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对四川省乐山、眉山两市17个区县的部分农民工权益受到侵害的现象及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采取的维权方式进行的调查,所得出的农民工合法权益受到损害的原因的分析,认为为了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应从成立农民工自我维权组织,联合政府与社会力量维权,劳动争议仲裁与诉讼应着眼于保护农民工利益,进一步完善对农民工的法律援助制度等4个方面构建及完善农民工维权机制。  相似文献   

2.
大学生权益诉求表达障碍及其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大学生权益诉求表达面临法律法规保障缺失障碍、学生管理体制障碍和学生自身障碍等问题,在分析各障碍对大学生权益诉求表达影响的基础上,提出应通过夯实立法基础,建立大学生诉求表达机制;完善学校管理体制,疏浚诉求渠道;加强学生维权意识的培养,建立权益诉求培训机制及权益向导机制等相关对策来予以完善。  相似文献   

3.
郭艳芳 《科技信息》2013,(20):75-75
大学生兼职热是高等学校存在的普遍现象,随之面临的大学生兼职权益受到侵害也是十分严峻的问题。究其原因,主要是我国关于大学生兼职权益保护的立法上存在漏洞。为使大学生的兼职活动步入正常有序的轨道,更好的维护大学生兼职期间的合法权益,大学生兼职权益保护的法律完善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4.
当前我国旅游消费者权益受到严重损害的现象时有发生,旅游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得不到有效的保护,这必将打击人们出游的积极性,对未来旅游业的发展非常不利。从旅游市场的现状入手,分析旅游消费者权益遭受侵害的法律原因,并从立法、执法、纠纷解决机制三方面探讨了旅游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律制度的完善问题。  相似文献   

5.
在电子商务日渐发展的今天,电子商务中的消费者权益保护问题也日渐突出,主要存在交易对象模糊、交易不安金、消费者知情权得不到保护、退货困难、责任界定及管辖权界定不明确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建议采取增强消费者维权意识、完善有关电子商务的法律法规、建立行业自律及消费者自律组织及建立高素质的执法队伍等手段和措施来切实维护电子商务中的消费者权益保护问题。  相似文献   

6.
农民工诸多法定权利频遭侵害,然而,司法救济程序的复杂与低效率使得他们权益救济举步维艰,司法效率的缺失使他们不得不考虑维权的成本和收益,权益受到侵害却难以得到及时有效的司法救济,从而也就失去了公正的法律救济。集体行动困境、司法寻租、救济程序的复杂性和信息不对称下委托代理风险的道德风险的存在使得权益救济缺乏效率和公正。完善法律法规、加大法律监督的力度、扩大法律援助及司法改革成为提高农民工权益救济效率,保证公正的必要措施。  相似文献   

7.
人们无时无刻不在消费,然而很多人在消费的过程中并不知道自己拥有哪些权利,在受到侵害后不知道该如何去维护自己的权益。为保护交易中处于弱势地位的消费者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经济秩序,有效地促进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我国先后颁布了一系列保护消费者权益的法律、法规,尤其是《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已经成为消费者保护自身合法权利的坚强后盾。消费者只有熟知这些权利才能真正做到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8.
加强对弱势群体权益的保护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内容。当前由于劳动力市场的供大于求,以及相关保护制度的不健全等原因,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常常受到侵害,难以得不到及时有效的保护。它已严重影响了整个市场体系和功能的发挥,影响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的健康运行,影响了和谐社会的构建。因此探讨劳动者权益保护问题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在非公有制企业中,侵害女工劳动权益的现象比较普遍。除了劳动力供大于求和一些地方政府认识不到位外,还有法律不健全、执法不严、企业经营者违法以及女工自身素质较低等方面的原因。完善法律法规、加大普法宣传力度、严格执法、发挥工会维权功能、规范劳动力市场和提高妇女就业能力是保护女工劳动权益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0.
现今大学生兼职已经成为一个社会焦点,有关其各种问题的相关讨论也层出不穷。各种侵害兼职大学生合法权益事件屡屡发生,可兼职大学生要想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却难上加难。同时,法律界对于兼职大学生与用人单位的关系争论不断。本文针对这些问题,结合相关法律法规,力求确定出大学生兼职的法律定位,总结兼职大学生合法权益的保护途径。  相似文献   

11.
工会的首要职能即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但由于工会长期以来存在着制度设计的不合理和法律法规的不完备,实践中,其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的职能未能得到充分发挥。本文结合东航集体返航事件揭示工会维权在法律制度上的缺陷,围绕工会制度的重构及三方机制的进一步建立,提出完善我国工会法律制度的设想。  相似文献   

12.
城镇化过程中,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差异,消费意识不同和消费知识水平的限制等因素导致中小城镇居民消费者维权意识薄弱、维权能力欠缺,其应对消费侵权新情况、新问题的行为和处理方式迥异。实现市场公平、公正和有序运转,提高中小城镇消费者合法权益法律保护的实效,需要建立政府有效监督及适度参与机制,探寻中小城镇消费者多元化、便利维权的路径,健全基层消费者权益保护协会机制,增强中小城镇消费者权益保护的法律意识,构建公平、平等的消费者权益保护制度体系。  相似文献   

13.
随着城市小区的不断增加,业主权利受侵害的情形也日益增多。针对常见的业主权利受侵害的情形,可以从维权主体、维权途径、维权主张等方面对业主如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提出完善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汤亮 《咸宁学院学报》2010,30(10):34-35
在当今社会,越来越多的国家意识到消费者保护已成为社会和经济生活的重要内容,纷纷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来加强对消费者权益的保护。我国已颁布实施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在消费领域构建了对消费者的保护机制,对消费者权益的保护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然而,伴随着我国的经济发展及法治国家的建设,新型消费关系不断出现,消费者权益保护方面中的一些不足与缺陷也逐渐暴露,消费者权益受到侵害的情况也日益增多。完善我国的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充分认识到消费者在消费过程中的的弱势地位,维护消费者权益已迫在眉睫。因此,本文在分析现有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不足的基础上,就完善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有针对性地提出了相关的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15.
弱势群体的权益维护是和谐社会视角下的一个热点问题。当前我国弱势群体权益维护存在着体制内维权渠道不畅,体制外利益表达途径不规范等弊端。社会转型期,如何完善弱势群体权益维护机制,规范体制内、外维权方式,提升弱势群体权益维护意识和行动,构建多层次、立体化的权益维护途径,已成为践行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6.
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给人们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存在着某些潜在的风险,尤其是当今电子商务的日益壮大,消费者在享受网络购物便捷的同时,其合法权益受到侵害的例子也在时时上演,为了更好地维护网络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我们试图从《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法律规范的完善和消费者自身提高维权意识和能力来解决网络消费者的维权困境。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大学生利用假期或课余时间打工呈明显上升趋势,大学生打工合法权益受侵害之现象也屡见不鲜,因此,大学生打工如何保障自己的合法权益,减少合法权益受到不必要的侵害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劳动合同法》于2008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它对原有劳动合同制度进行了全新的规定,使大学生维权有了更加明确的法律保障。  相似文献   

18.
面对大学生维权意识日益增强的现实,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忽视学生权利、甚至侵害学生合法权益等法律问题仍然较为突出。高校必须转变管理理念,以人为本,依法治校,建立尊重学生权益的学校管理制度,疏通学生权利主张渠道,保障学生合法权益的实现。  相似文献   

19.
校企合作的模式下,学生在企业的实习环节越来越受到重视.但是,在实习期间学生得不到合理报酬,人身安全得不到保障等问题也屡屡发生,严重阻碍了校企合作的顺利开展.因此,从国家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政府加强监管力度、学校加强学生权益维护工作、学生提高自我维权意识四个维度提出进一步维护学生权益的对策.  相似文献   

20.
本文列举了我国城镇化过程中出现的种种问题,分析了农民在城镇化进程中权益被侵害的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本文指出:我国农民缺乏维护自身利益的土地权力基础和法律保障,一些地方政府具有侵害农民土地权益的现象,征地补偿标准制定存在不完善的因素,导致城镇化过程中农民的相关权益遭受侵害。要切实保护农民权益,就必须规范政府土地征用行为;提高土地征用补偿标准,完善土地征用补偿机制;赋予农民相应待遇,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