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1964年-1977年,美国对火星发射了"水手号"和"海盗号"两个系列共8个探测器.1971年11月,"水手9号"对火星全部表面进行了高分辨率的照相.发现了火星上有宽阔而弯曲的河床.不过,这些河床与轰动一时的火星运河完全是两回事.  相似文献   

2.
火星探测是当前太阳系探测和行星科学的焦点.经过近60年的发展,火星成为除地球外,探测和研究程度最高的太阳系行星体,派生出火星空间环境、火星大气、火星表层/次表层物质组成、形貌构造、撞击历史、冰川和冰冻层、气候变化、火星内部结构等多个研究领域.火星陨石研究和实验室模拟研究(实验模拟、数值模拟等)也得以快速发展.火星的重大科学发现包含早期和现代的水活动证据、地质环境多样性、现代地质过程监测、甲烷和有机物的发现、大气组成和演化、当前和近期气候变化、重力场和表面辐射环境等.重大科学成果的取得得益于科学目标规划的指引,也影响着未来科学目标的制订.通过梳理美国火星探测项目分析组(Mars Exploration Program Analysis Group, MEPAG)近20年火星探测科学目标(生命、气候、地质、载人)的演变,展现出国际火星探测思路及未来探测重点.未来10年的火星探测将进一步认知火星内部结构、开启火星生命探测的新阶段和开展火星和火星卫星样品返回.中国开展的火星探测任务也将为国际火星科学发展做出贡献.当前火星仍有诸多重大科学问题未有解答,这些问题与太阳系的重大科学问题紧密融合,突显出火星探测在太阳系形成演化以及太阳系行星宜居性的形成演化研究中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3.
火星奇景     
火星表面的景物同水星和月亮有些相似,但比水星和月亮复杂得多,与地球的也不相同。在火星表面,一个假想的大致与赤道相交成30度的大圆(在圆球表面上可以画无数个圆,其中通过球心的一个面积最大,称为大圆)将火星分成南、北两半。南半球为古老地壳,保留着40亿年前的状态,地势崎岖不平,  相似文献   

4.
’97,访火星     
别睡了,火星!地球使者来了。于1996年12月4日发射升空的"探路者号"飞船,以1.7万公里的时速在太空中飞行了4.97亿公里,历时7个月后,终于在1997年7月4日下午1时零7分成功地着陆火星"战神谷",这是美国自1975年向火星发射两艘"海盗"飞船以来在火星表面降落的第一个探测器,这项耗资2.66亿美元的火星探测工程是"一个宇宙探测新时代的开端"。  相似文献   

5.
按照设想,人类或许能在本世纪30年代登陆火星。自从发现火星以后,人类就一直梦想登陆火星。在不久的未来,一个太空项目将开始使这一梦想具有实现的可能性。美国宇航局的科学家表示,他们非常认真地提出了一个载人航天项目,而私营太空公司也争先恐后地提出关于去火星的更加大胆的计划。同样重要的是,随着美国的"好奇号"火星探测器成功降落在火星表面和拍下丰富的火星表面照片,公众对火星这颗红色星球的热情日益高涨。  相似文献   

6.
随着“火星科学实验室”(Mars Science Laboratory)出发日期的日益临近,人们对它的关注和议论也变得热烈起来.这个有6个轮子的新一代火星车在很多方面都与它的“前辈”“勇气号”和“机遇号”不一样.4年前,“勇气号”和“机遇号”先后降落在火星表面南北半球的两个不同的地区,它们原定的任务期限只有90个火星日,但直到今天,它们仍在不断地向地球传回探测数据。  相似文献   

7.
火星之谜     
火星上有生命吗?从20世纪60年代以来,美国和前苏联都相继对火星进行过考察.美国"海盗1号"探测器在火星上的考察证明,火星像月球一样,表面存在大大小小的环形山,而火星的大气里含有形成生命的基本元素:碳、氢、氧、氮和水蒸气.可惜的是,在科学家们认为火星上最可能有生命迹象的两个地区,"海盗1号"未能着陆.接触火星越久,与火星生命有关的谜团就越多,而火星生命的神秘面纱正逐步被科学家们揭起.  相似文献   

8.
火星是个疯狂的地方。最近几年科学家在这个红色星球已经发现了一些古怪透顶的东西——冰蜘蛛,瑞士奶酪地形,还有火山岩形成的"螺旋管道"。随着人类对这颗行星邻居的探索,越来越多的古怪事儿冒了出来。美国宇航局(NASA)的火星轨道勘测器从2006年起就开始绕火星运动,它提供了火星表面最清晰的照片。它携带的镜头可以分辨火星表面1米大小的东西,因而我们提供了充足的奇闻。  相似文献   

9.
<正>科学家最近调查了在地球上发现的火星陨石的化学组成,并把它与美国宇航局"勇气号"火星车检测的火星古谢夫陨击坑里的火星表面岩石成分进行了比较。结果发现,火星表面岩石中的镍含量比火星陨石中的这一含量高5倍。这一发现不仅令人迷惑,而且对火星陨石是否为火星产生的典型火山岩石提出了质疑。科学家认为,无论是火星陨石还是火星表面的火山岩石,都起源于火星内部深层,但火星表面岩石来自于一个含氧更丰富的环境,这样的环境很可能是由富含氧的材料再循环进入火星内部的过程所产生的。这一结果令人惊奇,原因是火星陨石只有大约1.8亿年~14亿年的历史,"勇  相似文献   

10.
科技传真     
火星具有多样性地形 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帕萨迪纳举行了第5次国际火星大会,与会的350多名研究人员就火星环球勘探者的发现展开讨论。科学家们说,对火星4个月来的测绘使他们获得了有关火星的最精确的图像。火星是一个具有多样性地形的行星,它的形状像一个梨,它多山的南半球比平坦的北半球要高出3.2千米。火星的表面具有太阳系  相似文献   

11.
火星是唯一能用望远镜看得很清楚的类地行星。通过望远镜,火星看起来像个橙色的球,随着季节变化,南北两极会出现白色极冠,在火星表面上能看到一些明暗交替、时而改变形状的区域。空间探测显示,火星表面有水和火山的迹象。  相似文献   

12.
美国航空和宇宙航行局最近公布了跨世纪的系列航夭探测工程计划。其中也包括目前正在筹备的两个太空飞行项目,一个是向地球附近的小行星发射一架探测器,另一个是向火星发射一架着陆器和游动探测器,对火星表面进行研究。这两个项目都将在明年进行。1997年,一颗命名为"月球观察者"的人造卫星将飞向月球。不久前,宇航局曾成功地向月球  相似文献   

13.
正5枚探测器将在2016年飞向火星这颗红色星球。然而,美国宇航局(NASA)在确定没有足够时间修复和全面测试探测器上的地震仪的真空密封后,宣布取消原定于2016年3月的"洞察"号(In Sight)发射。火星探测任务的下一个有利的发射窗口期将在2018年。当"海盗1号"和"海盗2号"登陆器(twin Viking landers)于1976年登陆火星时,每个登陆器  相似文献   

14.
沙尘暴会对火星表面探测器带来发电量减少、环境温度降低、通信不稳定和仪器污染等方面的影响.为保障我国祝融号火星车的安全运行及未来火星表面探测任务的顺利开展,亟须评估沙尘暴对火星表面探测器的影响.通过系统性地回顾1997~2018年间火星表面探测器(包括着陆器与火星车)对沙尘的响应,初步认清了沙尘对火星表面探测器的影响规律——探测器太阳能电池阵列表面的尘埃以比较稳定的速率积累,而尘埃的沉积速率在沙尘暴期间,尤其是全球性沙尘暴期间会大大加快;同时,受多方面影响,电池阵列表面也会发生具有季节性模式的除尘事件.为规避沙尘暴带来的风险,在美国洞察号着陆器(InSight)的设计阶段就全面评估了沙尘暴对其着陆硬件系统及太阳能电池阵列的影响,并采取了一系列应对措施.洞察号应对沙尘暴的举措为我国未来的火星采样返回任务提供了重要启迪——前瞻性的科学指导是保障工程任务成功实施的关键.通过分析我国火星采样返回任务的初步轨道设计方案,建议未来火星探测器发射的最优窗口为2028年1月左右,以合理规避沙尘暴带来的风险.  相似文献   

15.
<正>火星上的高氯酸盐是如何形成的?它对未来人类探索火星有何用处?科学作家蕾切尔·布拉齐尔整理大量资料并解读了火星高氯酸盐的谜题。美国宇航局(NASA)1976年的海盗号任务将两个着陆器发送至火星表面以寻找生命迹象。着陆器开展的实验包括:1)向土壤样本里添加14C标记的液体养分,看是否有14C标记的气体释放,若是,表明存在代谢活动;2)使用气相色谱法检测任何从土壤样本中释放出的物质。第一个实验检测到14C标记的气体,第二个实验则检测出了氧气。  相似文献   

16.
人类对火星的探索早在20世纪60年代就开始了,两个超级大国在那个时候就开始了火星竞赛,而且竞争的残酷程度丝毫不亚于今天的火星热。  相似文献   

17.
目前对火星CH_4气体的探测是探索火星生命的一项重要手段,圈定出火星表面CH_4源区的位置可为将来火星生命的探索选取合适的目标点.本文在对火星CH_4气体共振散射进行探测的基础上,通过数值模拟的方法对火星CH_4气体的空间分布进行了反演.反演结果能再现模型的密度分布,辨认出CH_4气体密度分布较为稠密的区域,从而可以确定出火星表面CH_4源区的位置.  相似文献   

18.
视野     
《大自然探索》2012,(12):4-11
一瓢火星土在这张新近发布的照片中,美国宇航局的"好奇号"火星车舀起了火星表面的一瓢尘土,但勺子底部的筛网滤掉了直径小于0.015厘米的微粒,只留下较大的土壤颗粒。"好奇号"正运用自己搭载的两部仪器来研究火星岩石。初步结果暗示,火星岩石的构成与地球上的一些岩石类型相似。  相似文献   

19.
2011年5月27日,美国宇航局宣布终止“勇气号”火星车在火星表面的运作。“火星探索车”项目转为单车任务,由仍然活跃在火星表面的“勇气号”的孪生兄弟“初遇号”火星车执行。  相似文献   

20.
动态点击     
<正>我国探测器有望在2021年到达火星据悉,我国正在规划深空探测工程,现初步明确了4次任务。首次任务计划在2020年7月发射火星探测器,预计经过10个月的飞行,在2021年到达火星,着陆火星表面并进行巡视探测。其后,计划在2028年左右进行第2次火星探测任务,采集火星土壤返回地球。同时,我国还将进行小行星探测,并在2030年前后开展木星系探测和行星系探测。目前,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正在实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