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介绍了一个基于PSOLA合成技术的蒙古语文语转换系统,系统针对蒙古语自身的特点,采用了语音合成领域比较成熟的波形编辑合成技术,也建立了实用的蒙古语语音合成音库,音库基元都进行了基音标记,在韵律修改中也做了尝试。  相似文献   

2.
针对蒙古语语音合成系统中合成出来的语音相对自然蒙古语音生硬、缓慢、机器味重等问题,建立了有效的整词音库和动词词缀语音库,即将动词词干词缀作为语音合成的基元.所选语音基元对合成高效的蒙古语语音合成系统起到决定性作用.应用该语音库可以合成出更自然、更流畅、发音更完整的语音,并且可以实现蒙古语中无限词全部组合发音的目标.  相似文献   

3.
本文介绍了基于波形语音合成了中,用于改善合成语音自然度的PSOLA算法的一般过程,及该算法在实现各文--语转换系统中的应用情况;介绍了法国的使用同一个基于PSOLA垢语音合成器,而实现的CNET多语种混合输入TTS系统的情况,讨论了一般的TTS系统对混合输入的处理模型。  相似文献   

4.
在蒙古语语音合成系统中,语料库的好坏会直接影响语音合成的效果.因此,语料库标注规则的设计对语音合成工作具有重要意义.提出了一种新的蒙古语语音合成语料库的标注规则,并用按此规则标注的蒙古语语料库进行了基于隐马尔科夫模型的蒙古语语音合成实验,合成效果达到了预期目标,说明我们提出的标注规则是合理可靠的.  相似文献   

5.
基于云南境内说话人母语为纳西语、僳僳语的汉语普通话语音,采用隐马尔可夫模型(HMM),由标准普通话语音库训练得到基线系统的声学模型(HMMSTD).然后以基线系统的声学模型为初始模型,分别用母语为纳西语、傈僳语的汉语普通话语音训练得到各自的声学模型(HMMNX和HMMLS),对于未知语音,根据各识别系统的概率得分。采用最大概率准则进行口音的分类判决.实验表明,基于HMM的口音识别系统,其正确识别率达93%。  相似文献   

6.
随着语音合成技术的飞速发展,设计低价格的语音合成装置已迫在眉睫,因此本设计了以语音合成处理器为核心芯片的语音应答系统,我们利用线性预测编码技术把数字信息变成语音输出,获得了满意的效果,该系统标志着数字语音技术已经走出了研究实验室,它为计算机语音指令系统的研究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7.
该文介绍了一个实用的汉语文语转换系统NLG-TTS.该系统的输入为自然汉语文本,对输入文本进行规格化处理和分词处理之后,根据汉语语言学规则对文本进行音位和韵律标注;系统选用汉语有调音节和常用词为语音合成基元,音元数据的压缩选用矢量和激励线性预测(VSELP)算法;NLG-TTS合成语音的实验试听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8.
由于电子化语言资源较为匮乏,缅甸语语音合成的研究相对滞后.针对该问题,以开发缅甸语语音合成应用系统为目的,设计并实现了一个基于HMM的语音合成系统.首先,为了使计算机按输入文本合成出正确的读音,提出并设计了缅甸语的注音方案,其中重点解决了缅甸语中的变音和变调问题;然后,根据缅甸语的语音特点选取声母及带声调的韵母作为合成基元,并按此设计上下文属性和问题集;最后,基于HTS平台,完整实现了音子自动切分、HMM声学模型训练及语音合成.实验结果表明,该缅甸语语音合成系统具有可行性,可作为后续研究的基线系统.  相似文献   

9.
本文以纳西语的维护为重点,分析了纳西语的使用现状,提出双语教育是实现民族现代化、保持文化独特性,应对外来文化冲击的最优选择;同时总结提出了在丽江政府相关部门和民间组织的扶持下,纳西人民发挥自主精神,参与母语维护等纳西语维护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文章采用了一种以可变长音素序列为拼接单元的维吾尔语语音合成系统的技术方案,阐述了维吾尔语的语言特点及语音合成中必须考虑的语音协同发音等现象,给出了语音库的设计思路及其句子、短语、词语、音节以及音素等多级语音库结构,以便直接从语音库中找到拼接单元,还考虑了怎样合成语音库中没有拼接单元的情况。该方法能更好地利用自然语流的原始信息,提升了系统合成语音效果的自然度。  相似文献   

11.
方国瑜先生是纳西历史文化研究的开拓者和奠基人.自1933年冬开始实地调查,到1979年《纳西族的渊源、迁徙与分布》的发表,在长达半个世纪的时间里,方先生在资料的搜集和整理、历史地理问题、纳西历史文化框架体系、民族史研究的理论、民族文献的运用、民族与文化之间的关系等方面都作出开创性贡献,为纳西历史文化的研究奠定基础.同时,方先生的上述贡献对研究中国民族史具有普遍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纳西象形文轮廓字体的设计及制作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轮廓字体是纳西象形文信息平台的核心.提出了纳西象形文印刷体的标准以及制作方法,为以后纳两象形文多种字体的开发以及其它应用技术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3.
纳西族地区东巴文化体系中的东巴舞谱舞蹈是纳西先民在地理、人文因素的影响下产生的祭祀舞蹈,它是纳西族鲜明独特思维意识的产物。它以凝情待发的内气运行展现出沉静敦厚的外部动作特征,以体现纳西族对生命力的看护,实现脚踏实地的诗意栖息。  相似文献   

14.
纳西古乐神话是在丽江致力发展旅游业的社会形势和宣科先生的鼎立宣传形成的。在由资源转化为商品的过程中,作为文化商品的纳西古乐与曾经是纳西人生活一部分的丽江古乐已经有了本质的差别。纳西古乐神话只是文化资源市场化运作中一种营销手段、一种宣传结果。我们必须把作为商品的纳西古乐与原生的音乐相区别,不能让前者以后者的名义妨害了后者的生存。为此,必须整合市场、政府和民众三方面力量,而政府有关部门应该在其中发挥主导作用。  相似文献   

15.
丽江纳西族文化是多民族多宗教的文化.从纳西族的文化发展看,道教的传播和影响与其自身文化的延续有着相互渗透的作用.这种作用在纳西族的生死观、和谐达观的审美姿态和纳西古乐等方面体现出来.  相似文献   

16.
运用文献资料法、田野调查法、访谈法等研究方法,对纳西族传统体育现代化历程进行剖析,发现具有以下特点:具有纳西族文化内涵的项目,在体育现代化历程中极具生命力;随着生产力的提高,多数纳西族传统体育项目成为历史;拯救纳西族传统体育必须从文化的角度出发。建议:深化纳西族传统体育作为纳西族传统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认识;必须保留体育项目中具有的纳西族文化内涵;让纳西族传统体育逐步走进学校。  相似文献   

17.
丽江纳西族地区,殉情作为一种独特的现象曾一度盛行,在众多文化现象中自成一格。纳西族的殉情受民族文化中多种力量的影响,对此从社会心理、悲剧审美等方面,结合世界自杀文化对丽江纳西族"殉情文化"现象进行解析与反思。  相似文献   

18.
抗战时期,李霖灿怀着对纳西民族文化的热爱,依据东巴典籍中所述的纳西民族迁徙路线,跋山涉水探访文化的起源地,对纳西族的语言文字、歌谣、民间故事、民间信仰、婚丧习俗等进行调查,其许多论著堪称纳西文化研究的典范。  相似文献   

19.
通过分析不同版本《纳西族文学史》中神话的继承性和差异性,以此来探究形成差异性的原因以及纳西族神话在《纳西族文学史》中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东巴经是由纳西东巴手抄口诵、世代相传下来的经书,是记录古纳西族社会历史和思想文化的重要典籍,其中保留了大量的纳西古语、方言。《苦凄苦寒》是纳西族丧仪《挽歌》中的一部,突出反映了东巴经的语音特征,透过方言差异、古今音差异、同字异读三个方面可对东巴经的语音特征有所了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