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8 毫秒
1.
品牌与名牌是当今社会各界在生产商品中所盛行的一种特殊标志,也是各企事业加工产品所追求的最终目标。文章主要阐明了品牌与名牌的构筑与发展,以及二者之间的相互关系,如何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相互激励,使之成为最佳最优的品牌和名牌产品。  相似文献   

2.
在现实社会中,有不少民营企业的老板片面地认为,信息时代的竞争就是品牌的竞争。因此,他们在创办企业时把创立名牌产品或进行品牌经营作为自己的首要任务,却忽视了创建品牌所需要的前提条件和品牌经营的一系列的要求,因而陷入了误区。  相似文献   

3.
市场;洋名牌半有天下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建设取得了巨大进展,中国企业在不进则退的激烈竞争中创造了一批在国内国际上有一定影响的产品品牌,这些品牌已成为我国消费者放心购买的标志。  相似文献   

4.
名牌是衡量一个国家技术水平,产业基础和国际竞争力的主要因素,是一个国家在国际舞台上物化了的重要形象。改革的浪潮已将我国企业推进了“品牌竞争”的时代,但我国的名牌事业尚处在发育阶段,与先进国家相比,我们的名牌产品在国际上还明显缺乏竞争力。实施名牌战略,使我国在世纪之交顺利地进入经济发展更高阶段,必须站在产业国际竞争的角度,采用多维性思维方式,对品牌进行了多目标决策。  相似文献   

5.
所谓“名牌延伸”,就是企业借助目己的名牌商标去开发出新的名牌产品系列。如中国娃哈哈集团在娃哈哈营养液创出名牌之后,又不断推出娃哈哈果奶、营养八宝粥、银耳燕窝等新的娃哈哈系列名牌产品。新的产品使名牌商标得到了进一步延伸,为巩固企业产品市场地位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生物界里弱肉强食、优胜劣汰的现象,我们早已司空见惯。其实在商品市场的激烈竞争中,企业也同样如此。一个企业是否能在同行业竞争中脱颖而出。看它是否具有优胜  相似文献   

6.
名牌作为品牌中一个角色,拥有着巨大的潜力,是产品进入市场,提高竞争力的一柄利剑;是企业制胜市场的基石。当今世界企业发展过程已自觉地形成了创名牌——塑造名牌——经营名牌的过程。所以,在世界经济高速发展的时代,就应该正确认识名牌产品,分析名牌战略,为中国国产名牌在世界商场申创造更好、更大、更广的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7.
随着国内市场竞争的日益加剧,面对国外名牌的冲击,许多中国企业似乎只有两种选择:要么被外资吃掉,要么与外资合作。而第三条路便是如何保住和创造自己的品牌。“产品的品牌好,价格自然高。”这是江苏远东集团在市场竞争中的切身感受。  相似文献   

8.
创立区域旅游名牌产品是旅游市场不断成熟条件下出现的一种新的区域旅游发展策略.而区域旅游名牌产品的特点,是制定区域旅游名牌产品发展战略的基础.从名牌旅游产品的特点入手,建立区域旅游产品测评体系.主要包括:认识了旅游名牌产品特殊性,即对地域和资源的依赖性,成名条件的苛刻性和产品自身的层次性.提出旅游产品竞争态的测评模型和方法,以资源吸引力和市场竞争地位来确定某一旅游产品的竞争态,计算了宝鸡十大旅游产品的竞争态,确定了当前名牌产品、衰退的名牌产品、潜在的名牌产品和一般旅游产品四种类型。  相似文献   

9.
纵观当今世界,市场竞争越来越表现为名牌与非名牌的竞争。名牌产品坐天下的特征十分明显。企业创出名牌、拥有名牌,就能占领市场,争夺市场的制高点。名牌的魅力是无穷的,但名牌的产生绝非偶然。名牌是经营者辛勤耕耘的丰硕成果,也是企业的生命,是在市场检验和竞争中脱颖而出的佼佼者,是消费者认可和钟情的象征。 产品质量,名牌产品的生命 质量是名牌的生命,名牌产品的开创、保持和发展,必须要有  相似文献   

10.
商人 《东莞科技》2003,(3):11-12
在现实社会中,有不少民营企业的老板片面地认为,信息时代的市场竞争就是品牌的竞争。因此,他们在创办企业时把创立名牌产品或进行品牌经营作为自己的首要任务,却忽视了创建品牌所需要的前提条件和品牌经营的一系列的要求,因而陷入了误区。  相似文献   

11.
随着经济发展,各国间的贸易往来日渐频繁,打造知名品牌显得尤其重要,而其中一个不可忽视的环节是得体确切地译好产品的商标。而商标的翻译需要考虑当地的文化风俗、语言习惯和消费者的素质等因素。翻译进口品商标不仅要结合汉语的文字特点及表达习惯,还要顺应和迎合消费者的心理追求。  相似文献   

12.
关于企业品牌与品牌文化的基本理论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借鉴国内外品牌及品牌文化发展和研究的成果,阐释了品牌及品牌文化的基本理论问题,包括品牌的内涵与特征,品牌与名牌、商标的区别及企业文化与品牌文化的区别。  相似文献   

13.
驰名商标是为相关公众所知晓的具有较高声誉的商标,代表了企业产品的信誉,是企业所具有的巨大的无形资产。在我国境内申请注册的驰名商标的名称、数量和类别等主要信息体现出驰名商标拥有量与地区(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之间的正相关关系。为了更好地培育自主知识产权和提高我国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必须严格规范和适用驰名商标认定标准,杜绝驰名商标认定异化现象,并实施以创驰名商标为核心的品牌战略。在《商标法》修订之际,则应在其中明确驰名商标的概念,因为它关系到我国商标法制统一等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14.
目前,我国企业在知识产权贸易中缺乏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技术,缺乏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国际品牌,而且知识产权保护意识也不足,很多知名商标在海外纷纷被抢注。另外,发达国家为了本国企业的利益,阻止他国产品进入其市场,凭借其技术优势,将知识产权和技术标准相结合,致使我国企业频遭技术性贸易壁垒。而遭遇知识产权纠纷调查时,我们又应诉不积极,导致多个行业出口的大门被关闭。为了提高我国的国际竞争力,我们必须拥有强大的科技创新能力,拥有自主知识产权。为此,政府、行业协会及企业都应采取积极的对策,大力实施国家知识产权战略,努力提高知识产权的创造、管理、实施和保护能力,为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重要的保障。  相似文献   

15.
2001年新修订的《商标法》虽然新增了三维商标的规定,但陶瓷企业没有很好利用。陶瓷产品的商标的创新与法律保护十分重要。本文分析了陶瓷商标创新与保护不足之原因,并探讨了七种很有参考价值的陶瓷商标的创新与法律保护路径。尤其对立体商标在陶瓷中的利用作了有益探讨。  相似文献   

16.
古人云:“智者千虑,必有一失.”这一点很好的说明了处在激烈竞争中的现代企业(即使是世界知名企业也概不例外)都必须要有品牌危机意识、制订危机防范及危机应对机制.近几年知名品牌在中国市场上可谓是风声鹤唳,危机重重.从本田雅阁断裂事件,到肯德基的“苏丹红一号”事件,杜邦公司的“特富龙”危机,再到最近的保洁公司SK-II事件.由于危机处理非常及时,这些公司都能安然过关.相比较而言,我们国内企业,在危机面前往往处理失当,从而给企业带来巨大损失甚至破产.最典型的例子就是“三珠口服液”和南京的“冠生圆”事件.这些事件都说明了现代企业建立高效的品牌危机管理的必要性和迫切性.  相似文献   

17.
文章阐述了应用证明商标是传统优质农产品争创名牌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8.
探究了服装驰名商标反淡化制度的起源,概括出驰名商标他人淡化和驰名商标自我淡化理论的含义及主要内容,指出服装驰名商标淡化表现方式有弱化、丑化、退化3种方式,以及针对驰名商标淡化侵权行为的法律对策.有助于推动企业运用最新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提高服装品牌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19.
商标作为产品的品牌,是商品与消费者之间的"桥梁"。商标词作为语言的东西,也要受到文化的熏陶和影响,打上文化的烙印,并且来反映文化。随着世界经济日益全球化,厂商对自己商标的翻译应该给予关注,否则拙劣的译名不仅影响商品的形象,更影响商业机会。本文将尝试探讨商标汉英翻译中存在的文化问题以及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20.
旅游知识产权的保护因受其地域性等特点局限而一直被国内学界所忽视,但对于因旅游著名并现已成为国际旅游岛的海南来说却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其中海南旅游商标权应该如何立法维护的问题更是早已引起了国内外各界的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