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诺贝尔生理医学奖是根据瑞典化学家阿尔弗雷德·诺贝尔的遗嘱设立,从1901年起,于每年的12月10日诺贝尔逝世周年纪念日,由位于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的卡罗林医学院颁发,用以奖励那些在生理学或医学领域对人类作出巨大贡献的人。评选工作最初由卡罗林医学院的教员完成,现在由50名选举出来的卡罗林医学院著名教授组成卡罗林医学院诺贝尔大会(Nobel Assembly)负责。  相似文献   

2.
<正>屠呦呦领取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12月10日,中国女科学家屠呦呦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音乐厅领取了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成为中国首位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科学家。来自瑞典王室、政府内阁、诺贝尔评奖机构、各国驻瑞使团和社会各界人士1500多人出席颁奖典礼。图为屠呦呦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音乐厅从瑞典国王卡尔十六世·古斯塔夫手中接过2015年诺贝尔生理  相似文献   

3.
热点排行     
<正>(新闻时段2001155-12-01至2001155-12-15)1屠呦呦获颁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核心媒体报道频次:30/30]10日,2015年诺贝尔奖颁奖典礼在瑞典斯德哥尔摩音乐厅举行。中国科学家屠屠呦呦呦呦从瑞典国王手中接过了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证书。当天,包括屠呦呦在内的2015年诺贝尔文学奖、物理学奖、化学奖、生理学或医学奖以及经济学奖得主共10人获颁各自奖项。  相似文献   

4.
<正>北京时间2015年10月5日17时30分,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揭晓,中国女科学家屠呦呦因在疟疾治疗研究中的突出贡献与爱尔兰科学家威廉·坎贝尔(William C.Campbell)及日本科学家大村智(Satoshiōmura)分享该奖项。她也成为第一位获得诺贝尔科学奖项的中国本土科学家,第一位获得诺贝尔生理医学奖的华人科学家。截至今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共颁发106次,共计210位科学家获得该奖项,屠呦呦成为获得该奖项的第12位女性科学家。屠呦呦出生于中国浙江宁波,1955年毕业于北京医学院(北京大学医学部前身),多年来从事中药  相似文献   

5.
<正>屠呦呦获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10月5日,瑞典卡罗琳医学院宣布,将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中国药学家屠呦呦以及爱尔兰科学家William C.Campbell和日本科学家大村智,表彰他们在寄生虫疾病治疗研究方面取得的成就。屠呦呦的获奖理由是"有关疟疾新疗法的发现"。这是中国科学家因为在中国本土进行的科学研究而首次获诺贝尔科学奖,是中国医学界迄今为止获得的最高奖项,也是中医药成果获得的最高奖项。屠呦呦是诺贝尔医学奖的第12位女性得主。20世纪六七十年  相似文献   

6.
     2015年10月5日,瑞典卡罗琳医学院宣布,中国药学家屠呦呦获得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屠呦呦先生荣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是中国科学家的光荣和骄傲,也是全中国人的光荣和骄傲。为及时表达科技界的心声,10月8日,中国科协会同科技部、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举办“科技界祝贺屠呦呦荣获诺贝尔医学奖座谈会”。      适逢这一喜事,为进一步挖掘科学历史、总结科学方法、弘扬科学精神、宣传中国科学家的成就,《科技导报》2015年第20期出版“屠呦呦荣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特刊。  相似文献   

7.
正每年10月初,全世界科学界的目光都会聚焦到瑞典。瑞典皇家科学院会公布当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和化学奖的获奖名单,而瑞典卡罗琳医学院则会揭晓诺贝尔生理学及医学奖花落谁家。在此之后,多位科学家会因为在各自研究领域内的卓越成就而被载入史册。而在这本记录人类一百多年来探索未知世界历程的史册中,2014年又要增添9位科学家的名字。2014年最先开启诺贝尔科学奖大幕的是诺贝尔生理学及医学奖。10月6日,  相似文献   

8.
<正> 0 引言举世闻名的自然科学中的诺贝尔医学与生理学奖,从1901年首次颁发至今已经整整90年了。在这90年中,除了第一、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末颁发外,一共授奖81次,有19个国家151人获奖。我们现将1901—1990年诺贝尔医学与生理学奖的授奖情况(见附录)  相似文献   

9.
正2019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美英3位科学家发现至关重要的氧气感知通路。获奖原因:瑞典卡罗琳医学院10月7日宣布,将2019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美国科学家威廉·凯林、格雷格·塞门扎以及英国科学家彼得·拉特克利夫,以表彰他们在"发现细胞如何感知和适应氧气供应"方面所做出的贡献。评奖委员会说,动物需要氧气才能将食物转化成有用的能量,人们了解氧气的基础性重要作用已有数个世纪,但细  相似文献   

10.
瑞典卡罗琳医学院10月3日在斯德哥尔摩宣布,将2011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美国科学家布鲁斯.博伊特勒、生于卢森堡的法国籍科学家朱尔斯.霍夫曼以及加拿大科学家拉尔夫.斯坦曼,以表彰他们  相似文献   

11.
搜新吧     
《少儿科技》2011,(11):42-43
2011年诺贝尔自然科学三大奖项揭晓2011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物理学奖和化学奖三大奖项于10月初尘埃落定,来自多个国家的7名科学家共享此盛誉。美国科学家布鲁斯·博伊特勒、生于卢森堡的法国籍科学家朱尔斯·霍夫曼以及加拿大科学家拉尔夫·斯坦曼,因在免疫学领域的贡献,获得2011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美国科学家索尔·珀尔马特、拥有美国和澳大利亚双重国籍的科学家布赖恩,施密特以及  相似文献   

12.
奇云 《科技潮》2012,(11):58-61
2012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卡罗林斯卡医学院揭晓。因在细胞核重编程研究领域作出重大贡献,英国科学家约翰.格登(John Gurdon)和日本科学家山中伸弥(Shinya Yamanaka),共同分享了这一奖项。  相似文献   

13.
前沿动态     
《前沿科学》2012,(4):86-96
2012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北京时间10月8日下午5点30分,2012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揭晓,英国科学家约翰·戈登(John B.Gurdon)和日本科学家山中伸弥(Shinya Yamanaka)获奖,获奖理由为"发现成熟  相似文献   

14.
2015年10月5日,瑞典卡罗琳医学院宣布,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屠呦呦等3位科学家。这是中国本土科学家首次获得诺贝尔自然科学奖,对中国科学的发展意义重大。为了及时表达科技界的心声,10月8日,中国科协主办了"科技界祝贺屠呦呦荣获诺贝尔医学奖座谈会",中国科技界的领导与著名科学家20余人与会祝贺。《科技导报》力求真实、全面地记录此次座谈会,将各位领导和科学家的发言原汁原味地呈现给读者。  相似文献   

15.
国际     
《广东科技》2010,(21):13-13
<正>2010年诺贝尔奖科技类三大奖项揭晓2010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物理学奖和化学奖三大奖项均已尘埃落定,三大奖项分别被来自英国、美国和日本的6名科学家收入囊中。英国生理学家罗伯特·爱德华兹因在体外授精技术领域作出的开创性贡献,获得2010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相似文献   

16.
生理学或医学奖2007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分别授予了两名美国人马里奥·卡佩基、奥利弗·史密斯和一名英国人马丁·埃文斯,以表彰他们在"基因靶  相似文献   

17.
《少儿科技》2012,(11):10-10
10月初,2012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物理学奖、化学奖及文学奖陆续揭晓。英国发育生物学家约翰·格登、日本京都大学物质—细胞统合系统据点iPS细胞研究中心主任长山中伸弥,因在细胞核重新编程研究领域的杰出贡献,共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法国物理学家塞尔日·阿罗什和美国物理学家戴维·瓦恩兰因在量子物理学方面的卓越  相似文献   

18.
<正>2019年11月18日是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约翰·奥基夫的八十寿辰。奥基夫于2014年获得诺奖,今年正好5周年。我们借此机会来回顾他的学术登顶之路。并没有赢在起跑线上的诺奖得主2014年,拥有英、美双重国籍的神经科学家约翰·奥基夫(John O′Keefe)由于发现了"构成脑中定位系统的细胞"而与挪威神经科学家莫泽夫妇(EdvardMoser和May-Britt Moser)分享了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奥基夫于1939年11月出生在美国  相似文献   

19.
德法3学者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研究成果:分别发现了导致宫颈癌的病毒和艾滋病病毒瑞典皇家科学院诺贝尔奖委员会10月6日宣布,将2008年度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德国科学家哈拉尔德·楚尔·豪森(Harald zur Hausen)和两位法国科学家弗朗索瓦丝·巴尔-  相似文献   

20.
<正>10月5日下午,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揭晓,中国科学家屠呦呦获奖。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克强致信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对中国著名药学家屠呦呦获得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表示祝贺。这是中国科学家因在本土进行的科学研究而首获诺贝尔科学奖,是中国医学界迄今为止获得的最高奖项,也是中医药成果获得的最高奖项。屠呦呦多年从事中药和中西药结合研究,突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