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米纳·里斯系美国一位女应用数学家。此文以回忆录形式叙述美国数学家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为战争服务的研究工作及所取得的成就,和战争对数学发展的促进,可作为数学史读,也可供我国数学家在如何将理论与实践结合方面有所借鉴。  相似文献   

2.
1979年3月,沃尔什(D.Walsh)、卡斯维尔(R.F.Carswell)和韦曼(R.J.Weymann)三位天文学家用美国亚利桑那州基特峰国立天文台的2.1米光学望远镜,观测到两个相邻很近的类星体0957 561A和0957 561B,它们的光谱非常相似,红移都是1.405,射电流量密度相近,距离我们约一百亿光年,且均以每秒20万公里的速  相似文献   

3.
引言在中国及世界古代数学史中,《洛书》是中华民族在人类文化史中最早的数学创作。关于《洛书》的起源及其在中外数学领域中的传播和发展,读者可参阅英人李约瑟的《中国科学技术史》,及国人黎凯旋的《易数浅说》。中国先民创造《洛书》已有五千年历史,但直到现在,《洛书》在世界人民心目中仍蒙有一层奥秘色彩,中外数学家仍名之谓“幻方”;很少学者用现代数学观点,去研究并解释《洛书》的数学内涵。因此,“洛书的本质是什么?”换句话说,“洛书在现代数学内的地位是什么?”就成为一个有重大意义而需要解决的数学问题。  相似文献   

4.
胡俊美  杨静 《科学》2015,(3):35-38
米勒是早期群论学家,也是当时美国少数几位享有国际盛誉的数学家之一。他凭借深邃的眼光和敏锐的洞察力,创造出大量具有独创性的研究成果。19世纪末,尽管数学这门古老的学科已历经了两个世纪的蓬勃发展,但在这场洪流中闻名遐迩的美国本土数学家并不多见,米勒(George.Abram Miller,1863—1951)是其中最引人注目者之一。米勒的聪明睿智、独立的判断力与高超的创造力,使他一生在11个国家的30多种杂志上发表论文820多篇,其中约450篇为群论学术论文,其他涉及教育、数学史等各个领域,有力推动了美国的数学发展。  相似文献   

5.
第二次全国数学史年会于1985年8月27日~9月2日在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召开。全国近70位数学史工作者出席了会议,交流了自1981年第一次全国年会以来在中外数学史研究和教学方面的成就,引起了国内外学术界的注意。现摘登这次年会的几篇论文,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6.
和算史     
第二次全国数学史年会于1985年8月27日~9月2日在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召开。全国近70位数学史工作者出席了会议,交流了自1981年第一次全国年会以来在中外数学史研究和教学方面的成就,引起了国内外学术界的注意。现摘登这次年会的几篇论文,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7.
第二次全国数学史年会于1985年8月27日~9月2日在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召开。全国近70位数学史工作者出席了会议,交流了自1981年第一次全国年会以来在中外数学史研究和教学方面的成就,引起了国内外学术界的注意。现摘登这次年会的几篇论文,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8.
第二次全国数学史年会于1985年8月27日~9月2日在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召开。全国近70位数学史工作者出席了会议,交流了自1981年第一次全国年会以来在中外数学史研究和教学方面的成就,引起了国内外学术界的注意。现摘登这次年会的几篇论文,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9.
第二次全国数学史年会于1985年8月27日~9月2日在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召开。全国近70位数学史工作者出席了会议,交流了自1981年第一次全国年会以来在中外数学史研究和教学方面的成就,引起了国内外学术界的注意。现摘登这次年会的几篇论文,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0.
第二次全国数学史年会于1985年8月27日~9月2日在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召开。全国近70位数学史工作者出席了会议,交流了自1981年第一次全国年会以来在中外数学史研究和教学方面的成就,引起了国内外学术界的注意。现摘登这次年会的几篇论文,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1.
潘吉星 《自然杂志》2005,27(5):287-290
编者按:本文根据潘吉星先生的一次讲话整理而成.在文中潘吉星先生结合自己近50年来的学术生涯的体会讨论了科学史工作者应具备的条件和研究方法,对广大青年科学史工作者会有启发和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2.
祖冲之(429-500年),字文远, 范阳郡遒县(今河北省保定市涞水县)人,是我国南北朝时期著名数学家、天文学家。  相似文献   

13.
科学史编纂理论(编史学)涉及诸多基础理论;本文讨论的是科学史对象和科学史结构的有关概念与问题。在第一部分中,作者讨论了几个概念的涵义,认为科学史中难以应用科学哲学的“划界”准则;在第二部分中,作者讨论了“分期”问题,认为年代学方式仍是目前一种较好的构架(对以“科学革命”为纲深表怀疑);科学史一些内容比重问题也在这一部分中作了讨论。  相似文献   

14.
卜风贤 《自然杂志》2007,29(5):288-291
中西方灾荒历史灾荒均产生了严重的社会后果,在灾荒威胁下,农业技术水平、农业生产结构、农业发展状况等因素方面存在的差异直接影响到自然灾害的成灾后果。农业技术的进步在预防和控制灾荒的活动中发挥了重大作用,中国传统农业科技在一定程度上控制了灾情的蔓延,减轻了灾害的破坏和威胁;也是由于农业技术的落后,欧洲农业遭受灾荒后往往一蹶不振。中国农业发展的整体一致性既有利于技术的普及推广和传播,但也为农业灾荒的发生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15.
从石器技术、铜器技术、铁器技术及建筑技术、壁画绘制技术等方面分析山西在华夏文明中具有极强的辐射力、融合力和影响力。提出新世纪应发挥山西历史文化资源丰厚的优势,努力实现文化及其产业对山西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作用。  相似文献   

16.
中国古代的空间观念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关增建 《大自然探索》1996,15(4):113-117
本文讨论中国古代的空间观念,分析了古人对空间观念的定义以及他们关于空间的有限与否、空间取向的绝对性等问题的认识,并对古人有关时空关系的理论作了解说。  相似文献   

17.
托马斯·S·库恩是当今世界知名的学者,他因其科学哲学名著《科学革命的结构》(1962)而名满天下。其实,库恩是从物理学转向科学史,并进而转向科学哲学的。由于他明确提出并详尽阐述了科学共同体的概念,因此也有人把他列为与默顿传统无关的三位科学社会学代氧人物之一(其他两位是普赖斯和本·戴维)。正因为库恩的研究横跨了较为广阔的领域,具有多角度的视野,因而他对科学史论也有比较深刻的洞见,从而形成了他独树一帜的科学史观。本文拟对此作一简要评述。  相似文献   

18.
古代DNA 技术及其在家养动物驯化历史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冉冉  李宁 《科学通报》2011,56(7):511-516
家养动物始终伴随着人类文明的发生、发展, 其起源和驯化历史一直备受关注. 而在其 近万年的演化历史中, 家养和野生群体间可能发生基因互渗及替代, 因此基于现代物种DNA 信息进行的历史推断可能存在偏差. 近年来, 古代生物遗骸中的DNA (古代DNA)获取技术日 益成熟, 为这类研究开辟了新的途径. 本文总结了近年来古代DNA 技术研究进展, 点评了古 代生物遗骸DNA 的获取和鉴别方法、古代DNA 提取、扩增及测序技术的革新. 最后, 本文综 述了古代DNA 技术在猪、马、羊、狗等主要家养动物驯化历史研究中的应用进展, 为该技术 的进一步发展及应用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9.
方守狮  樊均幼 《自然杂志》2008,30(3):156-159
自然杂志自1978年5月创刊,至今已30周年。刊物的宗旨不变,即传播自然科学知识,提高科学素养。刊载文章主要采取约稿,有国内相关领域的专家撰稿,深入浅出,图文并茂,既具有较高的学术性,又具有较强的可读性。本文编辑整理了《自然杂志》30年来的主要大事以及部分科学家(其中有约200位两院院士)发表文章的题名,以方便读者从一个侧面了解科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科学技术史功能新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增建 《大自然探索》1995,14(1):119-123
木文研究科学技术史的社会功能,提出了一些新的见解。文章还结合当前社会实际,就开展科技史的教育和研究对我国文化建设所具有的重大意义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