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对城市车辆监控系统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一种新型的公交车辆的管理系统,通过无线通信模块将车载终端与调度控制中心相结合,能够对定线行驶的公交车辆进行实时监控,以实现智能化管理的目的.该系统具有成本低、定位精度高等特点,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和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煤矿机车是煤矿矿井平巷运输的主要动力,在我国煤矿业发展中应用广泛,但存在监控水平低、调度效率低和安全性不高等问题。该文分析了煤矿机车系统的工况特点,对煤矿机车系统所需要的功能进行了分析,主要包括监控要求和通信要求,以及与之对应的控制设备。在此基础上,设计出一款煤矿机车的监控及调度系统,该系统包括网络、服务器、RFID标签和车载装置等,其中车载装置是整个系统的核心。煤矿机车监控及调度系统在某煤矿矿井中得到了应用,能够满足煤矿机车运行要求。  相似文献   

3.
为了实现纯电动轿车的电控系统协同控制与管理,研制了基于CAN(controller aero network) 网络的万向纯电动轿车的整车车载信息系统.设计了电池管理系统(BMS)、电机驱动控制系统(MCS)、电气安全检测系统(EMS)这三个专属于电动汽车的高速CAN网络节点;为了减少线束并提高整车电控化水平,车身部分也实现了基于CAN网络的分布式控制.通过信息的采集、传输和分析,给出了万向纯电动轿车的行驶电压、电流等工况性能分析结果.车载信息系统可以监控电动汽车的示范运营,并为新型电动汽车的设计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4.
列车车载监控系统的正常运行对轨道交通的安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列车车载监控系统一般由摄像机、硬盘录像机、交换机和触摸屏监视器等设备组成,承担实时监控列车环境、存储视频录像等重要责任.列车车载监控系统软件运行在触摸屏监视器中,是整个车载监控系统的核心控制软件.动态编组处理功能是列车车载监控系统软件的重要组成部分,该功能在列车动态编组运行时,保证列车车载监控系统正常工作.所论述的动态编组列车车载监控系统软件目前已经在某地铁项目中得到应用.  相似文献   

5.
列车CCTV系统是一种车载视频图像采集与存储系统,该系统完成列车环境的全方位实时监控,并储存图像资料以供后续使用.在列车运行期间,地面控制中心会实时或者选择性监控车载运行情况,这种集中监控对城市轨道交通的安全性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文中设计的CCTVSDK作为车载CCTV设备的二次开发平台供给地面监控系统做软件开发使用,并作为车载系统的配套工具同步更新,目的是使得车载CCTV网络控制度集成,方便二次开发.分析了CCTVSDK的整体调用流程和各主要接口功能的内部实现方法.该CCTVSDK目前已在某地铁项目中应用.  相似文献   

6.
根据车载终端监控管理这一发展需求,为实现车辆实时监控与调度管理,提出了车载终端监控管理系统总体结构和主要功能,设计并实现一款GPS车载终端监控管理系统.GPS车载终端监控管理系统由车载GPS监控终端、通信网络和调度监控中心三部分组成,以单片机控制技术和通讯模块为核心,实现车辆监控、调度管理、轨迹回放与报警管理等功能.该系统覆盖范围广、容量大、数据可靠性高,经过装车试验,具有很强的实用价值,应用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7.
采用WMMP协议,设计了一套危险品运输车实时定位系统.该定位系统由车载定位终端和车辆监控中心服务器组成,车载定位终端对车辆实时信息进行采集和发送,监控中心服务器接收车辆定位信息并进行处理.通过监控中心GIS监控系统,可实时了解所监控车辆的运行情况.提高危险品运输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8.
基于CDMA模块的车载监控终端的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现有的车载监控终端的解决方案,确定了基于CDMA模块的车载监控终端的总体设计方案,介绍了系统的组成、功能模块,给出了系统的硬件设计以及相应功能单元软件的设计。  相似文献   

9.
为了保证水电站生产的安全、稳定、高效运行,必须设计安全可靠、经济实用的监控系统,结合具体的小型水电站工程项目,对水电站计算机监控系统包括设计原则、监控模式、系统配置、监控系统结构以及监控系统功能等进行了详细的描述,实践表明,该系统方案充分考虑了小型水电站的特点,基本实现了电站"少人值班"的目标.  相似文献   

10.
本文对高档导航型技术方案———城市出租车卫星定位监控防盗调度系统作以系统介绍。车载终端可以提供安全防范、定位信息、行驶信息、车辆导航、电子地图显示和影视娱乐等服务,终端中的防盗设备,遇到意外时,可以通过自动或手动的方式触发报警,并通过中国移动的GPRS网络和INTERNET国际互联网将包括位置信息、报警信息等在内的各种信息发送到监控中心;监控中心通过中心电脑可以在电子地图上随时监控各车辆进行救援。  相似文献   

11.
自主移动机器人走廊视觉识别与跟踪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基于图像的道路识别技术实现的自主驾驶问题研究中,图像识别和跟踪的速度是自主驾驶效果的关键。采用基于模型的走廊识别技术,通过模仿人类视觉过程,使用遗传算法,对实时图像进行目标识别和跟踪,实现了一套自主移动机器人系统;同时通过对识别模型匹配值的变化率分析,实现了对走廊拐角的识别。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的走廊图像识别和跟踪速度能够满足系统实时性的要求,并具有较高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12.
孙卫喜  孙欢 《河南科学》2012,30(11):1613-1616
随着经济的发展,以及自驾车的迅猛增加,也带来了很多负面的问题,交通安全问题越来越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交通路口的新型监控系统近年来由于其能够主动收集分析数据,进行预设处理并实时检测而受到广泛关注.随着该技术的不断成熟,针对不同环境条件产生了很多处理图像的方法 .针对其中两种主流方法(帧差法和背景差分法),在一般情况下的优劣性进行了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13.
轮胎压力异常是危及汽车安全行驶的重要因素之一。本文研究的轮胎压力监测系统由轮胎传输模块和中心接收站两大模块组成。轮胎模块由传感器及射频信号发射单元组成。传感器单元采用BMP085气压模块集压力、温度传感器及数字控制逻辑于一体的传感器;无线通信模块采用nRF24L01芯片,传输数据经过处理器处理后,显示在LCD1602液晶上,实现气压的无线测量与显示。  相似文献   

14.
针对传统车载交通信息数据发布系统存在操控复杂、用户体验效果差、响应时间过程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驾驶行为识别的车载交通信息数据实时发布系统。在车联网环境下,设计车载交通信息数据实时发布系统的硬件部分,其主要包括ARM处理器、GPS接收模块、行车记录信号采集模块、接口模块、存储器、车载网络、报警模块等。通过层次分析法对主因子决策权重进行分析,对驾驶行为特征进行提取,提取结果即为驾驶行为识别结果,根据识别结果和交通安全调查结果得到影响驾驶员行为的关键组成因子,实现对异常汽车运行信息和异常驾驶行为信息进行警报处理。实验结果表明,所研究系统易于操控,并具有良好的人机交互体验,能够减轻驾驶员心理负担,提高驾驶安全性,且响应时延低。  相似文献   

15.
信息化施工是隧道安全施工的重要思想,其中数据采集和信息管理是实现信息化施工的主要内容,也是隧道监测系统的核心部分.现场监控量测是数据获取的主要方式,阐述了其作用、内容、使用的仪器及在工程中的应用.根据监测数据管理及处理方式的不同,把信息管理大致分为传统的监测数据管理和监测数据分析处理信息系统管理2种,并分别描述了它们各自的特点.最后对于险情预报标准的研究现状也作了简要的阐述,指出了隧道监测系统的不足及其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6.
李春贺  陶帅 《科学技术与工程》2021,21(21):9012-9019
危险驾驶是引发交通事故的主要原因,严重威胁公众的人身和财产安全.车辆在行驶过程中,各种环境因素复杂多变,严重干扰了驾驶员危险行为监测系统的识别精度;现有的驾驶员危险行为监测检测系统主要是通过眨眼和打哈欠的频率来判断驾驶员是否出现危险驾驶行为,忽略了表情、动作以及视线方向等多个重要信息.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多模态信息联合判断的驾驶员危险行为监测系统,该系统使用分布在驾驶舱3个不同位置的近红外图像作为输入,解决了光照强度变化和视角盲区问题;设计了一种基于多任务学习的深度神经网络,该网络可以同时完成人脸检测、表情识别以及危险动作分类等任务,极大地提升了系统的识别精度,提升了运行效率.实验证明,所提出系统的识别准确率为96.2%,运行速度为81 fps,性能优于目前常用的算法.  相似文献   

17.
运用机车车载式轨道动态监测系统确保铁路线路行车安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阐述了机车车载式轨道动态监测系统的组成及原理。介绍了系统在太原分局的使用情况以及取得的成效。说明运用新的科技检测手段在对铁路线路轨道质量的实时监控中,对保证铁路行车安全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介绍了煤矿井下自动化排水监测监控系统的组成及其数据采集和处理的方法,指出排水监测监控系统是保护煤矿安全运行的重要设施。  相似文献   

19.
张静  刘翌 《江西科学》2010,28(2):271-274
介绍了一种使用廉价的摄影设备实现对地面三维地形的勘测系统,系统由机载摄像系统和地面应用处理系统组成,实现用视频摄像机完成对地观测任务,可应用于城市建设、森林植被勘测、边境安全监视、反恐、缉毒等应用领域。提出的对视频图像处理的技术包括无缝拼接、地理注册、形成高精度地面3D模型影像。  相似文献   

20.
跳频卫星通信系统中星上处理方式的性能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军事卫星通信系统中,宽带跳频是一种应用广泛的抗干扰手段,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同时由于透明转发器存在“功率掠夺”现象,将星上处理同宽带跳频相结合已成为卫星抗干扰通信系统的发展趋势。但不同的星上处理方案所能获得的抗干扰性能以及星上复杂程度差异很大,对跳频系统的星上处理方式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对比了解跳转发、解调转发和译码转发等几种处理方式在全频带干扰下的性能,并给出了分析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