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先刑后民原则被奉行为审理涉嫌合同诈骗案件的一般模式,对合同纠纷驳回起诉、移送侦查或中止审理,导致民事诉讼无条件受刑事诉讼制约,表现出公权力过度扩张,造成司法混乱,阻碍权利救济,并导致刑民冲突,有违刑法谦抑理念。本文拟通过批判性思维审视,摒弃先刑后民的传统观念,确立刑民并行原则,以正确定位刑事诉讼与民事诉讼的制度功能,以实现刑民诉讼程序上的协调,维护权利保护与惩处犯罪的有机契合。  相似文献   

2.
刑法学与民法学是看似相互独立、泾渭分明的两种学科,但在纷繁复杂的司法实践中,刑事法律关系和民事法律关系交织在同一案件中的现象却多如牛毛,其中所涉及的案件性质认定、刑民责任划分、程序适用等问题也一直是困扰着各级司法机关的疑难问题。当前司法实践中主要有先刑后民、刑民并行、先民后刑三种刑民交叉案件的审理模式,三种模式可以说是互有优劣并有其特定的适用范围。本文通过对三种审理模式进行利弊分析,提出了依据刑民交叉案件类型灵活选择审理模式的观点。  相似文献   

3.
当前我国需要通过刑法方式规制外来物种入侵行为。在大数据时代,大数据可以对有关外来物种入侵对人们的人身权和财产权所造成的损害的海量数据进行处理从而得到具有信服力的数据,进而为外来物种入侵行为入刑提供有力的证据支持。大数据还可以解决外来物种入侵行为入刑所引发的法律价格,为外来物种入侵行为入刑提供正当性证明。利用大数据实现为外来物种入侵行为提供证据支持与正当性证明需要构建恰当的大数据系统和开放数据,以及注意建构保护个人隐私权安全为核心与确保数据质量的法律制度等问题。  相似文献   

4.
我国经济发展仍处于从弱至强的过程中,打击侵犯商业秘密行为应持慎重的态度,要保护好商业秘密权利人与竞争者的合法利益。在惩罚商业秘密犯罪行为时,要充分运用刑法谦抑性原理,注重处理好倡导信息自由与自由竞争、激励创新与尊重创造、维护商业诚信与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三对关系,防止商业秘密刑事处罚演化为一种过分之刑、昂贵之刑、滥用之刑或无效之刑。  相似文献   

5.
我国刑法规定了各种妨害传染病防治行为的犯罪构成及其法定刑。国家之所以刑惩妨害传染病防治的行为。其法哲学依据在于:妨害传染病防治行为所具有的严重的社会危害性和行为人所表现出来的严重的人身危险性,是二者的有机统一。  相似文献   

6.
中国古代民事诉讼与刑事诉讼同中国古代民法与刑法一样,民刑不分。所以不能从现代的角度将二者进行严格意义上的区分,但不能由此而漠视纯粹的民事诉讼的存在。  相似文献   

7.
拘役是我国刑法规定的主刑之一,在刑罚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拘役是刑种由轻到重过渡的一个重要环节,使刑罚体系严密完整。规定拘役刑有利于贯彻罪别相适应原则,我国的拘役刑还体现了惩罚与教育相结合的刑事政策和社会主义人道主义精神,因而构设无法被其他刑种代替。  相似文献   

8.
英国刑法犯罪故意的历史来源主要有两个时期:一个是古罗马时期,英国刑法犯意有意识作了区分;一个是中世纪时期,英国刑法犯意实现了从碎片化到整体性。英国刑法犯罪故意的存在样态同样基于两个维度进行考察,一个维度是惩罚的正当性,是故意的应受谴责性,一个维度是英国刑法犯意从无意识放宽到严格限制的有的放矢。在反思英国刑法犯罪故意的现代语境下,基于概念上的前思和思维上的选择,认为故意采纳"结果目的性"理论,过失采纳"结果必然性"理论,最终得出达到合理人标准是故意应受谴责性的实质结论。  相似文献   

9.
与国外刑法相比较,我国刑法有关受贿罪刑罚种类的设置不够完善,尤其在剥夺犯罪人再犯的资格和能力、罚金刑等附加刑的设置方面存在一些缺憾,这对惩罚和预防犯罪无疑是不利的。在广泛查阅国外刑法的相关规定和思考后,对受贿罪附加刑刑种的完善提出增设和完善受贿罪资格刑和罚金刑附加刑种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刑法罪过的心理学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对各国罪过理论的比较分析,发现在罪过研究中普遍忽略了情绪因素,而且各国对不同种类罪过的非难重点差异也较大。如果剥离罪过中的法律因素,剩下的主要就是心理内容,由此对罪过进行心理学的分析,在第一层面即罪过的共性中得出罪过的心理内容是知和情意的结论,使情绪有所依归;然后,对罪过的第二层面即罪过内部成分的组合方式进行深入考察,得出在刑法罪过中,知是基础,情意是主导,情意承载着刑法责任与非难的结论。最后,将我国的罪过放到知与情意所罗织的网络(模型)之中,发现疏忽大意的过失其实也存在着情意因素,并得出犯罪过失其实是情意的缺陷而非注意的缺陷的结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