似文献   

14.
SomeNewResultsforM/G/1andGI/G/1QueuesTANGYinghui(DepartmentofAppliedMathematics,UniversityofElectronicScienceandTechnologyofC...  相似文献   

15.
MGM(1,n)灰色模型及应用   总被引:38,自引:0,他引:38  
提出多变量灰色模型(multi-variablegreymodel)—MGM(1,n)模型,它是单变量的GM(1,1)模型在多变量(n元变量)情况下的自然推广。通过对国有建筑施工企业就业人数和城镇集体建筑施工企业就业人数的建模和预测,表明MGM(1,n)模型的精度高于分别单独使用的GM(1,1)模型的精度.  相似文献   

16.
优化的GM(1,1)模型及其在农村劳动力转移预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GM(1,1)预测模型一直是灰色系统理论研究者关注的热点。在已有灰色理论的基础上,利用“最小二乘法”确定GM(1,1)白化函数的时间响应函数中的常数C,摈弃了传统GM(1,1)把原始序列中X(0)(1)作为初始条件的做法,从而构建了GM(1,1)的优化模型。最后,以河南省农村劳动力转移预测为例,进行两类预测模型的模拟精度比较,并进行了预测。表1,参7。  相似文献   

17.
三维正交矢量天线导向矢量的秩-1模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定义了不同形式三维矢量天线极化 角度相干结构(PACS)之间的两种等价关系,将所有形式的三维正交矢量天线分为了3个等价类,并针对各等价类中典型结构进行了秩 1模糊的研究。结果发现3类天线的模糊区域特点各不相同。但在处理非线极化信号时,其角度模糊区域均具有离散特征;而在处理线极化信号时,角度模糊区域则都呈现连续特征。研究了空域兼并信号的极化 角度域可分性,揭示了三维矢量天线由于电磁分量的部分残缺而在极化 角度域不能完全分辨仅存在极化距离的多个同向信号这一局限性。  相似文献   

18.
1/2-TRANSITIVEGRAPHSASSOCIATEDWITHLINEARGROUPS¥DUShaofei(DepartmentofMathematics,ShanxiUniversity,Taiyuan030006,China)Abstrac...  相似文献   

19.
为了解决L频段数字航空通信系统1(L-band digital aeronautical communication system, L-DACS1)正交频分复用(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 OFDM)接收机遭受测距仪(distance measuring equipment, DME)信号干扰的问题,提出了正交投影干扰抑制与循环自适应波束形成的空域滤波方法。首先,利用正交投影算法抑制DME信号干扰;然后,利用OFDM信号的循环平稳特性,构建循环自相关矩阵,通过奇异值分解得到波束形成的最优权矢量;最后,利用最优权矢量进行空域滤波。仿真研究表明,该方法可以在OFDM期望信号上形成稳定的主波束,同时能够抑制DME信号干扰。且所提方法具有复杂度较低、低信噪比情况下波束形成算法鲁棒的优势。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