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由于闽台两地地缘、史缘、血缘、语缘、神缘的特殊原因,闽台化具有很强的交融性和互补性,尤其是作为古代中原化精华的闽南化不仅在台湾社会影响广泛,而且成为一种意识形态进入台湾乡土学,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化的“根”和“本”。因此,对蕴含闽南化成分的台湾乡土学献进行整理开发,不仅生动显示台湾乡土学与闽南化的密切关联,而且对促进两岸化交流朝着认同中华民族化与和平统一的方向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漳州师院学报》2020,(1):137-140
闽南文化内涵丰富、影响深远,其精神气质及行为模式与新时代高校思政教育契合度高,融闽南文化于高校思政教育中,既有利于培养优秀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亦有利于闽南文化的传承创新,促进闽台两地经济文化交流,构建两岸同胞的精神文化家园。  相似文献   

3.
《漳州师院学报》2017,(4):64-68
闽南语是闽南与台湾海峡两岸同胞主要的共同语言。在民间,台湾歌谣与闽南歌谣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闽台闽南语歌谣内容丰富,情趣盎然,有着相当深厚的群众基础,是两岸地方历史和民俗文化的载体,也是闽台文化交流的宝贵财富。闽台民间闽南语歌谣的发展传播、历史折射与文化传承反映两岸文化的同源性和不可割裂性。  相似文献   

4.
《漳州师院学报》2019,(2):38-41
保生大帝信仰是闽南民众中时代传承、传播久远的民俗事象。从文化人类学的视角看,一个族群必定有自己的文化认同标识,这是区别"我们"与"他者"的重要分界。吴真人的事迹、神迹均与闽南有着密切的无可取代的关系,并具备了成为共同文化认同的诸方面条件,至迟到明清时期便成为闽南族群的认同标识,成为两岸民众情感联系的纽带。  相似文献   

5.
随着闽台高校交流的日益深化与发展,闽台大学生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中发挥的作用日益明显。当前两地大学生的文化交流合作日益品牌化、交流渠道多样化、内容更加全面深入,在学术交流、竞赛活动、青年联谊、文化交流等方面取得明显成效。新时代,应深刻理解闽台大学生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从中华文化的的传播影响、挖掘闽台历史和文化、拓展闽台大学生文化交流、建立新媒体文化交流四个维度,聚焦两地大学生共同的文化认同,深入探讨闽台大学生文化交流的新路径,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漳州师院学报》2021,(1):41-49
闽南和台湾关帝祭典仪礼承载着弥足珍贵的闽南传统舞蹈和中国古代乐舞文化遗产。立足田野调研,借鉴民俗学、音乐舞蹈学与人类学研究方法,阐释闽台关帝信俗仪式雅乐佾舞的本土化承继与多元一体的雅俗交融共生结构,解析仪俗舞蹈的闽海色彩与创新特质,诠释其蕴含"忠义"符号的儒学文化内核,以期为闽台传统乐舞的传承创新和两岸亟待复兴的祭关乐舞交流建构提供理论参照。  相似文献   

7.
民俗体育是一个民族所慢慢共同形成与传承延续的一种具有身心教育意义的身体运动文化习惯,具有鲜明的文化和地域特征。闽台民俗体育是闽台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台湾民俗体育传承自福建,而后扎根、发展、壮大。闽台两地相似的文化背景又为两地民俗体育的互相交流提供了平台。  相似文献   

8.
海峡两岸闽南语同根同源,具有一脉相承的人文关系.考析两岸闽南谚语可见:闽南谚语是两岸闽南人生产生活经验和智慧的结晶,许多经典谚语是相同的.它们语源相通,谚语中都保留了不少古汉语的词句和用法.但是,两岸历史争地域的延伸和隔阻,有的谚语也出现了字面和语意上的差异,有的谚语也各具特色.比较两岸闽南谚语的异同,有利于谚语文化的传承与发扬,有利于两岸文化的沟通与交流.  相似文献   

9.
龙岩文化是闽南文化的一部分,闽南文化是龙岩文化的母体文化,龙岩文化与闽南文化具有历史的同源性、同构性和同质性,其历史渊源的传承关系与血亲关系不可分割.历史上,客家文化与闽南文化在相冲撞的过程中,龙岩文化成为闽南文化与客家文化亲密接触的历史金桥,龙岩文化为两大民系文化大融合做出了贡献.如今,客观地认同龙岩文化回归闽南母体文化,具有较大的历史意义和时代价值.  相似文献   

10.
旅游资源丰富、闽南文化浓郁的厦、泉、漳地区是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旅游是这一地区的支柱产业之一。与海峡对岸的台湾实现产业互补并扩大合作,发挥旅游文化对区域旅游发展的重要支撑作用,预示着厦、金经济文化交流后的闽、台文化交流及闽、台旅游合作区的发展前景。因此,要逐渐由强调资源的原生性向强调文化的价值性过渡,综合评价和有效开发闽南文化资源,在突出“海峡旅游”主题的同时彰显两岸同根同源的旅游文化内涵,以此壮大区域旅游的实力,提升国内市场占有率,最终促成大闽南文化圈的形成。  相似文献   

11.
《漳州师院学报》2017,(2):83-88
文化产业是经济与文化相互渗透、创意与技术相结合而形成的新兴产业,合作发展文化产业不仅是出于两岸共同的文化渊源以及文化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是文化、经济共同发展的重要途径与标志,更是两岸政治文化生态对话、交流的重要平台和关系发展状况的重要标志。福建省和台湾文化产业具有很强的互补性,闽台文化创意产业具有合作基础不断夯实、步伐不断加快、内容形式逐渐多样的现状,但仍然存在产品内涵不足、政府政策约束力大、创新能力和人才不足、产业分布不平衡、融资困难、发展不完善等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漳州师院学报》2021,(3):43-52
闽台布袋戏因表演动作精巧、情态生动,备受海峡两岸民众喜爱。在新媒体语境下,布袋戏的发展面临多元的机遇与挑战。两岸的布袋戏从业者应抓住新媒体传播的机遇,在未来的发展中强化交流协作,积极吸纳时代元素,以精准的受众市场细分为基础,继续推进布袋戏影视的核心产业,延伸多渠道、多媒介融合的产业链,借助新媒体传播重塑传统布袋戏的媒介形象,推动两岸布袋戏携手发展,丰富我国布袋戏的表演形式与文化内涵,提升两岸民众对中华文明的认同感,共同推进两岸优秀传统文化的繁荣。  相似文献   

13.
闽台高职联合培养人才项目是近年来两岸高校合作的最新尝试和亮点,项目发展迅速,也广受社会关切.文章从两岸交流新形势下海西经济区建设、闽台产业对接、闽台高校各自发展需要的角度探讨项目产生的背景,并从工作目标、培养模式、现实作用、办学生命力等方面分析对项目的关切点.  相似文献   

14.
《漳州师院学报》2020,(1):133-136
文化育人是开展德育工作的一个重要抓手。闽南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蕴含着丰富的医德教育资源。充分运用闽南文化中的典范人物、历史典故、岁时节俗、家训家礼和医神信仰等元素,在医学院校构建"一二三四"多元文化育人体系,可以扎实有效推进医德教育工作。  相似文献   

15.
年来,海峡闽台经济与文化交流日盛,闽台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交流与合作面临新时期的机遇与挑战,台湾与福建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发展特点及现状各有同异,但都取得了较大进展.然而由于两地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互动是在限制性的环境下进行的,还面临着诸多困境和约束.实现闽台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交流体系、项目及政策等方面的突破和创新是共创闽台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互动崭新局面的必然诉求.  相似文献   

16.
比较台湾海峡两岸农作物品种资源、森林资源、畜禽资源和渔业资源,为加强闽台农业合作,促进闽东南地区高产、优质高效农业和果、牧、渔、林业的全面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7.
台湾海峡两岸生物资源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比较台湾海峡两岸农作物品种资源、森林资源、畜禽资源和渔业资源,为加强闽台农业合作,促进闽东南地区高产、优质高效农业和果、牧、渔、林业的全面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8.
比较台湾海峡两岸农作物品种资源、森林资源、畜禽资源和渔业资源 ,为加强闽台农业合作 ,促进闽东南地区高产、优质高效农业和果、牧、渔、林业的全面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  相似文献   

19.
闽南语童谣是以口头传承的形式流传于闽南语方言区的一种民间歌谣,其内在蕴含的地方知识构成了闽南文化的重要内容。将闽南语童谣融入幼儿教育,是适应教育环境现代化开展闽南传统文化校园传承的创新实践。闽南语童谣源于闽南人的传统育儿实践,其题材与类型多种多样,具有文学性、趣味性、知识性和娱乐性的文化特色,对发展幼儿的认知能力具有重要价值。将闽南语童谣融入幼儿认知教育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和途径展开,同时需要幼儿园、家庭和社区共同形成教育合力,推动这一工作的开展。  相似文献   

20.
<正>中国语言文学学科是闽南师范大学历史最悠久、实力最雄厚的传统优势学科,曾先后获评福建省重点学科、福建省特色重点学科、福建省一流学科高原学科。2003年中国古代文学获硕士学位授权点,2010年中国语言文学获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2012年依托中国语言文学获"服务国家特殊需求的闽南文化与两岸交流研究"博士人才培养项目,2021年中国语言文学获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