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世界七大洲中,南极洲被称为最后的大陆,即最后被人们知晓的大陆,其面积约1400万平方公里,远远大于澳洲或欧洲,甚至比中国和印度面积之和还要大,居七大洲中的第五位。南极洲和其他各洲不同,其他洲都有土著居民,即便在北极区域的冰天雪地中还有以狩猎为生的爱斯基摩人活动,而南极洲没有任何土著民族,迄今也没有发现人类活动的遗迹。一切关于南极洲的知识都是最近200多年以来外来的探险家和科学家提供的。现在世界上有30多个国家派遣考察队进行南极地区的科学活动,谁能对南极的科学知识提供得多,谁能在南极的科学竞技场上获得较高的荣誉地位,谁就能在南极丰富资源的未来开发问题上有较大的发言权。  相似文献   

2.
在地球各大洲中,南极大陆是最高大、最冷酷、最纯洁、最美丽、最神秘莫测、最桀骜的。南极洲平均海拔2350米,是地球上最高的大陆,是拥有青藏高原的亚欧大陆的平均高度的2.5倍。地球上最低的地方也在南极。南极大陆上的本特莱冰下槽谷,在海平面以下2500多米,比北冰洋的平均深度还要深两倍多呢!这是在巨大冰盖的重压之下,大陆地壳向下弯曲的缘故。  相似文献   

3.
探索南极     
雨檐 《今日科技》2005,(2):55-57
南极洲是地球上最遥远、最孤独的大陆,它严酷的奇寒和常年不化的冰雪,长期以来拒人类于千里之外。数百年来,为征服南极洲,揭开它的神秘面纱,数以千计的探险家,前仆后继,奔向南极洲,表现出不畏艰险和百折不挠的精神,创造了可歌可泣的业绩,为我们今天能够认识神秘的南极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我们在欣赏南极美丽美观景色的同时,不会忘记对他们表示崇高的敬意。  相似文献   

4.
冰雪的世界南极,古希腊人称 ANTARCTICA,即与北极相对的大陆,中世纪人称之为未知的奥斯特拉利亚大陆。恶劣的气候和独特的地理环境使这块终年被冰雪覆盖的大陆始终遮着一块神秘的面纱,只是偶尔有几位勇敢的探险者的足音才打破了千百年的沉寂。南极真正被人们发现是19世纪初的事了,至于它对人类生存的重要意义,则是近三四十年来随着科学的不断进步才逐渐为人们所认识。我们通常所说的南极包括南极洲和南大洋,总面积5200万平方公里。其中南极洲陆地面积约1400  相似文献   

5.
正根据国际陨石数据检索,目前南极陨石数量已经超过了5万块,南极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陨石宝藏。南极是地球上最神奇的大陆,整个1300多万平方千米的大陆完全被冰层覆盖,这里也是世界上陨石最富集的地区。中国拥有的南极陨石数量居世界前列,是仅次于日本、美国的世界陨石大国。众所周知,陨石非常罕见,隔数年才会有陨石降落的报道。那么,南极为什么会出现那么多陨石?难道是因为地球磁场作用,  相似文献   

6.
《大自然》2020,(1)
正南极洲,是神秘而又令人神往的冰雪世界,覆盖着平均厚度超过2 400米的冰。在幽深诡谲的巨大冰川之下,还有令人叹为观止、形态各异的冰下湖。这些冰下湖有多大?湖水能流入海洋吗?湖里有生物吗?最后发现的静谧大陆Antarctica,这个英文单词源自希腊语,意为北极的对面,即南极洲。南极一直是地球上最  相似文献   

7.
黄满荣 《大自然》2009,(4):8-10
南极洲是七大洲中最后一个被人类发现、唯一没有土著人居住的大陆。那里气温很低,寒风呼啸,终年冰雪覆盖。具体说来,南极洲是世界上最冷的地区,年平均气温为零下25℃,最冷月平均温度只有零下620℃。到目前为止,地球上观测到的自然状态下最低气温为零下89.6℃,这是1983年7月在南极的新西兰“万达”科学考察站记录到的。在这样的低温下,如果把一杯水泼向空中,落下来的将会是一片冰晶。南极洲也是世界上风暴最频繁、风力最大的地区,  相似文献   

8.
在地球的最南端,有一片终年覆盖着冰雪的大陆,这就是南极洲——世界七大洲之一。提起南极人们都爱用四个最高级形容词来加以描绘——“最寒冷”、“最干燥”、“风最大”和“条件最艰苦”。确实,那里常冬无夏,气温总是在零度以下,有纪录的最低气温达摄氏零下88度;那里虽然到处都是冰雪,贮藏了全球淡水的90%,却是世界上最干燥的地方,一年到头纷纷扬扬的大雪大都是狂风刮起的雪沫,  相似文献   

9.
总面积达1400万平方公里的南极洲,是遥隔文明世界的最孤立、最寒冷、最干燥、最荒凉、风最大、冰雪最多最厚、自然表面最高的、没有土著民族的大陆,也是地球上最后一块保持着千古荒原本色的人陆。在地球上的6块大陆中,南极洲仿佛是最桀骜不驯的、甚至是残酷无情的、拒人于千里之外的一个白色的怪物。常年被“冰雪”覆盖其95%的南极洲,是当今地球上惟一的天然的科学实验的  相似文献   

10.
<正>2017年5月23日,第40届南极条约协商会议在北京开幕,这是中国首次作为东道主举办这项会议。会议期间,来自《南极条约》44个缔约国和10个国际组织的约400名代表围绕南极条约体系的运行、南极视察、南极气候变化影响、南极特别保护区和管理区等议题展开讨论。国务院副总理张高丽出席开幕式并致辞。作为世界第五大洲,南极洲是唯一一块没有土著居民的大陆。自从被人类发现以来,南极经历了地理发  相似文献   

11.
桑桑 《世界博览》2008,(1):34-39
南极大陆是一块环境恶劣的土地,所以少有人至,但它的魅力正在于此:坚冰组成的荒漠里,四处都是奇观。从阿根廷最南部港口乌斯怀亚(Ushuaia)出发,我发现自己正在驶往一块最缺少自助游手册的大陆:南极洲。出海上午10点,当船长把绣有家族徽章的旗子升上桅杆之后,驻足在甲板上的  相似文献   

12.
尹传红 《科技潮》2009,(5):43-43
新近进行的冰核钻探和海冰监测结果表明,尽管专家对南极洲西海岸冰雪消融感到担忧,但南极洲大部分地区的冰并没有大面积融化。与以前人们普遍认为的全球变暖正使南极冰盖融化的观点相反,南极洲许多地方的冰在增加。4月中旬.南极条约国在华盛顿举行会议.南极研究科学委员会在为此次会议准备的报告中指出,南极“最近几十年气温大幅下降”。  相似文献   

13.
仁青 《少儿科技》2014,(2):38-39
正地球的最南端是冰封的大地,这里天寒地冻、风雪肆虐,是世界上平均海拔最高的大陆——它就是南极大陆(以下简称南极)。不像其他大陆那样,有不同肤色、种族的人在繁衍生息,南极并不适合人类居住。为了进行科学考察,多国的建筑师、科学家不得不在南极修建科考站。迄今为止,中国已在南极建成了长城站、中山站和昆仑站,第四个南极科考站泰山站也正在建设中。在南极盖房子可不简单,不仅施工的难度大,而且所建的房子有许多特殊的要求。  相似文献   

14.
<正>在南美洲、澳大利亚,人们较早就发现了恐龙化石,最近科学家又在南极发现了侏罗纪(距今大约2亿年前)和白垩纪后期(距今大约1亿年前)的恐龙化石。从物种进化的角度来说,不同地方的物种进化为同一物种的概率非常小,更可能的是,其一物种在一个地方产生,然后经迁徙扩散到世界各地去。所以,南极恐龙化石的发现,使得科学家猜测,在侏罗纪,澳洲大陆与南极大陆、南极大陆与南美大陆是相连的,恐龙就是从南美大陆进入南极洲,然后横穿南极大陆才到达澳大利亚的。  相似文献   

15.
《科技潮》1999,(3)
南极海位于南极洲周围的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及其附属海域的南部,又称南大洋。南极洲地理上与其他大陆相隔遥远,距南美洲比较近的南极半岛,也有960公里的距离,所以南极海没有被任何陆块阻断,是一片浩瀚无边的茫茫大海。南极海最狭窄的地方是德雷克海峡,在南美洲与南极半岛顶端之间的宽度为1112公里。德雷克海峡是有名的风暴区,海峡上空经常刮起猛烈的西风,北半部风力尤强。通常风速为每小时2~37公里,有时甚至超过72公里,暴风袭来,海面上掀起惊涛骇浪,巨大的浪头迎面扑来,令人望而生畏。  相似文献   

16.
正南极,Antarctica,被人们称为第七大陆,是地球上最后一个被发现,唯一没有人员定居的大陆。然而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动物们尽情地享有大自然的一片天地。海鸟是南极飞羽世界的主角,不包括八种企鹅,虽然南极洲的鸟种只有区区45种,但数量却相当可观,约6500万只,如果算上企鹅,海鸟总数近两亿,占了全世界海鸟的五分之一。除了鞘嘴鸥是  相似文献   

17.
陆龙骅 《科技潮》2000,(8):32-34
在新的千年之交,我有幸作为中国第16次南极考察队的一员,继参加中国第5次南极考察队的首次东南极考察后,再次赴南极考察。南极位于地球最南端,南极大陆95%以上地区终年被冰雪所覆盖,气候条件恶劣,是世界上最寒冷、暴风雪最频繁、风力最强和最干燥的地区。素有世界"寒极"、"风极"和"白色沙漠"之称。鉴于它的特殊地理位置和特有的生态环境,世界各国都十分重视对南极的科学考察与研究。研究南极对人们认识全球气候变化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南极洲奇谜     
南极洲的谜团随着科学考察的不断推进,越发显得扑朔迷离……飞碟出没之谜南极洲无疑是地球上飞碟出现最频繁的地区,设置在南极的各国科学考察基地均有多项  相似文献   

19.
科学触角     
闫凯 《科学世界》2013,(8):20-21
南极冰架缩小多因底部融化冰架是延伸于南极洲大陆周边海面上的大面积固定冰盖。由于全球气候变暖,近年来南极冰架不断崩解,面积逐年萎缩。按照传统观点,南极冰架大多因冰山崩解而失去质量,但美国一项新研究表明,由海水变暖导致的底部融化可能是南极冰架不断缩小的主要原因。这一发现或将改变人们对气候变暖影响南极演化的认识。美国宇航局喷气推进实验室的研究人员6月13日在《科学》(Science)杂志上报告说,他们利用卫星观察及冰表面积累重建等方式,第一次全面勘测了环绕南极洲、总覆盖面积达150万平方公里的冰架。结果发现,2003~2008年间,每年南极冰架由于底部融  相似文献   

20.
从1984年开始,我国对南极已经考察了15次,最近我国考察队又到了南极最高区域DOM—A区域,这到底有何重大意义?许多读者不了解。为此,笔者扼要地叙述一下阿蒙森等人考察南极的苦难经历以及南极洲丰富的自然资源、国际上对南极洲的争夺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