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李伟 《科技知识动漫》2009,(7):F0003-F0003
相传印度阿育王治斋宴请天下僧道,众人皆已来过,惟独平炉尊者延至日落黄昏之时。王乃问道:缘何你来得这样迟?平炉回答:我赴了天下人的筵席。阿育王奇道:一人如何赴得天下筵席?尊者言:这你就不知了!遂作偈:千山同一月,万户尽皆春,千江有水千江月,万里无云万里天。  相似文献   

2.
相传印度阿育王治斋宴请天下僧道,众人皆已来过,惟独平炉尊者延至日落黄昏之时。王乃问道:缘何你来得这样迟?平炉回答:我赴了天下人的筵席。阿育王奇道:一人如何赴得天下筵席?尊者言:这你就不知了!遂作偈:干山同一月,万户尽皆春,千江有水千江月,万里无云万里天。  相似文献   

3.
《三国演义》里有个"三顾茅庐"的故事。刘备、关羽、张飞去拜访诸葛亮,请他出山辅佐。可是诸葛亮正在午睡,三人只好耐心等待。诸葛亮是有意在考验来访者吗?大多数人都这样认为。但也有人认为,诸葛亮很懂养生,确实在午睡。当时他是"卧龙",当然要"草堂春睡足。  相似文献   

4.
正周瑜看到诸葛亮挺有才干,心里很嫉妒,于是一次在与诸葛亮商议军事时,借口军中缺箭,请诸葛亮十日内造十万只箭。诸葛亮却说三日内便可完成,并立下军令状。周瑜吩咐军匠们故意迟延造箭材料,并派鲁肃前去打探。诸葛亮向鲁肃借二十条船和士兵、草把子等,鲁肃同意并答应替他保密。  相似文献   

5.
诸葛亮在南阳躬耕时,由于受当时儒家阴阳五行和风水理论的影响,时人以其所居高岗的地形大势称其为"卧龙"。随着诸葛亮的形象被不断推崇和神化,地以人名,元代以后,人们便把当年诸葛亮躬耕之地,称为"卧龙岗",卧龙岗便成为千秋名胜地从此名扬天下。由此可知,诸葛亮躬耕之地与卧龙岗息息相关,诸葛亮当年的躬耕之地即是南阳卧龙岗。  相似文献   

6.
我在教《蜘蛛》一课时,一上课我就为学生出了一则谜语:“南阳诸葛亮,稳坐军中帐。摆起八卦阵,单提飞来将。”谜面有趣简单,学生很快就猜着了——蜘蛛。接着又向学生提出两个问题,蜘蛛以什么为生?它是怎样吐丝的?因为蜘蛛是学生所熟悉的动物,所以他们的积极性很快地调动起来了,连平时不爱言语的学生也纷纷议论起来了,课堂顿时热烈了。别说这种通过猜谜、成语等方法来导人课文,真能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说明文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7.
志远:这是对百色学院师生员工精神境界的要求。“志远”语出诸葛亮《诫外生书》:“志当存高远,慕先贤”。意思是一个人应当有高尚远大的志向,只要有远大的志向,朝着目标前进,就一定能成功。这句话恰是诸葛亮青少年时期的自我写照。由于少年诸葛亮有慕效先贤的高远志向,因此他的治学态度就不同于常人,从年轻时就培养了以经世济民为己任的高尚气质。可见,一个人一生所取得的最高成就,首先决定于他人生奋斗目标的高低。志向是指引人生的奋斗目标、是激励人生的前进动力、  相似文献   

8.
汉献帝初平元年(190),发生在颍川郡的重大史事有:正月,袁绍封郊乡侯;豫州刺史孔仙起兵讨伐董卓,驻屯颍川;二月,董卓军队在阳城县杀掠社祭民众;约八月,韩融率领宗亲避乱于密县西部山区;孙坚领豫州刺史,指挥豫州义军;本年,徐庶、石韬、司马徽等避乱荆州。  相似文献   

9.
柏代华 《世界博览》2009,(11):84-84
布拉迪斯拉发,还是布拉斯迪拉发?斯洛伐克的首都,颠来倒去念了几遍,离口即忘。无奈之下忽想起英超曼联队的著名边锋,便用沪语咒问:布拉迪死了伐(吗)?这才牢记。这固然有损口德。但布拉迪体壮如牛,刀枪不入,咒几声,又何妨?  相似文献   

10.
我在书上看到,2000多年前古埃及人把银片覆盖在伤口上,可防止感染,伤口好得也快。这是为什么呢?A:这主要是溶于水中的少量银离子起的作用。银离子其有较强的杀菌能力,当它遇到液体中的微生物时,便吸附在上面.  相似文献   

11.
诸葛亮,东汉末著名历史人物。其业绩为后人景仰,并在后世传播过程中,形成一种诸葛亮文化现象。《三国志》为信史,在其基础上衍生出的是较贴近历史本原的诸葛亮“历史形象”。此后,经多方演绎,特别是经《三国演义》塑造,诸葛亮形象逐步走向神化。在诸葛亮的神化过程中,其德、行、言等自身条件是最基本前提;戏剧、小说、诗歌等社会传播方式则在其中起到了一种外在推动作用;此外,封建统治者、封建知识分子和普通百姓也在诸葛亮的神化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吴月辉 《青年科学》2013,(12):16-18
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卫星发射成功后,人们便开始了飞向地外天体的准备。然而,在对月球表面探测实地考察呢?于是,月球车诞生了。  相似文献   

13.
罗贯中在《三国演义》中运用了“隐语”的创作方法。在空城计故事中,既表现了诸葛亮的神机妙算,又揭露了司马懿与诸葛亮达成政治默契,是十足的政治野心家;同时又暴露了诸葛亮在指挥、用人等方面的错误,认为诸葛亮应对西蜀的灭亡负主要责任。  相似文献   

14.
“妈妈,这是个坏地方。” “为什么呢?我的孩子。” “因为这里的每朵花下面都有刺。乡下有什么好看?我们回去吧!” 年轻的妈妈便带着孩子逃跑似地离开了。 漫步野外,被一丛美丽的玫瑰吸引,情不自禁地走过去,便看到以上的一幕,听到了这么令人深思的话。望着匆匆离去的母子,我想说:孩子,带刺的玫瑰可是好花呀!年轻的妈妈,难道你不这样认为吗?难道面对“刺”,就只有选择逃避吗?  相似文献   

15.
故事发生在伊拉克首都巴格达。有一天,在巴格达大街尽头的一个小货摊前面,摆着许多精致光滑的罐子,有白色的,有黑色的。温暖的阳光洒在上面,闪闪烁烁,光彩照人。货主不停地吆喝着,招揽来往的行人。有一个盲人,听到喊声走过来,问:“我想买个罐子,不知道是什么样的?”货主忙作了一番介绍。然后说:“先生,这是巴格达最好的罐子,我不欺骗你——骗人是要受到真主惩罚的!买一个吧,几十个罐子,卖得就剩这几个了。”说着,连连敲打罐子,发出清脆的响声。盲人又问:“你的罐子是什么颜色的?”“四个白的,一个黑的,一共五个。”…  相似文献   

16.
刘备形象的“王者”风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清人毛宗岗评《三国演义》有“三绝”:诸葛亮“智绝”,关羽“义绝”,曹操“好绝”。刘备的描写似乎是平庸的,其实不然。《三国演义卜书“拥刘反曹”,岂能不把刘备作为描写的重心?又岂能不把刘备的人格推到“王者”的地位?作者早是如此做了,而读者不知,或者因为历史的隔膜以为他做得并不成功,实在是一个误会。这个问题应当做一篇长论。但是,笔者却只是想就个别的材料发些议论,算做把问题提出来。我总的看法是:《三国演义》是按照儒家“仁、义。礼、智、信”的标准写刘备的,不仅曹操是他反面的衬托,诸葛亮、关羽等也是映衬他的…  相似文献   

17.
马杰 《科学世界》2007,(10):40-43
看电视读报纸,经常会看到有人因受到不法商人的欺骗而上当的消息。其实有些奸商手段并不高明,但为什么就有人那么轻易上当受骗呢?“欺骗”这一现象,游荡在各种非法推销、谣言传说,甚至是刑侦取证、现场目击证词等许多意想不到的地方,有的人很容易上当受骗。本文就来彻底分析一下上当受骗的心理过程和它的机理。[编者按]  相似文献   

18.
国宏 《青年科学》2010,(6):21-21
问一个问题:“用什么来品尝食物的味道?”相信任何人看到这个问题都会不屑地一笑:“多简单的问题呀,当然是用嘴啦!”是的,食物进口后,舌头上的味蕾一触碰,酸甜苦辣甜诸般滋味便立刻获知了。  相似文献   

19.
在中华民族史上,诸葛亮是受到人们特殊景仰的历史人物。从诸葛亮去世以来,历朝历代都有众多的文人学子评价、研究。新中国建立后,史学工作者在马列主义指导下,又用新的观点和方法进行研究,发表了上千篇论文,出版了多部有关诸葛亮的传记。诚然,这样的文章和传记从历...  相似文献   

20.
“逸”和“远”作为中国绘画的最高风格是如何可能的?徐复观通过对此问题的心性学考察,认为这是庄学精神逐步在绘画中落实的结果。通过这种研究与讨论,便把艺术问题与人格修养问题联系了起来,由此,便可进一步证明心性之学在中国文化中的主导地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