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0年国际乒联采用了40毫米直径的乒乓球;2001年实行了11分赛制;2002年开始执行无遮挡发球之后,2008年国际乒联决定在北京奥运会之后全面禁止有机胶水的使用。这些规则的改变提高乒乓球运动的观赏性、体现小球的独特魅力,促进了乒乓球运动的健康发展。但也对我国运动员体能训练产生了新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柳丛 《科技信息》2011,(10):I0257-I0258
乒乓球运动竞赛中运动员的每一次击球都会使球产生旋转,因此,尽量详细、准确地剖析乒乓球各种旋转,从而了解并掌握乒乓球在运动中旋转的规律性,对掌握整个乒乓球运动的规律是十分重要的。同时,在网球各项基本技术中上旋球是运用最多的一种击球方式,它的优点在于既有进攻性又具有稳定性,掌握好上旋球技术对于网球选手是至关重要的。  相似文献   

3.
采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方法,认为现有的乒乓球发球擦网的规则值得商榷,据此提出了修改意见,并指出规则的修改更有利于乒乓球运动的公平性、观赏性和连续性,有利于乒乓球运动的更好发展。  相似文献   

4.
杜代军 《科技资讯》2013,(5):202-202
在学生生源少、运动设备有限的农村学校,如何提高运动竞赛成绩是很多体育工作者不断探索和研究的课题,本文通过文献法、访谈法,针对农村初中学生生源少、学生身体素质差、运动设备有限这三个方面导致运动竞赛成绩差的问题,结合本人从事农村初中体育业余训练的实践经验,对在如何提高生源少、运动设备有限的农村初中运动竞赛成绩的方法策略上进行了研究探讨。  相似文献   

5.
近十几年来,乒乓球规则变化频繁。如使用40毫米大球、11分赛制、发球无遮挡、无机胶水、奥运会双打改团体、乒乓球材料变化等,这些重大变化目的是为了增加观赏性、增强对抗性使其平衡发展,对乒乓球运动的发展有着积极的影响和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6.
球台规格的演变、球体增大、球拍规格的限制,对乒乓球运动的发展起到了决定性作用;提高了乒乓球运动的观赏性;对乒乓球运动员独立作战能力和分析能力的提高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该文采用文献资料法,查阅大量相关文献资料,对乒乓球规则规程演变的主要内容进行整理、归纳,并对其起到的作用及产生的影响进行分析,为乒乓球教学训练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7.
现代乒乓球运动起源于欧洲,其发展历经早期欧洲的兴盛、二战后亚洲的崛起,欧亚对峙及新世纪中国的"乒坛称霸"。本世纪的乒乓球经历了小球变大球、11分制改革、无遮挡发球等数次规则的改变,而在数日前落幕的49届世乒赛期间提出的"禁胶令",也即将是一次重大的改革,无疑它将会对乒乓球运动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我们知道,每次规则的改变都是为了均衡势力,抑制过强,同时提高乒乓球运动的观赏性,体现小球的独特魅力,以促进其健康发展,但与此同时,也给我们留下了"如何以变治变,从而维护国球的长盛不衰!"这样一个问题。这一现实矛盾,便诱发了本人就乒乓球新规则对我国运动员影响的思考,通过本文的撰写,回顾新规则的变化特点,着眼于技术和现状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我们需要努力和改进的方向。  相似文献   

8.
运动竞赛中由于运动员对结果期望过大,心理压力倍增,导致动作变形、反应迟钝等,这种现象被称为"Choking"现象."Choking"现象是竞技运动心理学研究的热点问题,也是当前运动竞赛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但是,目前关于中外优秀乒乓球运动员"Choking"现象的研究非常少,本文以马龙、奥恰洛夫、许昕、波尔等中外优秀乒乓球专业运动员为代表,以近几年来26场重要国际赛事为例,选用数理统计、文献爬梳、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分析比较中外优秀运动员在比赛不同阶段"Choking"现象的特征,探析其背后原因,并研究相应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9.
乒乓球运动是集体育锻炼和合作交流于一身的体育项目.通过合作学习法可以让学生在乒乓球运动中感知乒乓球的魅力,掌握合作的技巧,从而在增强体魄的同时达到改善人际关系和减轻心理压力等全面发展的目的.依据教学实际给出合作学习法应用于高校乒乓球教学中的具体策略,以推动高校乒乓球教学质量的提升.  相似文献   

10.
随着现代社会的蓬勃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开始意识到娱乐和运动休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有趣、轻巧的乒乓球运动就此进入人们的视野之中。再加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的影响,乒乓球运动开始被人们所重视,并被评为我们的"国球"。乒乓球不仅是一项提供健身和娱乐的运动形式,而且渐渐演变为一种技术和体力的比赛。本文以乒乓球教学中技术风格的培养为主题展开探讨,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随着我国经济、教育、体育体制的深刻变革,传统的业余体育训练模式极大地影响了体育后备人才的综合素质培养和体育事业的发展。在乒乓球业余训练中,文化教育不仅仅是运动员走上社会、适应社会生存的需要也是运动员能否全面提升运动技术水平和从事专业运动竞赛的需要。因此,体教结合已成为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趋势和方向。本文在调研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构建基于体教结合的江苏省乒乓球业余训练体系,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乒乓球作为我国的国球已经渐渐被大多数人所熟知,也开始受到教育界的重视,不少学校都开展了乒乓球相关的课程。随着乒乓球的兴盛的发展,不少学生被乒乓球的独特魅力所吸引,开始关注乒乓球,逐渐对乒乓球产生兴趣。而且乒乓球作为一项全民都可以参与的运动确实是可以有益于身心的健康。在乒乓球热的今天,如何可以引导国人好好的学好乒乓球就值得令人深思了!正确的运用比赛教学其实就可以很好的达到教好乒乓球的目的,不仅可以增强学生对于乒乓球这项运动的兴趣,还可以在比赛的过程中不断加深学生对于乒乓球技能的运用。但在具体的运用时,老师应该根据自己的学生的实际情况,来制定具体的实施策略,以此来达到理想的教学结果。所以每个教授乒乓球的老师都应该仔细斟酌如何合理的将比赛教学法运用在乒乓球的教学之中。  相似文献   

13.
苗吉艳 《科技信息》2011,(22):I0289-I0289
踢毽子运动是我国传统体育宝库之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具有趣味性、观赏性、健身性、对抗性、娱乐性。由于它具有独特的魅力,不受场地器材的限制,群众基础比较雄厚,得到了众多学生和教师的青睐,成为校园运动场上一道新亮点。  相似文献   

14.
随着世界乒乓球运动的蓬勃发展,世界的乒乓球格局也同时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然而中国队的乒乓球运动却能长盛不衰,堪称中国体育战线的一面旗帜.研究发现:根据乒乓球运动技术创新的发展轨迹来看,乒乓球运动的技术创新受到不同阶段的不同竞赛规则的影响;乒乓球的技术在朝着综合化、多元化的方向发展,每一个创新的技术都会维持世界乒乓球发展一个相对稳定的优势期;世界乒乓球运动优势国家的转移受到了其外部环境与内部发展动力影响.竞技体育的发展是一个不断更新变化的过程,格局的变化、规则的修改、器材的更新等因素都会导致竞技体育的制胜因素发生改变,因此只有不断地进行技术的创新,才能持续地拥有竞争优势.  相似文献   

15.
我国乒乓球"举国体制"培养模式是中国竞技乒乓球运动保持长盛不衰的根本保证,建国以来"举国体制"的培养方式造就了大量的世界冠军,使中国的乒乓球事业蓬勃发展.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对人才需求的不断变化,原有的培养模式已不能满足竞技乒乓球运动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数理统计、访谈法等研究方法,对在各个历史时代下我国乒乓球举国体制培养模式对我国所起的作用与影响进行了调查分析,并对我国举国体制培养模式运行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进行归纳与总结,提出了相关的建议,以促进我国乒乓球运动更好地向前发展.  相似文献   

16.
自20世纪60年代,我国乒乓球技术水平已经位于世界最前列,多次包揽世界大赛的冠军.但随着世界乒坛单极化的发展趋势变得越来越难以改变的时候,国际乒联却不断地对乒乓球运动的技术、规则等进行改革,这些改革在削弱中国队传统优势的同时,也在给乒乓球运动的发展带来某种危机.乒乓球运动应该在变化与创新中前行,从技术资源共享、完善外援...  相似文献   

17.
创新是乒乓球运动的不竭动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意识、打法、技术、训练、球拍5个方面分析介绍了乒乓球的创新发展历程,总结了中国乒乓球运动长盛不衰的创新因素,旨在激发我国乒乓球界勇于创新、善于创新、适应创新的热情,促进乒乓球运动的不断发展.  相似文献   

18.
随着乒乓球规则的不断改变,力量训练受到了乒乓球领域前所未有的追捧.然而在力量训练中,各级教练员和运动员将训练的重点主要放在了四肢上,忽视甚至放弃了核心部位肌肉力量的训练,且对核心力量认识的不足影响了乒乓球力量训练的质量和效果.为此,从解剖学、生理学和运动训练学的角度,全方位阐明核心力量训练在乒乓球运动中的作用及意义,并结合乒乓球运动的特点,提出了核心力量训练的基本方法和训练原则,以期能为当前乒乓球运动员的力量训练提供参考性建议.  相似文献   

19.
纵观世界乒乓球运动的发展,技术打法出现革新都是在球拍变革的基础上进行的。随着胶皮、海绵、底板的不断创新,技术打法也越来越快速、凶狠,旋转越来越强,回合减少,观赏性大大降低。为了改善现状,近几年国际乒联进行了一系列的规则修改,收到明显效果,但还存在一些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谢锋华  屈子路 《科技资讯》2013,(34):182-182
在普通高校体育课程的发展过程中,现代大学生对乒乓球课程独有情衷,乒乓球运动不断升温,也会反映出很多隐藏的问题,制约着乒乓球运动在高校中的发展。本文根据高校乒乓球运动开展的情况入手,了解影响高校乒乓球发展的因素,进行了对策研究:在以后的教学中可以增加对乒乓球运动教学的资源投入和重视,激发学生参加乒乓球锻炼的积极性,营造一个很融洽的锻炼氛围;增加校内或校外的乒乓球比赛,吸引学生的目光;在教学过程更加注重对发挥学生主体性的作用,使得学生爱上这个运动,并能长期进行乒乓球的锻炼,从而达到一个终身运动的终极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