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洱海区域的盐井发现和开发与南诏大理文化的形成之间有着密切关系。盐在南诏和大理国的民族、地方政权形成过程中,在历代王权的转移、政权的更替中,都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对食盐的控制是南诏之所以能够把分散的各族各地捏拢在一起的经济和文化纽带。洱海区域的盐井文化是诠释南诏大理文化的独特路径之一。  相似文献   

2.
南诏国和大理国这两个少数民族政权中,都有自己的法律制度,这些法律制度在稳定社会制度、调整社会关系、巩固政权和处理对外关系等方面都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在已有的法学和史学研究成果基础上,对两个时期的法律制度进行比较,对于深入研究南诏国和大理国的社会制度、经济、文化等方面有很好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3.
南诏大理国是历史上有名的地方政权 ,前后历史五百多年 ,产生过几十代国王 ,这些国王的陵墓绝大多数不知在何处 ?成为南诏大理文化研究中的一个谜。本文从文献考释、田野考察等多角度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4.
1000多年前,云南大理地区曾出现过两个在中国历史上显赫一时的地方王朝——南诏国和大理国。南诏和大理国是唐代和宋代在中国西南地区由乌蛮(今彝族的先民)和白蛮(今白族的先民)建立的两个地方政权,和唐宋相始终。从1999年起,人们把探寻王陵的目光投向这两个神秘的古国,期望能够出现像秦始皇陵、明十三陵一般震惊世界的考古奇迹。  相似文献   

5.
随着人类进入信息时代,以何种方法处理、存储史料,并且能够让学者从中方便迅速地检索和得到所需的信息,是南诏、大理国史料整理必须面对的问题,而南诏、大理国史料数字化成果较少,远不能满足研究者的需求。以南诏、大理国史料为数字化整理的资料基础,开展对南诏、大理国史料的史籍专书全文数字化、史料辑录数字化、实物史料图片数字化和口述史料视听数字化,有利于南诏、大理国史料的有序整理、保护和全方位开发利用,实现资源共享。  相似文献   

6.
由于明代早期文献遭到破坏,致使南诏大理国时期的史料留存较少,现存史料分散记载于各类典籍之中,这不利于南诏大理国史的研究。对南诏大理国的史料进行了概述,介绍了其来源,并论述了南诏大理国史料收集的有关问题。  相似文献   

7.
阐述了南诏大理国史料索引编制的必要性,介绍了南诏大理国史料的构成及南诏大理国史料人名、地名索引的编制方法。  相似文献   

8.
虽然宋朝与大理国之间未发生过战争,但宋朝还是对大理国作出了富于军事攻击性的人性假定。这种假定体现在一些边吏的话语中,也体现在宋朝通过密切与大理国周边民族或民族政权的关系而建立起来的防御大理国的西南防御体系中。宋朝之所以作出这样的假定,一个原因是宋朝认为大理国就是南诏国的继续,而南诏国具有很强的军事攻击性;另一个原因是宋朝当时受到富于军事攻击性的契丹、党项等少数民族严重的威胁。虽然宋朝的假定与具体事实不符,但还是取得了好的效果,达到了预期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随着人类进入信息时代,数字化成为了史料处理的必由之路,建立史料数据库已成为潮流。加强南诏大理国史料数据库建设,可展示南诏大理国研究领域内的史料综合概况和学术成果,促进南诏大理国史料资源共享的形成。  相似文献   

10.
南诏大理国史料传世不多,对于治史者而言,文献无所征是相当棘手问题。幸而南诏大理国建寺造像甚多,图像写史的内客相当丰富,其中2部宗教绘画手卷流传至今,一是《南诏图传》,二是大理国《张胜温画梵像》。前者描摹诸佛、菩萨、梵天和国主法相,是以静态图像为中心的对称式组合;后者则更侧重于叙述故事——以连贯情节与动态场景来铺叙观音七化与南诏开国的历史,也就是东南亚南天密教观音佛王信仰传入南诏,并逐渐为王室所信奉的过程。2部画卷曾引起了海峡两岸学者们的重点研究,对深入探索南诏大理国民族宗教文化具有相当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关于南诏和大理国史料事类索引编制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南诏和大理国史料索引的编制可为研究者提供快捷检索史料的途径,有助于推进南诏、大理历史文化的研究,其中尤以南诏和大理国事类索引的编制为重要。  相似文献   

12.
大理国是继南诏之后崛起于我国西南的又一个少数民族地方政权,段思平作为大理国的建立者,他的族属、出身等问题一度成为学术界争论的热点.目前,对于他的族属为白族先民白蛮学界已达成共识,而就其出身仍没有定论,有人认为他生于大理,家境贫寒,也有人认为他生于通海,父亲贵为大义宁国的通海节度使.笔者认为不管段思平出身如何,都是值得白族人民及其后嗣子孙祭奠、追忆并为之自豪的一代英主.  相似文献   

13.
民族文化是一个地方民族文化的集中体现。高校在地方民族文化学术发展建设中应处在一个学术研究型的前瞻地位。大理学院地处南诏大理国的首府——大理。南诏大理国文化的研究是本院的重点,筹建“南诏大理文化研究资料中心”有利于国际国内相关学术活动的开展和学院知名度的提高,有利于地方民族文化学术氛围的形成,有利于民族文化学术交流。  相似文献   

14.
国内外中国古籍索引编制成果众多,而在中国民族吏中占有重要地位的南诏大理国有关史料索引的编制无论是单书、群书均未有索引成果的编制,南诏大理国史料索引的编制有助于推进南诏大理文化的研究,也为研究者提供快捷的检索史料的途径。  相似文献   

15.
民族文化是一个地方民族文化的集中体现.高校在地方民族文化学术发展建设中应处在一个学术研究型的前瞻地位.大理学院地处南诏大理国的首府一大理.南诏大理国文化的研究是本院的重点,筹建"南诏大理文化研究资料中心"有利于国际国内相关学术活动的开展和学院知名度的提高,有利于地方民族文化学术氛围的形成,有利于民族文化学术交流.  相似文献   

16.
唐中叶,在诸多因缘的影响下,以乌蛮为主的南诏民族政权迅速崛起,并灭五诏,定都洱海,东平诸爨,进而促使了云南行政中心的新变迁;随着南诏、大理民族政权以洱海地区为中心,对其疆域进行长达500余年的经营,云南地区在政治、经济、文化以及民族融合等方面发生了深刻变化,为元代云南行省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7.
有宗教便有宗教教育,研究宗教教育是全面认识传承民族文化的民族教育的关键。南诏后期废道立佛,大理国以佛治国一脉相承,"释儒"阶层的出现,标志着南诏大理国制度化教育的形成。其教育形式是以寺院为学校、僧侣为教师、佛儒经典为课本。教育的目的是通过君权佛授来巩固王权、教化百姓、统一思想。佛教教育是形成大理白族特色文化的重要因素,同时对大理白族风俗习惯、伦理道德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所谓"信仰论政治"中的"信仰",是一种权力关系的建构,即通过权力对神人关系及其神圣性的垄断而展现出来的象征权力,它是经由宗教的、与非宗教的历史事件而逐步建构起来的。从南诏大理国时期的佛教与政治之间的关系来看,佛教在南诏大理国时期的发展与变迁,充分展现出了佛教信仰之神圣系统是如何进入王权的统治秩序,又如何通过王权的运作机制,成为了统治集团内部权力建构的神圣性基础,从而重新塑造了国家统治及其权力秩序的合法性,具有一种普遍性的公权力之合法性的超越特征。可见,佛教信仰的实践及其表达,一旦与国家权力及其制度紧密整合,便会具有了国家、民族的意识形态之信仰特征。就此而言,南诏大理国时期对于佛教信仰之推崇及其权力运作机制之中对佛教信仰的最大依赖,实际上就是这种"信仰论政治"之意义在佛教信仰中的具体历史实践。  相似文献   

19.
从考古发现及史书记载看,南诏大理国的科学技术是十分发达的,尤其在金属冶炼方面给我们留下了丰富多彩的实物,本文从实物分析出发,指出了南诏大理国时期冶炼、铸造、雕刻制作的几个主要特点:制作规模大、工艺水平高、与佛教密切相关等。  相似文献   

20.
汉代在今洱海区域施行了置郡县等重大措施,洱海区域各民族,尤其是处于滇西主要盐井开发地区和"盐马古道"沿线各民族受到汉族先进生产方式和文化的影响.南诏、大理国地方政权的崛起与盐利争夺,与盐井文化发展的关系是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