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长江四大家鱼产卵场的栖息地适宜度模型方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青鱼、草鱼、鲢、鳙统称为四大家鱼,长江中游河段是其最主要的产卵场.近年来,水利工程的建设和运行,对四大家鱼产卵场的范围和质量造成一定的影响.产卵场的恶化主要影响家鱼的繁殖,通过分析四大家鱼的繁殖特性,识别出影响家鱼产卵和孵化的关键生态因子,并建立了各生态因子的适宜度曲线.建立四大家鱼栖息地适宜度方程,对家鱼产卵场进行综合影响评价.用实测资料对方程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方程能较合理地描述四大家鱼栖息地的适合程度.  相似文献   

2.
江河、湖泊和水库等内陆水域,是淡水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广阔的内陆水域,蕴藏着丰富的鱼类资源。但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工农业生产的发展,水资源的开发利用不同程度地影响淡水鱼类资源和渔业的发展,如工业废水的污染,严置影响鱼类的索饵、繁殖及其生态环境;过度捕捞导致鱼类资源得不到恢复和补充;江河修筑闸坝,严重影响洄游性鱼类溯河产卵繁殖。上述存在的问题,已经成为当  相似文献   

3.
长江是我国的第一大河流,具有多样的生境,栖息着丰富多彩的鱼类。金沙江上游至河源地区,主要以裂腹鱼类等高原鱼类为主;金沙江中、下游至三峡之间的长江上游地区,有众多的流水性鱼类,特有种也多;长江中、下游分布着许多具有江湖洄游习性的鱼类,种数多,但特有种少。丰富多样的鱼类对维持长江流域水生态系统结构的完整和保障其生态服务功能的正常发挥,具有重要的作用,以草鱼、青鱼、鲢和鳙“四大家鱼”为代表的众多物种在我国的淡水养殖渔业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相似文献   

4.
鱼类de洄游     
在海洋中度过青少年时期的大麻哈鱼,到了性成熟的时候,就成群结队地逆水游向河口,到离海洋数千公里的河流上游产卵。它们因长途跋涉,体内脂肪损耗殆尽。绝大多数大麻哈鱼在繁殖后死去。受精卵在河水中发育成小鱼后,顺水而下,到海洋中生活四五年之后,又重复着父母曾走过的路线,回到河流的上游产卵。生活在江河中的鳗鱼,却与大麻哈鱼相反,它们长大以后要在海洋中产卵。鳗鱼在完成繁殖后代的使命之后,有的累死了,有的同子女一道回到故乡。最好的鱼类洄游例子莫过于黑海里的鱼,100年前,巴拉克拉夫海港曾因大量鱼拥进,挤得水泄不通,大量的鱼因而…  相似文献   

5.
中国湖泊渔业与富营养化的关系   总被引:24,自引:1,他引:23  
分析了湖泊中不同养殖鱼类对水体富营养化的影响,认为以“四大家鱼”为主体放养鱼种的中国湖泊养殖模式,加强了湖泊的富营养化。根据国情,大型水生植物收获法应是中国湖泊富营养化治理的最佳途径。  相似文献   

6.
 中华鲟(Acipenser sinensis Gray)是中国著名的江海洄游鱼类,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中华鲟在长江中产卵繁殖,在海洋中育肥长大,即将达到性成熟时回到长江,溯江而上到长江上游产卵繁殖.第二年产卵完成后迅速降河回到海洋中.1981年1月,长江干流第一座水利工程葛洲坝的大江截流,阻断了中华鲟上溯至金沙江产卵繁殖的通道,引起国内外的广泛关注.随后,发现中华鲟在葛洲坝坝下能够自然产卵繁殖,并采取了人工增殖放流措施.  相似文献   

7.
正依据水环境中盐度的不同,鱼类可分为淡水鱼、咸水鱼和部分有洄游习性的鱼。那么,这些鱼是如何适应不同盐度的水环境?依据生活的水环境不同,鱼类可分为淡水鱼、咸水鱼以及部分有洄游习性的鱼。一般来说,陆地上的河流湖泊是淡水环境,盐度小于0.05%;海洋是咸水环境,盐度大于1.6%;盐度在这二者之间的过渡水域被称为半咸水环境。此外,也有部分干旱地区或高原地区的湖  相似文献   

8.
产卵场的生境条件是影响四大家鱼产卵、鱼卵孵化和鱼苗存活的关键因素﹒由产卵场生境变化导致的产卵场萎缩、鱼类资源锐减的生态补偿研究相对缺乏,因此本文以湘江干流常宁张河铺至衡阳云集河段的四大家鱼产卵场为研究区域,从影响家鱼产卵、鱼苗孵化及存活所需的水力、水环境、水温等生境条件入手,以湘江干流四大家鱼产卵期(4~7月)各项数据为基础,利用RVA法(变动范围法)计算刺激家鱼产卵关键水力条件(月均流速、极值流速出现时间、高低流速频率和历时)的改变度,采用均值综合污染指数法计算水环境改变度,并以1990年水温为基准计算月均水温改变度;将所得各指标改变度值作为输入因子,以鱼苗(卵)减少量作为输出因子,利用BP神经网络建立基于产卵场生境变化影响下的四大家鱼生态补偿模型,并对生态补偿过程中的主客体进行了初步探究﹒研究表明,因生境变化而影响家鱼产卵量的生态补偿量系数为0.941 1,需补偿的鱼苗(卵)产量为13.72亿颗(尾).  相似文献   

9.
《大自然》1993,(1)
鳗鲡又名鳗鱼、河鳗、白鳝、青鳝、蛇鱼等,是名贵鱼类.因其富含维生素A、E、蛋白质、脂肪、钙、磷等,肉味鲜美,为水产珍品,故被人们称为"水中人参"鳗鲡学名为Anguilla japonica,是一种奇特的鱼类,它具有洄游性,其一生中半辈子生活在海洋里,半辈子生活在江河中.我国沿海及通海的江湖均有产.每年入冬后,鳗鲡从江河漫游入海,在暖海水区约四五百米深处的海底产卵,孵化后的鳗苗,又能成群结队竞相逆流而上,回游江河内发育生长.在洄游中,鳗鲡不仅能攀登瀑布、水坝,甚至  相似文献   

10.
报道了黄河上游龙羊峡-青铜峡河段共有鱼类52种,隶属4目6科30属,其中,青海黄河段有鱼类21种,隶属2目3科12属.甘肃黄河段有鱼类39种,录属4目6科23属.宁夏黄河段有鱼类28种,隶属3目4科22属.黄河上游有国家重点保护鱼类,Ⅱ级2种,国家红色物种名录,濒危(EN)等级4种,易危(VU)等级8种.黄河上游由西向东鳅科鱼类呈递减趋势而鲤科鱼类则呈上升趋势.从黄河上游鱼类的生物学习性归纳了它们基本归属的生态类型:鱼类栖息环境、鱼类食物类型、鱼类洄游及繁殖习性.同时,又依据河流梯级电站开发的实际情况,从生态学的观点阐述了电站建设对鱼类栖息环境、食物类型、繁殖时间、繁殖习性以及洄游等特性的负面影响,指出大坝建设阻隔河流、淹没产卵场、破坏环境以及大量引入外来养殖鱼类,是造成黄河上游鱼类物种多样性严重丧失的主要原因.应从区域着眼认识生态环境特点制定黄河上游保护战略原则;适度减轻开发力度,让河流自然流长增加;着力开展珍稀保护鱼类的繁殖生物学研究,有针对性保护国家重点保护鱼类.  相似文献   

11.
在四大家鱼栖息地适宜度方程的基础上,结合一维水动力学模型,建立四大家鱼栖息地适宜度模型,模拟和预测不同河流水文情景下,家鱼产卵场的适宜程度.耦合描述四大家鱼对栖息地选择特性的适宜度方程和一维分汇流数学模型,建立了四大家鱼栖息地适宜度模型.利用实测资料对模型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模型合理,能够用来模拟和预测不同水文条件下家鱼的栖息地适宜度.模型对宜昌至城陵矶河段不同水文条件作用下四大家鱼产卵场的栖息地适合程度进行了预测,计算结果对维持稳定的家鱼产卵场的水利工程优化调度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大樟溪由于大量水电站开发而导致鱼类生境遭受破坏,鱼类洄游通道不畅,鱼类繁殖受到一定影响。在莒口拦河闸建设过程中,为缓解工程对水生态系统造成的影响,决定修建仿生态旁道作为主要过鱼设施。该文通过现场调查与资料收集,明确过鱼对象主要为花鳗鲡、日本鳗鲡以及花鲈,主要过鱼季节为每年2-11月。过鱼孔口/竖缝流速建议取值为0.5m/s,进口诱鱼流速建议取值为0.45~0.5m/s,鱼道中最小感应流速建议取值0.18~0.25m/s。  相似文献   

13.
研究长江重庆段四大家鱼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后简称长江重庆段四大家鱼保护区)南岸至长寿江段鱼类时空分布特征,为该江段的渔业资源管理和保护工作提供基础数据和科学依据。于2018年4月(春季)和2019年1月(冬季)在研究江段使用Simrad EY60回声探测仪进行了水声学探测。研究结果显示:长江重庆段四大家鱼保护区南岸至长寿江段的鱼类空间分布不均匀,在春季主要分布在主汊型江段和回水沱型的江段水体上层,在冬季主要分布在江中坝周围水体的底层和上层;此外有支流桃花溪汇入的观音滩江段中鱼类密度在春、冬季均较大,分别为3.65×10 -2 和8.10×10 -2 尾·m -3 。研究江段鱼类目标强度范围为-60~39 dB,相对应的鱼类体长范围为3.94~49.55 cm,且鱼类的平均体长在冬季略大于在春季。结合有关鱼类物种多样性调查数据和栖息生境分析可知,长江重庆段四大家鱼保护区南岸至长寿江段的鱼类时空分布特征主要与长江上游鱼类的种类特性、繁殖特性和栖息地生境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4.
鱼、虾类在何时、何地集结,产卵、洄游,是什么因素使它们量变和在时间、空间上变更、位移,这是生产者所感兴趣的问题。本文试从鱼、虾类本身的生物学特性及海洋环境对其行为的影响作了某些论述。  相似文献   

15.
鱼、虾类在何时、何地集结,产卵、洄游,是什么因素使它们量变和在时间、空间上变更、位移,这是生产者所感兴趣的问题。本文试从鱼、虾类本身的生物学特性及海洋环境对其行为的影响作了某些论述。  相似文献   

16.
三峡水库不同运用情景对四大家鱼繁殖水动力学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三峡工程的修建及其调度运用,改变了库区的水动力条件.四大家鱼的栖息、繁殖也因水文条件的变化而发生改变.本研究采用Mike 11商业软件,基于三峡库区622个河道断面,分天然、三峡水库156 m和175 m蓄水调控等3种情景,分别模拟了1997-2003年库区来水条件下的库区水流状态.在2002-2003年库区云阳断面四大家鱼卵、苗观测基础上,推算了库区2002-2003年四大家鱼产卵场的分布,分析了三峡水库运用对产卵场水动力条件影响.在前人对四大家鱼鱼卵水力学特性实验研究的基础上,讨论了三峡水库不同运用情景下四大家鱼卵能否在库区内有足够的漂程和漂流时间的问题.结果表明.三峡水库156 m蓄水调控方式对于库区产卵场已经产生影响,主要是5月份涨水流量小于8 000 m3/s时,家鱼卵在库区没有足够的漂程和漂流时间;三峡水库175 m蓄水运用方式影响较大,影响时期主要集中在6月中旬前,四大家鱼卵在库区内没有足够的漂程和漂流时间.6月中旬后,156 m、175 m两种运用方式对于重庆产卵场四大家鱼产卵生态水文条件影响较小,四大家鱼卵在库区内有足够的漂程和漂流时间.  相似文献   

17.
水库运行引发的天然径流情势改变会对下游河道水生生物栖息地产生显著影响.以海南省万泉河流域牛路岭水库下游加积至河口河段为对象,选择区域内的典型经济鱼类(草鱼、鲢鱼、鳙鱼)作为目标物种,针对鱼类整个生命周期(洄游、产卵、幼鱼、成鱼)构建栖息地适宜性模型,耦合区域内的平面二维水动力模拟,计算并分析水库调节对目标物种不同生命阶段栖息地适宜性的影响特性.结果表明:水库现有运行方案对目标物种洄游较有利,对成鱼生长影响不大,但却显著削减了年内整体的产卵适宜面积,并使得大范围的幼鱼适宜栖息地消失.  相似文献   

18.
勃氏雅罗鱼是一种朔河洄游性鱼类,因为其在海洋中肥育,人工养殖比较困难,所以,我们在勃氏雅罗鱼的产卵地捕获亲鱼,并在湖北人工繁殖了鱼苗的基础上,在淡水中进行了苗种培养和成鱼养殖的试验,获得成功,将此养殖技术作一介绍,为勃氏雅罗鱼的池塘规模生产提供了有益的经验。  相似文献   

19.
针对我国多个流域所面临的生物资源更替与衰退问题,阐明重大水利水电工程对河流重要水生生物的影响机理,总结流域水生态调控方法和关键技术,以期为我国流域水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保护提供相关技术支撑。主要聚焦长江等我国大型河流,评述了重大水电工程影响下四大家鱼、中华鲟等重要水生生物的生存现状与变化趋势;通过揭示重大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与运行对重要水生生物生境的多种胁迫效应,分析了重要水生生物自然繁殖的可调控性与实现途径;进而结合重大水利水电工程生态调控实践,系统论述了促进重要水生生物自然繁殖的水利工程优化调控关键技术及其适用性。  相似文献   

20.
港台信息     
铺设人工鱼礁提高鱼产量的研究 港海的污染,大型基建的卸泥和挖沙工程,以及捕捞过度,均影响鱼产量。据国外经验,采用铺设人工鱼礁是恢复海洋生态的一项有效方法。人工鱼礁的作用与天然鱼礁作用一样,为近岸鱼类提供栖息地方,并作为产卵和繁殖之所。部分例证显示,采用人工鱼礁能使鱼产量提高5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