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马克拉姆团队意欲在2018年之前开发出具有意识和智慧的人造大脑●神经学家亨利·马克拉姆坚称,如果神经科学能按他设计的方向发展,他的"人脑计划"可以模拟人类大脑全部860亿个神经元,以及将这些神经元连接起来的100万亿个神经突触的功能,届时可建成一个"即插即用"的大脑:可以把它拆分找出脑部疾病的原因,也可以结合机器人技术开发一系列全新的人工智能技术,甚至还可以戴上一副虚拟现实眼镜以体验"另类大脑"的神奇。  相似文献   

2.
<正>"创业最重要的,是选准一条‘朝阳’赛道。"梅卡曼德机器人公司联合创始人兼商务总监徐婷婷说,要看准市场痛点,打造出满足市场需求的可落地和低成本化产品。梅卡曼德机器人公司不生产机器人,他们制造机器人的"眼睛"和"大脑",使机械臂能够对混杂摆放的物品实现精准抓取,一举破解机器人操作中的"圣杯难题"。  相似文献   

3.
从电视新闻、报纸杂志中,我们不时可以发现一些关于智能仿真技术应用--机器人的报道.大家对机器人的理解往往是其体积过于庞大、行动过于笨拙,这是由于机器人的视觉传感器、机械传感器和反应模块不灵敏引起的,而指挥机器人动作的"大脑"--信息处理器无法及时判断、处理有关信息也是造成机器人行动笨拙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更体现出传统机器人在设计上的缺陷和在技术上的不成熟.为了解决这些难题,世界各国科学家一直试图通过对自然界生物生理及其运动的研究,寻找解决的方案.  相似文献   

4.
<正>据美国太空网报道,不久前,美国宇航员在国际空间站上首次进行了远程操控地面机器人的试验,尝试将这一技术应用在机器人探索月球、火星和小行星上的可行性。6月17日,通过视频实时传输,宇航员克里斯托弗·卡西迪在国际空间站上进行了"地面遥控机器人"的操作——指挥一个名为K10的四轮机器人开展地面勘探以及模拟部署天线。进一步地测试,将重点对天线的部署情况和人机交互过程进行检查。  相似文献   

5.
<正>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局(DARPA)正在大力推进诸如脑移植、仿生义肢等生物学领域内的研究,但一些科学家对这类研究的高风险存有疑虑。杰弗里·林(Geoffrey Ling)在谈论未来技术时,他的种种构想就像似旋风一般在房间里飞旋。在他的世界里,人们将活得比自然寿命更长;大脑意识可以下载到硬盘上,然后通过人工智能加以强化;机器人和飞行器可以通过人的思想加以控制……"这些情景可能都会发生。未来20年的科技会让我们眼花缭乱、目不暇接,因为我们已经开始在向这一令人难以置信的领域迈进。"他说。  相似文献   

6.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飞速发展,机器人的使用正变得越来越频繁,让人类逐渐从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美国科学家正试图让机器人来完成我们心中的想法。美国华盛顿大学教授拉杰什.瑞奥展示了他们最新研制成功的脑电波控制机器人。演示者戴上一顶特制的帽子,这顶帽子上共有32个独立的电极与大脑头皮接触。通过接受人脑思维产生的脑电波,这台机器人可以完  相似文献   

7.
机器的进化     
思柯 《世界科学》2014,(10):1-1
<正>来自美国化学会2014年秋季会议的一篇报道称,化学家们正在尝试构建一种可以合成任何化合物的神奇机器——"当代炼金术士"有机化合物自动合成机,悄然开启了一场化学界的机器人大赛。LHASA算法、Chematica系统、ELN格式让人印象深刻,自动合成机装上智能的化学大脑才是成功的关键。化学家们对此充满信心,化学研究与人工智能的亲密接触或将带来新的化学革命。科学家对人工智能的研究始于上世纪40年代控制论出现以后,1956年达特茅斯会议算是一个里程碑。会议由  相似文献   

8.
在20世纪80年代,好莱坞曾推出过一部有关机器人的科幻影片,内容是说由于机器人的脑中植入了动物细胞,机器人变得像人一样会思考,并且和人争夺统治世界的霸权,这部名为"未来世界"的科幻电影收到了极高的票房价值.今天,影片"未来世界"中的预言部分已经正在付诸实践.一些科学家甚至认为,到2030年,计算机或机器人将拥有和人类大脑一样的储存容量和处理速度,甚至能完全代替人类思考.  相似文献   

9.
<正>据英国《每日邮报》报道,不久前在华盛顿举办的"海军未来军备科学与技术"展会上,一款由弗吉尼亚理工学院研发的身高约1.8米、重约130斤的"船舶自动灭火机器人"(SAFFi R)向公众作了展示。预计这款机器人*久将入列美国海军并在舰船上服役。在模拟旳火灾场景中,SAFFi R借助热成像识别技术展  相似文献   

10.
护脑保健康     
人的大脑是中枢神经系统的一部分,人类的健康很大程度上是由大脑是否健康来决定的。如果一个孩子大脑发育不良,或先天患有疾病.就有可能直接影响他的智力和行为,使他的健康产生缺陷和遗憾。即便是一个健康的人.在他的一生中.大脑也会像身体其他部位一样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从而带来这样那样的病症,直接影响了人的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因此世界各同都在积极加强脑科学的研究。通过计算机、机器人等先进技术,使大脑的功能得到无限延伸.创造出更丰富多彩的新生活。  相似文献   

11.
章琪 《世界科学》2015,(1):54-56
<正>一个强大的,被称为深度学习的新型计算技术,给机器人视觉领域带来了一场风暴。"如果你想感受机器人领域的艺术,"人工智能研究员斯科特·菲尼克斯(Scott Phoenix)说,"你就应该去You Tube上看机器人做三明治。"片中的机器人是一个四四方方的人形机器人,被叫做PR2。它刚在加利福利亚门洛帕克的威洛·格拉杰,一家全球最有影响力之一的机器人公司里被制造出来,视频录制时,它诞生还不到一小时。  相似文献   

12.
动态     
<正>纳米机器人让我们拥有超级智力你是否想象过,自己能够获得非凡的智力,拥有好似上帝般的智慧?美国资深计算机专家提出,将纳米机器人植入人类大脑,并连接云计算机系统之后,就能实现这一梦想。借助这种模式,我们能以自己的思维和记忆为基础,通过大脑向外界发送电子邮件、照片等各类信息,甚至能进一步拓展人类情商和创造力,具备更强的抽象设计能力和表达能力。此外,云计算机系统还能提供额外的大脑能力,进一步提高人类智商。科学家预计,到本世纪30年代,纳米机器人就能真正帮助人类实现人工智能!  相似文献   

13.
坚守还是改变 在未来的3万年甚至10万年里,我们的身体和大脑会发生什么变化?我们的样子会和现在一样吗?假若你相信某些未来学家的话,他们会告诉你,我们将最终变成机器人。当然,这是一种生物机器人,和纯粹的机器人不一样。这些科学家说,未来的人类有可能成为由微电子和生物体组成的结合体.它可以是具有人类大脑功能的机器。亦可以是具有电子大脑的肉身。事实上。在今天,这样的结构已经出现了某种雏形,例如美国南加利福尼亚大学的科学家们制造出了一种电子芯片.它可以替换人类大脑里负责控制短时记忆和空间知觉的海马体。在人类的大脑中,海马体经常会因老年痴呆症和中风受到损伤,而这种芯片就相当于一个人造的海马体。它可以帮助患者维持正常的大脑机能。  相似文献   

14.
<正>机器人技术是21世纪科技发展的热点之一。所谓"机器人",一般人们把它定义为"像人一样的机器"。所以有些人认为,机器人应该做的和人一模一样,其实非也。实际上,机器人是利用机械传动和现代微电子技术组合而成的一种能模仿人某种技能的机械电子设备,所以机器人的样子不一定必须像人,只要能自主完成人类所赋予它的任务与命令,就属于机器人大家族的成员。下面小编带大家来一起认识智能时代中最不像人的机器人。  相似文献   

15.
<正>经过几次工业革命之后,机器在人类社会中占据了越来越重要的位置。在工业生产中,机器人可以有效完成很多工人很难完成的任务;在科研活动中,机器人探测器帮助科学家了解地球最隐秘的角落;在日常生活中,服务型机器人让生活更加轻松。最近已经出现了可以同步接收人类大脑信号的机器人,机械义肢的普及指日可待。科学家们对机器人的研发从未停止,而机器人爱好者们也在进行着自己的努力。这个夏天,来自全国  相似文献   

16.
<正>继人类基因组计划(HGP)之后,人类开始向自然科学的最后一块疆域——大脑——发出了挑战:在欧洲和美国先后宣布启动"人脑计划"研究之后,中国的"脑科学计划"也呼之欲出。6月28日,以"新大陆:探秘脑科学"为主题的第41期上海科普大讲坛上,来自中、美、欧等国的科学家向公众解读了各国的"脑科学计划"。自2013年1月启动的欧盟"人类大脑计划",在未来10年内将投入10亿欧元,除了重点研究医学和神经科学外,还有未来概念的计算机技术。本次主讲嘉宾、瑞士洛桑理工学院的欧利弗教授认为:"如果我们弄清人脑电信号的传输机制,就有望开发出模拟大脑机制的计算机。同样将历时10年、总投资约45亿美元的美国"大脑基金计划"将从  相似文献   

17.
正大家好,我们是"海莲之心"团队。海莲之心是一座海上的莲花形仿生高科技智能小城,能容纳5万人,位于中国南海,四季如夏湿润多雨。这朵仿生莲花由"花瓣"、"花蕊"和海中的"莲藕"组成。"花蕊"是基于DNA计算机和生物智能技术的超级大脑,智能控制整个城市交通能源、食物供给等;工程师们结合了基于DNA计算技术的超级大脑发明了智能高效的固体垃圾处理系统——"莲洁"。造就了海莲之心清洁、环保、安全的美好生活环境。从2015年国庆开始,我们就开始进行了"未来之城"  相似文献   

18.
宇宙动态     
机器人太空手术机器人在太空中做手术将不再是科幻梦想,日前,美国斯坦福研究院国际公司在一架飞越墨西哥海湾上空10万m的美国宇航局C-9运输机上首次进行了零重力外科机器人手术。因为要快速而准确地进行开刀和伤口缝合,这项零重力手术因此而考虑到了人类和机器人外科医生的速度和精确度。由于重力场强度会出现动荡,斯坦福研究院开发的SRI机器人外科手术系统将帮助机器人外科大夫修复"环境错误",而真正的外科大夫则在地面上通过电信网络对多臂机器人外科大夫进行遥控。  相似文献   

19.
数字     
<正>630万世界上唯一一支机器人乐队——德国金属乐队"压缩机头"在莫斯科举办的机器人舞会中亮相。这些机器人全部由废弃的金属打造,由电动气体力学装置控制并具有MIDI信号控制功能。"压缩机头"乐队共有3名成员,其中包括长着4条手臂的鼓手"棍子男孩"、长着79根指头的吉他手"手指头"以及有史以来最精确的贝斯手"骨头"。这是一支真正意义上的金属乐队,在视频网站You Tube上,它们演  相似文献   

20.
<正>在迄今人们所研发的各种柔性材质中,自主型液态金属所表现出的变形能力、运转速度与寿命水平等均首屈一指,这为其平添了诸多重要用途。就在近日,中国科学家制造出了世界首台液态金属机器。该研究团队首次发现了一种异常独特的现象和机制,即液态金属可在吞食少量物质后,以可变形机器的形态实现长时间高速运动,以及无需外部电力供给的自主运动,这为研制实用化智能马达、血管机器人、流体泵送系统乃至更为复杂的液态金属机器人奠定了理论和技术基础。许多外国科学家表示:"液态金属机器人几乎已在眼前,并且它们由中国制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