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玉米地膜“覆一用二”栽培技术张军钱(平凉地区农技站744000)玉米地膜“覆一用二”栽培技术,是我区庄浪县群众在玉米地膜覆盖栽培实践中总结出的一种覆一次地膜,连续用两年的新方法。该方法除具有地膜玉米的增温保墒效果外,还具有省工节支、增产增收的优点,深...  相似文献   

2.
《石河子科技》2010,(5):67-67
种植布局。玉米与行距配置12cm×50cm,亩留苗6000株至6300株。套种,播幅为1.7m至2m,其中两行地膜玉米带宽0.5m,苜蓿带宽1.2米至1.5m。开春苜蓿头水后种地膜玉米,玉米株行距配置12cm×50cm,亩留苗6000株至6300株。  相似文献   

3.
对玉米4种不同种植方式的模糊综合评判研究张军钱,林秀峰,景东田(平凉地区农技站744000)近年来我区先后引入示范、推广了玉米地膜覆盖、地膜撮种、营养钵育苗移栽技术,这些技术对玉米产量的提高起了很大作用。为综合评价这4种种植方式的栽培效果、合理布局和...  相似文献   

4.
唐保利 《汉中科技》2010,(4):18-18,53
介绍了地膜玉米高产栽培技术要点,包括选择地块、精细整地、科学施肥、选用良种、适期早播、合理密植、及时放苗、补苗定苗、防治病虫害等技术措施,对地膜玉米高产稳产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为了探讨植物对重金属污染环境的适应是否产生体内酶系统的耐性机制及其遗传性,以重金属污染环境来源的玉米(Zea mays L.)及其易地栽种子一代(F1)为实验材料,通过酶活性测定与同工酶电泳研究了玉米过氧化物酶对重金属Pb^2 的胁迫反应,结果发现,重金属污染环境来源的玉米种群材料在重金属Pb^2 的胁迫条件下,与非污染环境来源的玉米种群材料相比,其过氧化物酶具有相对较高的活性,其F1保护相同的趋势,不同玉米种群材料F1过氧化物酶同工酶酶带对重金属Pb^2 的胁迫反应在材料间也出现了明显的分化,同时区分两条对重金属Pb^2 胁迫反应的敏感酶带,称之为标志性酶带。  相似文献   

6.
近几年来,我中心在西乡县城关镇、堰口镇、古城镇与该地农户结合,摸索出地膜洋芋套玉米、胡萝卜(花菜)一年三作的种植模式,种植面积已扩大到5000多亩,与常规粮油种植比较,效益大大提高,已成为当地的一个地域性生产模式,现将主要栽培技术及产量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7.
旱地地膜玉米双垄沟种植技术及其推广应用前景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刘多商 《甘肃科技》2005,21(6):171-172
地膜玉米双垄沟是在地膜玉米穴播基础上改进的又一新型种植技术。推广应用该项技术较常规地膜穴播抗旱性明显增强,增产效益十分显著。因此,该项技术在旱作农业区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应把这一种植技术作为实现农业增产,农民增收,改变穷困面貌的一项有效措施来抓。以促进旱作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8.
早播地膜玉米种植是一项增产增效十分显著的新技术,它有明显的抗旱保墒、保肥、增温、早熟作用。加上选用良种,合理密植。平衡配套施肥技术的综合应用,一般比露地亩增产200—300公斤,近年来城郊农民采用早播地膜玉米出卖鲜玉米棒,再复种疏菜等作物,经济效益显著。笔者2000年指导弟弟薛小雄,采用地膜覆盖种植玉米1亩,采收嫩玉米棒煮熟卖出,玉米收后,复种大白菜,  相似文献   

9.
用动态熏气方法,将室内培养三叶期玉米(丹育六)幼苗进行SO2熏气,然后用取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分析熏气后玉米叶片过氧化物同功酶酶带活性和酶谱带数的变化。结果表明,玉米叶片过氧化物同功酶酶带活性,酶谱带数,可见伤害程度在一定接触范围内,与熏气时间和作用浓度成正相关。可以看出,过氧化物同功酶的出现,是SO2污染的结果,它的呈现程度,可作为植物受SO2污染的伤害指标。  相似文献   

10.
吴步梅  代立兰  徐琼 《甘肃科技》2009,25(18):149-150
通过对高海拔灌溉地区玉米不同育苗及定植时间,不同栽培方式与地膜直播的试验,观察了各处理对玉米产量和成熟度的影响。结果表明,无论露地移栽还是地膜移栽成熟度及产量均优于地膜直播,而且由于5月初避开晚霜危害,为最佳移栽时间。  相似文献   

11.
渗水膜集雨增墒效果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赵宝珍  吴亚莉 《甘肃科技》2003,19(12):148-148,36
玉米覆盖渗水膜栽培其增墒效果显著,通过对不同处理下土壤墒情的测定和玉米农艺性状及经济性状的分析,发现覆盖渗水膜的土壤墒情、产量最好;覆盖普通地膜的墒情、产量次之;露地的墒情、产量最差,可在干旱半于旱地区替代普通地膜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12.
品质优良的甜玉米当着水果吃,近年来大受消费者的欢迎。由此使品种不同的玉米身份倍增。通常用途是煮饭或作饲料的老品种玉米,每亩收入约500元,而青苞鲜食的甜玉米,每亩收入最低1000元,高的可达3000元以上。还由于甜玉米种植投入小、生育期短,又有很好的茬口特性,可复种多种蔬菜,实现一年三种三收。现将5种高效种植技术介绍如下: 1 冬暖棚春播 前茬收获后,每亩用多菌灵1-2kg混合优质农肥2500-3000kg,施地表深翻晒土2-3天,播前施二铵10-15 kg (二铵能促玉米早熟)结合铺膜做垄施入(平地铺膜不起垄)。地膜用70cm宽0.005mm厚…  相似文献   

13.
随着地膜棉花在生产中的推广应用,早、密、矮、匀的技术路线进一步被广大棉农户所认识。人们围绕理论单位面积株数,均匀度及地膜宽度,设计出了各种地膜棉花的行距配置,用于提高棉花理论株数及曝光率。从铺0.6米宽度的地膜已经发展到了最宽能铺2.55米宽度的地膜,行距配置1膜8行。  相似文献   

14.
地膜玉米栽培是防御低温干旱的一项行之有效的措施,地膜具有增温保温作用,以苗期阶段最为显著,这对玉米播种、全苗、壮苗十分有利,为玉米前期生长提供了良好的环境条件,为使玉米积累较多的干物质打下基础。从而提高灌浆速度,延长灌浆时间,增加百粒重,提高产量。  相似文献   

15.
《石河子科技》1998,(2):14-15
地膜覆盖穴播小麦是一项新的小麦栽培技术,我室于1997年进行了春小麦地膜不同播期的栽培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地膜栽培具有显著增产效果,增产幅度在8.85%--41%,并对春小麦生长发育产生了较大影响,延长了前后(出苗一拔节,抽穗-灌浆)两个关键时期的天数,分别为3天和2-9天,为地膜小麦增产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6.
阐述了秦巴山区地膜玉米的增产效果和适宜栽培地域,介绍了地膜玉米高产的技术措施:精选良种、播前整地、备膜、施肥、起垄、适期早播、巧防害虫、化学除草、田管和病虫害防治等。  相似文献   

17.
农田塑料薄膜(地膜)污染对土壤环境危害很大,覆膜灌溉技术可能会增加其复杂性。本文以新疆为例,依据材料力学试验结果,分析了覆膜灌水技术增加田间地膜回收难度的原因,得出:覆在地膜上的土壤浸水后硬结以及地膜老化使其抗拉强度降低是造成揭膜困难的最主要原因。最后根据这一结论提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8.
为了充分利用地力和光热资源,摸索出了地膜洋芋、鲜食玉米、夏玉米、白菜—年四作栽培模式,推广后666.7m^2产值达5230元。栽培技术要点:选用良种,配方施肥,加强田管,防治病虫害。  相似文献   

19.
大豆、决明和玉米种子超氧化物歧化酶的同工酶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分析了大豆、决明和玉米种子超氧化物歧化酶的同工酶谱的种类和活性,结果表明:(1)大豆种子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同工酶谱带有7条,玉米和决明各有5条,并且大豆和决明有3条酶带的Rf值(0.33、0.55、0.80)值相同;(2)每种植物种子都含有自己特有的SOD;(3)SOD具有明显的种属特异性、植物鉴定中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0.
地膜小麦做为一项促使我国北方小麦产量上台阶的突破性栽培技术,已受到国家和北方各省(市、区)政府的高度重视。1997年全国已种植地膜小麦(穴播)250多万亩,我省的推广面积也由1996年的43万亩,迅速扩大到178万多亩。但与任何一项新技术的推广应用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