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古代的社会救助事业中活跃着多种民间力量,他们积极参与社会救助,成为政府保障的重要辅助。考察中国古代民间力量参与社会救助的整体情形、社会条件对于当今中国社会保障事业的完善与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
陈新文 《科技信息》2008,(31):305-305
民间非营利组织主要承担政府赋予的部分具体的社会管理职能,提供社会公共服务,近几年的实践证明,我国民间非营利组织在激发社会活力、促进社会公平、促进公益事业等方面发挥了很好的作用,是社会主义经济体系中的一支重要力量。  相似文献   

3.
论宋代民间丧葬、祭祀礼仪与基层社会控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礼制是制度化的伦理,扮演着社会控制的角色。丧葬与祭祀礼是形形色色的礼制规范中最重要的环节,宋代政府规范民间丧葬与祭祀礼仪,明确丧葬礼仪等级规定,以此确立民间精英及大家族的地方权力场域,形成地方社会整合的核心权力,而宋代民间大家族则通过家族墓祭与祠祭礼,团结家族成员,建构族长权力,加强对宗族成员控制。  相似文献   

4.
文化传播的根本在于融合,多元文化的融合要求外来文化参与到在地的各种文化活动之中,如加强与所在地大学的合作、加强与所在地社会团体的合作、加强与所在国民间力量与地方政府的合作等,从而使外来文化成为在地文化界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孔子学院在其创办过程中的成功与困境,可为这一方面的探索提供例证.  相似文献   

5.
奇台因为其有利的地理位置,在清代和民国时期一度成为新疆的商业中心,吸引了内地多省的汉族移民来此定居,形成了内容丰富、特色鲜明的奇台社火。伴随社会的不断发展,奇台商业和会馆的衰落,奇台社火的组织权利主体发生了很大变化。社火从以地缘为纽带的移民社会记忆和文化认同的载体,逐渐与国家权利相互联系、密不可分。国家通过社火加强对民间的控制,在为地方谋利益的同时又实现国家的意志,达到国家的权力意志与民间权力意志的调和。另一方面作为民间仪式的社火进入国家场合又通过国家通过征用民间仪式,把民间仪式纳入国家事件。民间与政府在相互配合中相互利用,政府利用的是民间的文化资源以达到政府的经济目的、政治目的,而对于民间来说,除了满足自身的文化需求,也运用政府的行为达到国家对地方文化的认同,至少是默认。  相似文献   

6.
1937—1949年,陕甘宁边区政府对其民间戏曲进行了改造和利用,民间戏曲的形式、内容和功能都发生了转变,边区通过被改造的民间戏曲来宣传政治话语、教育民众、社会动员以及乡村建设,进而实现政治与民间文化的结合以及政府与地方文化的互动。  相似文献   

7.
明清以降,随着中国边疆开发的逐渐深入,民间经济力量的参与活动愈见活跃,其地位和作用越显重要。事实上,明清边疆经济开发是一个以政府为主导、以民商为主力的生产要素投入与重组的过程。总体来看,此时政府的政策对边疆经济开发的方向和绩效起了决定性作用,而民间商人则对边疆经济开发的深度和广度有着直接影响,因而“民间力量”随之成为透视边疆经济开发史的重要视角。与之相适应的是,近年来研究“民间力量”与边疆社会经济开发史的成果丰富,影响逐渐扩大。  相似文献   

8.
改革开放以来,非政府组织作为国家与社会的中间地带,一头连着多元社会力量,一头连着政府权威。它的作用和功能在当代中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中日益显现。因此,如何正确处理非政府组织与政府的关系,是中国非政府组织面临的不可避免的挑战。本文提出要建立政府与非政府组织的互助合作伙伴关系,使政府从行政管理走向依靠民间社会组织、全社会通力合作的民主治理的道路,同时就社会转型期如何构建政府与非政府组织的这种新型关系进行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9.
李美秀 《科技信息》2012,(30):112-113
本研究调查分析了当前地方高校大学生创业现状、存在的问题和原因,提出要完善大学生创业教育体系,充分发挥政府、高校、家庭、社会、个人等力量,多管齐下促进地方高校大学生就业和创业。  相似文献   

10.
传统中国,以农立国,生产力低下,有限的财力无法支撑一个庞大的官僚机构.即使在郡县制建立之后,国家政权很少落实到县以下的乡村社会,这为民间力量的兴起提供了空间.自汉代以后很长一段时间,基于社会的敬老传统,父老阶层在聚落中发挥着主导作用.但是,伴随着科举制度的确立和完善,父老阶层在乡里社会的权力空间不断受到来自士绅群体的挤压,并逐渐被取代.考察清代甘肃科举家族在地方社会的事功,主要表现在参与地方教育、编纂地方志、维护地方安定等多个方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