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研究影响大连市高校网球运动发展的主要因素,分析网球场地的数量、师资队伍的专业化程度和网球运动开展的氛围以及大连市高校网球运动发展中存在的其他问题.认为大连市高校网球运动发展中首先是缺乏网球场地,尤其是缺乏室内球场,大连的多风海滨城市特点会因为缺乏室内球场而直接限制高校网球赛事和网球训练的开展;其次是网球师资匮乏,且专业教师的来源渠道参差不齐,缺少高水平的专业教师;第三是缺乏网球运动的氛围,其有碍于大连市高校网球水平的整体提升.  相似文献   

2.
为了网球运动在我国更快更好地健康发展,从中西方体育文化的差异入手,分析各自利弊,立足现状,做到避其短,扬其长.深入挖掘出网球文化中国本土化具有竞技的艺术性、深刻的道德性、批判的继承性和平民化扩大化等特点,从而针对我国网球运动现状,提出了网球文化中国本土化的几点建议:加强体育文化交流与大力宣传相呼应;提高我国网球选手竞技水平与知识文化相结合;抓住国内举办世界性网球赛事之契机,推进裁判队伍质量建设与实行评定手段、竞赛规则之融合;推行社区网球运动与高校网球课程之发展,旨在为我国网球运动健康有序的发展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3.
采用文献资料法等分析中西方网球文化的现状与全球网球文化发展的特点,旨在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网球文化发展途径.研究结果表明中西方网球文化在网球物质文化、网球制度文化和网球精神文化都存在较大差异,并提出中国网球文化的发展方向:大力发展网球物质文化;健全和完善网球制度文化;整合中西方网球精神文化.  相似文献   

4.
自2011年法国网球公开赛冠军“娜姐”之后,国人酷爱网球的程度再度掀起热潮.大连是我国网球运动开展较早、发展较好且网球赛事、网球选手和网球爱好者较多的城市之一.从全市网球人口有关网球消费现状的调查研究入手,通过实地考察、访谈和调查问卷等方法对网球人口在购买器材情况的调查、信息消费情况的调查、观看网球比赛情况的调查、用于场地消费的情况调查、网球消费者结构的调查等,分析大连市网球人口的网球消费结构、性别结构、年龄结构、职业构成、文化程度和收入水平,提出扩大网球人口数量、提高网球群体的消费水平、建造良好社会环境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宋忠良  石申 《科技资讯》2014,(2):224-224
"WTA超五巡回赛"是由WTA主办的顶级职业网球赛事,2014年开始武汉取代东京成为五大举办城市之一。目前武汉城市发展战略调整、良好的社会条件、一系列大型赛事的举办、李娜的品牌效应及大批管理人才为武汉举办网球公开赛带来了机遇。同时也存在以下劣势:如举办国际级大型体育赛事经验不足、交通及场馆设施状况堪忧、同期赛事密集及媒体宣传与报道不力等挑战。  相似文献   

6.
高校网球文化是高校体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也必将成为全民网球运动普及与发展的先导.作为具有深厚、丰富文化底蕴的高校,它的网球运动的开展,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高校所在城市及区域网球运动的发展.对高校网球运动的现有设施、师资、师生参与动机,以及高校网球运动开展的优势及受限因素进行分析,提出普及与提高高校网球运动的合理建议,进而推动我国网球运动的普及和竞技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7.
网球赛事的落户和网球运动的普及,促进了网球中心的建设。论文以网球中心标识的内涵为切入点,以网球中心标识设计中文化要素的选择为基础,系统论述了网球中心标识设计中地域文化与体育文化的融合。以杨凌网球中心标识设计为例,通过分析其地域文化设计要素和体育文化设计要素,进行设计要素的提炼和化形、融合,并体现于具体设计中。突出了网球中心标识的唯一性和特征性,使其成为体育文化和地域文化传播的载体,为今后体育中心标识设计提供了路径选择与借鉴。  相似文献   

8.
张亚莉  凌华 《科技信息》2009,(21):134-134
由于高校网球教学中存在着一些实际困难,现有的教学方法不利于高校网球教学目的的实现,应引入快乐网球的理念,教学中引入快乐网球包括开设经典网球网球赛事欣赏课、以短式网球为入门教学、采用多种练习方式、指导组织教学比赛、改变考核标准等手段。  相似文献   

9.
运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对中国网球公开赛的网络传播特征进行研究,提出:保留赛事官网历史数据,重视赛事历史文化和品牌建设;增强网络传播意识,高规格建设赛事官网;加强软件建设和后期视频资源的开发和组合利用;创新赛事报道模式;注重赛事网络传播权的保护,保障合法权益等对策。  相似文献   

10.
网球服装作为社会文化的一种现象,作为网球运动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不仅与人类行为、社会政治、文化、科学技术和历史发展等密切相关,更与网球运动的时代内涵息息相连.不同时期的网球服装的结构与形式有着不同的功能,也传承着网球运动不同的时代特征:传统期服装的贵族性表达了网球运动的阶级性、娱乐性的需求,专业化服装的开放性推动了网球运动的大众性、竞技性的发展,个性化期服装的个性化承载了网球运动的商业性、职业性的需要.  相似文献   

11.
采用SWOT理论构建我国网球职业化的优势、劣势、机会、威胁4个维度,25个指标;采用层次分析法(AHP)确定各指标权重;以体育管理部门、教练员、运动员、社会人士为评价主体;最终采用模糊数学分析得出我国网球职业化得分为67分,说明我国网球职业化发展属于"欠职业化"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12.
二元结构下的城乡教育公平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城乡教育失衡的表现,一是享有教育的机会失衡,二是接受教育的待遇失衡,三是获得的教育质量失衡。城乡教育失衡的根本原因在于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缩小城乡教育差距应当做到:思想上将城乡教育公平作为基本价值目标;财政上提高农村教育经费在政府支出中的比重;机制上取消带有等级色彩的城市”重点学校”制度;制度上让受教育者在接受教育时更具有可选择性;实践上使弱势群体得到实质性的照顾;政策上建设城乡教育公平发展的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温州市社区网球俱乐部发展现状的调查与分析,发现制约温州市社区网球俱乐部发展的主要问题是:认识滞后,经费来源单一,场地得不到保障,缺乏自身的文化内涵,管理组织机构不完善,服务意识淡薄等。以温州市伯爵网球俱乐部作为实验对象,进行实证研究。在此基础上对温州社区网球俱乐部的发展提出了可行性建议,旨在为城市社区网球俱乐部的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4.
阐述网球文化的概念、演进、特征以及我国网球文化的现状.指出网球文化的形成基础是网球运动实践,网球文化不仅对竞技网球和大众网球的发展具有特殊价值,而且这种文化功能也是扩大网球市场发展和形成网球民族特色的必备条件.  相似文献   

15.
为了解决传统方法在场景复杂的情况下,因无法保证时间与空间上的连续性,导致乒乓球动作识别错误,影响关键帧提取性能的问题,将柔性姿态估计和时空特征结合在一起,研究乒乓球动作视频片段关键帧提取问题。依据稠密光流对乒乓球动作视频片段进行分段。对单帧图像人体柔性姿态进行估计,通过可分离线性滤波器时空特征点检测方法对乒乓球动作视频图像序列特征点的检测,将时空特征点当成中心建立时空立方体,提取时空立方体的像素建立时空特征。为了保证时间与空间上的连续性,引入时空特征边,得到有时空特征的柔性姿态估计结果。通过直方图相交法求出乒乓球动作视频片段中姿态相似度,计算全部姿态的Hog间差异度,构成差异度矩阵。在当前帧姿态差异度超过阈值的情况下认为当前帧为关键帧。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针对不同场景的保真率与压缩率一直高于0. 7,处于较高水平;主观评价结果好,可提取合理关键帧。可见所提方法对复杂场景的关键帧提取性能优,主观与客观评价结果好。  相似文献   

16.
基于BP网络研究城市扩张中的道路因素:以张家港市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GIS和BP神经网络等方法,将多幅TM遥感影像和土地利用图栅格化和数字化,抽取了道路距离、NDBI(归一化建筑指数)和NDVI(归一化植被指数)等影响因子,利用BP神经网络仿真了张家港市城市扩张侵占农用地的变化规律,以定量描述城市化过程中道路对农用地的影响.结果表明:距道路约500 m内的农转非概率高达12%,道路对周边农地减少的影响最远辐射至2 000 m处;-0.3相似文献   

17.
“国球文化”是指“中国乒乓球文化”。在认识和理解“国球”、“文化”这两个概念的基础上,认为中国“国球文化”是指:中国人在乒乓球运动的实践活动中创造的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所有乒乓球运动的物质的和精神的过程及其结果。  相似文献   

18.
采用问卷调查、访谈调查等方法,对常德市城区乒乓球俱乐部经营状况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常德市城区乒乓球俱乐部私有制占主导地位;大多数乒乓球俱乐部选址没有充分考虑有效经营半径;会员受其朋友、家人的对俱乐部的评价影响很大;受规模、地域差异及教练员的素质的影响,俱乐部收费价格差异较大;俱乐部经营前 景不太乐观.  相似文献   

19.
采用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等,对安徽省新型城镇化进程中高校参与城乡结合部社区体育文化建设情况进行调查。结果表明:安徽省高校体育场馆设施对城乡结合部社区居民开放使用的最主要形式是限制性开放、象征性收费、相关领导和体育教师都参与了城乡结合部社区体育文化建设、学生参与城乡结合部社区体育文化建设最主要的形式是在老师的组织下跟同学一起参与、举办体育文化活动项目最多的是乒乓球。分析了高校在城乡结合部社区体育文化建设中的作用有其体育资源能够为城乡结合部社区体育文化建设提供软件和硬件保障,有利于培养城乡结合部社区居民的终身体育意识,有利于推进全民健身计划。从加强高校参与城乡结合部社区体育文化建设的规章制度建设、增加经费投入等方面提出安徽省新型城镇化进程中高校参与城乡结合部社区体育文化建设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