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居正是民国时期法律精英中重要的一员,其司法独立与完整、司法程序化及简化、司法中的人道主义等思想,以及在这些思想指导下的司法实践,是民国司法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传统司法向近代司法的转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论农民法律意识的现代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村法治建设是我国依法治国的一个重要方面 ,但受传统法律观念、立法及司法机构的设置、执法与司法运行状况的影响和制约 ,我国农民的法律意识落后 ,突出表现在以情代法 ,权力至上 ,族规家法神圣等观念根植于农民的思想中 ,在社会生活中发生纠纷时厌诉避诉。要培养农民的现代法律意识 ,应从完善农业和农村方面的立法 ,加强农村的执法和司法 ,协调习惯法与国家法之间的关系 ,深入普法等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3.
黄超 《当代地方科技》2010,(4):37-37,41
本文以"民本"思想为指导,围绕立法理念、司法理念、司法过程、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等四个方面就如何体现"法律的温度"发表了几点粗浅认识。  相似文献   

4.
袁世凯法律思想集中体现在建立君主立宪政及清末的司法改革等方面,由于他始终未能摆脱中国传统的人治思维的影响,导致其法律转型的失败.探悉袁世凯法律思想及其局限性,对今天的法治现代化建设具有一定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马一鸣 《科技信息》2010,(21):124-125
美国司法审查制度的确立不是一蹴而就的。有限政府理论、自然法与高级法思想、分权与制衡学说等为其提供了理论支持,而英国普通法传统、独立初期试探性的司法审查则为其提供了实践上的材料,司法审查制度一直“暗流涌动”,直到马伯里诉麦迪逊案,司法审查才最终确立。  相似文献   

6.
受《周易》中"利用以变"的思想观念的影响,明清时期的司法官员在其司法实践中,会存在着"变通"的做法。为了令案件得到合适的解决方法,官员会在技术、结果等方面进行变通。但是,对"变"的认可,也让官员在司法实践中为了私人利益而实行"诡变"成为了可能,成为明清时期司法腐败的一个思想根源。  相似文献   

7.
朱元璋建立明王朝后,就把重典治吏作为一项基本治国原则,贯彻于明初的立法、司法实践中。朱元璋的重典治吏思想是其法律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对明初而且对明朝中后期都有着深刻的影响。本文拟从重典治吏思想产生的原因、目的,重典治吏的重点及经验与教训等几个方面谈一些粗浅的认识。  相似文献   

8.
基于死刑的渊源、规律、现状以及逻辑论证等角度分析,司法限制死刑是刑罚理性发展的一种必然之选。以司法限制为重心,可以较大范围地获取两大阵营的理论认同、感情认同和实践认同,不失为死刑控制的一条经验之选。少杀、慎杀,尽量不杀,防止滥杀等刑事司法理念决定了以司法限制为重心是死刑控制的合理之选。以司法限制为重心,可以大幅降低死刑适用率,改变刑事司法中“就高不就低“的重刑主义思想,同时必然会加大死刑审判成本,使其成为死刑控制的有效之选。  相似文献   

9.
人民法院以司法裁判影响社会主体规则意识参与社会治理。通过对H市法院2020年以来司法裁判业务数据的分析,发现司法裁判前端存在多元化解运行机制不完善、中端存在司法裁判质量保障机制不健全、后端存在司法裁判公开示范效应不理想的问题。为做到案结事了人和,应通过规范司法裁判前端、司法裁判以及司法裁判延伸行为等措施,提升社会治理效能。  相似文献   

10.
张葳 《当代地方科技》2011,(7):46-46,80
近年来,随着民意频频影响司法审判活动,民意对司法的影响作用逐渐为人们所重视。最近,"醉驾入刑"在学术界乃至日常生活中被津津乐道,在此次刑法条文的修改中,蕴藏着司法与民意的纠缠互动。民意对于立法活动的影响可见一斑。本文旨在从民意与司法的冲突等方面,探讨民意与司法的关系。  相似文献   

11.
从中、韩、日三国受中国伟大的作家鲁迅的影响及现当代的韩、日两国的研究热点展开研究,分析并概括出韩、日两国不同政治及文化背景下鲁迅研究的不同特点。认为韩国从"殖民地斗士的思想与精神"和"反封建的领袖"两方面来研究鲁迅,表现出人类的情怀,东亚意识和人类意识,研究主题由"革命家鲁迅"转移到"文学家鲁迅",发展了研究纯粹文学的趋势;日本通过丰富的考证和资料奠定了研究鲁迅的理论基础,并形成了新颖的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12.
“商鞅法家论”为牵强附会之论,前人对他法家身份印象深刻主要源自于商鞅在秦国变法期间以法家思想构筑变法核心,以致妇孺皆识“商君之法”。事实上,商鞅不是一位仅通晓法家思想的专才,而是博通各家思想的通才,他是通识教育下的产物,也是通识思想的卓越践行者。因此,商鞅变法是商鞅糅合诸家思想精华部分(以法家学派思想为核心,其他学派思想为分翼)的变法图强运动,这是秦国变法效果优胜于六国变法的重要原因,更是通识思想在这一时代的合理运用。  相似文献   

13.
周济提出"寄托出入"说,并提出著名的"词亦有史"的观点,同时,周济追求"归诸中正"的雅正美学风格,周济词学思想向儒家文艺思想的回归是很明显的。周济词学思想的儒家色彩既是在清代的时代背景下,推尊词体的表现,但同时也是对词体的消解。  相似文献   

14.
"贞观之治"是中国封建社会最负盛名的治世,作为中国封建社会屈指可数的开明君主,唐太宗十分重视法制建设和道德建设,形成了较为完善的法制思想和德治思想,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然而,透过贞观盛世的繁华,我们仍然能看到唐太宗法制思想和德治思想的局限性。唐太宗倡导的"八议"、"官当"、"上请"等制度在维护封建统治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也折射出其封建法制思想的局限性。唐太宗后期的骄奢淫逸和恣意妄为,也使其德治思想成为空谈。  相似文献   

15.
崇陶现象是中国古代文学和思想文化史上的一个重要的文化现象,它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首先,后世文人对陶渊明不慕名利的高贵人格和归隐田园的隐逸行为的推崇;其次,是对陶渊明平淡自然的田园诗中表现出的归隐之乐和宁静心态的向往和崇敬。崇陶现象的产生及流变,不仅表明了道家隐逸文化对中国古代文人的影响之深,而且也是儒道思想互补的重要体现。  相似文献   

16.
结社思想是存在于中国近代维新时期且与当时兴起的民权思想、民智思想同等重要的又一维新政治思想,是戊戌维新运动的产物。结社思想主要体现为戊戌维新思想家对"群"概念的引进和转化,以及"群"的功能的发挥。1896年于上海创办的《时务报》较早地介绍了"群"的思想、"学会"思想以及"会党"思想,是较为丰富地阐释结社政治观的重要民间政论报刊。这些旨在振衰起弱、挽救民族危机的思想客观上为推动近代政治发展进程增添了一抹亮色,其历史影响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17.
蔡锷感愤于近代中国对外战争的屡战屡败,认为之所以如此,就是因为中国国民缺乏日本、欧美等国的军国民精神,并从教育、思想学派、文学艺术、社会风俗、体育锻炼、武器等八个方面分析了中国弱不堪战的原因;并大声疾呼要在中国实行全民皆兵的军国民主义,其核心就是陶铸"国魂",以新的"国魂"振奋全民族的军国民精神。蔡锷以军国民主义为基础,在近代革命战争实践中所形成的一整套近现代革命军事思想与国防建设思想,对中国近现代革命战争与一大批杰出将帅的培育产生了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8.
松坡图书馆旧址是纪念蔡锷将军的重要场所,其创建是基于蔡锷将军的"爱国尚武"与"民主革命"精神,毛泽东主席曾批示:"特饬邵阳松坡图书馆列为一等图书馆"。该馆平面布局科学合理,建筑造型美观适用,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且有较好的开发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世说新语》体现出一种尚情的思想倾向,具体表现在生命玄思情、自然山水情和家国人伦情三个方面,它们分别呈现为一种境界美、自然美和伦理美。《世说新语》对情感问题的重视,在理论上,上承陆机《文赋》下启刘勰《文心雕龙》,是情感论美学链条上的重要一环,同时对后世的文学创作实践产生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20.
高校须正视新自由主义思潮的负面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本质上说,新自由主义思潮的核心理论是“经济人”假设。在经济上,发展了古典自由主义;在政治上,更趋反动;在战略和政策上,极力鼓吹全球资本主义化。新自由主义思潮对中国高校有很大的负面影响:即制造信仰危机、宣扬资产阶级价值观、腐蚀青年教师的灵魂。要正确鉴别和批判外来思潮,教育行政部门要负起责任,加强高校青年教师的培养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